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彩红
(高台县光彩幼儿园,甘肃 高台 734300)
幼儿文明礼仪教育之我见
袁彩红
(高台县光彩幼儿园,甘肃高台734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目前,仍有好多家长忽视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以致孩子身上存在傲慢、自私、没礼貌、贪心、懒惰、脾气大等问题。本文认为,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词:幼儿文明礼仪教育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塑造幼儿健全人格、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奠基幼儿人生最佳开端的工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俗话说:“不学礼,无以立。”因此,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模仿能力强、爱表现等,我从幼儿园、家庭两方面入手,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家长的积极配合,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的。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教师、家长、同伴,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以此感染和熏陶他们,对幼儿进行言传身教。
1.教师榜样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常常观察教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予幼儿正面教育。在幼儿园里常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孩子来。”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教师每天站在门前接待家长时,都会面带微笑并主动和小朋友问好,开展问候礼仪教育时,教师的行为就是最好的榜样。幼儿在学习和游戏时经常会发生争夺和争执,我会根据发生的事例并结合教材,交友礼仪的内容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同伴相处。幼儿的一日三餐是孩子学习进餐礼仪的最佳时间,我会用赞语表扬表现好的幼儿:××小朋友用餐的姿势真正确啊、××的桌子上没一粒饭粒、××用勺子吃饭不用手抓、××喝汤没有声音,等等。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对孩子起到榜样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给孩子一个正确、规范的示范。不穿奇装异服、不化浓妆、不戴华丽的首饰、不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经常面带微笑,使用礼貌用语,和孩子游戏时也要排队,遵守活动规则等,用自己规范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师与教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地打招呼,特别是本班教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平时只要一点一滴地给幼儿做好示范,就会起到真正的表率作用。
2.同伴榜样
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幼儿自己的经验也是学习文明举止的源泉。幼儿观察同伴行为的好坏,比评定自己行为的好坏要快,而且看得清楚。因此,我就有目的地对幼儿行为加以引导。每天我都要把新的发现告诉小朋友。如我对小朋友们说,今天睡午觉的时候,我发现王洋对赵祎说,“请你帮我解一下背后的扣子”,并说了声“谢谢。”然后,赵祎对王洋说,“不客气!”只要发现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其他小朋友,并希望更多小朋友像他们那样做。渐渐地,通过不断模仿其他小伙伴的文明礼貌行为,渐渐地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实践证明,同体榜样对增强幼儿的文明礼貌意识具有显著作用。
3.文学作品的影响
主题活动《我对你说》,故事《魔语》中的波波在学说了老爷爷教他的“魔语”后,受到别人完全不同的对待,这一明显的对比,使幼儿清楚地意识到:有礼貌地对别人说话,会使自己与他人之间更友好、更融洽,也更容易得到关爱和帮助。因此,变得有礼貌的波波就成了小朋友模仿的对象。在情境讲述《好听的话》中,通过作品中的形象,我们鼓励幼儿将“协商的话”“有礼貌的话”“亲切的话”讲给大家听,幼儿都说得非常好。
爱心教育要从幼儿生活的环境开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逐步升华。比如引导幼儿说说:“你从小受到谁的照顾?他们是怎么照顾你的?你们又该如何对待他们?”由此,开展学会关心、学会爱的主题活动,如《我爱我家》《我爱小朋友》《我爱老师》等。让幼儿通过亲眼观察,体会教师、父母的辛苦,从而懂得关心父母、教师,并把这种关心付诸行动和言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这种活动深入幼儿的心灵,他们就会有爱的行动。如父母下班回家后,会给父母拿拖鞋换,并说:“爸爸(妈妈)辛苦了。”父母做家务时幼儿会说:“爸爸妈妈我来帮助你。”在幼儿园教师上完课,有的小朋友会跑过来说:“老师让我来给你捶捶背吧。”让幼儿认识和体会到不同职业的劳动价值,理解生活离不开各种职业。同时,在和小朋友交往时能学会谦让,懂得用礼貌用语和别人交往,学会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幼儿园可通过多种主题活动,制订相关的教育活动方案,生动活泼地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讲文明懂礼貌”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由近及远多层次地贯穿于幼儿各项活动中。如: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谁是好娃娃”、“小红花找朋友”、“我来帮助你”,让幼儿感受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带来的好处和快乐;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交往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等,并可通过故事、儿歌、歌曲、情境表演、谈话等方式,如学唱《对不起,没关系》、《好孩子有礼貌》等歌曲,帮助幼儿巩固文明礼貌用语;通过参与游戏,让幼儿体验同情人、照顾人、帮助人的角色,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交往中学会使用文明语言和礼仪。通过主题活动,让幼儿做到“三会”,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不直呼其名,不给他人起外号;会使用谦让语,如“对不起”、“没关系”、“麻烦您”等;会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我们要求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与持续性。把对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的内容及具体要求,通过家园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文明礼貌的生活环境。家长应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应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父母日常在家,应该注意言行举止。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所说,父母所做的一切,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有人说“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得好还是坏,父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家长每天还可以让孩子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弟子规》是学童的生活规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礼仪和道德规范。家长每天可以教孩子一两句,让他们背诵,让他们落实在生活中,时间长了就会见到效果。这样不仅让他们学到做人的道理,而且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是一举两得之法。
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学会说礼貌用语,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育中,家长应与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总之,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想要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就需要教师做大量工作,同时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更需要幼儿的实践行动。只有这样,文明礼仪之花才会在幼儿心中扎根,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健康、活泼、品德优良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耿向阳.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探索.上海教育科研,2003(01).
[2]王志国.怎样教育好孩子.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3:106-110.
[3]陈莉.浅谈日常生活中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2009.
[4]王利.浅谈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学周刊,2011(04).
[5]冯秋艳.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措施.中国教师,2011 (01).
[6]丁亚静.身教与言传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新课程(教研),2011(06).
[7]钱晓春.让文明教育催开礼貌之花.甘肃教育,201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