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成语演变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2016-03-18 14:21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

刘   洋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汉语成语演变中的语法化与词汇化

刘 洋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作为汉语里一类特殊的语汇单位,汉语成语或由短语和句子演变而成,或是语篇词汇化的结果,各类成语的词汇化程度不同,同时成语的演变也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化趋势。成语的演变集词汇化和语法化为一身,词汇化并非孤立地进行,它伴随着语法化的发生。

关键词:汉语成语;语法化;词汇化

语法化和词汇化是语言演变的两个重要方面。关于两者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语法化和词汇化是两种相反的或彼此镜像化的过程;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法化包括词汇化。董秀芳指出:“从定义上看语法化和词汇化好像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前者指语法范畴与语法形式形成的过程,而后者是指词汇单位形成的过程,但发展到语法化的深层阶段,这两个过程是可以接轨的。”[1]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江蓝生[2]、王建伟、苗兴伟[3]、刘丹青[4]等。

汉语成语是汉语里一类特殊的语汇单位,从形式上看像短语,从语法功能上看,更类似于词,但是,成语既不是短语也不是词。成语有成语的复杂性。汉语成语或由短语或句子形成而来,或是语篇词汇化的结果,而且,各类成语的词汇化程度各不相同。成语这种典型的汉语语言结构单位,必然会体现语法化和词汇化这两种语言的重要属性。本文将以汉语成语的演变为例,讨论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

一、成语演变中的语法化

“语法化”(Grammaticaliation)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的,具体是指“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5]。语法化问题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是一些理论问题尚未定型,因此其定义自然也不止一种。鉴于汉语的特点,国内语言学家对语法化有不同的理解。

沈家煊认为“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6]其他学者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变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其结果是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7]因此,理解的不同点主要是研究范围的区别。本文所研究的成语的语法化,主要指成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实义的虚化、语法义的强化趋势。

第一,成语自身具有词汇意义,但是有些成语还演变出了一定的篇章连接作用,具有连词的功能,这一点是成语演变中语法化的体现之一。例如以下成语。

不言而喻:用不着说就可以明白。

不言而喻,我们只有克服这种“内陆意识”,积极地、切实可行地参与国际城市经济生活圈,才有可能真正地进入世界现代城市之林。(《长江日报》1992年01月02日05版次)

“不言而喻”当初只有纯粹的词汇意义,但是现在已经向语法化迈进了一步,具有连词的作用,表示一种并列或递进的逻辑关系。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形容同类事物很多,不止一次或一个。

不光是大撒金钱搞“金钱外交”、“金援外交”,还有什么“过境外交”、“典礼外交”,不一而足。(《人民日报》2002年05月18日)

成语“不一而足”,语义演变中发生了变化,在现代汉语中表示同类的事物或相似的情况很多,不止一种或不止出现一次。使用时,前面总是会罗列一些事物或情况,经常和“如此等等”、“诸如此类”搭配使用,此时具有一定的述前功能,总结前面所描述的事物。

类似的成语还有“不胜枚举”和“不宁唯是”。“不胜枚举”前一般都是先举例,有时候还跟“诸如此类”、“等等”等词汇搭配使用。

成语“不宁唯是”的意思是不仅如此,所以,使用时常做独立的分句,用于句子的开头或中间,起到连接的作用。

汉语成语里的这些具有连接或述前功能的成语,原本的词汇意义已经弱化,或是退居次要地位,在一定的语境中,更多的是逻辑连接关系的表达,实义被削弱虚化,语法意义被加强,表现出了一定的虚化倾向。

第二,成语的语法化还表现在一些固定格式成语的结构凝固化、有界化,内嵌成分的稳定化,如“不A不B”格式的成语。

“不A不B”结构中的否定副词“不”不同于一般的否定副词,原因有二。第一,此处的“不”有一定的关联作用;第二,一般的副词和一般的“不”所不能修饰、限制的成分,“不A不B”中的“不”却可以修饰限制,例如,“不今不古”、“不蔓不枝”中的“不”可以修饰限制名词。这是这类成语结构语法化的结果。“不A不B”结构是成语中的固定格式,更是一个语义融合的整体。“不A”与“不B”紧密组合在一起,产生内部的语义组合关系。这种结构的成语语义的搭配是超规范的,约定俗成的。

“不A不B”结构成语内部的“不A”和“不B”词义之间互相关联,前后两部分一般不能拆开使用,不然就失去了成语的整体意义,例如“不文不武”、“不屈不挠”、“不日不月”等。这种语义组合的整体意义使“不A不B”格式的成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相当于一个词,但是表达上又比一般词言简意赅,比一般词语义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更生动,非一般的词语所能代替。而且,有些词语在这种结构的成语中语义具有特定的意义,离开成语的语言环境就不存在了。如“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中的“在”表示“担任”的意思,“谋”表示“考虑”的意思。

“不A不B”成语结构的凝固化,内嵌成分的稳定化是成语语法化倾向的又一个体现。此语法化了的成分可以出现在其原先不能出现的语境中,而且此类组合结构的能产性增强,伴随着一个类推扩展过程完成了此语法化过程。

第三,一些紧缩结构的成语,特定语境下表示一定的逻辑句法关系,类似复句结构,如表条件关系的“不A不B”、“不A而B”等类成语。成语中隐含的句法关系,也是成语语法化的一种表现。

汉语是一种分析型语言,其发展演变也遵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因此,现代汉语表达倾向于少使用关联词,重意合。Givón认为,现在某些词汇由过去的某些句法结构转化而来[8]。成语中一些紧缩结构,就是省略了关联词的简化短语,类似复句结构,如条件关系的“不A不B”成语。

“不A不B”格式成语里的两个否定副词“不”关联而成一种逻辑关系,即条件/原因和结果,表示如果/因为不具备A条件则不能产生B结果,更加强调了条件。这类格式成语结构上类似于一个条件/因果复句,“不A”是“不B”的原因或必要条件,“不B”是在“不A”原因或条件下产生的结果。成语中A、B可以是词或短语,二者之间可以没有必然的依存性,关系相对比较自由。这些成语以紧缩句的形式出现,表面上看像单句,但是逻辑关系上是复句,可看作是复句的一种变式,如果添加关联词语就可以显现复句关系。例如,

他想告诉老陈头,他现在退休了,不管事了,没有权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但是他明早一定要到厂里去!(《长江日报》1992年09月08日06版次)

例句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相当于“因为/如果我们不处于某一职位,就不去考虑或过问与此职位有关的事情”。

类似的表示一定复句逻辑关系的成语还有众多的“不A而B”型,例如“不寒而栗”、“不劳而获”、“不胫而走”等等,表示一种转折关系,“虽然…但是…”。成语中隐含的这种句法关系,也是成语语法化的一种体现。

第四,成语的语法化还体现在成语语义的抽象化、泛化。成语中的某些构成成分,起初具有实在的意义,演变中意义虚化,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段,使得成语的意义抽象化、泛化,如“不稂不莠”。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原意是指耕作精细,没有什么杂草。后指既不像稂也不像莠,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

二、成语演变中的词汇化

词汇化(Lexicalization),一般指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经历发展演变变为词的过程。Brinton &Traugott是这样表述其定义的:“Lexicalization is the change whereby in certain linguistic contexts speakers use a syntactic construction or word formation as a new contentful form with formal and semantic properties that are not completely derivable or predictable from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or the word formation pattern. Over time there may be further loss of internal constituency and the item may become more lexical.”[9](“词汇化是指这样一种语言演变:讲话者在某种特定语境下,将一个句法构式或词法构型用做一个新的意义形式,而且这个新的意义形式的形义特征不能完全从其句法构式成分或词法构型方式中派生或推断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意义形式的内部构成性进一步丧失,可能变得更具词汇性。”)

国内外学者对于词汇化的本质理解不尽相同,界定的角度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借鉴综合各种理解和界定,认为词汇化就是大于词的自由组合句法单位,历经一定时间的变化,变成稳固词项或词汇项的过程和现象,简单而言,词汇化是句法单位成词的稳固化。

首先,从历时的角度看,汉语成语的形成和演变体现了词汇化动态性的特征,从共时的层面分析,成语的演变是词汇化的产物,所以,成语的演变印证了词汇化既是过程又是结果的结论。例如成语“不得人心”语本《太平经》:“十伤三者,不得人意。”此成语初形成时是“不得人意”,之后被人频繁使用,又演化为“不得人心”,且“不得人心”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多,形式和意义都得以固化。再例如,成语“不二法门”。出自《维摩诘经·中·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题,是为入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相对的两个极端,“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不二”之理是佛道的轨范,称作“法”,众菩萨由此进入,谓之“门”。佛教入道的法门有八万四千个,不二法门在所有法门之上。现在,成语“不二法门”引申比喻做事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和诀窍,其词汇化的结果发生了意义的改变。

其次,历时来看,成语的词汇化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用截取的方法从已有文章的语句中直接截取。例如:

不耻下问——《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用选取的方法从既有的语句中加以取舍,例如:

不辨菽麦——《左传》:“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3.用增加或更换字眼的方法从已有语句中生成,例如:

不齿于人——《尚书》:“降霍叔于庶人,三年不齿。”增加了“于人”。

4.用选拔主题或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组成成语,多见于概括历史故事或典故,例如:

不夷不惠:表示既不像伯夷,也不像柳下惠。殷末周初之际,伯夷誓死不做周朝的臣民;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三次被罢官,都不肯离去。现在,我们用“不夷不惠”比喻为人处世取折中而不取偏激的态度。

最后,从共时角度分析,各类成语词汇化的程度是不一致的。

从语法单位层次上看,成语的词汇化是一个降级的过程,是一表达单位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汇,即从篇章(带有典故的成语)到短语再到词汇的过程。但是,就个体成语而言,成语的词汇化程度是不一样的,三个阶段也没有明显的界线。例如成语“东施效颦”由古代历史人物概括而成,意义凝固紧密。理解时,我们要从它的历史意义着手。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东施,西施同村的丑女孩,为了让别人称赞她好看,故意模仿西施的动作,结果让人更加厌恶。现在此成语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因为带有典故,所以它表述的内容大于短语,从结构本身看,是主谓结构的词组,但是,从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看,它相当于一个词语。

成语的内部成分之间有些可以分离,有些不能分离,不能分离的是更高程度词汇化的成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成语内部组成成分的独立性也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虽然依赖于成语整体,但是同时又为整体意义做出贡献。《成语九章》[10]根据成语整体义与内部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将成语分为“组合型”、“综合型”和“融合型”。这三类成语的划分最早由张永言等提出,划分的标准是成语里的各个词保存自己语义独立性的程度存在的差别[11]。卢卓群认为成语可以分成“意内型成语”和“言外型成语”两种。第一种指“它的含义与字面义基本一致”的成语,第二种指“其实际含义与字面义不一致,有的相去甚远,甚至难以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的成语[12]。前者指的是组合性成语,后者指的是综合性成语和融合性成语。

组合型成语的意义基本上是由成语内部的组成成分的意义直接组合而成,但是组合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相加,组合型成语的语义同样具有完整性。例如,“不欢而散”、“不急之务”、“不计其数”“不攻自破”等。综合型成语的意义可以从构成成分的意义上推导出来。所以,即便人们不知道它的来源,也可以利用修辞学等手段猜测出成语的意义。这类成语的数量相当多,多数具有形象的隐喻性和描述性。例如,“不毛之地”、“不露锋芒”、“不绝如缕”等。融合型成语的整体意义已经不能从内部构成成分的意义探求出来了,往往需要知道成语的出处和典故才能了解它的意义。人们即使了解成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意义,也未必能正确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也就是人们生活中常常说的不能“望文生义”。这类成语被认为具有经典性,大多有很强的典故性。例如,“掩耳盗铃”、“鹬蚌相争”、“刻舟求剑”等。

从组合型到综合型再到融合型,成语的词汇化程度是依次提高的。词汇化程度高的成语语义是通过隐喻、转喻等手法引申之后的有机融合,所以高度凝练,不是各个构成成分意义简单相加,融合后语义抽象化、泛化,直接导致这部分成语语义透明度的降低。

三、从成语演变看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关系

语法化和词汇化虽是不同的过程,但都同时存在于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并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正如王灿龙所说,“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研究应该纳入到整个语言演变的框架内进行,既要识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也要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语言演变规律。”[13]

国外学者对于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问题,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Traugott认为,“从历时的角度看,词汇化跟语法化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两者都涉及音韵和语义的变化,也常常有多个句法单位融合为一个的现象。”[14]Joseph F Eska指出: “语法化并不是同词汇化相反的另一极,而两者是互相交叉的,因为两者都经历一个简化的过程。语法化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语法结构的变化导致新语法格式的产生,这同词汇化的过程是一致的,两者变化的都是语法结构。”[15]国内也有学者持此观点,如李健雪[16]。

总体来看,研究成语的演变对我们深入理解语法化与词汇化的一些问题有一定的启发。

首先,成语演变的事实表明,作用于语法化和作用于词汇化的机制有相通之处。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语法化和词汇化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概括而言这些机制主要包括使用频率、隐喻、类推和重新分析等。让我们以前两种机制为例简要看其在成语中的表现。

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发生都是以高频使用为前提的。使用频率越高的实义单位越容易发生语法化,而语法化的最后阶段可以是词汇化,词汇化的最终结果也是和使用频率息息相关的。例如,成语“不耻下问”在使用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不恶下问”和“不愧下学”等变体形式,但是这些变体形式使用频率不高,所以未能“古语残存”成功,相反,“不耻下问”因为高频地使用而得以“残存”。

隐喻是从认知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往往基于相似性和类推。隐喻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以肯定的是几乎所有语法化都带有隐喻色彩。成语“水深火热”、“吞云吐雾”、“如火如荼”等都是含有隐喻的成语,且都是用两个源域向一个目标域的映射。同时,这些成语已经凝固成一个构块,即词汇化,它们的语义必须整体把握。

其次,成语演变的变化过程还表明,语法化与词汇化的动因相同。学界将制约语法化和词汇化的主要原因归纳为语用动因、心理原因、语言接触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的制约等。汉语成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过程,同样表现出了以上因素的制约。

语用动因方面,依靠推理,从汉语成语有限的文字中推导出文字表面所未能传达出的比喻义或引申义,而成语经常传递这种隐含义,隐含义就会“固化”沉淀,而且有些“后来”的隐含义会取代原有意义,词汇化和语法化同时进行。

心理原因方面,例如由典故而来的成语,其形成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心理组块形成的重新分析过程。由于成语中的这些成分经常共现,语言使用者就把它们整体处理,重新分析,最终得以固化。

语言接触因素,成语中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外来成语的形成和汉化。例如,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有关的外来成语“不即不离”、“一尘不染”等也随着语言接触传入,并有一定的汉化过程。

语言内部因素的作用,成语中最突出的是韵律、结构和语义的相互制约。成语几乎均是四字格,表层结构有一定的超语法性,语义表达理据性模糊,这些内部因素相互制约,推动了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进行。

最后,成语演变的事实还体现了语法化和词汇化本质的异与同。

语法化呈现“由实到虚”的趋势,而词汇化是产生新词的历时变化,涉及语义和语用的习惯化,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然而,汉语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有时界限纠缠不清。对于成语演变的考察说明,成语的演变就是集语法化和词汇化于一身的。例如成语“不宁唯是”,可以行使一种篇章连接功能,相当于一个连接副词,表示“不仅如此”的意思,语法功能上,这是语法化的表现,但是语义上,从短语降级为语汇,表现为词汇化。

词汇化的过程伴随语法化的发生,词汇化并非孤立地进行,这种演变情况时而会发生。这一点从成语的词汇化过程中也已经得到了验证。因此,语法化和词汇化虽然有差异,但是也有相通之处,二者有相类似的机制和相关的过程。比如,二者同为渐变的过程,同为融合的过程,都是语言形式的规约化,都表现出理据性的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语法化的结果可能是词汇化的发生,词汇化可以发生在语法化的基础之上,反之亦然。

结语

本文使用语法化和词汇化理论,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汉语成语的演变做出审视,进而印证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总而言之,成语的演变对我们定义语法化和词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由于篇幅有限,我们对成语词汇化的历时变化过程研究不多,因为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来考证。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历时的详细探讨还是十分必要的,应该成为汉语言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我们肯定会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这项研究工作且待日后完成吧。

参考文献:

[1]董秀芳.论“X着”的词汇化[C]//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138-141.

[2]江蓝生.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C]//近代汉语探源.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157-168.

[3]王建伟,苗兴伟.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J]. 外语研究, 2001 (2):32-35.

[4]刘丹青.话题标记去往何处? ——附论语法化研究的三个领域[R].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术报告, 2005.

[5]Meillet, A. 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C]//In Linguistique Historiqueet et Linguistique Générale.Paris: Librairie Ancienne Honoré Champion,1921: 130-148.

[6]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17-24.

[7]石毓智.被动式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基础[C]//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29-346.

[8]王寅,严辰松.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1-5.

[9]Brinton,L&E.G. Traugott.Lexicalization and Language Change[M].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96.

[10]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11]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12]卢卓群.成语研究和成语词典的编篡[J].辞书研究,1996(2):141-152.

[13]王灿龙.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J]. 当代语言学, 2005(3):225-236.

[14]Traugott,E.C.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C]//In Stein,D.& S.Wright ( eds.).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fica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31- 54.

[15]Eska, J.F.Strutturedocumenti di lingueindoeuropeeoccidentali(review)[J].Language, 2003,( 4) : 789.

[16]李健雪.作为语法化反例的词汇化[J].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版,2005(7) : 33 -37.

责任编校:汪长林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6)01-0044-05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6.01.010

作者简介:刘洋,女,河南开封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基地项目“汉语语法‘普-方’比较研究”(11JJD740017)子项目;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翻译课程的新构建”(2014JG04 )。

收稿日期:2015-07-28

网络出版时间:2016-03-09 13:4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60309.1349.010.html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V三V四”的构式及贬义色彩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