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词“转”的产生及其发展

2016-03-18 19:35叶慧涓
安康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宋书用例副词

叶慧涓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副词“转”的产生及其发展

叶慧涓

(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转”是先秦时期出现的副词,最初是“反而”义语气副词“转1”,它是由“回转”义动词“转”语法化而来的。随后又发展出“渐渐”义时间副词“转2”和“更加”义程度副词“转3”。本文在梳理副词“转”产生与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探究了其来源问题。

转;副词;产生;发展

副词“转”产生于上古时期,中古常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目前,关于副词“转”的研究十分少见,只在部分论文中有所涉及。比如:马碧在硕士论文《汉语“更”类副词历时考察》中论及中古汉语的“更”类副词时,对表“更加、越发”义的副词“转”进行了简要分析[1];赖勤莲在硕士论文《近代汉语“反倒”义副词研究》中分析了“反倒”义副词“转”的产生和发展[2]。专门探讨“转”的语法化过程、机制的论著尚不多见。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转”的语法化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副词“转”的功能和意义

杨树达《词诠》将“转”的意义分为两类[3],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也将其分为两类[4]30,36,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将其分为三类[5]864-865。笔者以为他们的分类还不够全面,而且没有按“转”各项意义语法化的时间先后排列。因此,笔者试图在参考前人辞书、专著的基础上对“转”的功能意义进行更为合理的描写。现暂描述副词“转”的意义如下:

第一,表示转折的语气副词(简称“转1”),可解释为“反而”“却”。比如:

(1)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诗·小雅·谷风》)

第二,表示逐渐、缓慢的时间副词(简称“转2”),可解释为“渐渐”。比如:

(2)季末浇伪,法网弥密,利巧之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十七》)

第三,表示比较的程度副词(简称“转3”),可解释为“更加”。比如:

(3)但虑采山事绝,器用日耗,铜既转少,器亦弥贵。(《宋书·颜竣传》)

二、“转”的语法化过程

(一)语法化的前提——“转”的动词性质

1.“回转”义动词“转”

《说文》云:“转,运也。”[6]段注:“还,大徐作运,非。还者,复也。复者,往来也。运训移徙,非其义也。还即今环字。”[7]可见,“转”原本表示“往来”,后引申出“回转”“反转”义。比如: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①朱熹《诗集传》 (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页):“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可见,“辗转反侧”可解释为翻来覆去。其实,“辗”“转”“反”“侧”为一组近义词。此处,“转”作为一个动词,可以解释为“翻转”“回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

(5)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陈风·泽陂》)

(6)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诗·邶风·柏舟》)

以上三例中的“转”均可释为“翻转”“回转”。若用义素分析法加以分析,则“回转”义动词“转”有[+方向相反][+时间上的持续性][+变化]等义素,它们与“转”的语法化方向有着密切关系。

2.“改变”义动词“转”

“回转”义动词“转”后来引申出“改变”义。比如:

(7)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转万变而不穷。(《庄子·田子方》)

(8)赢缩转化,后将悔之。(《国语·越语》)

(9)惜乎衣未成而转为裳也。(《法言·修身》)

“回转”义动词与“改变”义动词对“转”的语法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转”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1.“转”语法化的开端:进入连动式“V1+V2”的V1位置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解惠全都认识到句法位置对实词虚化的重要性。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认为“就多数情况而言,词汇的语法化首先是由某一实词句法位置改变而诱发的。”[8]解惠全也主张“实词的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为途径。也就是说,一个词由实词转化为虚词,一般是由于它经常出现在一些适于表现某种语法关系的位置上,从而引起词义的逐渐虚化,并进而实现句法地位的固定,转化为虚词。”[9]动词“转”的语法化正是在进入连动式“V1+V2”的V1位置后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回转”义动词“转”就经常处于“V1+V2”的V1位置,这就使“转”由动词变为副词,“V1+V2”结构由连动式变为偏正式成为可能。

2.“转”的继续语法化

第一,语气副词“转1”的产生和发展。

语气副词“转1”大致萌生于先秦时期,汉朝时继续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广泛使用,唐朝沿用。之后用例减少,大概到元代已经完全消失。用例如下:

(10)氾与傕转相疑,战斗长安中。(《三国志·卷六·魏书六》)

(11)后知好尚难及,亦改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周书·列传第三十九》)

(12) 无心于道道自得,有意向人人转赊。(贯休:《野居偶作》)

导致演变的句法因素如下:

一是经常处于“V1+V2”式的“V1”位置。

随着“回转”义动词“转”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V1位置,“转”逐渐倾向于表达某种修饰限定性的意义,它所在的连动结构也开始向状中结构转化。比如:

(13)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程役而不录,横行天下,虽达四方,人莫不弃。(《荀子·修身篇第二》)

例(13)中“偷儒转脱”为四个词连用,根据《荀子集注》:“偷,谓苟避于事,儒,亦谓懦弱畏事:皆懒惰之义”[10],“转”意为“转身”,脱意为“逃脱”。此处的“转”虽仍属于“回转”义动词,但它已经有了转变为副词“反而”的可能性。而且,由于“转”长期处于次要动词位置上,连动结构“V1+V2”重新分析为状中结构便成为可能。

(14)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诗·小雅·谷风》)

例(14)被认为是“反而”义副词“转”首次出现的用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5]《近代汉语虚词词典》[11]均将此例作为“反而”义副词“转”的第一个用例。但是,在《诗经》中,“转”作为副词的用例仅此一例,只能说先秦时期是副词“转1”的萌芽时期。

二是V2的词类变换。

A.V2为运行动词(包括“输送”义动词)。

先秦时期,“转”处于“V1+V2”中“V1”位置上的情况较少,到了汉代,这种情况就比较多了。当V2为运行动词(包括“输送”义动词)时,“转”往往仍是“回转”义动词。比如:

(15)智欲员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响应也。(《淮南子·主术训》)

(16)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17)汉王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汉书·高帝纪上》)

(18)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

以上四例中的“转”仍为动词,但“V1+V2”似乎已经由连动结构转变为状中结构,“转”分别作主要动词“运”“输”“送”“徙”的状语,用来修饰这些动作行为,体现其变化。

B.V2为非运行动词。

B1.当V2为成为动词,并且句中存在表示两种相反状态的词时,“转”既可以被看作动词,解释为“回转”“反转”,也可以被看作副词,解释为“反而”“反倒”。此时的“转”呈现出向副词“转1”演化的趋势。比如:

(19)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

(20)昔桀囚汤而不诛,纣囚文王而不杀,天道还反,祸转成福。(《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第七》)

以上两例中的“转”均可两解:

a.动词,“反转”义。例(19) 中“转为盗贼”可理解为由平民反转成为了盗贼;例(20)中的“祸转成福”可理解为灾祸反转成为了福祉。

b.副词,“反而”义。由于例(19)中的盗贼与平民(可从语境推出)处于对立状态,例(20)中的“祸”与“福”也是处于两极对立状态,所以此时的“转”容易被看成是“反而”义的副词。

B2.当V2为心理动词时,“转”也可以被看作是表“反而”的语气副词“转1”。

(21)氾与傕转相疑,战斗长安中。(《三国志·卷六·魏书六》)

例(21)中的“氾与傕转相疑”可以解释为郭氾与李傕反而相互猜疑。

导致演变的语义条件如下:

一是“转1”与“回转”义动词“转”的语义联系。

在副词“转”产生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能看到源动词“转”的影响力。副词“转1”的直接语义来源正是“回转”义动词“转”,其中,对“转1”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方向相反]这一义素。比如:

(22)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若将例(22)中的“转而攻秦”理解为(陈涉)回转去攻打秦国,“转”即为动词。但是,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陈涉的实力显然比秦国弱小,所以,他去攻打秦国这一行为中实际蕴含着转折的意味,在情理上具有[+方向相反]的特征。因此,[+方向相反]是动词“转”演变为副词“转1”的语义基础。

二是“转”的施事范围扩大。

(23)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粥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例(23)中“转”的施事是具有自主性特征的霍去病及其师,在这一点上,例(22) (23)具有一致性,因为不论是霍去病及其师还是陈涉以及他的士卒,都能够主动施行“回转”这一行为。而当“转”的施事范围由具有自主性特征的人扩大为非自主性的事物时,“回转”义动词“转”就有可能向副词“转1”发展。比如:

(24)是反为非,虚转为实,安能不言?(《论衡·对作篇》)

例(24)中“转”的施事为“虚”,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不具有自主性,无法自己转变。实际上,由虚转实的过程是在人的主观思想中发生的,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此时,“转”的[+方向相反]这一义素也逐渐由运行方向上的相反转喻为主观情理上的相反,“转”逐渐变为表示转折的副词。但由于语法化的过程具有渐变性,此例中的“转”仍可看作“回转”义的动词。

导致演变的语用因素如下:

在动词“转”演变为副词“转1”的过程中,心理预设与现实情况的不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预设是指“言语交际各方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已知常识”[12]。比如:

(25)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诗·小雅·谷风》)

高亨在《论语今注》中将“将安将乐,女转弃予”解释为“到了安乐时,你反而抛弃了我”[13]。可见,此例中的“转”已经成为公认的“反而”义副词了。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当时的环境是安乐的时候,说话人(妇人)的心理预设本是与诉说对象(疑为其丈夫)一起幸福地生活,然而事实上她是被抛弃了。现实状态与其心理预设完全相反,存在转折关系,“转”就演变成表转折的语气副词“转1”,用以标示句中的转折关系。

综上所述,语气副词“转1”的产生是句法、语义、语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演变的句法因素主要是“转”长期处于“V1+V2”式中次要动词“V1”位置,此外“V2”的词类变换也促进了其演变。“转1”的语义来源是“回转”义动词“转”,对其影响最大的是动词“转”表示方向相反的义素。而导致“转”演变的语用因素主要是心理预设与现实情况的差异。

第二,时间副词“转2”的产生和发展。

“渐渐”义的时间副词“转2”萌芽于东晋,到了南北朝时期已有较多用例了。比如:

(26)季末浇伪,法网弥密,利巧之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十七》)

(27)臣国先时人众殷盛,不为诸国所见陵迫,今转衰弱,邻国竞侵。(《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五十七》)

(28)顷世以来,转失厥序。徒秉国钧,终贻权谤。(《宋书·卷八十五·列传第四十五》)

(29)恨鬟前之大空,嫌金钿之转旧。(《全梁文·卷八·萧纲·梅花赋》)

(30)若今生陶练之功渐积,则来果所识之理转精。(《全梁文·卷三十·沈约·六道相续作佛义》)

在“转2”产生以前,表转折的副词“转1”已经出现,“转1”与“转2”存在语义联系。此外,“改变”义动词“转”对“转2”的产生也有一定影响。

东晋时期,副词“转2”开始萌生,“转”具有两解性,既可以被看作语气副词“转1”,表示前后语义的转折,解释为“反而”;也可以被当作语气副词“转2”,表示情况逐渐变化,解释为“渐渐”。比如:

(31)虽是圣人,然年老治事,转不及少壮时。(《抱朴子·卷二十·袪惑》)

上例中的“转”可以理解为“反而”,强调了尧老年时行事不如青壮年时期,表示前后两种状态的转变和反差。但是,解作“渐渐”也未尝不可。首先,“渐渐”也表示前后状态的不同,只是“渐渐”相对于“反而”而言,更注重变化的整个过程,时间性更强。此例中尧由“少壮”变为“年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且行事由优转劣也需要一段时间,无法立即转变。因此,若着眼于整个变化的过程,那么“转”也可以解释为“渐渐”。可见,“反而”与“渐渐”之间存在语义联系,“转1”有逐渐发展为“转2”的趋势。“转”有“反而”和“渐渐”两解的用例还有:

(32)人在世间,日失一日,如牵牛羊以诣屠所,每进一步,而去死转近。(《抱朴子·内篇·勤求》)

(33)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王羲之:《十七帖》)

(34)魏初,传古文出邯郸淳,石经古文,转失淳法。(《水经注·谷水》)

此外,“改变”义动词“转”也是“转2”的语义来源之一。一些用例中,“转”既可以解释为“改变”,也能解释为“渐渐”。比如:

(35)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后转骄贵,不复得常见,宾客但拜其外门而退,其怪异如此。(《抱朴子·内篇·卷九》)

(36)而来买者转多,此水尽,于是卖水者常夜窃他水以益之。(《抱朴子·内篇·卷九》)

例(35)和例(36)中的“转”,既可以看作“改变”义动词,也可以看作“渐渐”义副词。例(35)中的“后转骄贵”若理解为后来变得骄贵,则“转”为动词,义为“改变”“变成”;若解释为后来慢慢变骄贵,强调变化的过程,那么“转”即为表示“渐渐”义的副词。

到了南北朝时期,“渐渐”义的“转2”逐渐定型,常常与同义词对举出现。比如:

(37)季末浇伪,法网弥密,利巧之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十七》)

(38)若今生陶练之功渐积,则来果所识之理转精。(《全梁文·卷三十·沈约·六道相续作佛义》)

例(37)中的“日”可解释为“一天天地”,用以表示“利巧之怀”的缓慢滋长状态。与“日”对举的“转”也应释义为“渐渐”,同样表示“耻畏之情”慢慢减少的情状。例(38)中的“转”则直接与“渐”对举,也理解为“渐渐”。

第三,程度副词“转3”的产生和发展。

程度副词“转3”也在东晋时萌芽,南北朝时期产生并快速发展,唐宋时期依然沿用,元明时期用例渐少,到了清代,几乎不见用例。

“转3”的语义来源主要是“改变”义动词“转”。比如:

(39)初因急行,走之转远;顾视妇人,乃自投陂中,泛然作声,衣盖飞散。(《搜神记·卷十八》)

(40) 奴催食转急,然决计,拍膝大呼曰:“乌龙与手。”(《搜神后记·卷九》)

例(39)可以理解为丁初因为看到妇人而感到恐惧,所以就走得很快,等到与妇人的距离变远了之后才敢回头看,那么此时“转”作“改变”“变成”解,仍是动词。当然,“走之转远”也可以理解为“走得更远”,那么“转”就解释为“更加”,是程度副词。

同样,例(40)中的“转急”既可以理解为“变急切”,也可以理解为“更加急切”。可见,“改变”义动词“转”与“更加”义副词“转3”存在语义联系。

“更加”义程度副词“转3”在南北朝时期用例也较多,比如:

(41)宣武又重表,辞转苦切。(《世说新语·黜免第二十八》)

(42)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世说新语·仇隙第三十六》)

(43)元中和谷城门候刘洪始悟四分于天疏阔,更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法,而造干象法,又制迟疾历以步月行,方于太初、四分,转精密矣。(《宋书·卷十二·志第二》)

(44)但虑采山事绝,器用日耗,铜既转少,器亦弥贵。(《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以上四例中的“转”均为表示“更加”义的程度副词,其中,例(44)作为表比较度程度副词“转”的用例被收入高育花的《中古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高著还指出,“这类副词在语义上表示程度的加深,在句法结构中既可以修饰形容词性谓语,也可以修饰动词性谓语。主要有:“更、加、益、愈、转、更愈、特加、益加、益更、愈加、愈益”等”[4]30。但是,我们发现,在南北朝时期,“更加”义程度副词“转3”只能修饰形容词性谓语,没有见到修饰动词性谓语的用例。

唐宋时期,“更加”义程度副词“转3”的用例更多,其发展也更加成熟。比如:

(45)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李白:《寄远》)

(46) 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崔颢:《川上女》)

(47)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白居易:《琵琶行》)

(48)老去慵转极,寒来起尤迟。(白居易:《晏起》)

(49)日长帘幕望黄昏,及至黄昏时候、转销魂。(苏轼:《虞美人》)

(50)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苏轼:《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到了元明时期,“转3”的用例已经非常少了,仅见少许几例,比如:

(51)那门外扣得转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寺主判溪里旧鬼借新尸》)

(52)小姐愈加感激,转增恩爱。(《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到了清代时,“转3”已经不见用例。

第四,“转2”与“转3”语义比较。

“更加”义程度副词“转3”与“渐渐”义时间副词“转2”的萌生发展时代大致相当,在语义方面,两者都隐含“变化”义,这是由于两者都与动词“转”有语义联系。但“转2”表示前后语义方向相反,而“转3”表示前后语义方向一致。比如:

(53)季末浇伪,法网弥密,利巧之怀日滋,耻畏之情转寡。(《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十七》)

(54)元中和谷城门候刘洪始悟四分于天疏阔,更以五百八十九为纪法,百四十五为斗法,而造干象法,又制迟疾历以步月行,方于太初、四分,转精密矣。(《宋书·卷十二·志第二》)

例(53)中的“转”为“渐渐”义副词,例(54)中的“转”为“更加”义副词。例(53)中蕴含着“耻畏之情”由多变寡的语义变化,因此解作“转2”;例(54)中蕴含着前后相比后者更甚的语义,即太初、四分法本已比较精密,但刘洪新制定的干象法则越加精密,因此解作“转3”。

三、结语

通过对“转”的语法化过程的考察,我们发现,“转”的语法化过程开始于先秦时期。“转+V2”结构是“转”语法化的前提,然后在语义结构、句法条件、语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转1”,而后又在语义因素的影响下于南北朝时期发展出副词“转2”和“转3”。随着时间推移,副词“转”的用例逐渐减少,到了现代汉语中已完全消失。

[1]马碧.汉语“更”类副词历时考察[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2]赖勤莲.近代汉语“反倒”义副词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0.

[3]杨树达.词诠[M].北京:中华书局,1954:206.

[4]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7.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虚词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1963:302.

[7]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727.

[8]刘坚,曹广顺,吴福祥.关于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161.

[9]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M]//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135.

[10]王先谦.荀子集注[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29.

[11]雷文治.近代汉语虚词词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2]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81.

[13]高亨.论语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92.

【责任编校 李 婷】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dverb“Zhuan(转)”in Chinese

YE Huijuan
(CollegeofHumanities,WenzhouUniversity,Wenzhou325000,Zhejiang,China)

“Zhuan(转)”wasusedasanadverbduringthepre-Qinperiod.Initially,itwasusedasa“instead”category modal adverb“zhuan1(转1)”.It camefromthegrammaticalizationof a“revolving”category verb“zhuan(转)”.Then,the“gradually”categorytemporal adverb“zhuan2(转2)”andthe“more”categorydegreeadverb“zhuan3(转3)”cameintobeing.By teasingout all kinds of theprocess of formationandevolutionwhichadverb“zhuan(转)”have,wealsowant tofind out theorigin of the adverb“zhuan”.

zhuan(转);adverb;formation;evolution

H14

A

1674-0092(2016)06-0075-05

10.16858/j.issn.1674-0092.2016.06.016

2016-07-08

叶慧涓,女,浙江湖州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

猜你喜欢
宋书用例副词
一顶花草帽
我的新伙伴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My Winter Vacation Plan
宋书寒吴焕琴招贴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