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研究
——以洱源县郑家庄为例

2016-03-18 20:37兰良平文山学院云南文山663000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洱源县郑家示范村

兰良平(1.文山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研究
——以洱源县郑家庄为例

兰良平1,2
(1.文山学院,云南文山 663000;2.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是新时期中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云南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的重要路径。就云南省委宣传部民族团结课题组深入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郑家庄走访、座谈的调研基础上,围绕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基础设施、民族关系六个方面的创造性实践经验进行了研究,据此对新时期民族团结工作提出了几点认识,这对新时期和谐民族关系的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样本参考。

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和谐环境

中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云南,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缩影,也是建构中国‘多元一体’和谐民族关系的典型”[1]1-12;123。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云南民族团结工作长期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的团结、边疆的稳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复杂多变的转型期,使民族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如“三股”势力制造的暴恐事件频繁,公共突发事件增多,涉民事件频发……有鉴于此,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欠发达边疆省份,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就至关重要。相应地,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都把民族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创造性地进行了民族工作的实践探索。其中,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就是新时期处理云南民族工作的伟大创举之一,对同类区域内的民族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以大理州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五个方面的创新性实践做法,据此基础上对新时期如何更好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提出了几点认识。

一、走进田野:郑家庄

郑家庄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三营镇的行政辖区内。目前,郑家庄居住着汉族、白族、藏族、傣族、纳西族、傈僳族、彝族7个民族和1个摩梭人①,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行政自然村。截止到2014年8月,郑家庄有村民125户525人,各族守望相助,睦邻友好,形成了“七个民族一个人”的和谐大家庭。全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藏药材营销、生猪和乳牛养殖、烤烟、水稻、蚕豆、大麦等产业,尤其是藏药药材营销、烤烟、乳畜业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忙时为农、闲时为商的良性发展格局。据统计,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50元,高出云南省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6141元)809元,高出大理州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6677元)273元。在中央、省州、县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委干部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先后整合资金710多万元,投入到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将郑家庄打造成了洱源县基层党建、生态文明、民族团结、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本。如今的郑家庄美如画,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成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之一。目前,一个生态环境优美,农村经济繁荣,文化交融发展,乡风民风淳朴的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正在洱源之源悄然崛起。

二、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实践经验

从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村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各族群策群力,同心同德,郑家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绩斐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成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的成功样本。2005年被省民委评为“民族团结示范村”,2005年、2011年被洱源县委县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平安村民小组”,2015年2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支部书记何国祥(藏族)也被评为“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抓基层党建工作,使党支部成为全村发展的主心骨

郑家庄有1个党支部,支部委员4名,党员34名。郑家庄紧紧抓住基层党建的关键工作,建成了党支部活动室,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夯实组织基础,注重从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进一步优化了党员的年龄和文化结构;选举了藏族何国祥为书记的领导班子,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班子成员及全体党员不搞特殊化,工作走在前、干在前,营造了党员和村民齐心协力共创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二)抓制度建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健全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工作制度,并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向村民公开,做到村务所有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完善村务工作的登记制度,建立了村务“一档、二表、三册、六薄”信息登记,实现“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由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不定期进行审计,及时公布结果,对群众有疑问的事项及时解决;建立村民俗管理制度,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管理村内民俗事务。

(三)抓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加收入

地区产业的发展是“造血”扶贫的关键。在党支持书记何国祥同志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致富发展的主动性,结合本村实际,凭着对藏药药材的熟悉,带领群众培育了中药材、烤烟、乳畜业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以商养农、以农供商、忙时为农、闲时为商”的良性发展格局。截至2013年底,全村集体经济的总收入达4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50元。

(四)抓文化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郑家庄树立“以村风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村风文明”的理念,通过整合资金710多万,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了文化活动休闲广场,组建了健身舞蹈队、文艺演唱队等文艺队伍。利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文艺节目传播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倡导民族团结、家庭和睦的美德,鼓励勤劳致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建成了群众文化中心、农家书屋,藏有报刊2000余册。

(五)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环境

洱源县因洱海出名,素有“高原明珠”“乳牛之乡”“温泉之乡”“梅果之乡”等的美誉。由此,洱源县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以保护洱海为前提。多年以来,郑家庄共投资700多万,群众投工投劳累计5076工日,完成了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具体来说,修建了水泥路3300平方米,修整墙壁2100平方米;建成了党支部活动室和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了排污水沟一条;建成了自来水饮水工程;建成了灯光亮化项目;建成了焚烧炉等生态项目;建成了污水治理、湿地生态、休闲广场、小桥流水。如今,村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有效地促进了洱海生态环境的保护。

(六)将民族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当中

和谐,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协调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想状态。和谐,并不意味着彻底消除了所有矛盾,而是使矛盾在共生互荣的原则下达到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郑家庄结合民族工作实际,按照“统一部署、分类实施”的基本原则,把民族工作纳入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用群众听得懂、瞧得间、感触深的切身感悟法,将书面化的民族理论政策与本土化的群众生活相结合,民族工作走进社区、家庭、田野,开创了和谐民族关系的新格局。走进郑家庄,民族和谐的文化广场、文化交融的牌坊、民居住宅、民族象征符号等景观随处可见。

(七)领导对民族团结示范建设的高度重视

洱源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联系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把办公室设在民宗局。郑家庄作为洱源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一个“示范窗口”,也成立了三营镇镇党委书记牵头,镇长挂帅,各职能部门和各村领班班子为成员的创建工作小组。大家围绕《洱源县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和谐幸福示范区的意见》(洱发[2013]12号),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县各级部门根据工作分工,从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民族团结示范工作的扶持。

三、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对做好民族工作的几点认识

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成绩是肯定的,先后被评为“民族团结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先进平安村民小组”等称号。郑家庄“七个民族一个人”的和谐社区的建设,折射了当前民族工作所提出的“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2]1-5建设的成功范例,对云南乃至全国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下面,笔者结合郑家庄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创新,就新时期如何更好做好民族工作谈几点认识。

(一)做好民族工作,要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是新时期做好民族工作的生命线、关键抓手,事关国家民族问题解决的大事,关系党和国家的人心向背,需要认真思考,严格对待,正确处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发展问题。那么,如何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党和国家、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是基础和前提,各族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拥护是关键。作为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实施者和参与者,各族群众凝聚力、向心力的有效发挥,除了需要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行推动、催化之外,各族群众的主导介入尤为关键。走进郑家庄,民族团结、村寨和谐的迹象随处可见。

(二)做好民族工作,要尊重民族之间差异性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内部之间存在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我国民族工作要结合各族的实际,尊重差异。民族工作是争取人心的工作,少数民族人心的向心力凝结,关键要尊重各民族的差异。民族团结若“处理不好这个问题,会造成民族隔阂,甚至形成‘隔阂的社区’”[3]19-25,给社会和谐、民族团结造成反作用,甚至激化民族矛盾。郑家庄的民族工作,始终坚持用群众爱听、群众语言、群众接受的方式方法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相互尊重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形成了七个民族的文化共生共荣、和谐交融的生动局面。

(三)民族工作要抓好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大丽高速牛街出口下来,映入眼前的是宽敞的两车道柏油公路直通郑家庄,两旁错落有序的民族村落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进入郑家庄,乡村硬化道路,湿地公园,民族团结示范村石碑,村务公开宣称栏,垃圾焚烧炉,各族文化墙画,民族文化活动广场,村道路灯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俨然是“江南水乡”的画景。第六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解决路和水的问题”[2]1-5。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实践,不仅着力于中央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还通过切实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党员身先示范,带领群众投工投劳,建成了各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形成了民族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现代新农村。

(四)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动摇

从党成立的第一天起,党就把民族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反复表明:“只有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才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什么时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就发展,社会就和谐;什么时候违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就紧张,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就不能很好发展甚至停滞不前”[4]。加快各民族的繁荣发展,是少数民族实现“事实上平等”的本质需要。民族工作要“实践这一工作主题,核心内容是‘共同’,关键是‘团结奋斗’,目的是‘繁荣发展’。‘共同’,既是各民族平等的内涵,也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总特征”[5]147。郑家庄始终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与群众日常生活、家喻户晓的话题进行宣传教育,以群众切身利益关联的问题阐述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深刻意义,使各族群众树立了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

(五)民族工作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建设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新时期我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保障。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是普遍的国家存在形式。“民族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的复杂,源于民族的众多和差异”[6]1。郑家庄结合七个民族共聚一村的村情,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成立了1个党支部,有支部委员4人,党员34人。郑家庄紧紧抓住创新党建工作这一主线,把党支部建成了领导郑家庄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成为郑家庄发展的主心骨。而党支部主心骨作用的发挥,依靠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比如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群众性教育制度等,使党员充分发挥了“领导表率、党员争先”的示范效应。同时,党员干部以身作则,通过“传帮带”,先富带动后富,连续实现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双增长。

结语

长期以来,云南省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民族工作道路,创造了中国民族工作的“云南经验”和“云南现象”[7],成为全国民族工作走在前列的光辉典范。郑家庄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成绩,既是我国各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成果浓缩,也是云南民族工作“云南经验”的一个典型范例。近日,云南省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学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要求,要:“向郑家庄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们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大局意识;学习他们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工作方法;学习他们积极探索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的致富经验;学习他们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成功实践”[7]。这些民族工作经验,是全国各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宝贵精神财富,对相同或相近民族区域的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当前,社会的转型发展对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提出了许多挑战,面对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新要求,民族工作者需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把郑家庄民族工作的理想信念、大局意识、工作方法等有益经验加以借鉴吸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思维,我们就一定能在应对民族工作新挑战里取得成功,继续推进全国各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

注 释:

①在第一次民族识别中,“摩梭人”被识别为纳西族的一个支系,但是大部分摩梭人认为自己与纳西族有本质的区别。于是根据他们的意愿和要求,1986年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摩梭人”身份认定的议案。

[1]王延中,管彦波.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与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J].民族研究,2014(3).

[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今日民族,2014(10).

[3]雷振扬,陈蒙.对“去民族优惠”观点的分析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4]云南民族团结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上)[J].今日民族,2009(8).

[5]郝时远.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民族问题[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6]吴仕民.民族问题概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中共云南省委做出决定开展向洱源县郑家庄学习活动[EB/OL].云南网.http://yn.yunnan.cn/html/2015-09/08/ content_3900916.htm,2015-09-08.

Construction Research on Yunnan Demonstration Village of National Unity

LAN Liang-ping
(Wenshan University,Yunnan Wenshan,663000;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bei Wuhan,430074)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monstration village of national unity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reate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in Yunnan province.Based on the research,review and visit to Zhengjia Village,this paper studies creative practices from six aspects: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system construction,industrial development,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culture,ethnic relations.According to this,it puts forwards several opinions on the work of new period of national unity,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governance of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 Zhengjia Village,demonstration of national unity,harmonious environment

H819

A

1674-8891(2016)01-0050-03

2015-11-09

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项目号:云宣通[2014]30号)阶段性成果。

兰良平(1981—),男,江西会昌人,文山学院讲师,中南民族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研究。

谢雪莲

猜你喜欢
洱源县郑家示范村
雨中郑家的向日葵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与病魔抗争的“不倒翁”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张睿、郑家鑫陶艺石雕作品
薄山村:“问题村”蜕变为“示范村”
县域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小学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洱源县高寒山区彝族小学为例
离家出走
示范村热心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