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一部民法典
舆情链接:
《民法典,民事权利宣言的升级版》
京华时报2016年6月28日
《民法总则,中国民法成熟之始》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9日
《民法典编纂迈出立法第一步 五大变化未来将影响人们生活》
检察日报2016年6月28日
【舆情回放】 6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审议民法总则草案。这标志着我国正在进行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民法总则草案,将构成未来中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居民法典第一编。
【主流声音】 需要看到,以民法通则为代表的诸多民事立法,制定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转轨时期,相关的立法中,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先前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未来,通过更加广泛地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相信民法总则草案的内容会更加完善。一部反映中国民法学界真实水准和中国民事领域的法治化进程的民法典,将最终呈现于社会大众的面前,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标杆和基石。
【网络舆情】
@京华时报:民法如此重要,是不是就一定要有一部可以垂范久远的《民法典》呢?民法典四次闯关均搁浅的背后,不乏反对之声。如果民法典不能带来充分的权威、更充分的执法能力和正当程序,民法典也就失去了意义。
@环球网: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法学界对编纂民法典呼唤的清晰回应。编纂民法典不仅是法学界的使命,更是承载着提升我国整体的法治建设水平的重任,是对法治信仰的践行。虽然我国法治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是,实现依法治国是我们不得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只能披荆斩棘地前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孙宪忠:“编纂民法典就是通过立法体系化、科学化整合,消除立法中的矛盾,使得现行民法制度成为思想先进、制度齐全、规则和谐的法律系统。”人们期待,一部具有民族精神、时代特色的“中国社会百科全书”——中国民法典早日呈现在世人面前。
【决策点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国家必然要求抬升民法地位,并以更有效的权利保障法律体系来增进民众的获得感。民法通则曾被称为中国的“民事权利经典”,当“法制”已升级为“法治”,昔日的“民事权利经典”也该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