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相卫
高中语文减负不是让教师去偷懒,不是让教师“放羊式”教学,更不是布置题海作业让学生去做,而是激发和帮助教师修炼内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地位,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创造机会与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质疑与多向思维不断提高课堂效益。增效就是在减负后立竿见影:学生综合素质与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了,高考成绩才能突飞猛进,使增效在一个一个不断循环发展良性。
实践研究的原因
一是在高中新课改环境下,“得语文者得天下”口号已经深入人心。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减负增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已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每一位家长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是有利于促进高中综合成绩目标提升的实现。目前,很多高中都很注重校本培训,希望通过校本培训使各学科都实现高效课堂的理想目标。通过语文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有利于语文教学走出少慢差费的语文时间怪圈,为各科教学赢得更多的时间与训练机会提供了时间保障。
经验摸索
转变教师语文教育教学观念是关键;重造课堂组织流程是保障;引进名教师举行阅读教学观摩是催化剂;“借船出海”,外出学习,外市的名师大阅读研究成果是减负改革的精神粮食。
众所周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转变观念是校本培训中语文取得减负增效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高中语文要面临高考的大检验,谁都不敢轻易改变自己一如既往的教学方式——题海战术。要转变观念,推行素养导向的人文性大阅读,把语文从工具性转向披上人文性光环的文学价值性强的海量阅读时,教师和学校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在校本培训中必须请到大学里了解高中语文减负增效改革中既进行了海量阅读突破性进行课堂改革,又取得骄人的高考成绩的接地气的专家。众里寻他千百度,笔者找来了北师大教育学部的何成刚博士来谈这个课题,他分享了对李贵希校长语文阅读改革的研究成果。何博士告诉培训的教师,有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没用。自主学习或同伴互助才是语文高效课堂的命脉!何博士还举例,李希贵校长就让刚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和上初中四年级的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卷子批出来就更加让我们老师尴尬了:当时高三还有两个复读班(高四),他们的平均分是84.5分,但是这两个孩子的平均分却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初一的孩子考了82分,初四的孩子考了85分,后来他在儿子读初三的时候又让儿子参加了一次高考,当时考了122分,但是再到三年之后高三参加高考的时候,也没有突破123分。这就说明:语文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有些东西是考不出来的,但是阅读的力量却能够影响一个孩子的终生。所以,在校本培训中,专家们一致建议高中语文要进行改革,把常规的语文课由每周六节改成了两节至四节由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材、两至四节由学生自主阅读,把学生放到阅览室。敢于这样放手去做的教师是很有教学智慧和会放权偷懒的聪明教师,一旦学生非常努力地自主阅读,他们的语文成绩一定能遥遥领先,而且不仅仅是语文成绩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还影响到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和整体素质。由此,东莞市的语文教研员也到学校呐喊和推广:语文学科的基础就是阅读,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通过反反复复转变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教师们终于茅塞顿开,破解了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道道难题。
为了进一步推进减负的课改,我们通过追踪本市前五年的高考语文成绩与课改效果的相关函数正比数据研究。东莞市在开展大阅读后,笔者发现了高考语文越位发展的两所明星学校,同时这两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也是市学科带头人。为此,笔者请他们到校本培训去给学员上课,反复给学员强调阅读课改与高考成正比的正能量,最后学员被这样的讲座深深吸引住了,并且跟着这些榜样学校逐步推进小组化预习、自主式阅读与合作式研究的课改。
减负后的效果
第一,转变满堂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以前,学校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都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缝缝补补又满堂灌三年,现在课堂百花齐放,有小先生讲课,有学生自主主题阅读,这些代替了教师的繁琐讲课,课堂变得有意义。第二,转变了部分教师标榜着“启发式”的伪启发式课堂。有些年轻教师喜欢课上一问到底,其实这就是被称为新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第三,改变满堂读的教学现状。学校有个别教师是没有科学朗读指导,就简单粗暴的让学生一读再读,一味诵读,所谓“回归传统,以读代讲”。第四,转变满堂动的教学。即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却称之为“活动中学”,其实是伪小组合作学习。第五,革除了学校语文教研活动或开放日满堂交流教学弊端。现在的教研活动,有课堂观察,有衡量学生真正学习收获的标准,将教研落实到实处。以往的教研活动,虽然还是集体备课,但课堂上,学生将课前通过拿来主义抄袭资料在课堂上读一读,或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却为了作秀而浪费学习语文的大好时光。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