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燕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化
徐 燕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是促进工业化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在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中,学者们多数比较重视地理环境和交通的作用,对于制度和技术关注得较少,或者只是侧重于一方面的研究。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对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影响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后至民国初年和南京国民政府这三个阶段表现出突出的作用,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过程以及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新型工业化
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在于资本的积累,强调涉及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的作用。近年来,对于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新制度经济学。同时,技术进步成为另一个被关注的视角,以罗默、卢卡斯等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1]。本文从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视角分析自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这段时间内,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状况以及具有的时代特征,及其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
1.1制度变迁是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开展洋务运动,兴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到1894年,“共有工厂119家,矿山9座,运输电信企业3个,资本额共约20 056.2万元”[2]。洋务企业多采用官办制度或官督商办制度的形式,商人自负盈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商人的趋利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股份制经营形式是官督商办企业采用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了企业绩效。由于官督商办带有强烈的封建色彩,近代工业企业虽然有着西方企业的躯壳,骨子里还是封建性质的,存在很大的不彻底性。
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维新派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提倡君主立宪制度,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商办工业开始涉足重工业,打破了由政府控制重工业的格局,“1895—1913年共创办464个工矿企业,资本额9 082.1万元”[3]。同时清政府实行“恤商惠工”政策,提出要“振兴商务”,颁布《商律》《简明公司注册章程》等鼓励商人兴办企业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化得到持续发展,出现近代工业化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新企业数量和企业注册资本增长速度较快,南京国民政府支持与推动工业化发展,制定并颁布的经济法规就多达200多项,比如《民法债编》《公司法》《统计法》《会计法》《商业登记法》《审计法》等,为新式工业企业提供了制度和法律的保障,政府不断完善经济法规,建立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这种强制性的制度变革对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1.2技术进步是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动力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之后,以地主阶级为首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的自救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还重用华衡芳、徐寿等著名的科技人才,鼓励发明创造,提倡研究和创新,但是这都是局部性的,未能得到全面开展。洋务派引进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派遣留学生留学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洋务运动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局部地区产生,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它能取得很大成效并产生深远影响,技术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民国初年,中国近代化进入高潮,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企业进口机器设备总值占进口商品总值由1873年的8.1%增加到1920年的28.3%[4]。1918年,企业使用的蒸汽动力总和达到8.2万匹马力,比1913年增长了3.9万匹[5]。芜湖明远电厂开办之后“所用之引电机器系由德国运来,其余机器并蒸汽炉系英国运来”[6]。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利用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更新设备上。为了提高生产率,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各企业纷纷革新技术、更新设备。1931年,芜湖明远电厂增购一台1 900千伏安的西门子发电机和两台6吨每小时的英国拔伯葛锅炉,并将四至八届的应付股息191 600元拨作新股用来更新设备[6]。棉纺织业中,申新纺织公司、永安纺织印染公司等先将细纱机改为大牵引,后又引进英国最新式纺纱机。1929年民营纱厂平均每个工人占有纱锭的数目为15.33枚,到1935年提高到19.19枚,继而平均劳动生产率由每人8.86件提高到15.07件[7]。这些技术上的革新不仅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促进了近代工业化发展。
2.1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
从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来看,近代工业化起步时期采用的是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即用自行生产的军工产品替代西方列强的同类产品。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近代工业从一开始时没有选择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等消费品工业来进行进口替代,而是兴办军事工业,生产军事产品。从1861年到1894年早期工业化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有24家,生产的产品以子弹、火药、枪炮为主,军事工业企业主要由政府管控,产品以调拨分配的方式运销全国各地,有着广阔的市场。军事工业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比较强,如江南制造总局是早期工业化时期规模最大的兵工厂,到1894年,累计生产245具刨床、316具机器、4 081 470磅火药、158 250个枪弹等[8]349—351。
2.2以轻工业为主的民办企业兴起
工业化发展的活力在于民营资本和民办企业的发展,而中国近代工业化开始时就以官方资本以及官办企业为主,导致经济发展缺乏活力。近代中国最早的民办企业是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到甲午战争前,民办企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其中工厂共145家,矿厂共22家,小火轮公司有3家[8]452。早期的民办企业多数规模比较小,发展水平比较低且技术含量低,尽管如此,它们仍然给早期工业化带来了活力。
甲午战争之后,出现两次民间投资和民办企业的高潮,民办企业迅速兴办起来。1895—1913年新建资本万元以上民办厂矿有463家,资本总额为9 110.3万元[9]282。民办企业主要集中在棉纺织、面粉、卷烟、缫丝等消费品行业,并且以进口替代型轻工业发展尤为突出。在1913—1926年这段黄金发展期,以民间资本和民办企业为主的民间主导型进口替代战略发挥了巨大作用,民间资本和民办企业迅速增加,其中棉纺织业发展最快。
2.3国家资本主义逐步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前10年是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从1928—1936年工业增长率达8.4%,而1931—1936年甚至达到9.3%[9]366,发展速度比较快。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致力于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国家对重要部门进行控制。1928年通过的《建设大纲草案》规定:“凡关系全国之交通事业……关系国家前途之基本工业及矿业,悉由国家建设经营之。”[9]359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国家资本对金融业进行全面控制,并且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进行干预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1935年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及其所形成的系统,控制着全国资源和经营重要工矿企业的经济结构。资源委员会将绝大部分重工业和采矿业置于南京国民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到1937年前已建立了20多个国有实体企业。在全国工矿业中,国家资本的比重不断上升,到1936年底,国营企业的总资本占当时国内华资工业资本总额的15%[9]362。
3.1技术进步和政府领导是工业化发展的关键
技术进步和技术模仿在工业化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技术进步是工业化发展的动力,其中原创性的技术进步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民间主导型工业化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而民国政府忙于争夺地盘和权力,无法及时满足民办企业发展所需的制度和外部环境支持,导致产业结构集中在轻工业和消费品行业,重工业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同时这些行业多是技术水平低下且难以提高的行业,企业规模较小且竞争能力差,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导致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产业结构畸形化。民办企业的出现虽然给工业化的发展带来活力,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工业化的发展和推动既需要注入民间力量,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给予支持和领导。
3.2民营经济是工业化发展的活力
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在任何时候政府对经济的支持和调控都是必要的。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活力的动力和源泉,工业化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成分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民营经济用三分之一的资源,为国家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63%的贡献,是整个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力量。到2001年,我国国有经济下降到20%左右,非国有经济上升到80%左右,其中民营经济已占50%以上,占比进一步提高。现阶段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长远走下去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程度。同时,要充分调动民营经济的活力和积极性,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作贡献。
[1]杨柏,邹小勤.宏观经济学(双语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47.
[2]卢锋.对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初步考察[J].教学与研究,1988,(6):35—41.
[3]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1895—1914年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869—919.
[4]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72—73.
[5]阮湘.中国年鉴(第一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1 430.
[6]周忍伟.传统城市近代工业发展轨迹和特征——芜湖近代工业个案研究[J].安徽史学,2004,(1):92—95.
[7]清川雪彦.日商纱厂在中国棉纺织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地位与影响[J].经济学术资料,1981,(1).
[8]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4.057
2015-11-04
徐燕(1991—),女,安徽芜湖人,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F091.349
A
1674-6341(2016)04-0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