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浸润下客家体育的保护与转型探究*

2016-03-19 03:20张允蚌谭贡霞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客家人民俗转型

张允蚌,谭贡霞,兰 剑

(1.赣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2.赣南医学院 康复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客家研究·

现代文化浸润下客家体育的保护与转型探究*

张允蚌1,谭贡霞2,兰剑2

(1.赣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2.赣南医学院 康复学院,江西 赣州341000)

客家体育是由客家人在不断的繁衍和变迁中产生的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无法复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代文化不断冲击下,客家体育文化面临着难以有效保护和合理传承的双重困境。基于此,对客家体育文化在现代文化浸润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客家体育的有效保护措施展开讨论,最后对客家体育的转型途径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域、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传承研究提供参考。

现代文化;客家体育;保护;转型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转型的加速及现代文化、西方文明等传播影响加深,极大地促进了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客家地域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对于类似客家这种拥有传统文化习俗的地区而言,其负面的冲击自然不可小视。由于现代文化的浸润,直接导致了目前客家文化由于外来思想的同化,渐渐失去其应有的传统特质。地域文化是由于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以及风俗习惯、历史等不同所演变出来的独特的文化,[1]客家体育文化是客家文化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客家体育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家的文化,代表客家的文化。[2]较为明显的就是客家民俗体育的弱化——目前客家体育活动项目正在逐渐减少和流失,能够欣赏到具有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同时,传统客家体育项目的传承者也在不断的减少,有的项目甚至已经出现了失传的现象。鉴于此,保护传统客家体育文化,并且使其合理转型从而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就显得尤为紧迫。

一、 现代文化浸润下客家体育保护的困境

现代文化的影响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同时也为地域传统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冲击。现代文化的浸润为客家体育的传承带来的主要冲击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客家体育内部市场的逐渐萎缩

所谓文化的内部市场就是衍生自内部文化对内部群体的所有权。以我国民族文化为例,其作用在内部市场的形式主要有:我国传统的赛龙舟、京剧、山水画、儒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在我国都拥有充沛的内部市场来保证其在国内的发展。客家族群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比较偏远,在现代文化传播较为落后的时期,客家体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地人民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娱乐活动方式。伴随现代文化传播,如电视、网络传媒下的各类娱乐文化对传统的客家人造成了较为强烈的冲击,客家人的传统休闲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造成了年轻一代逐渐远离这种曾经具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单一民俗体育活动。过去主要运用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来进行庆祝的传统节日,现如今却通过现代化的设备来进行庆祝。很多年轻一代客家人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了解甚少,至于参与,大多出于好奇的心理“凑热闹”,从而导致了客家体育文化传承内部市场的严重萎缩。

(二) 客家体育文化的本源不断异化

众所周知,任何地域性文化的发展都是有着自身独特魅力的。客家的体育文化与其他地区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历程大致相同,主要都是根据自身本族群的人文乡土、地域风情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色不断进行繁衍和传承的,正如客家传统的宗教祭祀习俗所展示的浓厚的客家节庆体育活动。在现代文化的浸润下,所谓的科学理性、破除封建迷信等观念的不断渗透,直接影响客家年轻群体的观念,如认为客家传统的宗教信仰是所谓的“迷信”,这就造成了传统的客家宗教祭祀、庆典活动逐渐变异。现在的祭祀活动纯粹走形式,临时组队,突击集训的客家民俗体育表演活动大行其道。其最初的心理寄托、寻根求源、祈福感恩的深层内涵不断异化。有学者已经指出客家体育在这种现代文化的侵蚀下,必然导致其本质发生改变,最终会失去其纯粹表达客家文化的含义,并且也失去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消亡。[3]

(三) 客家体育后继无人的现象日益严重

现代文化的浸润在使客家人的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导致了很多客家人对现代文化的向往。由于客家人的生活地域较为偏远,并且多为群山环绕的丘陵地带,随着现代都市文化的浸润,很多年轻客家人有了勇闯大都市的念头,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客家人在城市中扎根落户的示范性效应,进一步促使后一代客家人规模化的向福建、广东等城市流动,且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这种人口自由流通的情况不但严重阻碍了客家体育文化的传承,而且致使大批具备客家体育文化根底的农村人才的流失。客家体育文化后继无人的现象将日益明显。正如笔者走访和实地调研所见,一些优秀的客家体育项目(如赣南字门拳、上犹九狮拜象、于都花灯等)的继承人出现十分严重的断层现象,真正意义上的“授徒继承者”基本不存在。

二、现代文化浸润下客家体育文化保护传承对策

客家文化也被广大人民所喜爱,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游客去客家地区旅游,感受客家文化,[4]客家民俗体育作为客家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我国民族文化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应有的价值。

(一) 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文化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针对目前客家体育文化保护的现状,地区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与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并出台相关保护客家体育发展的方案,鼓励人们在保护客家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还能够不断对客家体育文化进行发掘。[5]如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采用实际的物质奖励举措,在客家节日或民俗活动上,给予积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此外,主动组织主办客家传统体育活动的表演和赛事,扩大客家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借助客家文化旅游这个平台,筹建专业的客家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团队,让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切身感受到客家体育活动的传统魅力和独特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强化对现代化信息传媒手段的利用,深化客家人对传统体育活动的保护意识,增强客家人主动传承客家传统体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 “自我保护”意识应全面深化到客家群体生活中

地域性民俗文化的传承主体只能够是地域内的民族。我们应加强本地域的客家人对自身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将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深化到客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年轻一代的客家人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主力军,也是传承客家文化的中坚力量,所以在深化客家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上,可以从教育开始。在客家聚居区的学校体育教学中,适当强化客家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将传统的客家体育项目作为必修教学内容予以监督指导。一方面营造出良好的客家体育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力争协调好各个阶段教学内容的衔接。努力构建小学、中学、大学一体化的客家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还能有效的传承客家体育文化。

客家地区可以定期举办形式各样的客家体育文化赛事,积极吸引本地人群参加,充分发挥群众体育赛事的热情和传播效应。不断发掘喜爱客家运动的客家人,也可以在传统的节日上做文章,逐步影响人们的主观意识,进而改变大家对客家体育文化的陈旧认识。

(三) 切实保护传承者,尽快培养接班人

客家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承人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对客家体育文化传承人给予适当的保障措施。如在传承人的认定上,除了按照正规的程序来进行审核与认定外,也可以破格任命为该体育活动的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后,不但要建档管理,还应强化后期的服务协调跟进工作,如定期对其传承技艺情况进行检查。相关部门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和声誉的支持。

其次,要加快接班人培养速度的提升。政府主管部门应联合本地区高校等机构,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速选拔培训的进程。如选择一批对客家体育活动有兴趣、有潜力的年轻人进行结对培养,保证客家体育活动传承的活力,为未来的客家体育发展和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文化浸润下客家体育文化的转型路径

民族的发展是生生不息的,同样,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由长时间的沉淀而形成的。[6]在对客家体育进行保护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客家体育能够不断的转型创新。在现代文化浸润的大背景下,客家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应加大对客家体育转型策略的分析,保证不断跟进大众的审美眼光,体现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 力争凸显地域性特色

地域文化通常难以复制。如我国的蒙古草原文化、西藏高原文化等。客家先人历经跨时空的不断迁移与吸收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在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突出地域性的文化特质。如目前影响较大的客家群体,主要集中于赣南、闽西和粤北地区,该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十分接近,因此在转型创新方面可以强强联合,紧密结合该区域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创新,借助三地目前形成的一体化旅游资源进行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整合转型——即相互借鉴和移植创造全新的客家体育旅游项目,并结合三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予以改造。如把三地的客家体育精华项目整合打造成系列化的客家民俗体育表演进行展示,让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的种类、形式日益丰富多彩。

(二)充分展示客家先民本源性的精神实质

客家民俗体育得以传承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本源性特点鲜明,能够引起客家族群的共鸣。客家体育文化的转型应紧密结合其本源性的精神实质:认祖归根、知恩图报、齐心协力、自强不息、勇克难关的精神内涵。无论是客家舞狮、龙舟运动还是保家护院的客家武术,基本上都呈现出客家先民的内心世界诉求。为此,客家体育文化转型应重新认识和挖掘客家先民的人文精神,在尽量保持其优秀文化意蕴的前提下进行升级改造。如在转型过程中,一些明显带有封建迷信意识的项目,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文化内涵进行全新的创编。

(三)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文化转型的实践表明,完全排斥和照搬外来的文化体系都会失败。客家文化转型能否成功,要根据时代变化对客家体育文化的要求架构进行扩大和重构。这里所说的架构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框架;一种是技术体系。从体育项目的发展上来说,如果没有良好的民族特色也没有先进的现代体育理念,那么是无法被大众接收的。客家体育在民族特色上占有优势,唯一缺少的就是现代体育的理念。因此,首先要加强客家体育文化理论框架建构的研究,保证客家体育在现代体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并且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下去。其次,就是技术体系。技术体系涉及的因素、元素也是多元的。客家体育的技术体系不能简单局限于西方体育技术动作的范畴之内,而应采用“技术预见”的眼光看待客家体育文化技术体系的架构,应综合运用文化学、美学、民族学甚至经济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知识对技术体系创新加以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客家体育整体框架的转型。如地域性特色突出的客家舞狮、客家龙灯等项目,应着重从服装、仪式、技术环节结合的角度考虑动作技术组合的创新,动作结构上也应体现客家人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机制的统一性。

四、结语

地域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舞台上,客家文化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放出耀眼的光芒。客家体育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体系,在现代文化的浸润下正不断的消失与异化。为此,我们应深刻反思如何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对客家体育传承而言,更应该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造、转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在体育文化产业拓展中的应有价值和地位,从而真正把这一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

[1]龙建林,陈琦.客家文化区域的休闲体育文化特色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3):48-51.

[2]刘霞,吴玉华.客家体育的开发利用与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8):78-79.

[3]范诗涵,赵金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代性变迁与民族性传承的互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62-64.

[4]翠英,刘少英,等.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45-46.

[5]王显义,陆辉.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社会自然科学版),2010,(6):22-23.

[6]徐文流.城镇化过程中梅州客家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2.

责任编辑:朱学平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Hakka Sports under the Infiltration of Modern Culture

ZHANG Yunbang1, TAN Gongxia2, LAN Jan2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GannanNormalUniversity;2.InstituteofRehabilitationofGannanMedicalUniversity,Ganzhou341000,China)

Hakka Sports is a sport culture which has unique charm and arises from the continuous breeding and changes of Hakka. It is a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hat cannot be copied. But with the constant shock of modern culture, Hakka Sports is facing such a double dilemma that it is hard to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and reasonably inherited. Based on such situation,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jor problems that Hakka Sports are facing under the infiltration of modern culture. Secondly,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how to effectively protect Hakka Sports. Finally, it explores the way to transform Hakka Sports.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our nation's various territories and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modern culture; Hakka sports; protection; transformation

1004-8332(2016)02-0009-03

2016-02-01

10.13698/j.cnki.cn36-1037/c.2016.02.00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TY1501);赣南师范学院招标课题(14ZB14)

张允蚌(1978-)男,江苏邳州人,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客家体育文化。

G127

A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6.1037.C.20160411.1145.030.html

猜你喜欢
客家人民俗转型
冬季民俗节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民俗中的“牛”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民俗节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宁化石壁:客家人的第一中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