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德语文学中主体问题的演示

2016-03-16 19:41公斐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富兰克林德语主体

公斐

(德州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试析当代德语文学中主体问题的演示

公斐

(德州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在后现代语境中,主体的追寻和幻灭是德语文学中最喜爱的主题。主题具有多样探寻方式和表现形式,能够凸显表达对象,能够充分表达人存在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伯恩哈德、汉德克、施特劳斯、纳多尔尼等作品中的主体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当代德语文学中主体问题的演示。

关键词:当代德语文学主体问题演示

在文学研究中,主体问题是无法绕开的,其主要包括:一是作为概念、观念、范畴等,主体是如何确立的?在与自然、世界、历史等关系中,它是如何确立的;二是主体是怎么界定的?如:主体与我、主体与主体性、自我和身份等;三是主体的历史维度在哪里?什么时候成了问题?语境性有什么作用;四在不同的知识领域中,这些问题是怎么掌握的?如“哲学、社会学等;五是从文学史的角度上,主体问题会构成什么样的文学图景?并且从批评角度上,哪些图景更加切合文本现实等。

一、托马斯·伯恩哈德文学作品中的主体问题:孤独与毁灭

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思想风格具有强烈的批评性,是一位风格极为独特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展现了疾病、衰败、死亡,主题上多表现人们追求幸福的无能、交流的不可能性,展现了在充满敌意的外部世界。在人物塑造上涉及了屠户、林业工人、艺术家等。这些角色在敌意的自然面前,凸显的个性类别不但蔑视环境,还在浅俗的社会环境压制下,表现出不为周围世界所理解和接受的精神人类型。1977年,托马斯·伯恩哈德创作了《米奈蒂》这部戏剧,其悲悯地表现出了艺术家自我毁灭的现实命运,也充分地展示出了精神的孤拔性。主角米奈蒂是一个坚持自身艺术认识和理想的艺术家,他沉溺于过去不能自拔、蔑视和对抗社会与外在,面对困窘具有绝望,充分展现了伯恩哈德聚焦于主体的碎裂或主体幻觉不能重建的过程。而在1975年创作的《修正》这部小说中,伯恩哈德塑造了“思考、认知的自我形象”,关注的要点是精神人角色主体实现的幻灭,他通过一系列关系充分表现了主体问题,揭示了“男性主角发展到疯狂地步的理性思维,而产生了社会环境关联”。小说中的罗伊特哈默,在科学、音乐和建筑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专精的知识,但是在对抗性的环境中,却遭受、自感遭受了压制与格力。他所建造的锥形建筑获得了一种现实,既表达了对他妹妹深切的爱意,又表现了在科学与艺术上两相结合的毕生性精神之作,但是最后命运性地为他和妹妹带来了毁灭,展现出了一种相对于环境的超拔性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在罗伊特哈默的设计上,伯恩哈德借鉴了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为妹妹建造锥形建筑的行动上,与哲学家之间对待遗产的态度相似。这就是“对于精确的狂热和排斥一切情感、以逻辑之上的理性思维方式”,从而推动了小说主人公在精神和艺术追求上的极端性。伯恩哈德通过的一系列关系勾画、着眼“阴暗”艺术,以一种极端化的阴暗和病态,揭示了生活可以有更高的层面,表现了生活的阴暗、绝望和毁灭。

二、彼得·汉德克文学作品中的主体问题:寻访与游戏

彼得·汉德克在转型期创作了《短简与长别》,戏仿歌德和凯勒开创并发展了教育小说传统,解构了传统叙事模式和语言形式阶段之后再一次转向重建,被称为他的早期语言意识和形式实践的终结之作。小说以第一人称叙事者所述在美国的旅行经历,探索了自我,揭示了自我生活、情感等现实困境,表现了主体和外在世界间的失谐。不同于家国的另一个世界中,去远方、异域经历了自己的过去,发展或徒然地寻访自身在期望中的投影,体验陌生、他者对于自己的影响作用。来自奥地利的第一人称叙述者和经历者准备在美国“尽可能懒散而忘我地潇洒一回”,拿着一时兴起而兑换的三千美元,这个我有东北至西南穿越美国,在大约4周的时间中,历经波士顿、费城等地。小说沿用了站点剧的叙述方式,在一系列空间中寻访,在近乎传统叙事的故事框架中,观察自身,寻找自我。通过环境的变化和心境的改变,在对妻子的寻访之旅中,通过现实与回忆,体现为对自身的寻找与勾画,在感知和思考之间交替实现的影响作用,虽然突出了情、怨交织的线索,但是不是要讲述一个失败的爱情故事,并且其他两组尽管与主教的怨偶关系产生了交集,却是让主人公子在疑问、反思等的调整中,展开了自我的内在理解和探索,是一个年轻人在重新把握自身的故事。

三、博托·施特劳斯文学作品中的主体问题:衰败透视

1984年,施特劳斯创作了小说《年轻人》,其第一人称叙述者和行动者普拉赫特预示着小说在内容和形式层面与德国教育小说和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联系,在主体成长的描述上,更多的是表现出区分德国教育小说传统。作者直接用小说的标题,将为追寻而踏上征途的年轻人抽取出来,具有不容忽视的联想功能和戏仿意味。普拉赫特经受过宗教、艺术的熏陶,却没有赢得和解的、完成、诗意的结局,虽然有一个外在与内在的发展工程,却表现出个性和勇气的渐渐丧失,展示了在不同的时间层面和叙述场景中经历的挫败。作为浪漫排队艺术家,施特劳斯对艺术的反思影响了其作品的构成特性,知识分子像红线贯穿于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中。在《威胁的理论》和《献辞》中,施特劳斯以作家、写手的形象出现的人物在反思写作的意义;在《杰弗斯的行动》中,他复活了美国现代诗人罗宾逊·杰弗斯;在《复写者的错误》中,是一名后现代语境下作为“文字延续者”的作家。另外,在施特劳斯笔下,艺术经历了“意义的滑动”,他和他的角色注入了艺术新的内涵,如:《年轻人》中主人公普拉赫斯的经历可以看出“变异处理”的结论,是一个向戏剧进发而有告别戏剧、离开艺术的故事。《年轻人》借助对主体碎裂的表现,展现了后现代特征和作家的理性批判态度。

四、施得恩·纳多尔尼作品中的主体问题:慢

1983年,纳多尔尼创作了《缓慢的发现》,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富兰克林在人生经历上历经了少年时代、学习时代和成熟期,最后他出任了凡第门斯地的殖民地总督,作为指挥官领导了三次北极探险。在小说内容方面,慢在大海与冰原的历险中慢慢转化,具有身体特性和权力原则,确立小说主角与外在世界之间变化的关系。但是,主人公富兰克林怀着最后只能落空的期待,从北极探险返回伦敦,快的秩序和越来越快的趋势控制着人们的生活,到处显出“时间紧张和匆促”的景象。他意识到当下时间被剥夺的危险,意味着社会以快、以快之强制性和必要性为基础,发展出一种策略来抵抗快对生活不停顿的腐蚀。小说借助主人公的慢及种种关联,保护了当下免受从各方面进逼的暴力威胁,展现了如何抵抗时间的破坏、抵抗对当下的毁灭。富兰克林的旅行的一次次“奥德修斯之旅”,在慢的原则和权利之下,主体与身份的问题,显出了其所具有的核心性。如:富兰克林需要确立身份来处理好并赢得与世俗的关系;需要寻找、构建并确立起自我,在心理、反思、精神层面,以慢为个性和核心的自我。主人公以逐步建立起来的慢之原则的自信和权威,构建并确立自我,寻找在社会体系中确立的身份,如:自我预期、理解和体验。面对工业革命等形成的快趋势,富兰克林站在少年时球戏中,以慢的天然缺憾,成为与环境相区分的玩伴。并且处在对慢的压力中,富兰克林努力想摆脱这种压制,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在寻求慢的呼应和合法性,一次克服身份的焦虑,使富兰克林成了一个思考者、远方的渴盼者和探险者。作家在富兰克林内外在的发展变化中,揭示了慢的构建性和批判性,着力刻写了在快之强制中慢的原则。主人公是慢的天才,也是慢的牺牲品,然而慢则是主人公至死坚持的原则。

五、克拉赫特作品中的主体问题:边缘性耗费

克拉赫特的《纤维之国》,以氛围的浓烈和主题涉及点的丰富性,成了九十年代德语通俗文学中第一部成功的小说,深深地影响了一个与时代语境相称的文学方向。小说分八章,以非常用心经营的轻松叙述语调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的故事,在叙尔特岛短暂的逗留后,第一人称叙述者纵观德国,最后来到苏黎世湖边,地理上形成站点格局,而情景场所多是度假、晚会,就像岛屿是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我”在一系列交往的孤岛上活动,在真实的岛屿上闲荡,同时我的生活和情感,被放在一个又一个毒品、酒等构成的封闭性孤岛上,我在俱乐部文化中穿行,穿越在德国这个纤维之国中,核心性地体现为一种耗费。《纤维之国》不带任何情感上的负载,不加反思地摹写日常事物的表面,构成了一种内容与风格上的公开挑战,小说以平面化的操作方式,显现出摒弃人们所习惯和期待的深度模式,将审美现代惯有的意义追求,然而,叙述表面上的轻快,最终成为“衰败的编年体呈现”,难掩小说主人公及其氛围。

参考文献:

[1]冯至.现代德语文学的特点——《现代德语文学丛书》总序[J].译林,1988(04).

[2]赵芳.剖析托马斯·格雷的抒情情怀[J].芒种,2013 (24).

[3]谢建文.慢的原则与陷阱——论施得恩·纳多尔尼《缓慢的发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06).

猜你喜欢
富兰克林德语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灵魂歌后艾瑞莎·富兰克林离世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
印刷工富兰克林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