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考源

2016-03-16 22:01
文化学刊 2016年6期

杨 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民俗语言文化】

“盂兰盆”考源

杨 琳

(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1)

“盂兰盆”一词一般认为是梵语词uIIambana的音译,没有可靠依据。本文认为“盂兰盆”是地道的汉语词,由词组“盂、篮盆”词汇化而成。“篮盆”是一种用竹条、藤条等编成的圆形器具。

盂兰盆;篮盆;词源

“盂兰盆”一词最早见于佛经《盂兰盆经》:“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该经最早著录于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4《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归于失译人之列,时代不明。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6最先题西晋竺法护译,唐代智昇《开元释教录》卷2遵之,后世各种《大藏经》均遵此题。有些学者认为此经属于中土人氏造作的疑伪经(参熊娟2014)[1]。我们认为,此经译者题竺法护出自后世记载,固然缺乏可信度,但将此经视为疑伪经,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经中有中土文化词语如“三公”之类不能成为归之疑伪经的理由,翻译的本土化其实正是不少译者追求的目标,正如今天将英语中的dragon翻译为龙,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的差别。我们知道,中元节源于《盂兰盆经》(参杨琳2000)[2]。唐韩鄂《岁华纪丽》(明万历《秘册汇函》本)卷1《人日》引南朝宋王元谟《寿阳记》:“赵伯符为豫州刺史,立义楼,每至元日、人日、七日、月半,乃于楼上作乐,楼下男女盛饰,游看作乐。”“人日”就是“七日”,二者不应并列,“七日”之日当为衍文。《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卷68引《寿阳记》作“七月半”,可从。“七月半”即中元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篇二十》:“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既然刘宋时期已有中元节,由经文理论到形成节日习俗尚需一个过程,由此推断,《盂兰盆经》至晚东晋时期已经出现。

“盂兰盆”之义,古来主要有三种解释。

一、整体为梵语词的音译,义为倒悬。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13:“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案西国法,至于众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以彼外书云:先亡有罪,家复绝嗣,无人祭神请救,则于鬼处受倒悬之苦,佛虽顺俗,亦设祭仪,乃教于三宝田中,深起功德。旧云盂瓫(《慧琳音义》卷34引玄应说,‘盂瓫’作‘盂兰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误也。”今世学者将“乌蓝婆拏”的梵语词定为uIIambana。《汉语大词典》:“盂兰盆,[梵uIIambana]意译为救倒悬。”《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盂兰盆会”条:“盂兰盆,梵uIIambana。”

二、“盂兰盆”为梵汉合璧词,“盂兰”为梵语音译成分,“盆”为汉语成分。唐宗密《佛说盂兰盆经疏》下:“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宋道诚《释氏要览》卷下《杂纪》:“梵语盂兰,此云救倒悬也,盆则此方器也。此经目华梵双举也。若梵语从声,其盂字不须从皿,必执笔者误尔。”

三、“盂兰盆”整体为汉语词。至于其含义,日本田中文雄(1994)认为是“盂”和“兰盆”两种器具的并列,“兰”是“盆”的修饰语,取芳香、美好之义[3];熊娟(2014)主张“兰”是“篮”之借字,“盂篮盆”是三种器具的并列[1]。

关于一、二两说,熊娟做过深入的考辨。她指出,uIIambana是日本学者池田澄达、荻原云来等人根据玄应的“乌蓝婆拏”按图索骥找到的对应词,并不可靠;无论是“乌蓝婆拏”还是uIIambana,在现存汉译佛典及梵文原典中都从未出现过;所以音译说缺乏依据。事实上,“盂”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仍读匣母,王力和潘悟云的拟音分别是*γǐu/ *i,“乌”(*u)和u难以跟“盂”对应,这也表明玄应揭示的梵语词是不可信的。

既然音译说不可靠,那就只能在汉语内部寻求理据。

田中文雄的“盂/兰盆”说和熊娟的“盂/篮/盆”说,大致可取,但未尽妥善。“盆”有美饰词“兰”修饰而“盂”却没有,这样的表述不大和谐。再者,《盂兰盆经》中说:“具饭百味、五果……尽世甘美以着盆中。”《盂兰盆经》的另一个译本叫《报恩奉盆经》(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14,旧题东晋失译),经名中只译作一个“盆”字,该经中说“具麨饭、五果、汲灌、瓫器”,“盆”都没有修饰词。可见将“兰”说成美饰词缺乏佐证。“盂/篮/盆”三字并列说语义上不免叠床架屋,不合常规。

其实,俗语词中有“篮盆”一词,指一种用竹条、藤条等编成的圆形器具。许宝华、宫田一郎(1999):“篮盆,用篾竹编织成的圆形器具,用来盛放物品或晒东西。”[4]见于西南官话、赣方言、湘方言、粤语等多种方言。下面是几条用例:

(1)竹类在台湾林业经营上占有重要地位……编织品为小型手工艺业,农村妇女于农闲时间在家庭中从事生产,对家庭经济收益颇多帮助,故编织品大都为篮盆、屏风、箸、箬笠等。(周桢《世界林业》,台北:国立编译馆1979:58)

(2)这时节,恩土婶婶正俯着身子,拿着个篮盆,收晒垫上的薯丝。(《王西彦选集》第4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43)

(3)清代、民国时期,境内农副产品加工使用的器具有竹砻、木砻、石磨、石碓、石舂、石碾、水磨、水碾、木榨、木桶、蒸笼、谷筛、米筛、绢筛、篮盆、簸箕、风车、刀具等。(《衡南县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148):

(4)上山怎敢比下山,篮盆怎敢比花篮。(广东陆丰传统渔歌《情歌对唱》,《陆丰文史》第4辑,1990:63)

我们认为,“兰盆”可能就是“篮盆”。《广韵》中“兰”音落干切(*lɑn),“篮”音鲁甘切(*lɑm),二字读音近似。唐胡曾《戏妻族语音不正》诗:“呼十却为石,唤真将作针。忽然云雨至,总道是天因(阴)。”这表明中古时期有些方言中-m尾(针、阴)已并入-n尾(真、因),这样“兰”“篮”就是同音字,故可通假。《抱朴子内篇》卷4《金丹》:“棹篮舟而济大川乎?”《艺文类聚》卷71《舟车部》引《抱朴子》“篮”作“兰”。《后汉书·张步传》:“八年夏,步将妻子逃奔临淮,与弟弘、兰欲招其故众。”王先谦集解:“兰误。官本作蓝。”“蓝”“篮”古常通用。清顾景星《白茅堂集》(康熙刻本)卷25《藕湾别张长人后寄二十二韵》:“竭来兰(原校:亦作蓝)舆兴,再入张融宅。”“兰舆”当作“篮舆”。以上均“篮”“兰”可通之证。“盂兰盆”之“兰”也有写作“篮”的。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卷15《观世音菩萨传略跋》:“佛说七月十五日救面然饿鬼,面然者观音变相,以附目连《盂兰盆经》。盂兰盆者,正言盂兰婆那,言救饿如解倒悬,而俗讹鱼篮观音。”面燃(又称焰口)饿鬼是观世音的化身,是盂兰盆法会主要的供奉对象(即“放焰口”活动),由此便有了“鱼篮观音”之称。写作“篮”并非是俗讹,而恰恰是本字。相传唐代画圣吴道子绘有《鱼篮观音像》。明都穆《寓意编》:“余家自高祖南山翁以来,好蓄名画。闻之家君云:妙品有吴道子《鱼篮观音像》、王摩诘《辋川图》、范宽《袁安卧雪图》,惜今不存。”明人记载未必可靠。不过,宋僧朋有《咏鱼篮观音》诗(明正勉《古今禅藻集》卷13),宋寿涯禅师有《渔家傲·咏鱼篮观音》词(明杨慎《词品》卷2),则最晚宋代已有“鱼篮观音”之名。后世也有写作“篮”的。例如:

(5)冯妈妈道:“二娘使我往门外寺里鱼篮会,替过世二爹烧箱库去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八回)

(6)中元日初尝稻,享祖考,僧众设盂篮会,代荐冥魂。(清邹理纂修《巢县志》(雍正八年刻本)卷7《风俗志·四时》)

(7)东天仙电影院定于今日举行盂篮会。(天津《益世报》1935年8月11日)

(8)此后,延续至本世纪四十年代,赤峰人李惠清操持此事,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以及“盂篮盆会”等大规模的“庙会”期间正式演奏,盛极一时。(赤峰市红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红山文史》第1辑,1985:4)

(9)七月十五日盂篮盆会。祭祖,俗称鬼节。(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乡宁县志》,新华出版社1992:636)

(10)到清光绪末年,南岸紫竹庵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庙祝按例举行盂篮盆法会。(天津市西青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青文史》第2册,2002:159)

“鱼篮会”即“盂兰会”,是“盂兰盆会”的简称。可见“兰盆”就是“篮盆”。不知有“篮盆”一词者写作“兰盆”,因为“兰”为美饰之词,有理可讲。

文献中有织竹为盂兰盆的记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7:“故都残暑不过七月中旬,俗以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状,贮纸钱,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谓向北则冬寒,向南则冬温,向东西则寒温得中,谓之盂兰盆,盖俚俗老媪辈之言也。又每云‘盂兰盆倒则寒来矣’。”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8《中元节》:“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明于慎行《穀山笔麈》卷17:“古俗以七月望日具素馔享先,织竹作盆盎,挂冥财、衣服在上焚之,谓之盂兰盆。”可知盂兰盆乃编织而成,这与篮盆的特征相符。

明代郎瑛《七修续稿》卷4《辩证类·盂兰盆》(明刻本)中曾提出一种新解:“七月十五盂兰盆之说,诸皆主佛经目连救母,于是日以百味着盆中供佛,然不知何谓盂兰盆也。及读《释氏要览》,云盂兰犹华言解倒悬,似有救母之说矣,而盆字又无着落。问之博识,不知也。……反复思之,盂兰盆实起于风俗,而目连救母之事隅(偶)符是日,且佛氏盂兰盆二(应为‘三’)字之音又与之同,遂讹而为盂兰盆也。或当是箊蓝盆三字亦不可知。但佛教与祀先之事日崇,而风俗之事日远且微也,故不复知前起义,并《笔记》《华录》抄过亦错。但于三字难通,因得其说,赘之于槀。”日僧无著道忠《禅林象器笺》(1741年刊行)卷13引郎瑛说,“蓝”作“篮”。箊是一种竹子。《广韵·鱼韵》:“箊,竹名。”典籍中很少使用,也从未出现过“箊蓝盆”的写法,所以“盂”原本为“箊”的设想缺乏合理性。不过郎瑛猜测“兰盆”就是竹编的“篮盆”,可谓幸而言中,这似乎表明他知道有“篮盆”一词。

按《盂兰盆经》中的说法,“安盂兰盆中”的不仅有“百味饭食”,还有“五果”(各种水果)等物。《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颜师古注:“盂,食器也。若钵而大,今之所谓钵盂也。”饮食适合放在钵盂中,而各种水果适合放在编织的篮盆中,故云“安盂、兰盆中”,即安放于钵盂及篮盆之中。“盂兰盆”原本只是线性排列中的两种器具,不是一个词,只因译者摘取此三字作经名,后世又据此经举行盂兰盆法会,遂使“盂兰盆”凝固为一词。既视为一词,而理据不明,便牵附为梵文音译词。古常“盂(杅)盆”并列。后秦弗若多罗译《十诵律》卷38《明杂法之三》:“佛在舍卫国,诸比丘无物浣衣,是事白佛。佛言:‘应畜槽、杅盆浣衣。’”隋智顗说、唐灌顶录《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卷4:“儛杅,儛音舞,义同。杅音于,杅盆也。”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类集》卷9:“东方朔射覆盂盆之下,中之。”“盂篮盆”并举,犹如“盂盆”并列。

玄应释“盂兰盆”为“倒悬”,当是据当时中元节流行的“承以一竹,焚之,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之类的占卜习俗而臆想的说法,“承以一竹”即悬盆其上,“盂兰盆倒则寒来矣”即“倒悬”之“倒”所从附会也。陆游说这种“视盆倒所向,以占气候”的习俗是“俚俗老媪辈之言”,可知由来久远。玄应还指出“旧云盂瓫是贮食之器”,说明在他之前人们一般还是把“盂兰盆”理解为盛放食物的器具,是他别出心裁地解释成了音译词。既然该词在汉语内部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缺乏依据的音译说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1]熊娟.“盂兰盆”的语源语义考查[J].汉语史学报第14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4.

[2]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0.300-312.

[3][日]田中文雄.“盂兰盆”语义解释考[D].道教文化への展望——道教文化研究会论文集, 东京:平河出版社, 1994.

[4]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Z]. 北京:中华书局, 1999.7258.

【责任编辑:董丽娟】

H136

A

1673-7725(2016)06-0031-04

2016-04-28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15FYY001)的阶段性成果。

杨琳(1961-),男,甘肃临夏人,教授,主要从事语言学、文献学、民俗学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