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误区*

2016-03-18 16:54王凛蒋林彬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高等院校误区

王凛 蒋林彬(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试析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误区*

王凛蒋林彬
(桂林医学院生物技术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显著特点而被广泛认可,是近年来在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我国高校渐渐在推广,以下就目前微课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微课;误区;高等院校;平台建设

蒋林彬(1968-),男,硕士,副教授,从事细胞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Abstract:"Micro-lecture" is recognized as a new information resource in education,with its notable features such as prominent theme,short and pithy,good interaction and extensive use. The micro-lecture is a hot topic in education field and has been gradually spread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we analyze some current misunderstanding about micro-lecture which rapidly expand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words:micro-lecture;misunderstanding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platform construction

国内关于微课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的提法,涵义也不尽相同[1]。但无论如何定义,微课的核心要素就是用于教与学的微视频。微课可以是单个知识点的内容,也可以是成系列的某一学科内容。系列化微课和慕课(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相似,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分,都是以某门学科的知识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且是围绕/针对“学科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来精心设计制作,以系列化、专题化的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开放(以免费为主)、在线(无地域限制,消除了学习者时空使用障碍)且规模大(包括课程数量和用户群)[2]。

国内“微课”首先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进行推广,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课建设在高校教学中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微课蓬勃发展的背后,无论是对于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关系的认识上,还是高校在微课平台建设上都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误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为教育的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但如果不能正确把握,不仅会增加师生的负担,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探讨和反思高校微课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微课,提高教学成效。

误区一:将微课与传统课堂对立起来。处于市场目地或者推广的考虑,很多机构和媒体不断用“颠覆”、“革命”等吸引眼球的字眼,把传统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摆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似乎“微课”、“慕课”、“云课堂”等互联网教育模式要在一夜之间将传统课堂教学这种“落后”的教育形式挤出历史的舞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教育依然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而传统院校的发展,也并未因此出现专家“预言”中的衰退。不少在校学生都有微课或者慕课学习的经历,但其中很多人学习过几次之后就很少再登录。互联网在线学习往往缺乏监督和约束,全靠学生自觉,很多学生无法长期在这样的虚拟课堂中全神贯注,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学习。微视频课程往往因为更加生动有趣而易于被学生接受,但学习内容更偏重于基础入门的知识。教师课堂讲授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教室)和规定的时间(课时)开展的有明确目标的教学活动,是被千百年来教学实践所证明的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3]。课堂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即“言传身教”中的身教。微课是教育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并不能替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

误区二:忽视“微课”带来的知识碎片化弊端。“微课”、“慕课”、“云课堂”、“翻转课堂”等学习形式,迎合了人们在互联网“微时代”进行碎片化学习的需求。碎片化的信息可以扩展视野,学习的灵活度和吸收效率都很高,但对于知识体系和独立思考能力尚未形成的学生来说,碎片化的信息会让他们忽略基础,盲目接收所谓的“知识点”而不能全面的去思考。碎片化知识也让学生容易失去思考的习惯,形成学习依赖,不重视得出结果的思考过程,只要结果或者结论。“微课”这样准备好的“现成食物”,并不会像某些专家所言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相反会让他们失去主动思考学习的机会。高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复杂,深度更是远远超出大众科普的范畴,加之学科发展非常迅速,都要求高校学生要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过度依靠微课作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误区三:微课建设追求“名师效应”,带来教育同质化风险。“同质化”在商业活动中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有学者表示:“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和强势文化冲击面前,中国大学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有沦为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的风险。”又如某些学者“乌托邦”式的想法:“未来的教育,一门学科只需要一名教师来讲授,其他教师则成为课堂上的辅导员”。且不论这样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只是想到要把全世界的学生培养成同质化商品一样的“人”,就会不寒而栗。教学是一个生成性过程,而不是一个预成性过程,课堂的魅力也正在此[4]。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正因为课程内容的微小,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如果在微课建设中盲目追求“明师效应”,照搬或者简单模仿名师名校的课程,必然会带来教育中的“同质化”现象,使高校教育缺少鲜明特色,人才培养和人才评价模式单一,“因材施教”成为一句空话。

误区四:微课建设“舍微求全”,将重蹈精品课程建设的覆辙。微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时间较短。相对于传统课堂或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具有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的优势。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建设优质微课资源是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从2003年起至2010年,全国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成近4000门涵盖全部的本科、高职高专的精品课程。这场大规模的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工程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未能达到预想效果[5]。当前轰轰烈烈的微课建设热潮,如果继续沿着“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必将使微课失去自身最大的优势,变成了精品课程的分解版。高校微课建设,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去制作微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依据学校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教师知识背景不同、学生认知水平不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教学反馈,把微课建设的“高大全”模式变成真正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私人订制”模式。

误区五:微课建设重竞赛、轻实用,平台体验不尽如人意。国内除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几所有实力的院校建有专门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平台之外,多数地方高校教师的微课作品,还是放在传统社交网络平台上的,比如个人的博客和微信公共账号,学生使用时,往往存在查找不便、功能单调,学习内容缺乏特色,缺少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亮点。微课建设陷入无序开发、低水平重复的窘境,教师制作的微课利用率非常低,除了参加比赛,微课作品几乎成了摆设。微课学习平台不只是学习资源的简单堆积,更应该是一个具有传递课程资源、满足学习服务、反馈学习评价等功能的多元化学习载体[6]。在高校微课平台的建设中,良好的用户体验,是微课在高校推广普及的关键所在。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和微课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向碎片化学习的完美搭配。互联网上的“TED公开课”、“微课圈”“中国大学MOOC”、“Coursera公开课”等知名微课(慕课)平台,都开发了智能手机客户端应用(App),这些应用制作精良,用户体验出色,让移动学习更加高效。公共微课或者慕课平台虽然内容丰富,名师云集,但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习者,针对性往往不强,相对高校专业课程而言普遍深度不够,特别是对于一些冷门专业,内容就更少涉及。信息技术在普及,开发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门槛也越来越低,不同高校都有必要也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微课平台。只有把教师制作的微课放在用户体验更好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微课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出碎片化学习的优势。以用促建,易学易用,让微课真正为学生而建、为学生所用。

微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它一方面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跨越时空地域界限而得以高效传播;另一方面也使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系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和碎片化在线学习得以并存。然而,和许多互联网新生事物相似,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受到了互联网教育行业一夜暴富、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影响,过度追求“吸引眼球”,夸大在线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这让我们在微课的认识上和微课平台的建设上都产生了相当多的误区。微课热潮带来的技术进步固然重要,但浮躁的心态却从来都是教育行业的大敌。微课不能代替课堂教学,更不能取代教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表示:“未来的教育是线上、线下大融合,不存在互联网教育和非互联网教育之分,未来两者都是高度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高校推广微课,既要锐意创新,又要实事求是,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真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 3-35.

[3]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4]刘旭,梁婷.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一种教师课程意识视角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2,6:52-55+51.

[5]李开灿,程平,张祖伟.关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统计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14.

[6]黄振宣,李秀芳.“学习中国APP”对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5,8:73-7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085-02

*基金项目:2014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G2014033)

作者简介:王凛(1978-),男,河南南阳人,博士,讲师,从事分子生物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高等院校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