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心流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2016-03-18 05:14:22常瑞华王苗苗陈晓丽宋玉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调节效应工作满意度心流

常瑞华 王苗苗 相 青 陈晓丽 刘 莹 宋玉萍

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通讯作者 E-mail:ypsong1994@126.com



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心流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常瑞华 王苗苗 相 青 陈晓丽 刘 莹 宋玉萍△

中国.潍坊医学院(山东潍坊) 261053 △通讯作者 E-mail:ypsong1994@126.com

【摘 要】目的:考察人格、工作满意度与心流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心流在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方法:以257名来源于山东省某制造业公司的员工为被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心流量表,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神经质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r=-0.13, P<0.05),开放性、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r=-0.26,-0.30;P<0.01),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r=0.31, P<0.01),外倾性与心流正相关(r=0.16,P<0.05),责任心与心流正相关(r=0.21,P<0.01),开放性、宜人性与心流负相关(r=-0.26,-0.27;P<0.01),心流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r=0.71,P<0.01);②回归分析发现,心流在开放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结论:心流在人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格;心流;工作满意度;积极心理学;中介效应;调节效应

1935年,Hoppock在著作《工作满意度》中首次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几十年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Hoppock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环境的一种主观反应,也就是说员工在心理与生理方面对其所处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的程度[1]。后来的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大多是在此定义基础上进行演变。影响人格的因素很多,人格是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2]。上世纪90年代末,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Flow)的概念,即当个体专注于此时此刻的活动,全神贯注,自然而然的完全融入到当前的活动中,就会产生极大的愉悦感,这是一种幸福的美好体验[3],这种体验就是心流。Csikszentimihalyi将更容易产生心流的人格倾向称为“自带目的性人格”(Autotelic personality)。“自带目的性人格”的个体喜欢享受工作,全神贯注,追求内心的指引。Luthans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到组织行为学中[4],心流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核心的概念,研究工作情景中的心流可以为企业人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由此看来,工作满意度与人格以及心流与人格密切相关,但是国内外关于人格、心流与工作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尚未发现,本文从心流对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影响角度出发,探讨心流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山东省某企业员工,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向该公司500名员工发放问卷,并向参与人员保证调查的匿名性和保密性,共回收了257份有效问卷,男性(62.6%),女性(37.3%)。

1.2 方法

1.2.1 人格量表 本文采用大五人格量表中文简化版(NEO-FFI)[5]。共60题,包含了5个维度: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责任感。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

1.2.2 工作满意度量表 选取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问卷(MSQ)的简式量表[6],包括内在满意度和外在满意度两个维度,共20个题目。内在满意度表示员工对工作的独立性、稳定性、创造性等内在方面的满意度,外部满意度表示员工对薪酬福利、晋升空间、与同事或上司的关系、公司政策等方面的满意度。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1表示完全不符合,2表示比较不符合,3表示不能确定,4表示比较符合, 5表示完全符合。本研究中内在满意度的Cronbach 'sα系数为0.82,外在满意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工作满意度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1.2.3 心流量表 采用Bakker编制的工作心流量表[7](The Work-related Flow Inventory,WOL F)。经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翻译和回译形成的中文量表。本量表共13个项目,包括3个维度,分别是专注(4个项目)、工作享受(4个项目)、内在工作动机(5个项目)。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从1(完全不符合)到5(完全符合),总分越高,表示心流水平越高;专注维度得分越高,表示其专注水平越高;工作享受维度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在工作中获得的愉悦越多;内在工作动机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工作的动机水平越高。经检验,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3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专注0.71,工作享受0.90,工作动机0.80。

1.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首先,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样本的基本特征;其次,使用相关分析,分析3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心流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

2 结果

2.1 人格、心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

表1列出的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质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开放性、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正相关,即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的水平越高个体,其工作满意度越低;责任心的水平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同时,外倾性与心流正相关(P<0.05),责任心与心流成正相关(P<0.01),开放性、宜人性与心流成负相关(P<0.01),即个体外倾性和责任心水平越高,其心流水平越高;开放性和宜人性水平越低,其心流水平越高。此外,心流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P< 0.01),且相关程度较高(r=0.71),说明个体在工作中获得心流越多,工作满意度就越高。

表1 人格、心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r)

注:*P<0.05,**P<0.01,***P<0.001,下同

2.2 心流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相关分析,人格的5个维度中,除神经质和外倾性外,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均与心流和工作满意度相关,这为中介效应检验提供了前提。根据温忠麟等人关于中介效应的介绍[8],可以假设心流(U)为中介变量,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为自变量,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第一步将人格的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工作满意度作为因变量;第二步将人格的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将心流作为因变量;第三步将人格的4个维度和心流作为自变量,将工作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心流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2。以开放性为自变量的依次检验结果表明,第二步开放性对心流的检验结果显著,第三步检验的部分结果不显著(即开放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回归系数不显著,t=-1.70),心流对工作满意度检验结果显著,因此可知,心流在开放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以宜人性、责任心为自变量,以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以心流为中介变量的依次检验结果发现,心流在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1.2%;心流在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4%。

表2 心流的中介作用检验

表3 心流的调节作用检验

2.3 心流的调节作用检验

根据温忠麟等人关于调节效应的建议[9],假设心流(U)是调节变量,以人格的5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工作满意度为因变量,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去中心化,并构建乘积项,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第一步做工作满意度对人格(5个维度)和心流的回归;第二步做工作满意度对人格和心流及其乘积项的回归。由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可知,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

3 讨论

3.1 心流、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研究发现,心流与人格的5个维度的关系不同。心流与外倾性、责任心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负相关,与神经质相关不显著。外倾性表示个体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10]。高外倾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较主动活跃[11],本研究发现,外倾性与心流正相关,Mesurado等人的研究发现,个体的外倾性与心流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与此一致。责任心表示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坚持程度[12]。Csikszentmihaly认为,个体在工作中坚持不懈并且全神贯注时,比较容易产生心流[3],本研究证实了此观点,即个体责任心程度越高,越容易在工作中产生心流。另外, Bassi等人的研究也认为心流与责任心正相关[13]。高开放性的个体兴趣广泛,好奇心强。低开放性的个体比较传统和保守。宜人性则考察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14],宜人性高的个体善解人意[15],愿意为了他人放弃自己的利益[16]。本研究发现开放性和宜人性与心流负相关,Mesurado等人的研究认为开放性和心流无关[17],Bassi等人发现开放性、宜人性和心流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的被试群体是企业员工,大多是一线的流水作业员工,必须执行严格的作业程序,每个人的分工不同,而Bassi等人的研究对象是15~20岁的青少年学生,这个时期的个体,好奇心较强,倾向于在与同龄人合作中获得心流。高神经质个体较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更容易体验到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相反,低神经质个体较少烦恼,较少情绪化,相对较平静,以往研究发现低神经质可以显著预测心流[18],本研究则发现神经质和心流相关不显著,具体原因需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关分析发现,心流与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说明个体在工作中获得心流越多,工作满意度就越高。Csikszentmihaly认为,心流能使个体生活的更加幸福,工作更加的成功[19],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此观点。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较多[20-21],因此本文不详细阐述。但是由于文化背景、被试群体或者研究方法等因素的不同[22],人格的5个维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不尽相同。

3.2 心流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

人格的5个维度中,除神经质和外倾性外,开放性、宜人性、责任心均与心流和工作满意度相关,这为中介效应检验提供了前提。心流通过某些人格特质影响工作满意度。心流的中介作用分析结果发现,心流在开放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此时开放性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心流而起作用,开放性对工作满意度没有直接影响。心流在宜人性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责任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间接证实了心流理论的观点,心流的产生与人格特质有关,在工作中获得的心流体验越多,其工作满意度越高。

经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心流在人格的其他4个维度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结合心流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既起中介作用,又起调节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一个变量可以同时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9],而且关于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因此没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心流只起中介作用。就心流的调节作用来说,心流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即低宜人性的个体,若在工作中获得的心流水平越高,其工作满意度越高;反之,个体宜人性得分高得情况下,如果个体在工作中获得的心流水平越低,那么其工作满意度就会越低。

3.3 研究意义与局限

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企业员工的人格、心流和工作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心流在开放性、责任心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在宜人性和工作满意度之间既起中介作用,又起调节作用。在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以往学者们对人格、心流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结果,发现了心流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差异,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为了使数据来源相对客观,采用的调查问卷法,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员工的自我报告,不可能完全代表个体的真实想法。其次,为了取样便利,本研究样本来源于某一企业,因此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受到限制。所以未来应研究应注重其他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人群,应使用更加客观的研究方法,比如利用生理行为指标测量个体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Hoppock R,Job satisfaction[M].New York:Harper& Brothers Publisher,1935:10-15

[2]Bruk L V,Khoury H A,Nixon AE,et al.Replicating and extending past personality/job satisfaction meta-analyses[J].Human Performance,2009,22(2):156–189

[3]Csikszentmihalyi M.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90:24-29

[4]Youssef C M,Luthans F.Positive global leadership[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2,47(4):539-547

[5]姚若松,梁乐瑶.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57-459

[6]姜长海.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大连地区导游为例[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7]Bakker A B.The work-related flow inventory:Construction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the WOLF[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8,149(1):42-46

[8]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9]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0]郭天蔚,图娅,潘可欣,等.建筑业农民工的抑郁状态与人格特质、主观生存质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7):550-554

[11]王笑妍.人格和情绪对大学生风险决策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2):1804-1807

[12]钟美晶,张利燕.多元智力与大五人格的典型相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50-1252

[13]Bassi M,Steca P,Monzani D,et al.Personality and optimal experience in adolescence:Implications for well-being and development[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3,15(4):829-843

[14]张琳,刘电芝,孙崇勇,等.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与大五人格中外向性和宜人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10): 777-782

[15]王玉洁,窦凯,聂衍刚.高职生大五人格与生活满意度:情绪调节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0): 1559-1561

[16]王艳郁,孙宏伟,刘金虎,等.职务犯罪服刑人员的自尊、人格特征及情绪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393-398

[17]Mesurado B,Cristina M,de Minzi R.Child’s Personality and perception of parental relationship as correlates of optimal experience[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13,14(1):199-214

[18]Ullén F,Manzanoo,Almeida R,et al.Proneness for psychological flow in everyday life:Associations with 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2,52(2): 167-172

[19]Kasa M,Hassan Z.Antecedent and Consequences of Flow:Lessons for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10(97):209

[20]李欧.工作满意度在民办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9):1355-1357

[21]刘丽,张珊珊.工作满意度在情绪智力与组织承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7):808-810

[22]郭月平,杨程甲,许明智.企业员工人格特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4):567-570

The Relationship of Personality and Work Satisfaction: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 of Flow

Chang Ruihua,Wang Miaomiao,Xiang Qing,et al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Weifang 2610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work satisfaction and flow,to examine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on role of flow in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work satisfaction.Methods:The Work-Related Flow Inventory(WOLF),NEO Five-Factor Inventory(NEO-FFI),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were administrated to 257 workers from o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China.Results:①Neuroticism,openness,agreeable,conscientiousness were correlated with work satisfaction(r=-0.13, -0.26,-0.30,0.31;P<0.05);openness,agreeable,extraversion and conscientiousness were correlated with flow(r= 0.16,0.21,-0.26,-0.27;P<0.05).Flow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work satisfaction(r=0.71,P<0.01).②Flow served to totally medi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work satisfaction,and played a partial mediation effe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eeable and work satisfaction,and also played partially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entiousness and work satisfaction.Flow could play moderating role i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reeable and work satisfaction(P<0.05).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role of flow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work satisfaction.

【Key words】Personality;Work Satisfaction;Flow;Positive Psychology;Mediating effect;Moderating effect

(收稿时间:2015-09-14)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20

中图分类号:R395.6,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252(2016)03-0393-04

猜你喜欢
调节效应工作满意度心流
基于心流PAT模型的界面设计策略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21:58
心流理论下公共健身服务设施设计评估研究
包装工程(2023年20期)2023-10-28 03:21:48
跃入心流
基于心流理论的儿童画板设计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5:48
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对其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4:35:09
员工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8:19
我国青年编辑工作满意度研究
出版科学(2016年5期)2016-11-10 06:16:01
青少年自我效能感对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与抑郁间关系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