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迪

2016-03-18 16:54许晶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高教学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研究生

许晶(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迪

许晶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100048)

摘要:高校研究生对于国家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支撑整个国家未来发展的主体。德国高校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多相对先进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在教学模式方面,对于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德国高校研究生在教学模式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人才

Abstract:Postgraduates in university are of great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which also supports the main body of the whole country's future development. Mor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postgraduates in German university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especially in the aspect of teaching mode,which is of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raining method of current postgraduates in German university in th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bility,which will put forward good suggestions to our postgraduates in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Keywords:postgraduates;the 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mode;innovative talents

一、德国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现状

(一)德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

根据部分学者对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调研,德国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都是能够得到高校和各方面的认可的,其整体创新能力在全世界高校中都具有较高水平。具体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对于创新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度;第二,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成果。这些能力与国内部分高校研究生的简单的对研究对象表面现象的揭示和移植,或者仅仅对研究问题简单的推理或延伸是不同的。这些都说明德国高校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二)德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较强的影响因素

德国高校研究生具有较强创新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德国大学研究生培养并不同于我国的导师制,而是注重教学实践,即通过实践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掘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导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德国各个大学对于导师的选拔任用以及管理,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导师在科研方面、教学方面,都有明确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一旦导师不能满足高校的任用条件和创新考核能力,都会被调整工作和教学岗位或者进行校正,甚至会被辞退,这也无形中影响着德国高校研究生去更加努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2.具有适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体制

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高校研究生严进宽出的模式,在德国高校,只有很少的精英学生才能读研究生,也就是说读研究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而要想顺利毕业也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据统计,德国高校研究生每年有将近30%的学生不能正常毕业。同时,德国高校研究生在培养机制方面也一直采用严格的淘汰机制,教学老师对学生每一门课程要求都非常严格,对每一门课程的考核都进行严格的把关,导师更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德国高校研究生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更是严格把关,设置有非常科学的评价机制,这也就使得德国高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德国高校研究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3.具有适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

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模式不同于我国应试教育,而是施行素质教育,具有相对前沿的教育理念。这种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以学生为主体,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创新互动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自己的天性,创新事物,而不是拘泥于教师的说教。这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教学模式,使得德国高校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能够更好地发展自身创新能力。德国高校研究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的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具有适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社会环境

德国高校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与其内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共同作用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德国高校研究生在就业压力方面相对我国高校研究生要具有较小的压力,并且宽进严出的教育模式也保证了高校研究生的教学质量,这必然对于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较严谨的创新文化环境。严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更深层次上潜在的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德国具有相对较严谨的文化氛围,在严谨的文化氛围下,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潜能创作完成重大研究成果。最后,良好的产学研环境。德国高校非常重视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合作和创新,他们与企业之间具有长期的、广泛的、深层次的合作,同时企业对于高校的研究也能够提供实质性的创新实践支持。

二、我国高校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建议

结合德国高校研究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当前高校研究生在人才培养和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一)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要做到有效指导,只有做到有效指导才能保证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也才能保证研究生质量不下降。这就需要研究生导师要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具有较强的自身研究能力,较强的责任心以及具备其他一些非学术素质。要提升导师的这些能力和素养,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导师的管理和再教育,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同时还要严格导师的遴选制度,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较强责任心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建立研究生淘汰机制,完善研究生考核制度

德国高校研究生对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确定了考核标准,考核不过也有严格的补考制度,成绩不合格只能转学或者退学。这种“宽进严出的”模式与我国研究生教育招考模式恰好相反,我国实行的“严进宽出”的做法对于保障学生质量还有些偏差。因此,要提高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改进这一招考制度,建立严格的研究生考核制度,对于学校或科研院所现有的研究生管理制度和培养规范,要严格贯彻落实。改变以往的考试制度,对于不能通过考试的学生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照顾,对于实在不能通过的学生要坚决给予不合格。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淘汰机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

(三)不断创新培养体系,提升教育理念

改变我国研究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即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即研究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中采用Seminar形式或者讲座式授课,都能够大大提升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德国高校研究生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培养也具有较好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创新的内容和环节,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通过完成研究报告或者研究论文的方式完成课程学习阶段的考核等等。这些改革方案和课程设计对于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主观能动性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提供创新支撑条件,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良好的创新平台对于我国高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德国高校研究生一般都有完整的创新平台支撑其完成创新项目,而我国在这方面还相对缓慢。因此,我国研究生培养机构要不断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不断积累创新成果,对于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要不断加大投入,对于具有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不断加大与其合作。同时还要不断开拓国际视野,增加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国外优秀研究生的交流与交往,开阔国际学术视野。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创新实践保障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德国的做法堪称典范。在德国,人才培养不仅只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和研究机构及团体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任务。大多数企业和研究机构每年不仅能为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提供3~6月的实习机会,而且能为一定数量的研究生提供完成毕业论文的岗位。研究生到企业从事实习或毕业论文研究,要在企业指派的专人领导和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而企业则会根据具体情况支付一定的报酬来解决研究生的生活问题。当前,我国企业协助高校培养人才的意识和责任还不强,也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必须由政府通过相关机制来加以推动,使产学研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使企业为研究生创新实践提供必要的支持。

(六)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创新环境

创新文化是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文化环境,它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创新文化的核心是激励探索、包容个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文化反映一种社会精神崇尚或者认同,其实质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去创新的文化。我国当前创新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因此,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倪楠.人文素养视野中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4):66-70.

[2]陈新忠,等.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的三个基本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0-13.

[3]张雪,等.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2(5):111-113.

[4]石敏,等.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4):143-148.

[5]李鑫,高永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的系统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8):21-23.

[6]衰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7(2):12-20.

[7]颜建勇,陈寿灿.培养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3(7):100-10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0-0023-02

作者简介:许晶(1989,1-),女,汉族,山西省河津市人,德国硕士学位,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初级职称,研究方向:高等大学学科建设以及培养制度。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实践教学研究生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