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96例

2016-03-16 20:27郭启英赵忠忠武山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山7413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9期

郭启英,赵忠忠(武山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山741300)



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96例

郭启英,赵忠忠*
(武山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山741300)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的效果。方法96例患者均采用中医综合治疗,30天后观察效果。结果96例患者中,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为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中医综合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rentinal vein occlusion,RVO)导致的眼底出血是最常见的眼底血管病,病因复杂,并发症多,若无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黄斑水肿和新生血管形成,使视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失明[1],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我科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9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96例(均为单眼发病),男44例,女52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49岁,平均58岁;中央静脉阻塞21例,分支静脉阻塞75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半年;54例合并高血压,36例合并2型糖尿病。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葛坚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眼科学》[2]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诊断标准。

1.3中医辨证分期

(1)出血期。出血两周以内,视力轻、中度下降,视网膜见活动性出血,静脉显著迂曲扩张,如腊肠状,静脉周围或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火焰状出血,血色鲜红。(2)瘀血期。发病2周~两个月,视力障碍或轻或重,视网膜活动性出血停止,血色暗红。(3)痰瘀互结期。发病多在两个月以后,视力轻、中度下降,视网膜出血已止,出血逐渐吸收,但视网膜前有渗出物或机化物形成。

2 治疗方法

2.1病因治疗

针对全身疾病的病因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血脂。

2.2活血化瘀治疗

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糖尿病患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血栓通冻干粉0.5 g,静脉滴注1次/日,10天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

2.3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丹参注射液10 ml患眼离子导入治疗,10天一疗程,共3个疗程。

2.4中医辨证治疗

(1)出血期治法:止血散瘀,方选宁血汤加减,药用:生蒲黄20 g,仙鹤草15 g,白芨15 g,茜草15 g,旱莲草12 g,生地20 g,泽兰12 g,侧柏叶9 g,白茅根9 g,栀子炭9 g,三七(冲)3 g;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15 g,川楝子10 g;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益母草15 g,车前子12 g;眼底渗出明显加陈皮10 g,半夏9 g。(2)瘀血期治法:活血化瘀,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生地15 g,当归12 g,川芎10 g,赤芍12 g,桃仁12 g,红花9 g,牛膝9 g,柴胡6 g,枳壳6 g,桔梗6 g,甘草3 g,三七(冲)3 g;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益母草15 g,泽兰12 g,车前子12 g;视网膜渗出甚者加半夏9 g,陈皮10 g,茯苓12 g。(3)痰瘀互结期治法:化瘀除痰,方选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药用:茯苓12 g,桃仁12 g,红花10 g,赤芍10 g,川芎10 g,陈皮10 g,海藻10 g,昆布10 g,三棱10 g,莪术10 g,半夏9 g,竹茹6 g,三七(冲)6 g,甘草6 g;脾胃气虚加党参20 g,白术10 g,干姜9 g;肝肾亏虚加枸杞子12 g,肉桂10 g;肝郁气滞加郁金15 g,青皮10 g。汤药治疗一月为一疗程,根据病情治疗2~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视力恢复至1.0以上或发病前;眼底出血基本吸收;FFA检查基本正常。显效:视力提高4行以上;眼底出血大部分吸收(1/2~2/3);FFA明显改善。有效:视力提高2~3行;眼底出血部分吸收(〉1/3);FFA有所改善。无效:视力无变化或下降;眼底出血无变化或增多;FFA无改善、加重或出现黄斑囊样水肿、黄斑前膜、视网膜新生血管等严重并发症。视力低于0.1按以下方法计算:光感,手动,指数,0.02,0.04,0.06,0.08,0.1,每提高1级为增加1行。增加2~3行为有效,增加4行及以上为显效。

3.2治疗结果

本组共96例,全部完成治疗,治愈11例,显效29例,有效5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前后视力提高差值为(3.65±1.05)行。

4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严重损害视力的常见眼病之一,属中医“暴盲”范畴,其发病机理主要有动脉硬化、静脉管壁炎症或变性、血液流变改变的原发性血栓形成、动脉血流突然减少造成静脉瘀滞性血栓形成等。中医病机主要是阴虚血热,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脉络阻塞。

治疗本病首先应进行全身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整血脂等。中医治疗以辨证为原则,汤药口服为主,内外兼治,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最大程度提高视力,改善视功能。

根据发病机理,出血早期(出血期)止血是第一要务,但止血应不留瘀,正如《血症论》所说的“凡治血者必先驱瘀为要”。因此,此期治疗原则是:止血兼以活血,宁血汤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止血不留瘀,为出血期首选方剂,方中生蒲黄、仙鹤草、茜草、旱莲草、生地、白茅根等凉血止血化瘀,辅以三七、丹皮等活血,力争止血不忘瘀,止血不留瘀。中期(瘀血期)活血化瘀是首要任务,但大剂量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会使再出血几率增加。因此,瘀血期治疗原则是:活血为重,兼顾收摄,以血府逐瘀汤为主方治疗,重在活血化瘀,同时加以生地等凉血止血之品,做到活血不出血。后期(痰瘀互结期),正气已伤,痰瘀共存,虚实夹杂,故此期的治疗原则是:扶助正气,软坚散结,散瘀化痰,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散瘀化痰,并增加海藻、昆布、三棱、莪术等软坚散结,党参、白术等扶正之品,驱实不忘正虚,攻补兼施。

同时采用血栓通冻干粉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患眼局部离子导入治疗,内外兼治,多途径活血化瘀,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增强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依据临床观察,中医综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底出血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惠蓉.掌握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规律提高治疗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1-2.

[2]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通讯作者:赵忠忠)

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9-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