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儿童德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2016-03-16 13:59李晓丹
文教资料 2016年18期
关键词:身心道德教育道德

李晓丹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当代儿童德育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李晓丹

(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9)

受社会大环境不良影响,当代儿童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儿童自身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提升家长的家教意识,教师运用德育新方式教育学生,社会要优化道德环境,学生自身要增强识别信息能力,这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将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德育问题解决对策

一、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方面

广义而言,家庭教育属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逐步发展,但当前学前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农村儿童教育,当今是知识经济爆炸时代,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无暇照顾孩子,将年幼的孩子丢给老人、保姆照顾,或者早早地将孩子送进幼儿园,造成严重的问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隔代老人的思维方式与培养模式与时代发展存在很大偏差,而且儿童阶段形成的观念对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加上一些老人的宠爱与溺爱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养成造成不利影响,对儿童未来发展造成阻碍。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过早地送进幼儿园。但是纵观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发现现在的幼儿园不以做游戏、讲故事为主,而是出现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儿童被迫接受许多不在他们认知范围内的知识文化教育,而不是对他们品德习惯养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种做法势必对孩子身体发育与心灵成长造成恶劣影响。现在不少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幼年时代身心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有密切关系。农村留守儿童更是缺少关爱,内心情感的缺失难以弥补,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那么对他们成长发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二)学校教育方面

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仍然是对人的价值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仍然高度重视分数,素质教育成了空洞的口号,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智育放在首位,德育重视不够,道德教育方式不合理,只重视形式,没有将道德情感深入学生内心,更不用说道德实践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是考试机器和知识的储存者,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单一的心灵缺失、情感麻木的知识型人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学生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迫,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自身价值得不到彰显[1]。

(三)社会教育方面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将沉重的人口数量转变为新世纪要求的高标准人口质量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教育产业化”、“教育市场化”发展、演变,暴露出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对我国教育改革造成冲击。比如,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化作为唯一的手段,大规模扩招并伴随收费标准提高是现实中出现的现象,甚至表现出胡乱收费的情况,无形中破坏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原则。不同种类的民办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和招生人数的急剧膨胀,导致教育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教育产品的商品化、学校的企业化引发了不良影响,昂贵的教育费用使读书求学蒙上了赤裸裸的功利主义阴影[2]。

(四)学生自身教育方面

受信息时代的影响,电子产品等现代媒介迅速蔓延,一些学生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袭,身心发展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学生辨别信息的能力有限,抵挡诱惑的能力不强,加上心智不成熟,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大潮中的场景,在没有家长、老师的科学合理引导之下,出现问题。

二、解决儿童德育问题的策略分析

(一)提升家教意识

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家长扮演关键角色。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儿童在道德教育方面出现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扭转这种局面需要提升家长各方面素质,让家长树立正确教育儿童的观念,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儿童。重视家庭教育是当今社会家长睿智的选择。

家长需要通过不断学习,阅读书籍,聆听专家的建议,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中逐渐了解他们的特点与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孩子进行合理化引导。通过亲子活动,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现在大量学生出现厌学、逃学现象,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幼年时代身心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有密切关系。如果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得到父母及时的帮助与引导,在情感上得到父母的呵护与关爱,那么会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

(二)运用德育新方式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产生莫大影响。道德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有着明确的学习任务与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不能仅仅采用宣讲的方法,而应在现实中找到实际问题或者设计一些道德两难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好奇和思考,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力和判断力。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训练,使道德观念深入他们内心。拓宽道德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道德教育更好地扎根于学生心中,并在实践中得以彰显。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发展要求,学校有必要贯彻落实德育新理念,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充分运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应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将新奇的想法付诸实践,允许他们犯错误,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儿童德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运用德育新方式,相信会取得显著成效。

(三)优化道德环境

我国是人口大国,要将沉重的人口数量转变为新世纪要求的高标准人口质量仍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优化道德环境,提高人口素质显得十分紧迫。社会大环境需要全体公民共同维护,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儿童的身心愉悦,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受到濡染。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儿童幼小的心灵得到滋养,为未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优化道德环境,为儿童免于受到污浊之气的负面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任务光荣又艰巨。新课改强调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不断贯彻落实有助于人们道德境界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成长中的儿童[3]。

(四)增强识别信息能力

受社会某些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学生群体的发展。加之一些学生自身意志力薄弱,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赖性强,这种性格的形成是学生自身的不幸。因而,增强儿童辨别信息的能力尤为重要。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家校合作,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引导孩子免遭不良信息的入侵,树立健全人格,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成为身心美且善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1]陈慧宁.谈谈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对策[J].龙岩学院学报,2006(8).

[2]蔡斌.诚信教育须从娃娃抓起[J].教育科学,2014(9).

[3]王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15.

猜你喜欢
身心道德教育道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