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以语言能力发展为导向的高校汉语课程体系构建*
周 梅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
高等教育是个人母语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语言教育需要构建科学的汉语课程体系。目前高校素质教育课程中包含了一些汉语教育的课程,但是语言教育意识不够突出,现有的以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和普通话训练等为主干的汉语课程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提升汉语能力的途径,但是课程设置还存在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不能满足大学生母语教育的需要。构建以发展语言能力为目标的汉语课程体系应该把握三个原则:课程设置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统筹规划;课程开发以语言能力量表为依据;课程内容编排要满足语言应用实践。
语言能力;高等教育;母语教育;汉语;课程体系
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提出“语言是一种能力”[1],一百多年来语言能力一直是学界持续不断的研究课题。从洪堡特到索绪尔,从乔姆斯基到海姆斯和韩礼德,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语言能力的本质和特征。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层面关注语言的功能,语言能力再一次成为时代重要命题[2]。“语言能力是激发文化活力,促进认知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根本因素。”[3]语言能力不仅是推动个体认知发展、提供终身学习的基础,而且“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国民的语言能力对维持社会协调运转、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B04。2014年6月,由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首届 “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召开,将“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为大会议题。关注语言生活,对接国家战略,是当今语言能力研究的特点,而提升语言能力问题也成为语言学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公民语言能力的发展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语言能力是人的三种基本能力之一,提升公民语言能力是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发展道路上的必务之业。”[4]语言能力提升和语言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人的语言能力具有“多样性特点”[5]。就个体语言能力而言,可以包括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也可以区分为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能力。母语能力又有方言能力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之分,方言能力还可以下分为母方言能力和他方言能力;外语能力也可以继续划分,如第一外语能力、第二外语能力、语种能力等等。本文探讨的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课程开设与语言能力的关系问题,所言语言能力具体是指个体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即大学生借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口语表达、书面语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一)语言能力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语言能力贯穿个体自我发展始终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人的社会性标志。“思维作为大脑的机能与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是捆绑在一起的。作为一种机能它只能借助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来观察,而作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等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来说,没有思维的内容——言语运动,则思维不复存在。”[6]人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密不可分,语言能力不仅是人的基本生存能力,而且作为劳动力的重要构成要素[7],对人的职业能力、社会声望、生存状态有着直接影响。
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也明确提出,听、说、读、写、算处于能力建设金字塔第一层,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职业生涯是每一个生命个体融入社会、不断发展的人生重要阶段,职业能力是每一个个体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和声望的重要前提。劳动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1998)报告中将职业能力由外到内划分为三个层次: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技能和各种职业都需要的核心能力,其中,职业核心能力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具有延展性、辐射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沟通与表达”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世界人力资源开发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所具有的明确的共识,事实上,也是市场对人才选拔的第一要求[8]。
人类母语口语的习得在幼年时期已经基本完成,而识字能力和书面读写能力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同时,读写教育又能对口语发生迁移,对口语能力起到进一步提升和扩充的作用。就个体而言,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没有间断的过程,正如李宇明先生所言:“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9]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高度既取决于其语言实践活动,也取决于其自觉意识,学校的语言教育对一个人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教育观是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扩充人的能力”“提升人的生活品质”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的终极追求,注重语言能力发展和语言教育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语言教育不足,高校大学生语言能力堪忧
近年来大量调查证实国民汉语应用能力下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10年在一项受访者人数达3 269人的大样本数据分析中发现,这些半数以上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调查对象“在汉语应用中存在着词语贫乏(64.8%)、词语使用不当(28.6%)、行文格式问题(27.8%)、语法错误较多(17.4%)等种种问题;在汉字书写方面,83%的人经常提笔忘字,16.4%的人不认识的汉字太多”[10]。2009年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副院长贺阳对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的 319 名学生进行汉语应用水平调查,问卷统计显示68%的同学测试成绩低于 70 分,30%的同学不及格[11]。2008 年、2009年,有学者先后对江苏省近50所高校进行过两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整体母语素养严重缺失,大学生阅读、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等能力均处于缺失状态[12-13]。“语文教学现状堪忧”“语文教育需要反思”已经成为业内专家学者探讨的课题和全社会对教育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现象反映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语言教育不足。大学生语言教育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现阶段教育发展对语言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尚未完全取代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仍是我国教育痼疾。教育部考试中心《大学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研究报告》披露,我国目前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语文高考,考试分数与学生语言能力指标相关系数较小,也就是说,作为一项大规模、高风险的汉语语言考试,其结果难以证明学生掌握汉语的真实水平[14]。高考对教育和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必然是在教学中注重语文知识而轻视语言应用。其二,承担汉语语言教育的主要课程——语文课缺乏明确而清晰的语言教育目标。多年来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一直争议不休,或强调其人文性,或强调其工具性,或偏重培养语文的语感性,或突出文化继承、审美功能和思想教育等。2012年《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虽然这些规定开始关注“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但是“工具性”“基础性”仍然停留于笼统的原则,没有对语文课程应该承担的有关语言教育的要求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语文教育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对工具性的忽视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15-16]。其三,“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成体系有章法的教学,几乎是空档”[17]。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修辞学等研究领域的探索成果还未能应用到教学中去,从而进一步为语言教学服务。语言教育创新需要相应的研究领域提供智力支持,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进有待与相关的语言学科研究成果对接,教学、研究协同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教育中语言能力提升问题。其四,在强化语言能力、构建思维能力的重要成长时期——大学阶段,汉语语言教育可谓极度弱化。与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母语语言教育课程开设极少。以写作课程为例, 2013 年秋季学期中,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开设主题讨论型写作课54门[18],2014年春季学期,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为本科生开设了37门写作课[19],2014—2015学年,斯坦福大学共开设93门通识写作课程[20]。而我国高校的写作课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高校汉语课程是指高校开设的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汉语课程,常见门类有大学语文、普通话和应用写作等课程。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课程设置远不如人意,如课程忽视语言意识,定位不够明确,课程标准尚未建立,课程零散、边缘化等等,总体来说,汉语课程设置缺乏理性的审视与合理的布局。
(一)缺乏明确的母语意识
“母语是民族领域的概念,反映的是个人或民族成员对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或者说是民族忠诚。母语直接指向民族共同语……”[21]母语教育是指将母语、母语的运用以及母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传统通过语言及其他学科教学传授给下一代。一个社会群体中,语言是文明的标志,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把母语教育放在第一位。“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早在18世纪,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一书就阐释了语言的民族属性。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纽带,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母语教育本身也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活动,这一实践活动不仅传递了语言运用技能,塑造了认知与思维模式,对培养人们的家国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也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也是将“激发、培养和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作为语文课程教育目标之一,但是空泛的表述虚化了课程目标,对现实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作用。大学生作为母语的使用者、继承人,对母语的认识处于一种蒙昧的无意识的状态,对语言的特征、语言对个人人生乃至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缺乏理性的认识。语言的运用不仅仅只是一种技能,也是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有学者提出:“学生对母语完整的认识和深入探究的兴趣就应该是语文课程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发展语言能力的需要,更应该是一个合格公民语文素养中最基本的要素。”[22]“语文知识是人类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门类,从科学普及的角度看也不应忽视语文知识教育。与之相关的,语言国情教育、科学语言观的培养等,几乎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视野。”[23]“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前提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觉与认同,但是我国高校的汉语课程缺乏明确的母语意识,未能从语言与个人成长、语言与国家民族、语言与社会生活等高度引领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二) 汉语课程设置随意,缺乏统筹规划
高校汉语课程具体开设情况因学校性质不同而不同,文科院校与理科院校、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师范类院校与非师范类院校皆有所区别。大学语文一般作为公共基础课由各本科院校在一年级自主开设,高职院校目前已基本不开设大学语文;普通话课一般为师范生必修课,非师范类本科院校以选修课设置居多,高职院校很少开设;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写作课程是应用写作。汉语课程的设置总体而言缺乏一个统一的架构,课程设置随意性强,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边缘的地位。
以大学语文为例,南京大学王步高教授曾经调查了全国300所高校的大学语文开设情况:“将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课的学校约占50.54%。”开课时间基本集中在第一学年,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节课,学分基本是2分。开课比例太低,课时太少[24]。高职院校近年来由于受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突出的是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性教学,大学语文课成为专业课、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体育课之外的最后选择。事实上,大学语文已经基本被排除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之外。
(三)课程定位模糊,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以母语教育为主的汉语课程主要有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和普通话训练课程。课程定位、教学目标都有待重新思考与认识。
大学语文一般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25],意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知识素养到文化观念,从人类意识到精神修养都属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范畴,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教学重点或偏于社会性,或偏于文化性,或以人类思想史为重点,或以政治教育为己任。人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过多期望,体现了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从“科学”和“实用”这一价值维度向人类生存、发展另一不可或缺的价值维度“人文”和“理想”的关注,同时也暴露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落后与不足。但是这种笼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定位也为大学语文带来了困扰,课程目标模糊,教学效能低下,大学语文成为一门可开可不开的、边缘化的课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文精神需要通过语言传递与继承,因此,从其本质属性来看,语文课的独当之任应当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语文应该是一门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能力性,即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其首当其冲的教学目标[26]。
随着国家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开展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逐步推进,近年来普通话课程也成为高校普遍开设的公共素质教育课程。其教学目标一般设定为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使学生普通话达到一定的等级,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主要侧重于语言形式规范程度的测试,所要测试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从方言转换到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即按照普通话语音、语汇、语法规范说话的能力。因此,现行的普通话教材多数以普通话语音理论以及语音训练为主要内容。很多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实质上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应试培训课程,课程性质与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课程目标存在一定的距离。
目前高校写作课程开设以应用文写作为主,主要教授实用文的写作。教学目标规定为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写作理论及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写作技能技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将写作教学目标停留于写作技能训练层面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理论的落后,写作教学还处于关注“写作结果”的发展阶段;二是未能将写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意义进行准确定位,写作应该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手段和与外界交流的一项社会活动,写作训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写作技能,更是为了获得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写作能力是最为重要的语言能力,是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指标。对写作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的认识亟待商榷与调整。
总而言之,语言文字是汉语课程教学的核心词汇,运用语言文字是汉语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语言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在听、说、读、写的操作上,应该更深刻地看到,语言能力是与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与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甚至与他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27]也就是说,运用语言文字不仅仅是表达的方式与技巧的掌握,更是一种能力与素养的体现。语言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意义非同一般。现代语言规划十分关注社会对语言的认识和态度,即语言意识形态。语言教育也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汉语课程目标,从而科学指导人才培养工作。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办学思想已经在全社会达成共识。为了使学生拥有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培养其思维能力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高校汉语课程应该有明确的语言意识,改进教学观念和课程内容,扭转汉语课程拾遗补缺的地位,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构建更为科学的汉语课程体系。
(一)汉语课程体系应该以发展语言能力为核心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步扭转对“专门人才”“专业教育”的片面理解,开始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拓人才的创新能力、成长的可持续性,培养理性的现代公民。素质教育开展的目的,不唯是知识的丰富,更在于帮助学生形成看待世界与历史的眼光与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既是知识的媒介,也是思维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门人文课程都是语言课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正视母语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重新确立母语教育地位,强化语言意识,将母语能力的发展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立的价值追求。
语言能力是人才的核心能力。母语能力得不到发展,不仅制约着专业教育的发展,其他人文课程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同时,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导致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一直属于薄弱环节,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力加强母语教育,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其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高校母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为发展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母语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通过对语言应用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以及参与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汉语课程体系应该以语言能力量表为开发依据
目前我国高校汉语课程开设的状况是:目标模糊,科目少,开设随意,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建立母语教育课程体系除了需要确立明确的核心目标之外,还需要建立合理的架构。大学生母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制定相应的大学生汉语能力量表。语言能力量表又称语言能力标准,通过对语言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描述为测量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提供标准与参考。这种对语言能力科学的描述或评价,可以用来区分高低不同的水平等级。语言能力量表可以作为课程开发的依据,以大学生汉语言能力标准为架构,合理开发与设置汉语课程体系。
大学生汉语能力标准是汉语教育质量的保证。通过能力标准明确界定可以预期的学习结果,基于能力标准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和能力标准进一步阐述学习的内容。汉语课程体系以能力为导向,以能力标准为架构基础,这样,才能对“学校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作出较为准确的回答。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母语为汉语者的语言能力量表,语文课程标准也多为笼统空洞的政策性的指导原则,这些势必制约课程内容的开发。高校汉语课程或内容目标指向不明,如大学语文等课程;或课程目标缺乏有效的教学内容支撑,如应用写作等课程,多是由于对学习结果缺乏具体细致的描述。高校汉语教育首先得解决“学得怎样即能力标准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着眼于“学什么”问题,设计、开发科学有效的具体内容支持课程建设。
(三)汉语课程体系应以满足语言应用实践为课程编排原则
对于语言能力发展而言,语言应用既是目的又是途径。语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语言应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使用语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课程定性为语言文字应用,体现了对语文教学规律认识的科学性。高校汉语课程以发展语言能力为目的,其课程编排及教学内容应该立足于语言应用训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应用的实践中领悟、掌握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从中获取必要的语言应用的经验和方法,从而满足学生现在以及将来面临的各种语言应用的实践活动。
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主要包括阅读、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现实需要脱节,本来就很单薄的课程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下笔不能成篇,开口难以成段”和“很难看完一本书”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以语言应用为出发点,高校汉语课程体系应该包括指向读写策略的文本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快速阅读、深度阅读、扩展阅读等各类阅读能力和分析评论的能力;指向口语交际的口语表达课,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交谈、讲解、评述、谈判、演讲和辩论等等;指向书面表达的各类写作课程,包括不同文章的写作、不同级别的写作、不同环节的写作,以及为完成不同交际任务的写作,等等。
“教育追求两件事情:一是以其特有的、独有的功能帮助年轻人充实自己的生命;二是帮助年轻人尽可能地成为公民和共同文化的继承人。”[28]语言是通往教育最终目标的桥梁。高等教育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阶段。更新教育理念,强化语言教育意识,打造高校汉语课程体系,既是当下提升国民语言能力的迫切任务,也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
[1]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0-76.
[2] 杨亦鸣.语言能力研究引领中国语言学研究更接地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2-29(B04).
[3] 世界语言大会苏州共识[EB/OL].[2014-06-13].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14_6_13/1_14_5789_0_1402618771640.html.
[4] 李宇明.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的若干思考[J].南开语言学刊,2011(1):1-8,180.
[5] 刘丹青.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性[J].世界教育信息,2014(19):10.
[6] 吕在.思想构模:母语教育基本性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 (3) :8:9-94.
[7] 李宇明.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J].语言文字应用,2012(3):2-8.
[8] 童山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60-68.
[9] 蔡可.语文教育与现代公民的语文能力: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访谈[J].中学语文教学,2010(1):13-16.
[10] 孙曼均.汉语能力弱化堪忧[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4-16(B04).
[11] 青记.母语教育现状堪忧 [EB/OL].[2011-09-2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923/11/6722742_150575841.shtml.
[12] 屠锦红,何玲钰,谈春怡.大学生“母语素养”的调查报告:基于江苏省 46 所高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4):17-18.
[13] 屠锦红,徐林祥.我国当代大学生“母语素养”缺失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10):63-65.
[14] 教育部考试中心.能力考试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0-114.
[15] 桑哲.语文:民族文化的薪火传承者,母语规范化的责任承担者:访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J].语文建设,2005(1):42-44.
[16] 陆俭明.语文教学之症结与出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6(3):36-42.
[17] 李宇明.语文现代化与语文教育[J].语言文字应用,2002(1):34-41.
[18] 普林斯顿大学.Writing Seminars[EB/OL].[2014-05-06].http://www.princeton.edu/writing/seminars/fall/#184.
[19]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Curriculum Search[EB/OL].[2014-05-15].https://my.sa.ucsb.edu/public/curriculum/coursesearch.asp.
[20] 斯坦福大学.Stahford bulletin[EB/OL].[2014-12-27]. https: //explore courses.Stanford.edu/browse.[21] 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 ,17(1):48-58,3.
[22] 刘大为.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言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 (9):15-20.
[23] 李宇明.语文生活与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4(2):4-7.
[24] 王步高,张申平,杨小晶.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近 300 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3):19-22.
[25] 陈嫣嫣.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D]. 苏州大学,2011.
[26] 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而进行母语教育的的一种形式:在高等学校人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1-2.
[27] 刘大为.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言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3(9):15-20.
[28] The Committee.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0:4.
Construction of a College Chinese Curriculum System Focusing on Developing Language Competence
ZHOU Mei
(Department of Basic Courses,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efei 230031, China)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mother tongue competenc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Chinese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 language education. Though current college quality education contains some Chinese courses, a stronger awareness of language education is much needed. And current Chinese curriculum,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courses like College Chinese, Practical Writing, Mandarin Training, etc., provides an effective wa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Chinese ability, but a few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curriculum setting, for instance, vagueness of course orientation and ambiguit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refore, it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ege students for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curriculum system aiming at developing students’ language competence should follow three principles: firstly, curriculum setting should set developing language competence as core target to make overall planning; secondl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e based on Language Proficiency Scales; thirdly, course contents meet the needs of languag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language competence; higher education; mother tongue education; Chinese; curriculum system
2016-09-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1:《汉语交际能力标准与测评体系研究》子课题《汉语作为母语的公民汉语交际能力标准制定与测评体系研究》)
周 梅(1968-),女,安徽宿州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
G423
A
1009-2463 (2016)06-01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