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状况及成功经验研究

2016-03-19 04:28:11李红爱虎松艳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0663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徒培训职业

李红爱 龙 秀 虎松艳(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



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状况及成功经验研究

李红爱龙秀虎松艳
(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663)

[摘要]从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出发,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状况,进而归纳了其成功经验。我国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有益的做法,为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发达国家成功经验

学徒制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技能传授方式。其本质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职业实践的学习方式[1]。学徒制经历了从传统学徒制的发展、衰落和现代学徒制的重构这样的轮回过程。随着高科技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日益变化,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中(如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士、丹麦等),现代学徒制已然成为了它们职业教育战略的新选择。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度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突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的合作方式[2],为许多国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以及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方法。

1 关于国外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研究

欧洲国家职业教育起源于中世纪。目前,大多数欧盟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国都建立了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国家现代学徒制系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零距离就业”的综合型人才[3]。

1.1 英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英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宣布了实施现代学徒制。英国现代学徒制是将建立在传统手工业基础上的学徒制扩展到一些新兴行业并把学徒制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学徒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4]。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徒制体系相比较,英国现代学徒制体现出了明显的层次化特征,即英国的现代学徒制体系是分层的[5]。现代学徒制体系的层级化满足了不同层次技能人才培训的实际需要。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从单纯的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逐渐发展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劳动者。其所培养的人才的适用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6]。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对培训时间及培训过程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式等要素没有严格的规范。它的培训与考核注重的是结果性评价,强调对职业能力的考评。

1.2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1978年,澳大利亚国会通过了由联邦经济部制订的《职业培训法》修正案[7],奠定了学徒制的法律地位。而且在组织上,从国家培训局到各个行业顾问委员会和学校管理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行业代表组成,通过培训政策的制订、行业标准认证框架的建立以及拨款等措施,确保了职业教育和学徒培训的质量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行业的需求[8]。

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资格证书是统一的。在新学徒制培训结束后,学徒可以获得澳大利亚全国认可的学历资格证书,即AQF1-4级证书[9]。新学徒制实施的一个特点是不再限制参加学徒培训的人员的年龄,只要是完成义务教育的人都可以参加学徒培训。

1.3 法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自20世纪80年代的学徒制改革以来,法国参加学徒制培训的人数已经翻倍。法国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经费机制。学徒的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支付的学徒津贴和由学徒培训税、政府拨款、基金捐款组成的培训经费。②质量保障。法国对学徒制的质量保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对学徒培训中心的评估、对教学方法的评估以及对学习成功认证过程的质量保障。从法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实施情况来看,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即其教学安排采用企业培训与学徒培训中心脱岗实习相结合。

1.4 其他国家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研究情况

与欧洲一些国家相比,美国的学徒制培训制度还未能真正广泛地把学校和劳动世界连接起来。但其发展相对较快。相比之下,芬兰的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要更规范。芬兰各地都设有学徒办公室,大多隶属于市政或联邦。芬兰学徒的工资相当于熟练工的80%~90%,而在其他国家大多只有50%左右,可见芬兰政府十分重视学徒制培训[3]。德国教育实行“两条腿走路”的体制。这就给德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提供了大批的生源。一些大的企业都有自己的学徒制培训项目,培训方式也早已摆脱了陈旧的“一对一”模式。

2 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总结

从英、澳、法等国的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可知,由于历史、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各国家现代学徒制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尽管仍然存在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但是现代学徒制能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并为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技术工人的素质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有着一些共同的成功经验。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2.1 有效的法律保障

很多国家通过法律和法案的形式,推动学徒制教育和培训。如英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学徒制草案》、《学徒制、技能、儿童与学习法案》、《工业训练法》,规定了学徒条件、期限、师徒双方的职责与权利、师傅的从业资格等,确保了学徒制的发展。而澳大利亚政府也先后制订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1894年新南威尔士学徒法案》。这部法律在1894年就奠定了学徒制的框架,直到现在的培训包也是在这个框架上建立起来的。法国1971年制订《雇主分担基本职业技术培训费用》,1985年制订《职业教育财政拨款法》,从而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学徒制职业教育的资金来源[10]。德国的联邦法律《职业培训法》、《培训与保障法》明确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政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各个州政府也根据本地经济社会需求制订具有本国本地区特色的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美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合作训练法》、《2000年目标法案》、《由学校到就业法案》等都对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所涉及,为了对职业训练实行有效管理[11]。

2.2灵活的培训模式、教学计划和课程

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学徒可以自由选择培训方式,如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学习方式甚至学习起点、学习目标、指导教师等,减少了过长的学习时间和固定的学习地点对学习带来的障碍[12]。英国在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方面也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课程体系,包括关键技能课程、国家职业资格课程和技术证书课程。这些课程与青年的教育基础相衔接。徒工通过在继续教育学院或“产业训练委员会”的训练中心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内接受培训完成整个学徒训练计划,如果顺利通过相关考核,还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丹麦的职业技术学校对教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制长短和教材的选用等等都是依照丹麦教育部的有关规章和劳动力市场前景展望由董事会自行决定的。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由学校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方向和素质要求,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对口、人才对路的问题,避免了某个专业毕业生过剩或某个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矛盾。

2.3 充裕的资金支持

英国政府于1993年制订现代学徒计划时便将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并把学徒培训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结合起来,使学徒培训的质量评价有了可靠的依据。德国则以公共财政与私营企业的双元经费投入保障职业教育的经费需求,作为公共职业学校的经费。美国联邦政府每年用于中职和高中后职教的经费为16亿美元,占职教所需费用的10%,在《2000年目标法案》中决定五年内增加50亿美元用于职教改革。因此,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保障。

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希望通过他山之石,对我国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借鉴,从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艳.英国现代学徒制及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8.

[2]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兼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鲁婉玉,王洪斌.国内外关于“学徒制”教育的研究综述[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52-54.

[4]钱乃余.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英国现代学徙制的启示[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29-34.

[5]齐红阳.从英国现代学徒制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J].当代职业教育,2014,(1):109-112.

[6]徐瑾劼.英国现代学徒制与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比较[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6-177.

[7]芮小兰.中国和澳大利亚学徒制的比较研究[J].河北企业,2008,(5):33-34.

[8]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9]张南南.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3):44-46.

[10] 熊萍.走进现代学徒制—英国、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11] 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1(3):97-103.

[12] 张迪.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环节现代学徒制实施条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136-137.

猜你喜欢
学徒培训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魔术师的学徒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