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分析翻译的策略
——以林语堂汉译英作品为例
熊英
(莆田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莆田351100)
本文首先阐述后殖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其次对林语堂汉译英作品中所运用到的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归纳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导致处于弱势文化的译者不仅要满足文化处于强势地位的读者的需求,还要保留弱势文化自身的文化色彩,在这样的翻译新环境下,如何良好恰当地分配选择翻译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林语堂归化异化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在后殖民批评语境下所建构的一系列有关翻译的概念、判断及喻说[1]。它把翻译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探讨弱小民族或语言的文本被翻译成强大民族或语言时,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权力关系主要表现在待译文本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其缘由在于文本及策略的选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话语的反映。该理论认为,翻译是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工具,更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族群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2],因此该理论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3]。翻译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还是传播文化的过程,被殖民地国家的学者们在意识到殖民地宗主国试图通过翻译进行文化殖民时,产生了强烈的紧迫感。迫切需要寻找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文化身份的认同,他们为此作各种努力和尝试,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正是他们所需要并且依赖的翻译理论。
2.1林语堂英译作品的特点
林语堂(1895—1976)的翻译活动带有明确的翻译目的,即把中国文化传译到西方,他多采用文献型翻译方法向西方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的异域特色,使原语文化特色在译文中保持不变。同时他采用工具型翻译,根据译文的目的对原文做适当的调整,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译文。从林语堂的编译作品在西方的巨大影响来看,其翻译策略是成功的,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下面以两部典型的林译作品为例分析其特点。
在林语堂的译著中,《浮生六记》最见功力,据说前后易稿十余次。细细研读林译《浮生六记》,不难发现,译者凭借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处理文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译作并未机械地坚持单一的翻译策略,而是适时地交替运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通俗易懂,达到了宣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目的。
林氏的《幽梦影》译本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翻译涉及原文、译文、源语文化、译语文化、读者、语言、译者的翻译目的等诸多要素。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存在着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文化差异是根深蒂固的,包括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等方面,它们都是沿着某种文化轨迹迂回发展而形成的,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文化置换是林语堂先生运用在译作《幽梦影》中的一种翻译策略。文化置换从翻译策略的角度来界定,属于归化的范畴。
2.2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林语堂所作翻译的影响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来分析,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在国际文化的大舞台上属于弱势文化,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年代,林语堂作为一个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自居的翻译家来说,要将一部中国经典的作品译为属于强势文化的英美国家的语言,如何成功地将本国的文化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传达给拥有不同文化的读者显得至关重要。他改变传统翻译一味迎合强势文化的惯例,在处理文化摩擦时,使用不同的翻译技巧既很好地保留了弱势文化的民族特点,又让强势文化的读者自然地理解并接受了他的译作。
韦努蒂在著作《译者的隐形》中把翻译的两种途径称为“异化法”和“归化法”。由此提出了翻译策略中的归化和异化。归化认为译文应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异化则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3]171-172。归化与异化正是林语堂先生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所选择的翻译策略。
林语堂先生是一位在中西文化和语言文学方面均有高深造诣的大学者,其超群拔类的语言能力在翻译活动中也得到了展示,完成了大量的英汉和汉英翻译作品。笔者试图从林先生主要的汉译英作品《浮生六记》和《幽梦影》中寻找出其在后殖民主义理论这一特殊的语境下所运用的翻译策略。
3.1林语堂汉译英作品中的归化策略
西方对东方人的认识,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以西方科学为标准,以西方思维为运思方式来进行总结的。西方人眼中心上所认为的东方,并不是真正的东方。在以欧洲宗主国文化为中心的模式下,殖民者及其所属语言文化一致被认为是“原作”[4]。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选择“归化”这一翻译策略正迎合了欧美国家读者心中的优越感和控制欲。归化策略旨在尽量减少译本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自然流畅、本土化的译文。以林译本中的翻译实例分析其归化法的运用。
例1:余生乾隆癸未冬十一月二十有二日。
译文:Iwasborn in 1763,under the reign of Ch'ienlung,on the twenty-second day of theeleventhmoon.[5]2-3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到词的文化内涵,使译文符合译语表达习惯。中国传统的记录时间的形式由三部分组成:在位皇帝年号,十天干,十二地支。外国人并不懂得这种复杂的记录方式,如果用音译法,原作的意义就无法传递。因此,在《浮生六记》中,为了满足英美国家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好地向目的与靠拢,对于表示时间的词语,林氏采取了归化策略,用世界通用的公历来解决。
例2:天之厚我,可谓至矣。
译文:So altogether Imay say the gods have been unusually kind tome.[5]2-3
中文中的“天”一词指的是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狭义仅指与地相对的天,广义上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最高之神,称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中国人信仰的是“天”,而欧美国家大部分人信仰的是“上帝”。林语堂先生在欧美国家生活了多年,深知西方人对于东方人和文化的看法,考虑到其思维方式与认知的不同,为了便于其理解和接受,林氏也采取了归化的方法,将其翻译为“god”。这样的翻译可以说是采用通顺、流畅、自然的英语进行翻译,译作看上去不见翻译的痕迹,译者隐而不见,译文因此变得透明。
3.2林语堂汉译英作品的异化翻译策略
第三世界国家在后殖民时期为抵抗来自第一世界的文化霸权,努力为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做出了各种努力和尝试。同样在翻译领域,翻译家们对此也有深刻的认识。他们一方面要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的平等交流,另一方面尤其是对来自第三世界的翻译理论家,更要努力探寻自身的文化身份[6]。因此,后殖民时期也是解殖民化时期,弱势文化国家的学者们通过翻译促使殖民文化摆脱前宗主国的文化束缚,改变殖民地文化的边缘地位,重塑文化身份,重新定位东西方文化间的关系,平等地参与文化交流和对话。这就促使范例理论家们在做翻译的时候更多地保留原作的文化韵味,“异化”翻译策略就必不可少。异化翻译是不透明的,它避免流畅,倾向于在译文中融入异质性话语[7]34-35。异化翻译在解释原文时同样具有倾向性,但异化往往是彰显这种倾向,而不是将其藏匿起来[1]76-77。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历史发展并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因此产生了相应的词汇反映那些特色。汉语中有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词汇,为了避免剥夺词汇的民族色彩,林语堂在很大程度上用了异化策略。
例1:服余衣长一寸又半,于腰间折而缝之,外加马褂。
译文:Asmy gown was found to be an inch and a half too long,she tucked it round the waist and put on amakua on top.[5]83-84
例2:妾见市中卖馄饨者,其担锅灶无不备。
译文:Ihave seen wonton sellers in the streetswho carry along astove and a pan and everythingweneed.[5]39-40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作者对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词“马褂”、“馄饨”采用了用音译的方法,进行了异化处理。除了运用音译之外,译者也用了直译的方法,充分地保留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色彩,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例3:挥金如土,多为他人。
译文:Spendingmoneylike dirt,all for the sake of other people.[8]249-250
在上句中,译者将“挥金如土”译为“spendingmoney like dirt”,而没有选用现成的英语成语“spendingmoney likewater”,这样既不会影响正确理解原文含义,又保留了汉语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无声地抗议强势文化国家妄想从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异化策略是保持原著文化信息的首选策略。译文在处理具有民族特色、异国情调的事物、形象或表达方式时,应当尽量保留其特色,即做到“异化”。由于林语堂对两种语言的熟练运用和对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带着特定的翻译目的,自如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达到了翻译的预期功能——“对西方人讲述中国文化”。在其翻译中汇精传神,贯穿了他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使译语读者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所了解。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取得不可小觑的成绩,但是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具体文本结合起来所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因此,笔者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首先阐释了这一翻译理论的内涵;其次简单概括了这一翻译理论对林译作品的影响;最后选择林语堂两部比较有影响力的汉译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后殖民时期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林语堂先生在做翻译时主要选用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及“异化”。其中归化的翻译策略使用居多,异化翻译策略也在翻译策略运用中占一定比例。林语堂先生通过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独特文化,通过与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传递出反对殖民统治、遏制文化霸权和重塑殖民地群族形象的强烈愿望,在西方世界的读者心里建立起一种中国的民族身份。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一支新兴的庞大的知识理论体系,由于论文篇幅的要求,笔者仅通过林语堂的汉译英作品结合“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费小平.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权力与反抗[J].中国比较文学,2003(4):112-115.
[2]杨司佳,樊波,冉隆森,何三建.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实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5):76-78.
[3]韦新建.后殖民主义视角与翻译策略探究[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45-48.
[4]李红梅.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
[5]韦新建.后殖民主义视角与翻译策略探究[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2):45-48.
[6]沈复,著.林语堂,译.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7]雷志梅.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31-133.
[8]张潮,著.林语堂,译.林语堂英译精品《幽梦影》[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9]Lawrence Venuti著.张景华,白丽平,蒋骁华,译.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0]吴泽扬,马芫.林语堂《幽梦影》译本小译[J].学院撷英,2009(9).
[11]Lawrence Venuti著.张景华,白丽平,蒋骁华,译.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2]E.Said,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