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素养

2016-03-16 20:25:20魏大学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一中心小学教师
未来教育家 2016年7期
关键词:线段三角形创设

魏大学/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一中心小学教师



数学语言素养

魏大学/重庆市开县汉丰第一中心小学教师

谈到培养语言能力,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语文教学的事情。”其实不尽然,在数学教学中也应该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认真落实语言训练,会增强师生间、学生间的口语交际能力,强化交流合作意识,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提炼和思维发展,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灵活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素养呢?

评价激励——“敢说”

由于个性差异和生活环境的具体影响,有的学生胆怯害羞,欲言又止,惟恐讲错;有的学生上课从不主动发言,即使“被迫”发言也是吞吞吐吐、条理不清;有的学生则干脆站立低头不语。这便是课堂教学中让师者最为头疼的现状。所以,教师需要多亲近学生,尽可能地实现师生间的“零距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培养兴趣,消除“懒说”的内在情绪和“怕说”的心理障碍。

比如在研究《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老师就能魔术般地立即知道这个数能不能被2或5整除!”面对这个“随便说数”的简易问题,每个学生都以满怀好奇的心态纷纷挑战,激发了“敢说”的欲望,树立了学生“敢说”的信心。

媒体辅助——“想说”

多媒体可以集声、光、色、动于一体,能根据教学需求把教学内容实现大小、远近、快慢、整散、虚实、动静之间的转换,突破时空的限制。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事物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能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繁杂的过程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进理解,萌生强烈的说话欲望,更能增强学生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准确性。

创设情境——“乐说”

巧妙创设轻松活跃的语言氛围,精心设计形式多样、趣味浓郁、喜闻乐做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整个过程,带头引领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里畅所欲言、自由交流、共同探讨,在民主平等、轻松和谐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

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打电话”“我是小小售货员”“我是小小设计师”“我是称职的小老师”等多种极富情趣的数学生活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比如:在教授《比较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异同》时,我根据学生语言表达力的程度进行合理分组、分角色(让学生分别充当线段、射线和直线进行自我介绍与交流),创设了一种人文性很强的互动交流情境,引领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讨论学习,清楚快捷地比较出三者的异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拓展创新——“多说”

孩子的内心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和想象的,而数学教材中蕴藏着大量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素材。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创新使用,拓展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训练素材,让学生有话多说。

在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动手操作,通过折叠、剪拼、测量等方法,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操作过程,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拓展学生的应证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全方位收集整理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都是180°”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边看、边想、边做、边说,使眼、手、心、脑、口、耳共同参与,和谐发展。

示范引领——“会说”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本身必须正确表述课堂语言,合理引领学生进行有序训练,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

在“认识三角形”时,我先引导学生画图操作、对比观察,接着让学生大胆尝试口述“什么叫三角形”(很多学生却说成“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就叫三角形”)。于是,根据学生的表达意思,我随即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些“组成的图形”,看着这些“组成”的图形,学生恍然大悟,忍不住地笑开了。然后,我再进行正确的示范表述加以纠正强调:“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才叫三角形”,让学生在说、写、演、画之时正确理解“围成”的准确性,达成共识。

让我们从教学中的每个细节做起,逐步树立学生“敢说”的信心,唤起“想说”的欲望,萌生“乐说”的情趣,形成“多说”的习惯,进而提升“会说”的能力。

猜你喜欢
线段三角形创设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