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政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2016-03-16 16:48:07靳芳菲
关键词:道德修养培育价值观

靳芳菲



大学思政课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靳芳菲

高校思政类课程的教学,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德育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课程教学,应根据各自课程特色探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策略。

大学思政课程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与策略

我国大学的思政类课程,除马克思主义原理外,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德育课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毛中特概论”)等。这些课程都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因此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思政类课程教学,探讨在大学思政课程(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不在探讨的范围)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策略。

一、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是贯穿其一生的事情。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良好思想品德奠基的重要阶段。目前大学生的总体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中,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素养的一般路径应该是:找准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四种策略。

(一)通过强化认识达到育人共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高校要想通过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其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要的就是提高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的认识,达到凝聚全校力量的共识。这里所说的共识,是指全校上下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三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学校“三育人”的各个环节,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要使学生在校园中随处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师生言语行为中体现出来的,都是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和原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具体引领下,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通过整合资源达到文化育人

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对大学生有着深度影响的东西,例如,互联网、微信、博客等网络资源,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标语等校园资源,以及主题班会、人文社科讲座等主题集会资源。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应走出教室,全力整合这些资源,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和多种形式,通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反面事例等文化育人的方式,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

(三)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实践育人

这里的平台,主要是指针对大学生的平台。如新生军训、入学教育、QQ群交流、班级微信群、校园重大活动、宿舍文化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扶贫慰问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所有教师,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教师,应经常联络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及时搭建各类实践平台,真正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四)通过“三位一体”实现合力育人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所有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滋养和熏陶的重要场合。在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教师应该通过正面引导并教育学生,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现合力育人。当然,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也要学会避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一些负面价值取向的干扰。

二、在“毛中特概论”课程教学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正确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毛中特概论”课程也承担着重任。

“毛中特概论”课程作为大学高年级的政治必修课,应当及时引导学生了解最新的时事动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例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全面概括和完整论述,首次提出了三个倡导的理念,明确了核心价值追求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是对我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正确理解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课程教师马上对学生增加大会报告的专题讲解,使学生了解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党的重要会议,提高政治敏锐度,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时事动态。

与思政类的其他课程相比较,“毛中特概论”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策略和一般思路应该是:在正常的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核心价值观中的哪几个方面,就以这些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开展讨论式专题教学。当然,也可以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开放式教学和做小论文的方式,分别开展专题讲述,从而使同学们从中外对比借鉴、我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主义事业奠基和建设探索理论、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步骤等方面,明白我国在国家层面为什么要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在社会层面为什么要提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公民个人层面为什么要引导大家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只有全体公民都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只有全社会真正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同样,只有在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民都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前提下,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就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核心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

三、在中共党史课程教学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中共党史文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表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大层面上,其中精神层面的内容是党史文化的核心,包括一系列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共历史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党史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引导人们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同党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并带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一样。因此,在党史课程教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中,必须紧紧抓住党史文化教育所特有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化功能。

信仰和理想是人生大厦的基石。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必然会对其成才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在媒体资讯十分发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争相交锋。中共党内极少数腐败分子的严重腐败,导致一些青年大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通过党史课程的学习和领悟,学生可以更加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史文化及其教育对加强青年学生的人生信仰和树立远大理想,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极强的导向功能。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曾屡次陷于困境,有时甚至濒临灭亡的境地。在历次的巨大困难面前,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对青年人最好的励志史。对当今的青年大学生来讲,党史文化绝对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能够让青年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顺境和逆境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出现弯路错误与及时警醒纠正的关系,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等等。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积累、优良传统的承继、各种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对年轻人的影响等,党史文化不去引领这个阵地,其他的文化甚至是不良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党史文化的教化功能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介绍党的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使青年人的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都能受到正面的引导,从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可以引导我国大学生增强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由积贫积弱、任人欺侮,到曲折坎坷地寻找救国图强的路径,最终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富强,并即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近代史可以让同学们在理性思考后,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文化认同是价值追求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的本质体现。它不仅能夯实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基础,而且能够为其提供思想保证和方法指导。文化认同背景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开展:从文化的视角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1)引导青年学生对自身所处的中华文化,尤其是民族传统文化产生倾向性认可并形成共识,形成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自觉将其作为自身的思维准则和行为规范,最终达到价值规范认同、风俗习惯认同和信仰认同。(2)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3)通过对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英雄和各界名人典型事迹的介绍学习,通过对近代以来我国重大事件、内外政策的演变等的全面讲解,大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才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精髓。

(责任编辑毕凌霄)

1006-2920(2016)05-0123-03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5.027

靳芳菲,平顶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平顶山 467000)。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4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8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