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创新之思索

2016-03-17 05:54谢卫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廉政文化创新路径高校

谢卫华,韩 意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 凤阳 233100)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创新之思索

谢卫华,韩意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管理、发挥示范效应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廉政文化内涵认识不清晰、建设主体不明确、理论研究力量较薄弱以及活动载体不丰富等方面,需要从紧扣高校特点、围绕高校发展历程、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创新路径

高校是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规范高校管理者廉洁从政行为,提高教师师德师风素质,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廉洁元素。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不断丰富廉政文化活动方式,创新廉政文化活动载体,提升廉政文化活动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廉政文化建设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1]。

1廉政文化的内涵

“廉政”一词最早出现在《晏子春秋·问下四》: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2]其反义词为“腐败”。现在所说的“廉政”主要指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行其职能时不以权谋私,办事公正廉洁。我国出版的《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照《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对文化的定义,可以将廉政文化定义为:廉政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廉洁从政思想、知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一种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社会文化氛围,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廉洁从政制度和组织机构。

2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2.1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飞速发展期,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大局,他们的廉政意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中国社会的清廉。近年来,经济犯罪、学术不端、道德失范等事例在高校屡屡发生,在大学生身边也时常有不廉洁的现象发生,如在干部评选、评奖评优、入党、助学金补助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问题上,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不廉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产生了严重的负面作用,也与高校人才培养、传承文化的根本职能背道而驰[3]。

2.2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加强管理的需要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掌控的资源也越来越多,高等教育从业者的廉政风险也越来越大。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的腐败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部分教师抵不住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忘记了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师德师风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声誉。高校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工作者对反腐败的认识,增强反腐意识,规范廉洁从政、廉洁从教行为,不断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效能,为高校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3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发挥高校示范效应的需要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示范区。高校在弘扬廉政文化方面应发挥传承者和创造者双重功能[4],对社会产生的示范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学生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廉政文化素养,在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加入廉洁元素,为学生入职后形成廉政示范效应奠定坚实基础;二是通过高校自身的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和政治生态,在此基础上产生对社会的辐射,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示范效应。

3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3.1关于廉政文化认识问题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处在研究和探索的起步阶段,廉政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统一和规范,对廉政文化研究也存在不同的认识,有些党员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的认为廉政属于政治领域范畴,与文化结合起来有生拉硬拽之嫌;有的只注重廉政文化的表现而没有注重廉政文化的精神实质[5],仅将张贴廉政格言警句、表演廉政文艺活动等作为廉政文化建设的全部;有的认为,廉政文化寓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传统文化中的官箴、官德等已家喻户晓,再提廉政文化有哗众取宠之嫌。凡此种种,均说明对廉政文化认识不清。

3.2关于廉政文化建设主体问题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对象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干部、教职工、学生三个群体。不同的群体开展廉政教育一般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承担,干部一般由党委组织部、纪委承担,教职工一般由工会、人事部门承担,学生一般由学工部、团委承担,这就导致了全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人员级别配置也比较高,一般都是由校领导担任组长,但这种领导小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从人员配备看,廉政文化建设人员配备基本上是采用兼职方式,参与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人员只是利用本职工作之外的“空闲”时间投入到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当中。从教育内容看,廉政文化教育缺乏针对性,从形式到内容,没有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

3.3关于廉政文化研究问题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蓄水池”,科学研究是高校四大职能之一,开展廉政文化理论研究是高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目前,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很多高校在成立廉政文化研究机构之初对机构定位也有不同意见,这反映出高校对廉政文化研究机构定位边界不清,这种边界不清源于廉政与文化相结合的特殊属性。从研究能力看,很多高校缺少研究廉政文化专业人才,现在从事廉政文化理论研究的人员均为“半路出家”,使得现有的研究水平有限,很难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研究成果运用来看,目前高校廉政文化研究存在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理论研究不能与廉政文化教育相结合,与学校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相结合,不能将理论研究转化为指导具体工作的“指南针”。

3.4关于廉政文化活动载体问题

在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载体方面,目前,各高校通常的做法主要有举办廉政宣传展、张贴宣传画、举办文化演出等,并由此造成了廉政文化活动载体“雷同”现象。那么,廉政文化活动载体如何创新?如何避免这种“雷同”现象?如何对廉政文化活动“绩效”进行评估?这些困惑在各高校普遍存在,随着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破解这些困惑就显得更加急迫,成为制约廉政文化建设层次提升的“瓶颈”。

4高校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

4.1准确把握廉政文化的内在属性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廉政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两个层面,具体又可细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6]。那种将廉政文化建设等同与廉政文化物质建设的观点是片面的和狭隘的,由此也必然造成当下高校开展廉政文化活动的“雷同”现象。廉政物质文化仅为廉政文化的表现,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才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是能够产生“现实生产力”的核心。因此,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要以廉政精神文化为抓手,着力开展党员干部人生观、世界观、守纪律、讲规矩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精神境界水平,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要以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开展廉政制度宣传和教育使遵守制度入脑入心,成为党员干部开展工作的一种“惯性思维”。

4.2紧密结合高等教育的内在特点

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四大基本职能,高校的人群主体是党政管理干部、教师、学生。高校应紧紧围绕四大基本职能,针对不同的人群主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在党政管理干部中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重点是要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守纪律讲规矩的信念,增强对权力的敬畏感、责任感,推进领导干部廉洁用权、谨慎用权。在教师中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要突出教师的双重身份——既是受教育对象,又是廉政教育的推动者,重点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拓宽廉政知识视野,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诚信。在学生中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重点要在学生头脑中培育廉洁元素,形成廉洁诚信、公正廉明的道德品质,使他们入职后能够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

4.3积极挖掘廉政文化的特色元素

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廉政文化遗产,是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重要资源。每个高校都坐落在不同的地域,每一个地域在漫长的时代变迁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廉政人物、廉政故事,每一个高校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和廉政特质,这三个层面廉政元素的挖掘应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创新的重点。这需要对各种显性的、隐性的、处于零散状态的廉政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4.4不断创新廉政文化建设体制机制

持续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高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员参与的体制机制,形成廉政文化建设合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的重点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网络化、纵深化,网络化即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组成要涵盖学校所有的部门和单位,推进全员参与。纵深化即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组成要深入学校基层,形成上下联动。学校要成立廉政文化建立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级别要高,最好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协调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建立廉政文化建设执行机构,配备具体的工作人员,负责执行学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决策,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各二级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廉政文化建设联络推进工作,及时上传下达廉政文化建设动态,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魏银立.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和推进路径[J].学理论,2010(14):230-232.

[2]朱熹.大学·中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焦春红,焦方金,陈成志.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论[J].传承,2013(9):72-73.

[4]李丹,孙立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86-88.

[5]肖铮.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164-167.

[6]陈俊.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4):368-371.

(责任编辑:郭万红)

The Innovative Path Thinking of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XIE Wei-hua,HAN Yi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To carry out incorruptible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has a positive meaning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trengthening school management and playing a demonstration effect. Bu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cleaning government culture we also face a lot of problems and confusion, Independent cultural connotation understanding is not clear, the main building is not clear, theoretical study relatively weak force and activities carrier is not rich, etc. which need close to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s,around the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process,building an effectiv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grasping accurately the cleaning government culture connotations,etc.to develop cleaning government cultur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University; Incorruptible culture; Innovative path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72(2016)01-0117-03

作者简介:谢卫华(1973-),男,江西省赣州市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廉政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科技学院廉政文化研究项目(SRC2014392)。

收稿日期:2015-06-24

猜你喜欢
廉政文化创新路径高校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