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进,李冬莲
(1.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工业处,贵州 贵阳 550004)
“十三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研究
程 进1,李冬莲2
(1.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工业处,贵州 贵阳 550004)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结合“十三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要求和新挑战,必须在坚定不移继续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同时,把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也作为全省的主战略来实施,将原来的“两大主战略”丰富发展为“四大主战略”。同时,还应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化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人才强省和基础设施支撑战略等“六大支撑战略”,形成全面系统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4+6”战略体系。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复杂环境,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围绕“两加一推”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在“两大主战略”带动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多项经济指标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8%,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工业发展成效显著、城镇化加速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51亿元,提前实现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的“十二五”发展目标,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三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295美元,已超过“十二五”提出的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的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03.86亿元,年均增长4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9.53亿元,年均增长14.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66.67亿元,年均增长2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263.26万亿元、贷款余额12368.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9.99%和21.12%。
(二)工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二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最好的时期。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598.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117.6亿元,是2010年的2.54倍,2011-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工业占全省国民经济的比重由33%提高到34%。全省已形成煤炭、电力、烟酒、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6个千亿级产业,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新医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园区集聚效应逐步显现,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928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1.9%;百亿级产业园区达到21个,其中2个园区总产值已突破50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4200亿元,民间投资总额突破6300亿元,民营经济占比达到46%以上。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28.4%提高到2014年的33.4%,工业的快速增长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增长。
(三)城镇化加速推进
2014年,全省城镇化率达到40.01%,比2010年提高6.2个百分点,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4年,全省城市建成区域面积增长41.83%;城市用水和燃气普及率分别达到90.1%和60.3%,分别提高2.6个和5.8个百分点;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增加3.07平方米;县城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6.87%,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6%;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7.9平方米,提高2.57个百分点。毕节地区、铜仁地区获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启动了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安顺、都匀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11个县进行多规融合试点。
(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在两大主战略带动下,全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破解,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省进入“高铁时代”,贵广客专通车,铁路营业里程从2010年的2002公里增加到2014年的249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1507公里增加到4002公里,通高速公路县从37个增至79个,出省铁路、高速公路达到21条,乌江渡-龚滩、三板溪库区航运工程建成通航,通航机场实现9个市(州)全覆盖,新开加密航线89条。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工程和滋黔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夹岩水利枢纽工程获国家批复,建设马岭、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获国家批准立项,2013年和2014年共新开工骨干水源工程65座。贵阳、遵义、安顺和贵安新区实现通信同城化。
(五)开放型经济站在新起点
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成为贵州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贵阳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贵阳“无水港”建成运营,贵安新区综合保税区获批建设,双龙临空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进口植物种苗指定入境口岸获批建设,20余家500强企业新落户贵州;加强与瑞士、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与粤桂共建贵广高铁经济带,成功举办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与泛珠三角、成渝、长株潭等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深化,贵阳与北京中关村合作进一步扩大。201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08.14亿美元,是2010年的3.45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0.65亿美元,是2010年的6.07倍;2011-2014年累计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6046亿元。
(六)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2014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548.2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71.22元,2011-2014年年均分别增长12.5%和15.3%;四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194.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7%,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2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降低到18%,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75.9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58平方米,农村住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61平方米,年均分别增长33%、16%;城镇恩格尔系数34.9%,农村恩格尔系数41.65,分别降低5个和4.61个百分点。
(一)国内外环境形势
1.国际环境形势仍比较复杂,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今后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转型调整期,正在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世界经济平衡将出现一些新变化,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都在艰难地加速转型,发达经济体经济有望进一步好转;TPP、TTIP等各类跨区域贸易协定的生效,将会带来新一轮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变化;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在新能源和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逐步进入到上升周期,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正在加快形成;世界能源供求和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对传统能源依赖较强的国家形成较大压力;资源版图和地缘政治环境都在悄然变化,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围绕全球利益格局的战略博弈更加复杂激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环境形势虽然比较复杂,但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2.国内环境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愈加明显
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错综复杂局面仍将延续,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特征将愈加明显。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贯穿整个“十三五”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我国增速将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6.6%-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要素结构中新知识、新技术、高端人才不断累积成为主导力量,产业结构将向服务型经济发展转变,工业结构将向先进制造业发展转变,居民消费将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将逐步上升;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能过剩压力的持续积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不确定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创新驱动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不理想、人力资源供应不足等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二)“十三五”时期我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等与贵州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战略,为我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攻坚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及精准化的投资政策、定向降准的货币政策给我省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国家对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我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条件。我省发展基础不断增强,2011-2014年经济增速连续四年居全国前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加快破解,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入新阶段,“5个100工程”和贵安新区等发展平台加快建设,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为我省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挑战
一是我省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任务艰巨。2014年,我省GDP为9251亿元,仅占全国的1.5%,居全国第26位,西部第8位;人均GDP为4295美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7%;农村贫困人口623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17.8%,占全国贫困人口的8.9%,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均居全国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为76.4%,落后全国6年、西部3年。二是工业化进程滞后,工业经济规模小,占国民经济比重低,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发展任务艰巨。2014年,全国已总体进入工业化后期,我省仍处于工业化中期;我省工业增加值为3140.88亿元,仅占全国的1.4%;工业占GDP比重为34.1%,与我省经济发展阶段不相适应;能矿等传统产业占比高达54%,新兴产业尚未培育壮大,工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市承载和辐射能力有限,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不足。2014年,我省城镇化率为40.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7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8倍,而全国为2.75倍;贵阳市城市首位度高于2.0,但实力仍不强,尚处于聚集为主的城镇化发展阶段,辐射效益不明显。四是农业基础薄弱和生产方式落后的状态尚未改变,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步伐缓慢。五是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薄弱、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旅游高品位产品少、结构不合理,缺乏有市场号召力的旗舰品牌景区和国际知名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产业化发展滞后。此外,我省科技创新能力弱,创新动力不足,开放合作力度不够,市场主体不强,开放创新任务艰巨。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生态建设欠账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环境保护压力大。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不强,消费水平和质量不高,消费政策和环境不完善。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短缺,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比较薄弱。交通建设在发展快速网络的同时普通网络发展不足、基础差,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
综合分析,“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但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这需要牢牢把握“十三五”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积极抢抓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努力推动后发赶超全面小康新跨越。
“十二五”以来,我省在两大主战略带动下,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贫困落后仍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仍是根本任务的基本省情没有变,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农业现代化步伐缓慢,旅游产业化发展滞后,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生态建设、扩大消费需求、人才队伍、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艰巨。“十三五”是我省实现后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决胜期,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一方面,我省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村人口比重大,贫困人口多,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扶贫开发和同步小康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可以说没有贵州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另一方面,我省生态环境良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素有“公园省”之美誉,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但与其他旅游强省旅游大省相比,还存在基础配套设施薄弱、产业规模不够大、旅游高品位产品少、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十三五”我省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前半段,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仅靠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主战略来带动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解决脱贫致富奔小康问题还不够,建议在坚持“两加一推”主基调、坚定不移继续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的同时,把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也作为全省的主战略来实施,将原来的“两大主战略”丰富发展为“四大主战略”,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同时,配合“四大主战略”的实施,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新要求,“十三五”期间我省还应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化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人才强省和基础设施支撑战略等“六大支撑战略”,形成全面系统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4+6”战略体系,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一)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
1.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省主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目前,我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的差距仍在工业。因此,要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须深刻认识我省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速度往往是最快的阶段性特征,继续坚持把工业强省作为主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新兴产业培育“两条腿走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三链耦合”,促进工业经济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着力构建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优势产业为支撑、生产性服务业为配套、产业园区为载体,创新能力强、竞争优势突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格局,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
(1)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按照新兴产业高端化的要求,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趋势,抢抓“工业4.0”、“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机遇,着力突破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商业化应用瓶颈,优先发展以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以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以节能环保低碳为主导的新型建材业、以军民融合为推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四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潜力产业,构建“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工程与规模应用”的创新价值链,推动贵州工业发展逐步由要素驱动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和云上贵州平台建设,探索促进数据应用的体制机制,不断推动高端产品制造、服务外包、数据价值发现、数据金融等新兴业态的形成,积极吸引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向贵州转移聚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抢抓“人与健康”链接的新机遇,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兴医药产业,推进新医药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合,加快形成从一产到三产高度融合的新业态。重点突破以苗药为主的民族药的二次开发和靶向生物药以及药食同源健康产品,把贵州建设成全国重要的医药和健康着重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一批新型建材产业基地,推广新型环保节能墙材和建材,加快发展石材产业,促进建材业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以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新能源装备、精密微特电机、汽车零部件等为重点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2)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优结构、促转型、增效益为主线,用信息化、服务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以“产能规模化、技术现代化、生产清洁化”促进煤炭工业产能稳步扩张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快地方电网和工业园区直供电系统建设,支持产业园区和城市发展热电联产机组,促进电力行业转型发展。加快煤电磷、煤电钢、煤电铝、煤电化等“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建成全国资源深加工基地。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以绿色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为方向,重点发展酒、烟、茶、药、食品等体现我省名片的传统特色优势轻工业,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轻工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国酒茅台”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一批优强白酒企业,努力形成“酱浓并举、兼顾其他”和高中低档产品并举的发展格局。优化两烟产品结构,提升“贵烟”品牌价值,实现由烟草大省向烟草强省的转变。做强特色食品加工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做优“三绿一红”等茶叶品牌,提升黔茶知名度和影响力。
(3)加快发展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以工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工业研发设计业、工业检验检测服务、工业节能环保服务和工业领域专业化商务服务。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积极推进工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产业园区建设相互支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融合发展。[1]
(4)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实施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程,按照扩区升位一批、培育壮大一批、差异发展一批的思路,重点扶持千亿级园区上台阶、上水平,百亿级园区上规模、上档次,民营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做特色、出亮点,促进产业园区梯次发展、规模突破、产业突出、效益凸显。继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分类指导和市场化运作,促进产城互动,有序推进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发展。鼓励企业主导建设经营园,推动产业园区经营建设逐步由政府主导为主向企业主导为主转型。
2.继续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加快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继续深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遵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走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五化同步、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城镇化道路,结合贵州用地碎片化的山地实际,探索山地特色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新路径、开放型城镇化空间新格局、产业拓展就业新领域、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新模式、扶贫开发与城镇化融合推进新方向。
(1)探索山地特色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新路径。高效落实国家“三个1亿人”城镇化行动方案,推广县城及中心镇带动周边多个村庄联动发展的“1+N=1”模式,统筹建设城镇和周边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理布局现代农业园区及山地高效农业、养老服务业、医药健康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形成更多的“第六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专项技能及初、高级技能培训,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实施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制度。鼓励货币安置,推进实物安置,多措并举推进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2)构建开放和谐的城镇化空间新格局。做强贵阳中心城市和贵安新区,建设连接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开放示范区,引领全省对外开放;做大区域中心城市,联动周边城镇组群发展,提升对外开放能力;做优重要节点城市,形成多点开放格局;做特色县城和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支撑全域开放,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省域开放型城镇化空间体系,构建“近边近江近海”开放型城镇空间格局。合理利用山地,保留城镇中的山体打造成山地公园,城镇缓坡地带推广建设退台式建筑,丰富城镇立体空间;保护城市周边景观山体,强化山脊线和山体绿化,彰显山地特色。抓好城镇滨水区建设,配建滨水公园,打造滨水生态廊道和休闲绿道,推行生态河道模式改造建设城镇河道。
(3)拓展产业支撑就业新领域。将产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实施统一管理,以产业集聚吸引人口集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广告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功能集聚区,有效增大城镇就业容量。紧紧围绕城镇服务需求,重点发展教育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城市商贸等商务服务以及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家庭用品配送维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强城镇商业网点建设,提供有效就业。积极运用“互联网+”的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医药养生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山地特色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新兴产业,努力拓展新的就业岗位。
(4)创新特色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模式。围绕贵州山地特点,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契合碎片化土地的集约利用,体现组团式、点状式、串珠式布局特点,建设山地城镇。鼓励城镇用地功能适度混合,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积极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建设城镇人工湿地、下凹式绿地、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等可透水项目。注重对地方文化元素的提炼和运用,强化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建设人文城镇。推进“多规融合”创新,以“多规融合”统筹资源要素,以投融资体制改革集聚资金,以行政事权并轨为政策激励。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推行数字城镇管理,促进“三网融合”,城镇管理过程控制实现全天候、无缝隙。
(5)协同推进扶贫开发与城镇化融合发展新方向。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减少农业人口数量,采取资源补偿、资源交易、用地保障等措施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依托县城、乡镇、园区等适度规模集中安置。通过产业扶贫增加城镇就业岗位,将贵州乌蒙山、武陵山、滇黔桂三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旅游扶贫试验区”来打造,推动贫困地区农业规模化发展,探索合作化、公司化、园区化等经营路子。通过教育扶贫提升城镇化人口素质,实施“职教脱贫工程”,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大职业院校建设力度。
3.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环顾当今世界,凡是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一定较高,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落后、农民贫困,整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保住国泰民安的根基。目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现代化步伐缓慢,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实施农业现代化主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十三五”期间,我省应以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为目标,立足山地特点,发挥特色资源和生态等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强化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着力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建立具有贵州山地特色的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以“亩产论英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三化联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1)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挥我省资源、立体气候、生态等优势,突出山地特色,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农业产业园区平台,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牛、羊、林下养鸡等草地生态畜牧业和林下养殖业,从以粮换肉向以草换肉转变,努力提高畜牧业占农业的比重;积极发展烤烟、蔬菜、茶叶、中药材、魔芋、油茶、苡仁等特色种植业和猕猴桃、火龙果等精品水果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占农作物总播面的比重。围绕大米和马铃薯生产构建口粮安全保障体系。
(2)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充分发挥农业“接二连三”的作用,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等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物流等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与工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加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合理规划从生产到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建设内容,促进特色优势种养业向产前、产后相关产业衍生,构建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大力支持农产品的运销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集农产品产地、批发、零售为一条龙的农产品三级运销系统,实现产、加、销一元化。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推动家庭农场成为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实施品种、品质、品牌“三品”战略,着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积极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让更多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走出贵州。建立城镇工商企业与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户、农户与农业大户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
(3)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支撑,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整合政府、科研、教育等各方面力量,形成产学研、农科教一体化的新型农技推广体制,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含量。[2]加强动植物良种繁育及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技推广、市场信息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扩大农作物制种基地规模。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依托贵州农业技术职业学院,加快培养一批农技服务骨干人才和农业经营管理技能人才。支持农业园区与省内外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共建农业产业基地和加工园区,推进产学研一体化。鼓励科技人员带项目、带技术投身生产一线从事科研活动,允许科研成果、创新品种折股参与投资和分红,激发农业科技人员投身一线生产的热情。
(4)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水利、农村金融及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开拓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信用县、信用乡镇创建,着力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积极探索大牲畜、大宗农产品和农村巨灾保险制度,增强农业农民的抗风险能力;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以及社会资本在农村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新途径。
(5)大力推进精准扶贫,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能力。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切实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年增长速度保持30%以上),继续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加强贫困底数摸底调查,创新扶贫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扶贫龙头企业的扶贫绩效考核,将精准扶贫与龙头企业发展有效结合,做大做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真正带动农户脱贫。着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妥善解决移民的长远生计。大力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制定激励政策和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扶贫。
4.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
旅游业是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已成为发展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增加就业、改善民生、输出价值取向和文化观念的重要途径。我省风景名胜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自然风景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已成为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体制创新的攻坚期。因此,“十三五”期间,应把旅游业发展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发挥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拉动、促进作用,围绕“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的目标,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促进旅游发展要素集聚化、业态多元化、服务规范化、环境优质化,提高旅游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把旅游业发展成我省重要新兴产业。
(1)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着力培育旅游产业集群。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着力构筑“一个旅游中心、六条旅游走廊、七大旅游区、八个枢纽节点”的空间格局。提升一个旅游中心,以贵阳市为极核,以贵安新区为新增长点,涵盖黔中经济区范围,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文化、避暑养生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业群,形成全省旅游服务中心枢纽。构建贵川、贵滇、贵桂、贵广、贵湘、贵渝六条旅游走廊,打造风景道、产品线、产业带和跨省区域合作带。建设黔中休闲度假旅游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黔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黔西南文化景观旅游区、黔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黔北人文与生态旅游区、黔东北文化生态旅游区等七大旅游区。做强遵义市中心城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安顺市中心城区、毕节市中心城区、铜仁市中心城区和凯里、都匀、兴义八个枢纽节点。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与国家公园省相适应的旅游产品体系。围绕“5个100工程”建设,依托特色文化、自然生态和气候优势,重点开发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特色城镇、观光工业等旅游产品,加快发展避暑休闲、温泉度假养生、健康养生、户外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汽车露营、科普探险、修学旅行等旅游新业态,规范发展高尔夫、山地户外运动等主题旅游产品。积极开拓高铁旅游市场,利用贵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沙-贵阳段)开通的契机,加快打造贵阳至广州、贵阳至长沙、贵阳至昆明、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等旅游精品线路。依托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强化临空经济区旅游功能,构建临空经济区旅游服务体系;开通培育贵阳至首尔、东京、大阪、高雄、新加坡等入境旅游客源地航线。
(3)优化旅游市场结构,深入拓展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国内旅游,巩固现有市场,做好周边市场。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开拓完善中国港澳台、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入境核心市场,积极争取欧美等高端客源,培育俄罗斯、印度、中东地区等新兴旅游市场。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扩张、引领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方式,整合旅游宣传资源,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在城市中心、游客集散地、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游客集中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户外旅游公益广告牌,纳入相关市政、路政建设规划。鼓励支持旅游企业建设客源地营销渠道,针对各细分市场特点制定营销策略、包装设计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构建全媒体时代立体营销系统。逐步在贵州主要入境客源地设立办事处,鼓励和支持贵州优势旅游企业“走出去”。
(4)加强智慧旅游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智慧旅游云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培育和开拓旅游大数据市场,主要面向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和智慧旅游营销三个方面实施智慧旅游建设。通过基础平台集聚的资源,切实围绕游客、各涉旅企业、行业用户、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培育产业龙头企业和主要市场,进一步吸引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产业要素的聚集和凝聚,参与贵州旅游产业大数据应用的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相关规范建设和核心平台、装备的研制开发、应用体系建设,共同打造以智慧旅游景区为核心的旅游产品群,共享贵州智慧旅游产业价值链,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实施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化发展、扩大消费需求、人才强省和基础设施支撑等“六大支撑战略”
1.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
充分发挥贵州位于西南地理中心的地缘优势和交通物流枢纽的作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争取挤入“一带一路”发展规划,抓住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家推进新一轮开放的机遇,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以开放解决我省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矛盾、以开放倒逼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开放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1)充分利用多框架、多路径的自由贸易协定。利用2016年我国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发达国家对我国贸易壁垒降低的契机,积极扩展我省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贸易。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第二阶段安排,积极推进与中国西南相距最近、多数产品即将实现零关税的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贸易合作,推动省内企业到这些国家开展业务,通过跨国投资和并购快速做大做强。争取中央支持,提前在我省落实CEPA的部分协议,借助香港自由港的地位扩大我省开放的范围和深度,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作用引进国际资本支持我省经济发展。利用中-韩、中-澳、中-瑞、中-新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扩大我省与这些发达国家在高端制造、高效农业、服务外包、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2)内外并举,区域联动。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结合,加强同东盟的交流合作,深化同珠三角、长三角、成渝、长株潭等经济区合作,主动参与国内区域经济的分工调整和要素资源整合,积极承接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投资,严格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探索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新路径,构建互利共赢的内陆开放合作格局[3],使贵州对内开放的水平迈入全国前列。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建设,扩大贸易、投资、工程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红利。
(3)争取中央支持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设立涵盖省域范围的“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使我省的开放体制改革具备可靠的政策依托,能够放手施展。建设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打造西部乃至全国的开放高地。在改革国资运营管理方式、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探索新型优惠政策促进资本和产业在内陆地区集聚、破解内陆地区物流成本瓶颈、开放式扶贫等方面率先在内陆地区开展试验和示范。
(4)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提升,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安综合保税区、遵义综合保税区为核心区,建设内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园区,复制推广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试点政策,并根据实际需要申请试行新的开放政策,打造沿海与内陆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内陆自由贸易园区。
(5)营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扩大开放的制度建设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定发布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速推进投资便利化,减少和取消对外商投资准入限制,外商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建立外商投资企业全周期监管体系。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企业参与“自主报税、自助通关、自动审放、重点稽核”等监管制度试点与推广,依托电子口岸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6)加快对外经贸发展。扩大一般贸易规模,提升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附加值,培育贵州自主出口品牌,提高盈利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稳步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将整机、零部件、原材料配套、研发结算等向贵州转移,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产业集群。创新具有内陆特色的加工贸易方式,采用就地配套、内外兼销等方式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推动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型贸易方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和市场采购贸易,开展保税展示交易,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优化贸易结构,强化贸易在促进地区技术进步、要素培育、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制度变革中的作用。
(7)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培育壮大一批贵州本土国际化企业,鼓励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创新与扩张,支持企业与省外大企业协作配套。重点围绕五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优强企业和引领性项目,引导国内外知名企业到贵州设立地区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提高市场主体的多样性和综合竞争力。
2.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新常态下,贵州经济发展面临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传统优势产业产能相对过剩、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等一系列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后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2014年,贵州人均GDP已达4295美元,正处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期间,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大力推动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4],加强创新体系、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重点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生产力转化,大力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提高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能力,切实解决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市场机制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转移和市场化应用,解决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大力推进产业创新,打造贵州经济“升级版”。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移,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围绕产业链来部署创新链,围绕能源、化工、有色、冶金、建材、装备制造、大数据信息、大健康医药、烟酒、特色食品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关键技术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5],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产业体系,打造贵州经济“升级版”。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围绕我省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集成创新资源,创新发展模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建设发展创新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良性互动、创新成果和产业需求有机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聚集新兴产业、培养和吸纳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造就创新人才团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
(4)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创新活力。深化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围绕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等重大问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建立完善按创新绩效实行后补助和奖励的创新支持机制,“围绕需求、市场决定、实绩论英雄”的创新导向机制,市场化、社会化第三方评价的创新评价机制,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核心、面向应用需求的创新激励机制。
(5)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创新文化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省份中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奖励力度,充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建立完善支持创新的相关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积极营造“创新比不创新更加有利可图”的创新氛围,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宽松创业的良好创新环境,形成新常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环境。
3.积极实施绿色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要实现的重要目标。生态是贵州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也是后发赶超的最大潜力,但我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损害后很难修复和恢复。因此,在新常态下,把绿色化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释放我省“生态红利”,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绿色化发展融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绿色化引领我省转型发展,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落实国家和贵州主体功能区划要求,科学构建全省城镇化、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差别化的环境准入和环境管理政策,优化重点开发区域布局。巩固生态红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地位,规范空间开发活动。建立“分区管理、分级控制”的空间管控体系,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制度。
(2)全面打造绿色产业体系。打好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构建生态农业与生态服务业为两端、生态工业为连接的“U”型生态产业曲线,形成“哑铃”型生态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以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和区域工业生态化等为一体的生态工业模式,推进生态型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试点。大力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特色轻工等传统产业,构建贵州特色生态工业体系。大力推广“猪-沼-液生态养殖”、“稻-鱼-鸭生态立体种养”、“林下生态果园建设”等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原生态文化保护和挖掘。
(3)不断扩大生态环境的绿色优势。坚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并举,全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林业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实施乡村造林、绿色建设行动计划,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深入推进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预警机制,建立生物多样性互动平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重点行业排放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大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废水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湖泊水库环境保护重点工程,加强城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力度。以耕地和建设用地治理为重点,大力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质量保护与提升,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土壤污染与修复“污染者付费”制度。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4)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环境。组织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环境教育,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引导市民崇尚节约、合理消费、适度消费,鼓励购买和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推广普及节水、节能产品和器具。倡导低碳消费、低碳出行,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5)创新“绿色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体现绿色化发展要求的评价考核制度,增加环境保护在干部考核任用制度中的权重,实行绿色化发展“一票否决制”、“问责制”和“约谈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积极开展节能量、排污权、碳排放权、水权等市场化交易试点。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引导环保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加快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三大制度体系”建设,提升绿色化法治水平。
4.积极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指标,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至10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将明显下降,居民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快速转变,居民对消费品的消费也将从数量型向更加注重高档次质量和品牌效应转变。2014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已达4295美元,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十三五”期间,为适应新发展阶段我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要求,应以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为宗旨,围绕扩大内需、挖掘消费潜力、改善消费环境,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消费领域,加快培育新型消费模式,大力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促进农村消费与城镇消费、传统消费与现代消费协调发展,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省各市县全面完成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将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范围扩展到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产业园区和100个特色旅游景区。有效衔接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集聚区,逐步建立城乡一体、集聚发展、运转高效的物流配送网络。加快推进农村“百千市场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双进工程”建设。研究新的消费需求和时尚潮流,建立健全一批时尚街区和特色街区。积极推动便民利民消费设施建设,鼓励流通企业到社区设立中小超市、便利店等便民利民网点,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服务圈;逐步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2)大力拓展消费领域。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景点建设为契机,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和市场产品供给,加大入境旅游和高铁旅游市场开拓,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带动旅游消费;加快“多彩贵州智慧旅游云”建设,进一步扩大“国家公园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全力打造“美丽乡村贵州游”特色品牌。积极组织好工业产品下乡活动,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活动,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村消费。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条件,加快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加快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进程,推动住房消费。巩固提高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重大展会的影响力,促进会展消费。鼓励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利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和民族节日开展各类营销活动,扩大假日消费。大力发展健康管理服务产业,重点发展远程医疗、健康咨询、健康文化与教育等新业态,支持健康养老消费。鼓励休闲娱乐、健身娱乐等文化体育消费。
(3)积极培育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普及和深化电子商务应用,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模式,支持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移动金融服务等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加快电子商务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加快“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加强电子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工业、食品安全、环保、电子商务等“7+N”朵云建设,全力打造“云上贵州”。鼓励大型零售企业与商业银行合作开展各类信用消费业务,鼓励银联卡刷卡消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支持流通企业与绿色低碳商品生产企业(基地)对接,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培育一批绿色商场、绿色市场和绿色饭店。
(4)着力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着力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合理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加大对商业用电与工业用电同价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鼓励流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和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
5.积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贵州的发展之基、转型之要、跨越之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两手抓”、用好本地人才和外来人才“两促进”,促进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我省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适应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加快新设和调整紧缺学科专业,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继续实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办法”,“5个100工程”人才支撑计划和优秀企业家人才培养工程,充分发挥院士及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等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平台载体作用,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全力推进“9+3”义务教育及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推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职业教育”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认证。加大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力度,落实好高技术人才振兴计划和“5个100工程”职业培训工程。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加强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培训,支持企业建立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健全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农技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的培养扶持。
(2)大力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我省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引进掌握关键技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完善柔性引才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省从事兼职、咨询、讲学、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加大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政策的落实力度,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好用活和留住人才。改革人才选拔使用方式方法,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有利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以科学设岗为基础,以强化单位自主聘任为核心,真正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流动和退出机制,探索试行政府雇员制度。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和地区之间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相互流动。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完善人才评价标准,积极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与业绩、能力相适应,鼓励人才创新创造,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保障人才合法权益的分配激励机制。
(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就业服务平台。利用全省公共人才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人才库和岗位信息库,构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全省人才基地和创新团队建设,继续加强重点学科、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等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大学毕业生创业见习园、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按照总支出、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设立人才基金。
6.积极实施基础设施支撑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虽然“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但经济基础薄弱,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十三五”期间,必须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以交通、水利、信息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大力改善发展的基础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和“4+6”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1)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的原则,完善交通网络布局,强化节点衔接,加大对外、对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道功能,形成连通内外、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成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问题。大力推进以高速快速铁路为重点的铁路网建设,建成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等铁路,新开工贵阳至南宁客专等铁路,争取建设贵阳至襄阳客专、贵阳至兴义等铁路,实现贵阳至周边省会及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2-7小时高铁交通圈;加快市州互联互通铁路建设,实现贵阳与其他市州中心城市快速连接。加快以高速公路为重点的公路建设,实现与相邻省(区、市)多通道互联互通,省内基本形成高速公路“678网”;加快建设连接重要产业园区、景区、资源开发区、机场、港口等节点的联络线;大力推进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实现村村通泥青路(或水泥路)、村村通客运。进一步完善民用航空体系,完成贵阳龙洞堡三期及黎平、遵义等机场改扩建,新开工建设威宁、黔北、罗甸等机场,加快形成“一干十六支”机场布局;积极发展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水运通道建设,打通乌江、红水河航道,提升航道等级;继续加强库区航运、旅游航运、水电站通航设施和农村渡口建设。做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在重要的节点城市规划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站场和物流设施。
(2)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骨干水源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城乡生产生活供水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黔中水利枢纽、夹岩、马岭和黄家湾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提水泵站、河湖水系连通等工程,推进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完善灌区配套改造工程建设,加快产业园区和城镇用水保障工程建设;统筹协调发电和供水功能,提高重点区域水资源综合调配和应急供水能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提高重点城市、城镇和防洪保护区的防洪能力,完善旱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快完善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3)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出省宽、省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目标,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重点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统筹推进实施4G网络建设工程、光网城市工程、宽带乡村普及工程、典型区域综合示范工程、中小企业宽带应用工程等5大重点工程,落实“宽带贵州”行动计划,构建高速、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实施大数据战略,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平台,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开发应用。强化信息网络安全保障,建立集容灾备份、电子认证、安全测评、应急指挥于一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胡鞍钢等.关于“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的建议[EB/OL].[2014-06-29].http://www.aisixiang.com/data/75886.html.
[2]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浙江经济,2015(4):32-37.
[3]杨健燕.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建设内陆开放高地[EB/OL].[2013-12-30].http://cpc.people.com.cn/n/2013/1230/c368480-23975343.html.
[4]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05-29].http://news.ifeng.com/a/20150529/43860216_0.shtml.
[5]胡敏.“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拉开序幕,须着力解决五大突出问题[EB/OL].[2014-09-09].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909/c148980-25623506.html.
[责任编辑:徐子珺]
Study of Important Strategy of soci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Guizhou during “Thirteen Five” period
Cheng Jin1, Li Dong-lian2
(1.Guizhou Govern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Guiyang, Guizhou 550004;2.Industry Office, Guizhou Govern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Guiyang, Guizhou 550004)
In the new normal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uizhou will have to face the new situation, new tasks, new requirements and new challenges during “thirteen five” period. Besides building Guizhou to a powerful industrial province and urbanization of rural areas,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ourism also serves as the main strategy to expand the original "two main strategies" to "four main strategies."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opening and driving, innovation-driven, green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expansion,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province with talents and infrastructures. A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framework of “4+6”, the aforementioned supporting strategies will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the surpassing of Guizhou province. "six strategic support"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our province, latecomer to catch up "4 + 6" strategic system.
“Thirteen Five” perio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ortant strategies
2016-01-11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调研起草第二阶段工作推进方案》重大专题调研课题“‘十三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研究”(第四项重大专题调研)。
1.程 进(1959-),男,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省管专家。研究方向:工业经济。2.李冬莲(1977-),女,贵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处副处长,硕士。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F120
A
1671-9549(2016)01-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