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研究现状与展望

2016-03-18 19:31牛林杰
东疆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东亚抗日朝鲜

牛林杰



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研究现状与展望

牛林杰

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文学资源宝库,其中既有东亚各国的国别文学,又有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东亚文学交融,特别是“抗日”这一东亚文学的共同主题更加彰显了抗日叙事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发掘和整理东亚各国的抗日叙事文献资料,通过东亚叙事的比较研究,阐明东亚抗日叙事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为东亚人民正确认识东亚近现代史、弘扬东亚精神、强化东亚文化认同、构建当代东亚文化共同体提供历史文化依据。

20世纪;东亚文化;抗日叙事;研究现状

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实行的侵略和扩张以及殖民政策,给东亚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面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东亚各国人民奋起反抗,浴血奋战,谱写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抗日乐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抗日叙事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反映了侵略与反侵略、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人类大较量,是贯穿20世纪东亚文学的重要主题,充分体现着20世纪的东亚精神和文人的文化自觉,对于东亚实现现代转型与抵抗列强侵略和文化霸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20世纪上半期东亚各国处于侵略与反侵略、殖民与反殖民的特殊国家关系中,不同的国情决定了各国不同的“抗日叙事”形态。因此,20世纪东亚各国的抗日文学、反战文学、抵抗文学、民族独立文学等都属于“抗日叙事”的范畴。“抗日叙事”的文学体裁则包含诗歌、小说、戏剧、散文、随笔、报告文学、纪实类文学等。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文学资源宝库,其中既有东亚各国的国别文学,又有跨国家、跨民族、跨文化的东亚文学交融,特别是“抗日”这一东亚文学的共同主题更加彰显了抗日叙事研究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是一个创新型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在这一研究领域还没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从东亚文化的宏观视角入手,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更少。不过,东亚各国有关本国抗日叙事的研究成果则相对比较丰富,这为开展东亚抗日叙事的宏观研究和系统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本文拟从文献资料整理、作家交流及作品译介、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就东亚各国抗日叙事的研究状况进行学术史梳理并提出今后研究的课题,以期进一步推动东亚抗日叙事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东亚抗日叙事文献资料整理

(一)中国学界的成果

20世纪中国的抗日叙事可上溯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的战争叙事。甲午中日战争是东亚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战争深刻影响了当时的东亚国际局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东亚各国的文学创作。甲午战争后,中国(包括台湾)、朝鲜、韩国、日本等都产生了一批反映这场战争的文学作品。

国内最早着手对甲午战争文学进行资料整理工作的是阿英,其编辑的《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1948年北新书局刊行,1958年中华书局再版)收集了大量有关甲午战争的诗歌、小说、戏曲、杂文、轶事等,至今仍是有关甲午战争文学比较全面的资料汇编。由李生辉、刘镇伟选注的《甲午战争诗歌选注》(大连出版社,1994)是甲午战争文学资料整理的又一力作。这部集综论、原诗、作者小传、题解和注释为一体的专题诗歌选注本,以其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

中国抗战文学是20世纪中国抗日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史料发掘和整理工作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苏光文编《抗战时期国统区文艺论证资料汇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文天行等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史料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辽宁和黑龙江省社科院文学所编辑《东北现代文学史料》(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研究所,1983年),四川社会科学院编《抗战时期文艺期刊篇目索引》及其续编、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上海孤岛文学资料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廖全京、文天行、王大明编《作家战地访问团史料选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文天行编《国统区抗战文艺大事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等编《抗战时期桂林文化运动资料丛书》11种(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延安文艺丛书》1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林默涵主持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20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和《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20卷(重庆出版社,1992年),刘白羽主编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52卷(重庆出版社,1993年),张毓敏主编的《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4册(沈阳出版社,1996年),《中国沦陷区文学大系》16卷(钱理群主编、黄万华副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以及正在陆续推出的章开沅总主编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重庆出版社,2011年推出首批)等大型作品资料系统出版,基本涵盖了中国大陆各个地区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历史。金柄珉、李存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与韩国资料丛书》10卷(延边大学出版社,2014年)收录了中国现代作家的大部分朝鲜、韩国叙事作品。

在各种抗日文学资料整理的成果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刘白羽主编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该书系是专门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推出的,共52卷,收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位作家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杂文和纪实作品数千篇。其中包括日本2卷,朝鲜1卷。这可以说是国内涉及东亚抗日叙事文献资料整理的最具代表性的成果。

台湾抗日叙事文学的资料已得到较完整的整理,台湾较早出版了《日据时期文学全集》、《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叶石涛编,远景,1978年)等大型资料丛书。近年推出的《台湾文学史长编》33册(台湾文学馆,2012年)、《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50册(台湾文学馆,2013年)以及《世界华文新文学史》(印刻出版公司,2015年)等包含了台湾最近的日据时期文献汇编。同时,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各种专题研究也有较丰硕的成果。

香港整理的抗日文献有《香港近现代文学书目(1840-1950)》(胡从经编,朝花出版社,1998年)、《早期香港新文学资料选(1927- 1941)》(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早期香港新文学作品选》(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三四十年代香港新诗论集》(陈智德编,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2004年)、《沦陷时期香港文学作品选》(卢玮銮、郑树森主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3年)等。此外,目前正在陆续出版的《香港文学大系》(陈国球总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2014年)包含了1937-1945年香港抗战文学较完整的资料。

(二)朝鲜与韩国学界的成果

在朝鲜,金日成领导的抗日斗争是朝鲜近现代文学史的主流和核心题材,抗日叙事作品在朝鲜被称为“抗日革命文学”,包括“革命歌谣”、“革命歌剧”、“革命戏剧”、“革命诗歌”等,在朝鲜近现代文学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朝鲜建国之后,抗日革命文学成为建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革命形象及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文学艺术界和学界大力发掘、整理和推广相关作品。《朝鲜之歌》、《革命歌》、《朝鲜之星》、《朝鲜光复会十大纲领歌》、《反日战歌》、《游击队进行曲》等抗日歌谣,《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城隍堂》、《血海》、《一个自卫团员的命运》、《卖花姑娘》等戏剧作品经过整理,成为朝鲜文学的“红色经典”。抗日叙事文献的整理也取得了较多成果,如《朝鲜现代文学选集》(文艺出版社,1990年),收录了具有抗日倾向的姜敬爱、赵命熙、崔曙海等众多作家的作品,《抗日游击队参加者的回忆录》10卷(金龙徳、金成,青年出版社,1985年)是有关报告文学的整理,丛书《不灭的历史》(权正雄等,文艺,1989年)以历史小说的形式讲述金日成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到光复后领导朝鲜战争的光辉历程,专题讲述朝鲜抗日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主要成果包括《朝鲜文学史8: 抗日革命文学》(柳满,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朝鲜口传文学概要:抗日革命篇》(李东源著,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等。这些成果对于系统整理朝鲜的抗日文学史料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在韩国,由于长期受到右翼保守意识形态的干预,抗日叙事的文献整理及研究取得的成果不多,代表性的成果有《抗日民族诗集》(民族学校编,思想社,1971年)以及在韩国光复30周年之际推出的《抗日民族诗集》(申东汉编,瑞文堂,1975年)和《抗日运动家的日记》(金永镐编,瑞文堂,1975年)等图书,这些资料整理了韩末反日义兵、进步文人到日帝末期抗日作家的反抗诗文。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韩国意识形态的自由化,抗日叙事研究进一步得到重视。这一时期涌现出《抵抗诗人三人诗集》(韩龙云、李陆史、尹东柱等著,东环出版社,1986年)、《日帝强占期抗日独立斗争小说选集》(闵铉基,启明大学出版部,1989年)、《抗日传说说话集》(教保文库编辑部,教保文库,1994年)、《抗日文学的再照明》(严万洙,弘益斋,2001年)、《革命家的抗日回想》(金学俊,民音社,2005年)等文献集成。以上成果都是对于抗日叙事文学的某一种体裁或个别文人的作品进行的汇编,并没有对朝鲜半岛抗日叙事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

(三)日本学界的成果

日本的抗日叙事主要以抵抗文学或反战文学的形式出现,相关作品的汇编成果值得参考。如《日本抵抗文学选》(花田清辉、 佐佐木基一、杉浦明平编,三一书房,1955年)收录了主要的反战文学作品;《近代战争文学事典》(矢野贯一编,1-13辑,和泉书院,1992-2014年)收录了很多战争文学作品,部分内容涉及反战叙事;《昭和战争文学全集》(昭和战争文学全集编集委员会编,1-15,集英社,1964年)和《战争文学全集》(平野谦等编,1-6,每日新闻社,1972年)部分内容涉及反战叙事。日本方面关于反战文学的资料整理多集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说明7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内右倾势力的扩大,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反省意识逐渐淡化。

如上所述,东亚各国有关抗日叙事文献的整理已经有了较好的积累,为从东亚宏观角度对抗日叙事文献进行系统整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抗日语境下的东亚作家交流与作品译介研究

(一)中国学界的研究

国内有关抗日语境下东亚人文交流方面的研究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王瑶的《真实的镜子——从几篇新文学作品看中朝人民友谊》(《光明日报》,1951年1月28日),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中朝作品中人文交流的开山之作,主要讴歌了中朝人民的友谊。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在国内的兴起,中朝文学关系开始受到学界的关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杨昭全的《现代中朝文学友谊与交流(1919-1945)》,该文在探讨抗战时期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结成的深厚友谊以及当时的人文交流的同时,还谈论了抗日背景下的文学创作[1](336~344)。杨昭全在另一篇论文《真挚的友谊:郭沫若与朝鲜人民》中详细介绍了郭沫若文学作品对朝鲜民众的关注[2](47~53)。

中韩建交之后,有关中韩文学与作家交流的研究变得活跃起来。首先,对于20世纪前期,因从事反日独立运动而来华的文人与中国文人之间的交流及作品译介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睨观申圭植和中国革命党人的关系》(辛胜夏、孙科志,《韩国研究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金泽荣》(邹振环,《韩国研究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梁启超对日本吞并韩国的关注与评论》(张建华,《韩国学论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申采浩与梁启超:历史主体认识及“新国民”构想》(崔玉山,《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金泽荣与近代南通文人群体交往考评》(庄安正,《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南社与韩国抗日志士申圭植》(金建陵、张末梅,《档案与建设》,2007年第4期)、《金泽荣和中国文化名人的诗文交往》(周昶、倪怡中,《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梁启超与韩国近代启蒙思想》(牛林杰,《韩国研究》第九辑,2010年)等。

其次,有关抗日战争期间中韩文人之间的交流、文本译介及思想传播方面的成果有《中国文人与朝鲜现代杂志》(王木、崔雄权,《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鲁迅先生与朝鲜爱国青年》(康基柱,《当代韩国》,1995年第3期)、《鲁迅在朝鲜——读李陆史的〈鲁迅论〉》(尹允镇,《东疆学刊》,2001年第1期)、《试论李陆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与接受》(金哲,《当代韩国》2002年冬季号)、《1949年以前韩国文学汉译和意识形态因素》(金鹤哲,《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第4期)、《论中韩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吴敏,《东疆学刊》,2015年第1期)、《隐藏于中国典故的殖民地号角——韩国诗人李陆史作品中的隐喻研究》(金鹤哲,《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等论文。

此外,金哲的专著《20世纪上半期中朝现代文学关系研究》一书对1910-1950年代期间中韩作家的人际交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其中也涉及到不少抗日作品的译介情况[3](125)。吴敏的专著《民族主义的自我观照——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韩国叙事研究》一书在论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韩国元素的同时,兼谈了中国作家创作韩国元素作品的动机,其中涉及了中国作家与在中国活动的韩国抗日文人之间的交流状况[4]。

除了对抗日语境下中韩作家的交流与互动研究之外,中国学界还对中日作家之间的人际交流、思想传播以及文学作品的相互译介进行了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靳明全主编的《中国留日作家观照日本的抗战文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3年),该书对夏衍译介《未死的兵》、《三兄弟》及《敌兵阵中日记》、抗战初期郁达夫与佐藤春夫之决裂、郁达夫与新居格的通信研究、冯乃超译介鹿地亘抗战文学、冯乃超译介芥川龙之介小说进行了具体分析,不仅涉及到抗日语境下中日作家之间的交流,也对相关作品的译介进行了介绍[5](91~105)。靳明全在其所著的另一部著作《抗战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论述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对“左联”的影响、青野季吉与胡风在普罗文艺运动中的贡献及命运,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对日本文艺思潮及文人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进行了解读[6](116~122)。

(二)朝鲜与韩国学界的研究

朝鲜学界对抗日语境下东亚诸国文人之间交流的研究比较薄弱,只是在有关个别曾有来华经历的抗日文人及作品的研究中有所提及,但未能有意识地阐明这些作家、作品与中国的关联性等问题。例如《反日爱国作家李陆史小说研究》(桂银姬,《朝鲜文学》,2009年第7号)、《以抗日革命斗士为描写对象的姜敬爱的文学创作活动》(许旺镇,《朝鲜文学》,2010年第2号)等。

在韩国学界,抗战时期在韩国颇具影响力的中国作家及其与韩国文人的交流成为抗日语境下中韩文学交流研究的重要内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金时俊的《亚洲文化圈与现代韩中作家的体验——通过文学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韩中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第27辑,2003年),该文探讨了当时两国知识分子对本国及对方国家的相互认识,说明了作家对于同处东亚文化圈的民众生存危机的关注和同情。金时俊用中文发表的论文《流亡中国的韩国知识分子和鲁迅》(《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7月)对与鲁迅有过交流的韩国流亡青年进行了实证考察,兼谈了鲁迅作品在韩国的译介状况。洪昔杓的《李陆史的中国留学与北京中国大学》(《中国语文学志》,第29辑,2009年)对韩国著名抗日文人李陆史在中国留学的情况进行了考证,认为李陆史的中国留学为他向韩国译介中国现代文学起到了重要作用。《诗人李陆史和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第55辑,2010年)一文考察了李陆史诗歌对鲁迅与徐志摩文学作品的接受以及李陆史作品的反抗意识。李英美的《中国上海的抗日运动和韩国的文学知识分子》(《平和学研究》,第13辑,2012年)探讨了上海的韩国爱国独立运动与申采浩、金光洲两位韩国反日爱国文人在上海的文学活动。

韩国学界有关抗日语境下中韩文学的文本译介与传播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柳树人和鲁迅:〈狂人日记〉的翻译和思想的连带》(洪昔杓,《中国文学》,第77辑, 2013年)、《朱耀翰在上海时期的诗歌和二重写作》(朴景守,《韩国文学论从》,第68辑,2014年)、《胡风和〈朝鲜台湾短篇集〉》(金良守,《中国学报》,第47辑,2003年)等。洪昔杓在论文中探讨了韩国的抗日文人柳树人与鲁迅的交流以及柳树人在韩国对鲁迅文学的译介等。金良守在论文中探讨了胡风选译《朝鲜台湾短篇集》的背景与经过、选译的标准与目的等问题。

由于当时的韩国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韩国抗日文人与日本反战文人之间的交流不多,相关研究成果也少见。韩国学者金惠子最近出版的《近代日本文坛与殖民地朝鲜》(亦乐,首尔,2015年)弥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该书包括“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杂志《前进》与朝鲜人文学”、“杂志《文艺首都》与金史良的文学”、“近代日本文坛与殖民地文人的联系”、“在朝鲜日本杂志《朝鲜时论》与朝鲜文学翻译”等内容。

(三)日本学界的研究

日本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有高崎隆治的《文学中的朝鲜人形象》(青弓社,1982年)、川村凑的《异乡的昭和文学——“满洲”与近代日本》(岩波新书,1990年)和《满洲崩溃——“大东亚文学”与众作家》(文艺春秋,1997年)以及《关于战争文学——读阿英编〈甲午中日战争文学集〉》(小野四平,《奥羽大学文学部纪要》第16期,2004年)、藤田梨那在中国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跨文化书写》(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等。

东亚各国对于抗日语境下东亚作家之间的人际交流、作品译介和思想传播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尚缺乏比较全面系统、更有深度的综合性研究成果。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有关抗日语境下中韩文人交流及作品译介的研究成果较多,中日和韩日文人交流及作品译介的成果偏少。

三、东亚各国抗日叙事比较研究

(一)中国学界的研究

国内关于抗日叙事文学的研究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时就已开始(阿英,《抗战时期的文学》,《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历史长、成果丰富。但是早期的抗日叙事研究注重的是抗日斗争宣传的功效性,欠缺理论层面上的探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抗日叙事研究,受制于阶级斗争等极左路线的影响,没能取得值得瞩目的成果。直到文革结束后,抗日叙事研究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抗日叙事的研究在方法、视角、研究对象等方面均得到拓宽,尤其是研究界开始关注从世界文学及文化的大视角定位中国抗日叙事文学的意义。出现对甲午战争叙事的比较(吕志国,《东亚三国甲午中日战争叙事比较研究——以甲午战争爆发后二十年间的小说为中心》,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中日文学者的战争美学观比较(靳明全,《抗战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抗日战争中的外国人形象(黄万华,《异族、“他者”形象:战时中国文学的一种寻求》,《文史哲》,2002年第3期),对日本侵华时期文学的重新审视(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战争时期日本作家与上海、北京(徐静波,《近代日本文化人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王升远,《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京体验”》,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等涉及比较研究的新成果。

1985年,《日本文学》杂志(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期专门编辑了一期“金子光晴特辑”,讨论了金子光晴的抵抗诗。另外,吕元明著《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讨论了流亡中国的日本左翼作家鹿地亘、绿川英子以及被中国俘虏的日本士兵等发表的反战文学。

中国学界有关东亚其他国家抗日叙事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如《朝鲜文学的宝贵财富——介绍朝鲜抗日革命文学》(林辉,《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2期)。这篇论文详细地介绍了抗日革命歌谣、《卖花姑娘》、《血海》等朝鲜的经典抗日文学作品。金柄珉在论著《申采浩文学研究》中根据全新发掘的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朝鲜最具代表性的抗日独立运动家和作家申采浩的文学创作,着重阐明了其爱国抗日思想与作品中的反帝反侵略思想[7]。

(二)朝鲜与韩国学界的研究

在朝鲜,抗日文学创作和研究在“举国体制”下得到大力推进,朝鲜出版的多种《朝鲜现代文学史》均以抗日文学作为论述的主干。但是,由于受到政治理念的制约,朝鲜的抗日叙事研究难免带有一些偏颇性。朝鲜的抗日叙事研究大多集中在歌颂领袖和朝鲜主体性方面,如《永远不灭的太阳之歌——抗日斗争时期创作的歌颂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诗歌》(徐载敬,《朝鲜文学》第7期,2007年)、《抗日革命文学中的主体女性解放思想研究》(金丽淑,《朝鲜文学》第3期,2013年)等。朝鲜学界涉及东亚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较少。

在韩国,抗日文学又被称为“抵抗文学”,大体上涵盖了反映20世纪初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抗日斗争的文学。韩国的反日独立运动开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韩国国内的“义兵斗争”,之后延伸和扩展到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独立军”、“韩国光复军”、“韩国义勇队”、东北抗日游击队以及在国内外开展的各种反日独立运动。反映这些抗日运动的文学都属于韩国抗日叙事的范畴。韩国学界对抗日叙事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70年代,主要集中在日帝时期旅华韩人作家的创作、与中国文人的交流等方面。早期的研究成果有《日帝末黑暗期文学的抵抗》(宋敏镐,《东方学志》,第9期,1968年)、《抗日诗的考察》(金树中,《国语国文学》,第1期,1973年)、《体现在殖民统治下文学中的现实认识之推移 —— 以崔曙海与廉想涉的抵抗意识为中心》(群山水产专门大学研究报告,1979年)、《关于殖民地时代小说之抵抗意识的研究》(金礼泰,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73年)、《姜敬爱小说的主题研究》(林善爱,《国文学研究》第1期,1986年)、《崔曙海的抗日文学考》(郭根,《大东文化研究》第26辑,1991年)等。这些研究涉及到崔曙海、姜敬爱等旅华韩人作家。

1992年中韩建交以后,中韩比较文学随之成为韩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的抗日文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丁玲的抗日活动与抗日小说》(赵诚焕,《中国语文学》,第22辑,1993年)、《满洲事变时中国的秘密文学研究》(具良根,《中国学研究》,第18辑,2000年)、《艾青诗的意味空间》(郑守国,《中国学论丛》,第11辑,2001年)等。近年来,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推出了一批有关中韩抗日叙事的研究成果。如《中国背景抗日纪行文学考:以金俊烨的〈长征〉和张俊河的〈石枕〉为中心》(杨华迪,仁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中国现代韩人游击队员题材小说研究》(徐榛,韩国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等。

另外,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考察中韩抗日叙事的研究成果有曾天富的论文《吕赫若的初期小说〈牛车〉〈暴风雨的故事〉和同时期李箕永的农民小说中的时代现实与主题意识》(《韩国文学论丛》,第22辑,1998年)及其专著《日帝时期台湾左翼文学研究:与韩国普罗文学的比较》(世宗出版社,2000年)。前者通过比较台湾作家吕赫若和韩国作家李箕永的农民小说,指出作者之所以揭露农村的贫困状态、近代化过程的残酷以及地主与佃户之间的阶级矛盾,根本上是立足于民族主义的历史意识,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本质,事实上是委婉批判日本殖民统治。其专著可以视为论文的拓展,对韩国普罗文学与台湾左翼文学按时期进行了比较,指出二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韩国结成了普罗文学团体,而台湾由于日帝的镇压,未能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文学组织,左翼文学运动相对来说消极散漫。但是,二者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立足于唯物史观,强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客观描写无产大众的现实,根本上是批判日本的殖民统治。曾天富的研究在韩国抵抗文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刘惠莹的《日帝末期韩国国民文学与台湾皇民文学比较研究》探讨了抗日战争时期韩国与台湾文学的抵抗形态。作者从二重语言、内鲜一体(内台一如)、“东亚”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虽然抗日战争时期韩国与台湾文坛上的抗日文学受到了严格限制,但实际上很多作家并未放弃抵抗的立场。他们的作品表面上关注日本强行赋予的同化主题,事实上却呈现出脱离帝国的轨迹[8](221~247)。这篇论文试图超越传统的“抵抗—屈从”的两分法教条主义思维方式,还原日本统治末期殖民地文学的抵抗本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三)日本学界的研究

由于日本是战争发起国,在强大的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战争期间的反战文学难得一见,但并非没有,尤其是鹿地亘、小林多喜二、黑岛传治、石川达三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中具有明显的反战倾向。坂垣直子作为早期日本战争文学的研究者,对反战文学倾向进行了专门论述(《事变下的文学》,第一书房,1941年。《现代日本的战争文学》,六兴商会出版部,1943年)。

战后的1946年,荒正人、小田切秀雄、佐佐木基一等文学评论者依托《文学时标》、《新日本文学》、《近代文学》等杂志提出追究战争期间的文学者责任问题,显示了对战争文学的反省态度。属于战后派作家的堀田善卫(《时间》,新潮社,1955年)、武田泰淳(《风媒花》,讲谈社,1952年)等发表正面揭露日军暴行的作品。1955年,三一书房出版《日本抵抗文学选》,花田清辉、杉普明平、佐佐木基一在“解说”中对战争期间的抵抗文学做了较详细的评论。1964年集英社编《昭和战争文学全集》(15卷)、1972年平野谦等编《战争文学全集》(6卷),开始关于战争文学的基本文献梳理。竹内好、吉本隆明、小林秀雄等众多战后思想家均对战争文学进行过论述,但过于关注文本中的“受害意识”。

七八十年代,日本反战文学研究出现高崎隆治、都筑久义等颇为活跃的研究者,他们对战争与作家的关系、战争中朝鲜人形象等问题做了广泛研究。这一时期,以尾崎秀树为代表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满洲”、台湾等日本占领地的反战文学(尾崎秀树,《旧殖民地文学的研究》,劲草书房,1971年)。对于冲绳地区反战文学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也出版了一些学术成果(大城立裕等编,《从海岛空间开始:冲绳反核、反战文学选集》,冲绳反核、反战文学编辑委员会出版,1984年)。这个时期也开始出现对东亚抗日叙事的比较研究成果,如渡边善雄的《日中战争期的反战文学——读吕元明〈战争俘虏的日本反战文学〉》(《宫城教育大学纪要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9年第24期)、《日中战争期的反战文学研究——关于谢冰莹的〈俘虏收容所参观记〉》(《宫城教育大学国语国文》,1992年第3期)等。

1990年代以来,川村凑、西田胜等人的殖民地研究进一步深化,中日学者对“满洲”文学开展了共同研究(吕元明、铃木贞美、刘建辉编,《满洲浪漫》,全七卷,ゆまに书房,2002年)。近年来,反战文学研究视角多样化,出现专门研究女性作家的反战文学(长谷川启、冈野幸江编,《战争的记忆和女性们的反战表现》,ゆまに书房,2015年)、无产阶级的反战文学(山口守国,《文学中的反战与抵抗》,海鸟社,2013年)、反战作家个案研究(尾西康充,《田村泰次郎的战争文学:从其在山西的从军体验开始》,笠间书院,2008年;尾西康充,《小林多喜二的思想和文学》,大月书店,2013年)等多部专著,尤其是研究者开始关注东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反战文学比较研究,出现如《战争的记录及表象:日本·亚洲·欧洲》(增田周子编著,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出版,2013年)、《“光明”运动和〈播种者〉——反战文学运动“光明”在日本和朝鲜的展开》(安斋育郎、李修京编,御茶水书房,2000年)、《日本的战争和诗人们》(石川逸子著,影书房,2004年)等成果。

东亚各国的抗日叙事研究各具特色,如日本学界比较注重战争的“受害意识”,对本国战争责任反省不够;韩国研究界过于拘泥自身的殖民地身份,研究视野不够宽广。从东亚的宏观文化视野出发,整体定位东亚抗日文学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中地位的研究明显不足。同时,如何从更高的生命意识、人类意识层面,准确看待各国抗日叙事中的异同,厘清东亚各国抗日叙事间的联系等比较领域的课题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四、评价与展望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中国学界的抗日叙事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研究的领域和视角都处于东亚各国的前沿。研究者们不仅对国内的抗日叙事进行了细致的资料整理和深入研究,而且也注意到了中国抗日叙事与东亚其他国家文坛的关联,出现了部分涉及中日、中朝、中韩抗日叙事比较研究或作家人际交流的成果。但研究者们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东亚抗日叙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没有站在东亚抗日的宏观视角,观照抗日语境下东亚文学的交流与互动。

国内抗日叙事的文献整理、汇编等成果很多,但其中涉及到东亚其他国家的抗日叙事文献资料整理的较少。刘白羽主编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收录了部分日本、朝鲜的抗日叙事文本,金柄珉、李存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与韩国资料丛书》收录了20世纪部分中国作家的韩国叙事和中韩作家的人际交流资料,可说是国内东亚抗日叙事文献整理的代表性成果。而朝鲜、韩国、日本学界的抗日(抵抗、反战)叙事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甚至鲜有基础性的资料整理成果。通过现有资料尚难以从宏观上把握东亚抗日叙事的整体面貌。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东亚各国的抗日叙事(反战叙事)创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势头,这一时期的抗日叙事又称“抗日记忆”。由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和国情的不同,各国的抗日叙事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从东亚文化视角比较东亚文学中的抗日记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现有研究成果比较薄弱的领域。

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作为一个创新型的概念,无论是概念的界定,还是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理论方面的研究以及基础资料的整理都需要从头做起。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学术基础,也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构建“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研究的基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东亚文化整体观出发界定“东亚抗日叙事” 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从跨文化的视角阐明东亚抗日叙事的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讨作为整体的东亚抗日叙事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化史中的价值及地位。

第二,发掘和整理20世纪东亚抗日叙事的基础文献资料。对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朝鲜、韩国、日本的抗日叙事文献史料展开系统全面的发掘和整理。按照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论文、纪实、日记及总编目分类整理东亚各国抗日叙事文献,为今后该课题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文献资料数据库支撑。

第三,梳理并考察抗日语境下东亚各国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传播、作家之间的人际交流、作品的译介和传播及其对东亚抗日叙事的影响。东亚各国的抗日叙事在抗日语境下并非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作家们相互交流、思想传播、作品译介与影响中展开的。这是深入研究“东亚抗日叙事”的根本前提。

第四,通过对东亚各国抗日叙事的比较文学研究,指出东亚叙事的形成与发展、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同时阐明东亚诸国作家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东亚认同,阐明“冷战”、“后冷战”、“全球化”等国际局势和思潮对东亚当代抗日记忆的影响,探讨构建东亚文化共同体的理论、方法和路径。

[1]杨昭全:《现代中朝文学友谊与交流(1919-1945)》,《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

[2]杨昭全:《真挚的友谊:郭沫若与朝鲜人民》,《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3]金哲:《20世纪上半期中朝现代文学关系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

[4]吴敏:《民族主义的自我观照——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韩国叙事研究》,美国纽约:国际作家书局,2010年。

[5]靳明全:《中国留日作家观照日本的抗战文学》,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3年。

[6]靳明全:《抗战文学与中日比较文学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

[7]金柄珉:《申采浩文学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年。

[8]刘惠莹:《日帝末期韩国国民文学与台湾皇民文学比较研究》,首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年8月。

[责任编辑全华民]

I109.5

A

1002-2007(2016)02-0006-08

2015-12-1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5ZDB090。

牛林杰,男,山东大学韩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韩国近现代文学、中韩文学关系。(威海264209)

猜你喜欢
东亚抗日朝鲜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第7 届东亚焊接技术论坛(7th EAST- WJ)在杭州落幕
学霸“三小只”
抗日英烈马威龙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爷爷的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