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群
(武汉科技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81)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林超群
(武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81)
摘要:新形势下,读者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变化给高校图书馆带来挑战,只有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为:创新服务观念、提高馆员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专业化服务、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数据库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需求不断增长,对信息广度、深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1],图书馆作为信息的存储和集散中心,其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在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为用户提供增值、特色服务正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2]。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自身应在信息服务领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与自身竞争力。
图书馆信息服务指利用图书馆自身馆藏或其他机构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开发,并向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3]。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信息服务是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的需求,以网络、通信等传媒为手段,围绕特定主题进行信息搜集、加工传递、交流和利用、整理分析、做出结论等一系列创造性工作。总的来说,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直接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服务的有效途径,是根据读者需要搜集、整合与分析相关信息,并通过一定方式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工作。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意义
信息服务创新是指通过新思想、新技术等手段转变现有服务模式,并为读者提供服务信息的创新行为[4]。信息服务的创新是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互动与合作的结果,创新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不仅可以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而且可以扩大其服务范围,增加服务项目,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咨询服务。
(一)服务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有了深刻变化,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同时,在网络与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通常鱼目混珠、真假难辩,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因此提高读者效率是图书馆相关部门创新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以创新求发展,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1. 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无法满足服务群体的需求,以网络为载体的信息服务创新成为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必须改变服务观念,打破原有收集、整理与传播信息的服务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综合性、开放性与动态性的服务结构。例如,在高校日常学习与工作中,图书馆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文献资料作为支撑,因此如何整合海量的资料和数据,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而服务创新无疑是最好的途径。
2.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方式比较灵活,用户需求是其创新的主要依据与不竭动力。服务创新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打破自身封闭状态,除了提供基本的原始文献等业务外,继续推进信息网络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在给图书馆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不再局限于纸质资源,还包含数据库、文献检索等电子资源的提供,因而对图书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深的要求。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已基本实现网络化,但受管理机制、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信息服务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欠佳
当前,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管理水平低、工作人员素质欠佳等问题,难以适应网络信息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导致服务滞后,影响了信息服务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管理人员素质欠佳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图书馆信息服务专业人才欠缺,比例偏小,工作人员竞争力较低,对用户需求漠不关心,图书馆专业化服务困难,运作效率低下。
(二)数据库资源不够完善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离不开海量信息资源的支撑,而数据库是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目前,信息资源建设普遍存在数据库不完善、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的整合、文献的二次开发、特色文献的收藏等缺乏积极性,不注重前沿性和创新性资源的建设,制约了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图书馆之间缺乏资源合作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文献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献量剧增,载体多样化,文献的提取、传递与利用方式不断变化,传统分散封闭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培养与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现代信息服务理念在我国高校图书馆逐渐受到重视,但仍存在管理经验缺乏、细节模式把握不够,高校图书馆之间缺乏资源合作意识,信息检索与资源合作平台不完善等问题。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用户需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大部分高校图书馆难以拥有完整的、最新的专业资料,这就需要各高校间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当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中多为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或是陈旧的信息资源,而对最新、最实用、专业资源数据的共享进行了限制,外部用户无法对最新资源进行检索,造成信息服务的不公平,制约了资源共享平台作用的发挥。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服务创新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创新服务观念
目前读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新形势下生存、发展,不仅需要改变传统被动的服务方式,随时掌握读者需求,了解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还要为读者拓展服务空间,把信息服务推向用户,针对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当前图书馆信息服务观念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建立现代图书馆服务观念,准确把握信息服务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努力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第二,改变僵化、刻板的传统服务观念,树立创新的服务观念,在服务时间、空间、深度上都要发展,把原来单一服务模式发展为全方位的服务模式。
第三,改变传统图书馆“重藏轻用”的陈旧服务观念,拓展信息服务的内涵,并根据读者服务需求的发展与变化,不断更新服务内容。
(二)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图书馆馆员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信息服务创新的关键。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对象与方式都有了深刻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难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应重视馆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不断适应读者信息服务需求的变化[5]。例如: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内持续培训、组织馆员到优秀高校图书馆参观、学习以及派出访问馆员等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理念,提高馆员外语能力,及时获取国外最新学科动态。同时,还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创新激励制度,鼓励馆员创新服务内容,以满足日益变化的读者服务需求。
(三)深入开展专业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改变“被动式”的服务观念,使专业化信息服务工作深入至各学院,将服务对象的重点扩展到教师、研究生、高年级学生和管理人员等群体,并结合他们科研、教学过程中的最新需求,掌握未来趋势,针对性的开展用户培训,为用户提供信息检索、课题查新、信息跟踪、学术快报、专题汇编等各种个性化服务。走出馆门开展专业化服务是一项重要改革,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四)建立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馆藏与网络资源,根据用户需求情况,最大限度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工,使之有序化、专业化,以帮助读者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例如,通过建立相关学科的资源数据库,对一线教师用户提供教学相关的信息服务,为科研用户提供相关研究的前沿动态与最新的文献资料。通过建立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体系,节约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时间,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升图书馆的综合效用。此外,还应以电子公告栏等形式向读者提供最新资源链接,推荐相关文献,充分挖掘信息资源,服务好每一位读者。
(五)加强数据库建设
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任务对信息服务的需求,除了建立传统的索引、文摘与书目等数据库以外,高校图书馆还需建立有自身特色的网站、文献以及学科资源数据库。高校数据库建设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高校自身特色、学校发展需求与地区经济情况等,综合考虑用户需求、人力经费等现实条件,对图书馆藏进行优化建设;二是根据学校的学科发展重点以及资源特色,深化相关学科数据库与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例如,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成立了“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3)武汉科技大学分站”,建立了外文文献资源导航系统,构建了西文期刊导航目录一级学科,实现了外文文献资源导航系统的浏览与统计功能等,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总之,高校图书馆形成一套持续、有效的信息服务创新机制,有利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互联网环境下,应从制度、内容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使信息服务的项目更加丰富,努力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将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鄢小燕,邹桂芬.关于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及建议[J].图书馆论坛,2008,28(2):179-181.
[2]王军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创新理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6):269-270.
[3]陈宜芳,张英.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1):70-72.
[4]刑毅.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驱动力、障碍与战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11-13.
[5]刘斌,寇爽.三网融合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3):48-50.
责任编辑:周小梅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890(2016)01-0078-03
作者简介:林超群(1978-),女,湖南益阳人,硕士,武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管理。
收稿日期:2015-12-29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5GA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