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丽霞
河南地方戏的历史发展与保护传承
韩丽霞
河南地方戏历史悠久,剧种丰富,地域色彩鲜明,是河南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戏曲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充分挖掘河南地方戏的文化资源,做好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传承工作,对于建设河南地方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地方戏;历史发展;保护传承
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中国传统戏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便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03年10月,联合国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年加入了这一公约。从2006年到2014年,国务院批准文化部先后确定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162项传统戏剧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戏曲大省,河南先后有23项地方剧种入选保护名录,入选种类和数量均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前列。同时,有58项地方剧种项目被列入河南省非遗保护名录。虽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河南地方戏保护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如确立保护单位、确立传承人、整理曲谱、挖掘剧本、记录传承人表演技艺等,但是,河南地方戏生存状态依然不容乐观,许多剧种面临活力不足、剧目贫乏、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一系列问题。令人振奋的是,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就新形势下如何支持戏曲艺术传承和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定,把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旨在通过戏曲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构文化生态。这是我国继1951年发布《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后时隔60多年再一次就戏曲工作做出的总体部署,为传统戏曲发展和河南地方戏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契机,充分挖掘河南地方戏的文化价值,提升其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无论是对建设河南地方文化,还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河南地方戏不仅是地域色彩浓郁的舞台表演艺术,而且是经过历史沉淀的、珍贵的地方文化资源。2006年《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又一次明确指出:“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2]这些关于传统戏曲保护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操作方面,都给河南地方戏发展带来了新的视野。
河南地处中原,多种文化交融,早在宋金元时期,就是戏曲演出的重镇。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河南地方戏剧种已陆续出现。这些地方剧种,历史悠久,或是源自古老的声腔剧种,或是以当地歌舞小戏为主,与当地方言、音乐歌舞等结合,同时吸收、融合戏曲的程式,最终形成了地域色彩浓郁、特色鲜明、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河南地方剧种。大平调,习称平调、大梆戏,相传是由武安(清代武安属河南,今属河北)平调流行到濮阳一带演变而成,明代中后期就已经在豫北地区流行。清中叶就有大平调班社在清丰、南乐、濮阳等地进行演唱活动。它从豫北的民风、民俗中汲取养料,将豫北一带的风俗、文化、审美、好尚融入其中:从明快的节奏、热闹的乐器、朴实高昂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到豪爽、酣畅的表演,无不体现了豫北人民粗犷的性格。由于流行地域的语言、风土民情的不同,大平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西路平”“河东平”等不同风格。濮阳县、滑县、延津县联合申报的大平调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浚县申报的西路大平调入选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怀梆是梆子腔体系中的古老剧种,产生并流行于古怀庆府一带,又叫“怀庆梆子”“老怀梆”, 清代中叶就有怀梆班社流动演出。清末民初,怀庆府所属各县都有怀梆班社,例如,孟县(今孟州)的怀梆班社,最多时达20多个。怀梆曲调质朴明朗、慷慨激昂、高亢清婉,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素有“戏剧活化石”之誉,传统剧目有300余出。花鼓戏,有信阳光山花鼓戏和孟州河阳花鼓戏之分。光山花鼓戏也称豫南花鼓戏,有的说它是由弋阳腔传入豫南后,吸收当地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也有的说是它由柳子腔与当地民歌、地灯等民间艺术结合而形成的,流行于豫南光山、新县、罗山、桐柏、息县、信阳等地,充满了楚文化的色彩。孟州河阳花鼓戏,产生于清同治年间,流行于豫北孟县一带。河阳花鼓戏根据流行于当地的踩高跷、划旱船等民歌小调,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和其他戏曲的艺术手段,自设唱腔,具有浓郁地方民歌风格。其唱腔多用“哼”音唱出,按照曲调填词,因此,当地亦称“哼哼戏”“哼曲戏”。宛梆,又称“南阳梆子”,历史上也称“老梆子”“南阳调”。其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它是明末清初陕西的东路秦腔(同州梆子)传入河南南阳后,融入南阳当地的民间小调、乡音俚语、民间说唱而逐渐演变成的一个戏曲种类;也有的说它是弦索腔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而形成的剧种。清末民初,宛梆极为兴盛,南阳各县皆有宛梆班社。河南皮影戏是典型的古代中原皮影戏的遗存,又有分布在豫北的内黄、长垣一带和豫南的罗山、潢川、桐柏一带的不同风格。其他如二夹弦、大弦戏、四股弦、罗卷戏等也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特有的流播地域。[3]107
河南地方戏经历了无数艺人的创造,形成了融地方方言、民间音乐歌舞、技艺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保存着民间的记忆与乡愁。许多地方剧种源于民间,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内容为存在和发展的背景,长期流行于乡野农村,受到当地民间社会文化形态与传统生活的影响,与民众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盛行于民间的庙会演出、节庆演出等演出形式,是民间重要的文化活动,自然成为河南地方戏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以娱乐为主的演出形态、民俗活动,保留了更多的时代生活场景和民俗文化内涵,其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些演出,最初主要是为了“酬神”“娱神”,或是庆贺丰收,或是祈求风调雨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戏曲的娱乐功能逐渐加强,“娱神”的色彩越来越弱,“娱人”的成分越来越多。20世纪70~80年代初,庙会还是河南民间隆重的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戏曲演出是庙会的重要内容。庙会看戏,也是乡间亲戚相互走动、交流交往的重要方式。庙会演出基本上以自然村为单位,人们会提前邀请亲朋好友来村里看戏。人们或拉一辆平板车,装载礼物,携妻带子;或是三五成群,乡间阡陌,结伴而行,熙熙攘攘,拥向演戏的村子。庙会搭台唱戏,以戏曲演出活动为中心。人们在看戏的同时,还在庙会上交换生活、生产用品;亲戚们则家长里短地话家常、诉亲情,等等。庙会和庙会演出,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民风,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民俗风情,是中国社会一道独有的文化风景线。
河南地方戏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剧目内容凝聚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价值取向。河南地方戏,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思想内容之丰富,是其他民间艺术不能比拟的。据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韩德英先生统计,河南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大约有4 000多出[4]224,从尧舜传说时代,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有各不相同的剧目,时间纵贯几千年;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士农工商,天上的神仙,地下的鬼怪,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既有国家大事、宫廷生活,也有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琐事,面面俱到。或是表达对忠义、英雄的向往,或是颂扬清官的清正廉洁,或是表达对自由爱情的向往追求,或是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河南地方戏承担着道德伦理传承、文化知识普及、正统观念灌输等重要使命,人们通过观看戏曲演出,学习传统文化习俗、道德观念,接受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化与熏陶。河南地方戏通过庙会、敬神、酬谢等演出形式,建立起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满足了人们的社会需求、精神需求和娱乐需求,成为当地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研究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以充分发挥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河南地方戏的文化价值,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和看待河南地方戏艺术,促进河南地方戏的传承与保护迈上新台阶。抢救、保护、传承、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坚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2]的指导思想,对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理论建设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坚实基础
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河南地方戏具有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发展规律。河南地方戏剧种多样,艺术风格也各具特色,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观众喜好的变化,不断变化、发展、积累,具有明显的可变性特点。[5]217这样的特点给保护、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其发生、发展、繁荣的轨迹,研究其独有的艺术形式和审美价值,按照戏曲艺术的发展规律,对河南地方戏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近年来,河南地方戏保护工作,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高度重视对剧本、曲谱、流派源流等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在静态的非遗信息储存、活态的口传技艺的传播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例如,《中国豫剧》、《豫剧艺术通论》、“中原戏曲文化丛书:豫剧”、“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和大量戏剧名家评传、戏剧流派代表人物音像专辑的出版发行,助推了河南地方戏非遗保护工作,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已着手建立信息完备的河南戏剧信息数据库。越来越多的高校戏曲理论研究者进入地方戏研究领域,与戏曲工作者携手开展河南地方戏的保护工作。例如,河南大学地方戏研究所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大规划课题“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河南戏剧的变革”、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豫剧与河南地方戏传承发展研究”等,编纂出版了大型戏剧文献《樊粹庭文集》,目前正联系省内有关单位筹划编纂“河南地方戏史料丛书”。再如,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在怀梆文化生态环境的调研、二股弦的发掘整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活态保护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重要方式
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让河南地方戏在演出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最好的方式。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河南地方戏需要保护,不仅是因为好看,而且还因为其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依然起着重要作用。河南地方戏是舞台表演艺术,集中体现了民众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至今仍然是老百姓重要的文化消遣娱乐方式。所以,保护和传承河南地方戏,不是让其退缩、封闭,恢复到原来的社会艺术形态,而是要寻找其与当代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契合的部分,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使其在演出中得到传承与发展。传承、发展是对地方戏最好的保护。戏曲只有在演出和传承中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我们应该站在当地文化的立场加以选择,以时代精神对传统的内容进行甄别、改造、发展,区分精华与糟粕,研究分析哪些是可以保持的、必须保持的部分,哪些是应该剔除的。传统的未必就是落后、陈旧的,时新的未必就能代表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破除二元对立思维,保持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使戏曲文化与当代文化、未来文化发展接轨,充分发挥河南地方戏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保护是第一位的,传承是基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与坚守。
(三)尊重个性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
河南地方戏的传承发展不能离开剧种的特点,艺术形式上要尊重具体剧种的传统,保持艺术个性,否则就会失去地方剧种特色,保护传承就会成为空话。这样的理念,对资源丰富的河南地方戏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河南地方戏是一个丰富、复杂而多样化的存在,多个剧种并存,源流不同,流播有别,历史发展和当代生存状态千差万别。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地方剧种已从最繁盛时的60余个,减少到目前的20余个。以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剧种而言,除了豫剧、曲剧、越调是大剧种,其余均是小剧种。从剧团数目、流播区域、演出市场等方面看,河南地方戏生存状况不佳,许多甚至处于濒危的境地。拥有省、市、县级专业剧团的剧种,不超过10个,如豫剧、曲剧、越调、四平调、二夹弦、大弦戏、道情、宛梆,又以豫剧占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所以,河南地方戏的保护,需要分门别类,区别对待,采取富于针对性的措施与手段,特别是要关注小剧种的生存情况。对那些具有很高文化价值,处于濒危状态,流传范围极小,无法在大范围演出的小剧种,要进行抢救式保护,运用各种手段,如记录曲谱、传承人演艺技艺、传统剧目等,保护好文献资料。此前,许多剧种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较强艺术生命力,但是人才匮乏、创演比较低迷的剧种,要在培养人才、推动创演等方面加以扶持,帮助其培育演出市场、培养观众,培养传人、创新剧目,使其在传承中得到保护。
(四)剧目创新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不竭源泉
让河南地方戏艺术在社会发展体系中传承下去,重视和支持地方戏剧目创作也特别重要,特别是要关注优秀经典剧目的整理、挖掘、创作。实践证明,演出市场中得到传承的恰恰是经典剧目的高水平演出。20世纪50年代,文化部曾经针对全国戏曲院(团)剧目演出问题,提出了“三并举”,即“现代剧、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三者共存的剧目政策,对戏曲艺术的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南地方戏在传统剧目整理和剧目创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关文化部门在搜集、记录传统剧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印了“河南地方戏汇编”“河南传统剧目汇编”等丛书,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推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又一次提出“征集新创一批、整理改编一批、买断移植一批”的剧目政策,全面关注原创剧目的打造、传统剧本的整理改编和优秀剧目的移植与共享,希望从各个层面保证挖掘优质剧本,不断激发戏曲创作活力,推出受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的优秀戏曲作品。豫剧在剧目改编、创作方面具有成功经验。豫剧是河南地方戏第一大剧种,也是发展形势最好的剧种,流行全国各地,被誉为河南地方文化的名片。豫剧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单就剧目的建设而言,豫剧提供了很好的示范。20世纪40年代豫剧改革与创作的先驱王镇南、樊粹庭, 60年代的杨兰春,新时期的陈涌泉、李殿臣、齐飞、姚金城等,或改编古典剧,或新编历史剧,或创作现代剧,推出了一大批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如《穆桂英挂帅》《秦香莲》《桃花庵》《朝阳沟》《倒霉大叔的婚事》《程婴救孤》《清风亭上》《村官李天成》《焦裕禄》等。这些戏剧或是在传统剧目基础上的推陈出新,或是进行新的创作,极大地扩大了豫剧的影响。
(五)宣传普及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必要手段
河南地方戏艺术传承与发展还需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加大戏曲宣传和普及力度,扩大戏曲的社会影响力,是河南地方戏保护传承的必要手段和途径。特别是要培养新的观众群,吸引青年观众,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地方戏的意义与内涵,关注、关心河南地方戏的发展,参与到地方戏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我们曾在部分高校进行过戏曲和河南地方戏的调查访谈,调查显示,戏曲在年轻人中的影响极其有限,许多人提起戏曲,最直接的反映是不喜欢、不了解,认为戏剧是过时、落后的东西。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当青年学子说不喜欢,或者排斥戏曲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人根本没有看过戏,没有接触过戏曲。他们大多是囿于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道听途说,认为戏曲节奏慢,题材陈旧等,而实际上他们并不了解戏曲艺术的特点、不了解戏曲演出的规律,更谈不上欣赏。不了解、不接触戏曲,何来关注和喜欢?不了解,导致不关注、不喜欢,形成恶性循环。没有年轻人的参与,戏曲的发展前景可想而知。目前,在非艺术院校的普通高等学校中,戏曲教育极其薄弱,常常以自发的零星形式出现,只有少数高校设置了戏曲通识课,绝大多数的高校,戏曲教育仍是空白。这对普及戏曲知识、传承戏曲文化非常不利。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高校构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机制,一方面,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让戏曲走入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近戏曲,充分了解地方戏曲文化、戏曲表演特点,领略戏曲的艺术之美,扭转把戏曲看作落后艺术形式的观念。另一方面,在高校开设河南地方戏的选修课程,举办戏曲知识系列讲座,为戏曲艺术培养年轻观众,让大专院校担负起传播戏曲文化、建设地方文化的重任。我们曾在2014年第三届“豫剧节”中,组织学生观摩豫剧演出,观看演出的学生均对戏曲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许多学生反映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剧场看戏,戏曲之美、豫剧之美让他们震撼,在观看过程中获得的艺术感受是前所未有的。其实不论是观看古典剧还是现代剧,学生只要走进剧场,就会被感染,被剧情吸引,就会感受到舞台艺术演出的魅力与震撼。这是一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小觑的后备军,他们的关注、参与,将为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促进河南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还必须大力改善地方戏的生产条件,开拓演出市场,建立良性的创演机制。这是政府部门应该担当的责任。其实,从2010年开始,河南就已经把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农村演出。这样,演戏、看戏都有了保障,特别是农村演出市场的开拓,既拓展了戏曲剧团的演出空间,又满足了基层民众欣赏戏曲的需求,充分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中国豫剧节”、河南省“中原文化大舞台”,以及专题戏曲演出等活动,促进了河南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
重视戏曲的传承发展是当代社会对人类文化遗产艺术价值、精神高度、历史传承的文化立场与时代担当。在对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中,要特别警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口号,把地方戏功利化、商品化的做法,应真正把地方戏看作文化遗产,加强使命感、责任感,关注演出生态系统,注意恢复、保护地方戏演出生态,以及与之相联系的风俗民情,还原地方戏的文化常态与文化精髓,让河南地方戏回归自然状态,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延续文化传统,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历史的认同感;让地方戏有足够的生命力,继续发展下去,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珍贵的、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从这种意义上说,推动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20):8-24.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22):12-15.
[3]民文强省课题组.中原民间文化资源与河南文化强省建设[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张大新.中原戏剧的回望与前瞻[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
[5]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周军伟)
1006-2920(2016)05-0017-05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6.05.003
韩丽霞,河南财政金融学院(龙子湖校区)文学院教授(郑州450046)。
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的河南地方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1324004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