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辉 朱玉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大连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处所意识的重新建构
——有吉佐和子《复合污染》之生态批评解读
杨晓辉 朱玉萍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0;大连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4)
本文以日本著名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的生态小说《复合污染》为文本分析对象,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其处所意识。该作与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佳作《寂静的春天》具有一定的互文关系。有吉佐和子在处所意识下,将处所从美国迁移到日本,进而放眼全球,从历史、社会因素等维度,阐释了日本和平年代的“战争”、民众的生态苦难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危机。该小说体现出深重的生态忧思和对食品安全的极大关注,可谓了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药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之佳作。遗憾的是该作在我国鲜有译介, 更遑论研究。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今日重读《复合污染》,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生态文学;生态批评;处所;复合污染;互文性
“处所”本是一个地理学概念,译自“place”。美国当代华裔地理学家、美国人文主义地理学创始人段义孚(Yi-Fu Tuan),在对抗实证主义、吸收现象学、存在主义等哲学观点的基础上,重新阐释了“处所”及“处所意识”的内涵。他认为,处所是由经验建构而成的意义中心。经验以不同的尺度建构处所,小至家中的壁炉、摇椅、家、邻里或城市,大至国家等都是处所。由于建构处所的经验需要时间,所以处所意识的获得也需要时间(转自宋秀葵,2012∶28)。处所意识有两层含义:处所自身固有的特性和人对这个处所的依附感(处所依附)。“处所意识”是一个处所的感觉结构。处所可以认为具有一种“精神”或一种“特质”,但只有人才有处所意识,处所意识是主体之人与客体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宋秀葵,2012∶41)。“place”也可译为“地方”、“处所”等,按照我国欧美生态文学研究学者王诺(2013∶192-193)的观点,“处所”理论主要从人与特定自然区域之间的关系角度思考人的生存、异化和人的生态身份确认。“处所”是非特定形状的地点,被赋予了意义的空间,是“感受到的价值的中心”,这恰恰可对应处所理论的内涵,而“地方”、“处所”均不及“处所”表达的意义准确、广泛。
简而言之,处所大小不一,小到家园大到地球、宇宙,与人有密切关系,融入了人的情感,可以是人类精神和心理意义上的归属地。在生态文学中建构处所意识,审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谐性,有助于人类对所处地域表现出关怀和亲近,把所处地域看做灵性的存在,进而产生责任感。
一些生态文学作品,都不同程度地透射出作者的处所意识。日本女性作家有吉佐和子(Ariyosi Sawako, 1931-1984)即是其一,她在处所意识下,通过生态小说《复合污染》表述了自己对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的极大关注。
有吉佐和子生于日本和歌山县,作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日本当代女性作家,为我国文学界所熟知。幼时因父亲作横滨正金银行(现东京三菱银行)美国分行职员,随家人在爪哇(现印度尼西亚)生活过,十岁回国。1949年考入日本东京女子大学英文系,在校时对日本古典和戏剧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1956年发表成名作《地歌》,入选文学界新人奖,继而成为芥川奖候选人。1961年,与龟井胜一郎、井上靖、平野谦一起访问中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之后又屡次访问中国。以中国为题村创作的作品有小说《墨》(1961年)、报告文学《年轻的母亲劳动模范罗淑珍》(1961年)、报告文学《孟姜女考》(1969年)、《有吉佐和子的中国报道》(1979年)等。此外她还创作了小说《并非因为肤色》(1963年)、《暖流》(1968年)、《恍惚的人》(1972年)、《复合污染》(1975年)以及历史小说《出云的阿国》(1967-1969年)等作品。1984年8月,因急性心力衰竭在东京去世。享年53岁。
有吉佐和子的作品题材广泛,敢于提出重大社会问题,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读者中影响较大,《复合污染》的问世,甚至改变了部分日本国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促成日本环境保护机构和组织的成立以及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她以敏锐的目光,注视着历史时代的大方向,强化深邃的社会底蕴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李德纯,1985∶125)。该小说受美国生态文学作家蕾切尔·卡逊的作品《寂静的春天》的影响巨大,与《寂静的春天》具有一定的互文关系,可谓了解20世纪70年代日本农药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之佳作,遗憾的是该作在我国鲜有译介, 更遑论进行研究。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类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些事件也成为当下世人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今日重读《复合污染》,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复合污染》的问世,与《寂静的春天》的影响不无关系。《寂静的春天》由20世纪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生态文学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1907-1964)创作,曾于20世纪90年代被美国最权威的书评组织推选为近五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十部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绿色圣经”。该作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平实精确的语言中,透射着作者对大规模生态环境破坏的忧虑。作品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农业部门和杀虫剂生产商的猛烈抨击,还迅速引起公众舆论的注意,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促成美国第一个民间环境组织成立,美国环境保护局也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1964年,《寂静的春天》被青木筑一译成日文,书名译作《生与死的妙药》。这部来自大洋彼岸的生态文学作品,强烈地刺激了有吉佐和子的创作神经。这位东瀛岛国的女性作家从西洋处所意识下的环境忧思中体察出似曾相识的气息,她脑海中的处所从西洋迁移到东瀛,试图从一个文学创作者的视角审视日本的食品安全等环境污染问题。她花费了大量心血和精力进行调查研究,十年来阅读了三百本以上的书籍,会见了几十名专家(有吉佐和子,2009∶611),除了查阅大量资料和进行实地调查之外,还积极参加了1974年11月在巴黎召开的“有机农业世界大会”。有吉佐和子铤而走险,搬出自己并非内行的科学技术问题,终于完成了这部不介入传统小说范畴的打破常规的文学作品。1974年10月14日至1975年6月30日,《复合污染》在朝日新闻上连载。1975年4月,新潮社出版了《复合污染》单行版上卷,后又与7月出版的下卷合为单行本。作品问世后,很快成为畅销书。这部小说也因为关注化肥和农药的毒性对日本民族的危害,被誉为日本版《寂静的春天》。
《复合污染》语言平实,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由255个小章节构成。起初以连载小说形式发表,故无章名。小说以支持市川房枝参选参议院议员的演讲开篇,初读会误当作一篇政治小说。但之后话题慢慢转向化肥、农药等方面,开始描写危害日本民族生存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如日本文芸评论家奥野健男所言,《复合污染》中没有俊男美女出场,没有恋爱,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主人公,是一部打破小说创作常识的作品(转自有吉佐和子,2009∶615)。《复合污染》以作者的调查活动为线索,用确凿的科学数据,讲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如使用农药、化肥对农产品及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使用保鲜剂或合成染色剂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多种农药或化学物质等污染物相互作用,对环境造成的综合影响;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导致的畸形儿、流产、死产、生育能力下降、贫血症等问题。“小说的这些写法,与20世纪初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以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的文学流派——‘揭发黑幕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作者深入社会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所得用事实材料和数据,向社会披露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在艺术上也不重视人物形象的刻划,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揭露性和批判性,对于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极大的认识价值”(蓝泰凯,2004∶31)。有吉佐和子不是关注某一个体现象,而是在生态环境破坏这一大的前提下,用煽情且通俗的笔触去描写食品安全等事件,这也是作品引人入胜之处。
《复合污染》是作者在阅读《寂静的春天》的过程中受启发而作的(有吉佐和子,2009∶618)。作为仿作,《复合污染》不可避免地隐现着《寂静的春天》的影子,两部作品中透射的是似曾相识的气息。但有吉佐和子却能不袭陈言,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模仿上,而是从《寂静的春天》之中汲取养料,丰富自己的想象力,运用不同的表达主题的方式和技巧,转换了主题,创新性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透过《复合污染》,我们可以看到承袭互有、推陈出新的互文性基本属性的闪烁。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李健吾就在其文学批评中详细探讨了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问题。他指出,影响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吸引。差异性是突破影响,使新的作品获得生命力的保证(转自范水平,2011∶120)。互文性作为后现代批评的标志性术语之一,指涉文本间的相互关系。即任何文本都是受过去文本的影响,并对其他文本进行吸收和转化的产物。从两部作品产生的前后关系来看,《寂静的春天》作为《复合污染》的前文本,无疑为《复合污染》的创作与解读提供了参照,但同时,《复合污染》的出现也丰富了人们对于《寂静的春天》的理解。《复合污染》可以看作是对创作范本《寂静的春天》的吸收和批评的产物。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而言,互文性也可视为处所的迁移。处所迁移之后,两部主题相似的作品,在情节、人物、细节和基本线索等方面均出现了差异。《复合污染》在《寂静的春天》的基础上,重新选择与建构,衍生出了全新的文学意义。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的“死神的特效药”、“地表水和地下海”、“土壤的王国”、”人类的代价”、“每四个中有一个”等章节中,均不同程度地指出,几种农药同时使用会产生成倍的毒性。有吉佐和子化用其意,且将“复合污染”作为篇名发表了连载小说,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可以说,《寂静的春天》和《复合污染》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是历史催生了两部生态文学作品的问世。两部作品改变了美国和日本的环境政策这一事实,也是文学影响历史的最好见证。
如上所述,《复合污染》是模仿《寂静的春天》创作的。作为《寂静的春天》的读者,有吉佐和子不可避免地对西洋处所下的前文本进行了吸收、借鉴和改造。两部作品之间具有互文性,但又有所不同。首先,在语言运用方面。两部作品的叙述语言,一个具有科学特质,一个具有文学特质,这与两位作者的职业背景有一定关系。蕾切尔·卡逊不仅是作家,同时也是海洋生物学家,具有科学家的专业素养,所以作品中的科学用语使用较多。而有吉佐和子作为职业作家,她的生活和工作经历,使得其作品生活实感较强,文学色彩更为浓厚。此外,两位作家都能在生态整体意识下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蕾切尔·卡逊,能够依据科学数据,用生态学原理阐述农药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体现了对地球家园和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而有吉佐和子在考察日本的历史、社会因素基础上,立足“日本”处所,阐述了日本和平年代的环境“战争”和民众的生态苦难。
处所,是指人所依附的特定自然区域,它决定、影响和标记着人的生存特征、生态思想和人的生态身份,同时这个自然区域也受到在其中生存的人的影响和呵护(王诺,2013∶192)。自然环境,作为人类赖以寄居生存的处所,势必引发人们对其予以关注。有吉佐和子立足“日本”处所,在考证历史的基础上,描述了一场日本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化学和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总是在战争的推动之下,而即便战争结束,企业仍不会减少其一度增长的生产力。火药的合成技术及其生产,以化肥的形式输送到和平的农村;毒瓦斯改头换面,变成杀虫剂或其他农药,喷洒在稻谷、蔬菜之上;合成洗涤剂取代了肥皂,污染着水源和土地”(有吉佐和子,2009∶473)。有吉佐和子(2009∶153)悲观地认为,70年代的日本人正在遭受环境污染的“人体试验”。“由于公害,日本现在成了世界上一流的先进国家。外国人笑着向我们指出:人体试验已经做过了,持续试验的对象,不是老鼠和兔子,而是我们自身。我们代替了土拔鼠”。“人体试验”在二战期间屠杀了无数中国百姓,到了70年代,日本人又将这种试验用在了自己身上。在有吉佐和子眼里,日本这个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犹如人类彼此生杀的生化武器战场,汞、镉、多氯联苯,……充斥在水、空气、土壤中(有吉佐和子,2009∶308)。人们手握的是农药、化肥、合成洗涤剂、汽车尾气、食品添加剂……,人生活在五毒俱全的自然中,接受着“人体试验”。“日本”如同一个令人又爱有恨的家园,人们试图从这个特定处所逃脱,却又屡屡失败。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接受了波茨坦宣言,向联合国表示投降,宣告了日本战争经济的结束和战后经济的开始。为挽回战争灾难带来的损失,摆脱战后物质生活的悲惨,日本依靠其具备的经济恢复的强大基础∶熟练的产业大军、优良的劳动习惯、高水平的教育、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企业家和商人以及旨在重建经济的政府官僚,经济恢复的速度逐渐加快。政府瞄准了化肥、化工、钢铁、煤炭、电力和造船等某些基础产业,作为最初的投资和奋斗中心,到195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恢复到战前水平(埃德温•奥•赖肖尔,1992∶261)。这场没有硝烟的恢复经济的战争,使日本很快从战争废墟中站立起来,日本经济以加速度的步伐增长,并在60年代后半期迎来以输出急剧增长为背景的第二期高速度成长,日本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英国、法国、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小林义雄,1985∶163-165)。20世纪70年代,矿工业生产额与美苏并列,成长为第三大国。钢铁的消费量、发电量、石油制品的消费量等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急剧的经济增长,在城市里产生了公害、交通困难、住宅困难等种种矛盾。在农村随着经济高速度增长也发生了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等矛盾,除了农业机械化问题,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成为农业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发现战争期间发明出来的技术对农业生产颇有帮助。于是化学药品摇身变为农药、化肥,再次潜入到人们的身边(藤原章,1992∶178)。
不过,立足于日本的同时,有吉佐和子又放眼全球,将其关注点扩大到更大的生态系统之中。她指出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幕后推手,除了产业废弃物、化工产品之外,居民的过度消费也是其原因之一。除了数量大增的新潮汽车之外、家庭以迅猛之势排出的有毒的合成洗涤剂、以及城市居民对笔直的黄瓜和闪闪发光、如同塑料制品大小相同的苹果、桔子等水果的需求、都催生了更大量的污染。在消费至上、实用主义思想的诱导下,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虽说“任何东西,只要我们在‘质’、‘量’、和‘使用方法’这三个问题上不犯错误,人们就总是安全的”(有吉佐和子,2009∶155)。但为了满足更新换代,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的人们的需求,人在这三个问题上都犯了错。有吉佐和子(2009∶308)认为,生产汽车的技术人员、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的农民成了加害者,汽车使有车族腰身弯曲,五毒俱全的大米使人患病、由添加荷尔蒙的工业饲料喂养的家畜导致女性流产。而反过来,施害者却未必能逃脱被害的命运。太阳、水、土地和植物,构成大自然。生人养人,使之成长。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家园,空气、水、土壤,自然中的一切均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循环的生物链中,最终这些毒素会迂回到施害者的身边,进而侵蚀身体。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他们要往供给城市的蔬菜水果上喷洒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摘果剂、着色剂、成长促进剂。即便自家食用的蔬菜水果不喷洒农药、化肥,但由于每天接触农药、化肥、很多农民仍是患上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精神错乱而自杀。此外,由于农业工业化迅速发展,农村所需劳动力明显减少,男人不得不外出打工。聚少离多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农民的夫妻感情。最终施害者都与被害者无异,身心遭受着深重的损害。有吉佐和子通过《复合污染》告诉我们,地球是个大处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是密不可分的。“消费者社会的历史性兴起对于损害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却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满意的生活”(艾伦·杜宁,1997∶17)。“如果环境的破坏根源在于人们拥有太少或者太多的时候,留给我们的疑问就是∶多少算够呢?地球能支持什么水平的消费呢?是否有一种处于贫穷和生存水平之上但却在消费者生活方式之下——也就是一种充足的生活水平呢?”(艾伦·杜宁,1997∶7)
今天的中国与70年代的日本有十分相似之处,那就是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特别是对于农药、化肥无节制的使用充满了忧虑。生活的舒适,反而使人有如履薄冰之感。数万只鸡同时下蛋的场面委实壮观,但让人不无担心灾难的降临。物质上的富足,并没有让人更加幸福和快乐。其根本原因是人还没有在科学的分析中,找出最恰当的生活方式。
处所从美国迁移到日本进而到全球,有吉佐和子在处所意识下,为世人奉上了一部日本的绿色圣经。《复合污染》告诉我们,只有社会物质欲望的减少、技术的改变和人口的稳定才能拯救地球。作为加深我们对日本的农药污染、食品安全问题认识最好的文学作品之一,《复合污染》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影响,就是在今天也仍在影响改变着人们,且早已跨越国境,走向全球。
[1] 有吉佐和子.2009.複合汚染[M].東京:新潮社.
[2] 小林义雄.1985. 孙汉超 马君雷译.战后日本经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3] 藤原章.1992. 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 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4] 埃德温•奥•赖肖尔. 1992. 陈文寿译.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
[5] 艾伦•杜宁.1997. 毕聿译.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6] 范水平. 2011.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思想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4)∶119-121.
[7] 蓝泰凯.2004.有吉佐和子和她的社会问题小说[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4)∶29-34.
[8] 李德纯. 1985.不知疲倦的探索者(悼念有吉佐和子)[J].读书,(3)∶123-126.
[9] 宋秀葵. 2012.地方、空间与生存——段义孚生态文化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 王诺. 2013.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
The Reconstruction of Place Awareness——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Eco-criticism of Ariyosi Sawako’s Combined Pollution
Taking Combined Pollution, written by Ariyosi Sawako, a famous female Japanese writer, as the object of teхt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lace awar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riticism. There eхist interteх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is novel and Silent Spring, the masterpiece of Rachel Carson (an American eco-literature writer) leading to the later worldwi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ovement. With the sense of place, Ariyosi Sawako has converted the American location in Silent Spring to Japan, then to the whol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and social factors, she illustrates the “war” in the peace era of Japan, people’s ecological suffering, and greater ecological crisis in the global ecological system. Combined Pollution is a fine piece of writing with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s it provides much 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Japan’s pesticide pollution and food safety issues in the 1970’s. Нowever, this work did not get the due attention in China with no translation or related studies. The increasingly intensifying eco-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have posed a tremendous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people. The reread of Combined Pollution today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 cance.
eco-literature; eco-criticism; place; Combined Pollution; Interteхuality
I106
A
2095-4948(2016)04-0011-05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本核电文学与生态安全问题研究”(14BWW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日本当代生态文学研究”(13YJC752028)的阶段性成果。
杨晓辉,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日比较生态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角度的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日本文学;朱玉萍,女,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文学翻译、中日语言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