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条件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新模式探索*

2016-03-18 10:07张汗洁张忠琼赵素芳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新模式移动学习

张汗洁,张忠琼,赵素芳



网络条件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新模式探索*

张汗洁,张忠琼,赵素芳

(安顺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管理中心,贵州安顺 561000)

摘 要: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已成为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上网本、PDA、手机等可移动设备可随时随地获取教育资源,让学习者体会到及时、自由的学习方式,所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认真地分析和整理国内外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概括总结移动学习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际,提出了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的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条件;计算机基础;移动学习;新模式

1994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Wireless Andrew项目拉开了移动学习的序幕。1998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利用移动学习项目,把移动学习推向试验阶段。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移动教育研究组Mobile Education Group的成立标志着移动学习的正式起步。2001年10月1日欧盟资助的移动学习项目M-Learning,使移动学习在欧洲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知晓。2003年迈克·沙尔普斯(Mike Sharples)教授,研究了学校或家庭Web2.0学习技术的研究、EL-Mo项目(与夏普欧洲实验室合作,主要开发针对语言学习的移动技术)、写作助手的设计、写作作为创造性设计的探索、故事生成(Story Generation)的自动化技术、基于知识的导师系统开发等[1]。这标志着移动学习在技术上得到了新的突破。2003年麻省理工学院将学校教材放在网上,供大家免费阅读,这些免费学习资源为移动学习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2008年由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Downes)和阿萨巴萨卡大学(Athabasca University)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提出了MOOC,这使得移动学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当今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应用,尤其是三大平台是Coursera、Udacity、edX向全世界学者开放,标志移动学习将在全世界得到发展。

在国内21世纪初开始了对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依靠官方的策划研究,与国外欧美等国家相比,国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规模滞后,2002年至2005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开展了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试点项目,开发了三个版本的移动教育平台: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与浏览平台、基于GPRS的移动教育平台和基于GSM网络及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开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在农村具备移动学习条件奠定了基础。2006年,教育部组织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三所大学,对网络移动式教育项目进行开展,完成了“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的建立。2013年MOOC走进国内大学课堂,同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加入Coursera平台。2013年5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加入了edX平台。同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加入了Coursera平台。香港中文大学2013年9月在Coursera上开设一门关于人民币地位的课程。这一系列的发展,标志着中国的移动学习跟上了全球的移动学习步伐。

1 移动学习的定义及特点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就是使用一种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该设备必须可以呈现学习内容,并且能够在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双向交流[2]。这种学习就使得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没有局限性。这一学习方式是利用Internet技术和WAP技术,具有可携带性(portability),无线性(wireless),移动性(mobility)等特点。能让使用者随时随地进行数字化的学习,具有学习地点移动性、学习内容碎片性、学习便捷性、交互丰富性等特点,是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学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嫁接的产物,代表着学习的未来。当今不仅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智能手机、iPhone、笔式电脑、掌中游戏机,可以作为多媒体的移动学习设备,电子词典也发生了巨大的进化,足以胜任大部分学习的需求[3]。移动学习是一种对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网络有很强依赖性的全新学习方式,单靠教育部门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必须依靠移动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提供商的合作与支持才能得到研究与推广[4]。要根据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学生、学习环境和教师都具有移动性的特点,大力发展无线网络技术,扩展无线终端,让移动学习与生活工作紧密结合,这才是移动学习的最终目标。

2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的困境

以本校为例,《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现行的模式是36节课堂理论教学+36节上机实践教学,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后做更多的学习交流,这种开放移动学习模式将弥补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强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要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方面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解决专业问题打下基础”。要实现这一标准,移动学习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显得十分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学习可能是未来学习的主要模式,对移动学习的探讨与研究的意义十分深远[5]。因此要适应社会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但要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移动学习还存在许多困难。

2.1 技术层面的困难

手机电池大多数只能使用一两天,并且使用寿命也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对于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的学习者来说,手机的存储空间也有限,手机的使用寿命、存储空间和电池用量,是学生在移动学习中最大的困难。移动互联手机屏幕尺寸小会影响到学习效果和学习者的视力。目前,手机的操作系统并不统一,主要有开放型平台(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谷歌)和封闭型平台(基于UNIX 和Windows内核)的iOS(苹果)、windows phone(微软)。因为操作系统不统一会导致移动学习的设计者将开发的学习资源提供给学习者时,有部分资源无法正常使用。移动互联技术在移动学习中实现了移动设备与服务器连接,但需要所实施的技术参数与协议都要与所使用的硬件兼容。不同技术标准的移动设备之间的兼容问题是很多研究人员开发移动学习资源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2.2 社会层面面临的困难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国内很多研究人员认为移动学习在我国还是无法代替课堂教学。尤其是在社会上,我们使用手机主要用于聊天、打电话、玩游戏和学习,对于智能手机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听音乐、观看视频、购物和阅读小说,通过网络上网查看新闻、收发图片和视频。虽然现在4 G网络已基本覆盖,但由于一方面4G服务还尚未完善;另一方面,大多数消费者对4 G网络下的手机所能实现的功能并没有深入了解,大家对于使用手机来进行学习的意识更是淡薄。加之成本过高,只要从网络下载资源,都需支付相应的费用,数据流量费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一般收费的标准0.29元/MB。面向连接的协议按时间收费价格昂贵[6]。这种高成本的投入,势必对移动学习进程造成阻碍。

2.3 教学层面面临的困难

移动学习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会受到一些外界的因素影响,这给移动学习的资源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加之移动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会有所降低,可能会出现网络另一端有张冠李戴的现象。由于技术问题造成学习者与移动学习资源库之间的交互不够便捷,是建设移动学习资源库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和学习者的综合信息素质必须提高,教师没有构建移动学习平台和合理利用移动教学平台的理念,学生没有科学使用移动教学平台的能力,这样的移动学习模式就成了一个娱乐平台,而不是学习交流平台[7]。

研究人员李振亭,熊小猛指出,因所持设备技术指标的不同,将造成客户端通过Web服务器传输到接入服务器的数据格式和表现形式不同[8]。可以看出在教学层面各种技术与资源的兼容性对移动学习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受到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冲击,加之现在的学生层次不一样,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网络技术和无线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以及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应构建以下几种移动学习模式。

3.1 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是一个国内开发的教育项目,学生们通过网络内容和说明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允许教师整合各种活动并设定课堂,必须考虑学生独特的学习风格。教师可利用教科书、视频资源、互动式软件和其他动手活动产生适合学生具体需求的面面俱到的经验,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对于教育而言,这意味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将不再是主流模式[9],由于信息化的发展,涌现出很多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学习用户将更多地决定以简单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总之,在以终身学习为主导的现代化时代,以网络为基础的混合学习作为信息技术教育服务的延伸,实现了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拓展了教育的范围和教学的多样化,真正实现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与交流。计算机基础教学就应该根据网络发展的要求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按照大纲要求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传至网络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

3.2 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MOOC

国内的MOOC是高教社和网易共同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该平台承接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为学习者提供国内各个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2014年中国大学MOOC上线,完整的在线教学模式支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现学生、社会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课程由各校教务处统一管理运作,教师通过实名认证在高教社课程网登录,对负责课程进行课程选题、知识点设计、课程拍摄、录制剪辑等9个环节,课程发布后,授课教师需要参与论坛相关的疑惑解答、作业批改等在线辅导,课程结束后为授课教师颁发证书。各门课程有教师设置的考核标准,当学生的最终成绩达到教师的考核分数标准,即可免费获取由学校发出主讲教师签署的合格/优秀证书(电子版),也可付费申请纸质版认证证书。但是要构建好适合本校发展的MOOC,需要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信息化观念的转变。同时要极大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造网络终端,便利学生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只有这些条件达到要求,在学校建设方便快捷的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添加移动教学辅导、答疑解惑和在线讨论模块就会成为可能。吕世平在《移动学习:新型学习方式的优势、局限与探索》一文中指出,交互形式包括随问随答的实时交互与不同步的非实时交互形式[10]。而MOOC恰恰满足这些功能,故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MOOC十分必要。

3.3 构建网络的无线连接浏览移动学习模式

开发网络的无线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专用资源库服务器的配置,多开发学生喜爱的自学模块。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无线终端,通过QQ工具、微信平台等网络工具直接访问,将学习资源下载到移动学习终端,下载的资源可以保留在终端,供学生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使用。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移动网络互联平台,通过网络设备和相关软件发布自己的学习心得。可以通过这种模式把开展的每项活动及最新动态及时发送到学习者的手机上。这种学习模式具有开放性、即时性、个性化和交互性等特点。

3.4 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是针对教师的网络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实践,以“网络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面向多种教学实践需求的一体共建、广泛应用的课程建设模式。具有教师一次授课,应用广泛的特点,支持教学资源的长期积累与共享,并且包含多种师生互动模式、教学过程跟踪统计和教学评价等。实现了师生跨时间、空间的广泛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比其他课程更具有优势,该课程可以在网络条件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将动画、视频和图片等素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课后利用移动设备自主学习,随时都可下载和观看,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互动。这些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3.5 构建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

微信移动学习平台是学生利用手机微信进行交互学习。授课教师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把编辑好的视频或者音频文件发布到相关的学习网站供学习者下载。随着4G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手机的智能化,网络传输速度不断提高,分辨率也越来越高、屏幕越来越大,为微信移动学习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微信移动学习平台适合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教学的师生互动交流学习,同时可以通过这种模式进行视频会议和视频互动学习等。

4.结论

当今社会网络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可用于移动学习的电子产品也将越来越多,移动学习领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移动学习必将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本文对现阶段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现状进行简要概述,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简要说明了当前移动学习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计算机基础移动教学的模式构建,期望能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移动学习的发展有所帮助,从而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发展,使得新型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詹青龙.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0(3):1-7.

[2]叶成林.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3):23-26.

[3]任海峰.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成人教育,2010(1):95-96.

[4]陈英文.当前我国移动学习的问题与建议[J].华章,2009(5):75.

[5]詹珽,张萍,陈文钦.贵州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12).

[6]王静,张连堂.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3(6):44-46.

[7]庄姝颖.信息社会终身学习新模式—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9-11.

[8]李振亭,熊小猛.移动学习—数字化学习的新动向[J].软件导刊,2007(2):10-11.

[9]余远波.移动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管理模式[J].海南大学学报,2013(6):186-188.

[10]吕世平.移动学习:新型学习方式的优势、局限与探索[J].继续教育,2012(4):15-17.

张忠琼(1985-),女,贵州凯里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

赵素芳(1988-),女,河南开封人,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图像处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25(2016)02-0066-04

收稿日期:2015-12-11

基金项目:安顺学院2014年度青年项目:“基于网络条件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移动学习新模式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4AQ01)。

作者简介:张汗洁(1979-),男,土家族,贵州德江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技术基础教育。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etwork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sMobile learning New Exploration model

ZHANG Han-jie,ZHANG Zhong-qiong,ZHAO Su-fang
(Anshun University,Anshun561000,Guizhou,China)

Abstract:Big Data era has arrived,mobile learning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Basic Education.Students anytime,anywhere learning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Course.Educational resources obtained from Netbook,PDA,mobile phones and other mobile devices anywhere that were understood easier and more timely to the learners.Therefore,the study of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s essential.Carefu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obile learning in this article,summarized the challenges and trends of the mobile learning,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a new model in the era of big data basic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course.

Key words:Network conditions;Computer Basics;Mobile learning;New model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新模式移动学习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