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府治祭祀空间

2016-08-18 07:40
关键词:城隍太守徽州

周 海 波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31000)



明清徽州府治祭祀空间

周 海 波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31000)

明清地方城市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地方城市建设中祭祀空间的布局占据了地方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位置,形成了地方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这种空间布局形成了一般范式,并对明清地方城市的建设形成影响。

徽州府治;祭祀空间;明清地方城市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地方城市兴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中城市中的祭祀空间在城市空间规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建立后朱元璋于洪武四年大正祀典,一些先前存在于城市的庙宇建筑被毁,但一些新的全国性祭祀空间也得以产生。这些祭祀空间对明清地方城市空间布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地方城市对这种祭祀空间除了吸收保留外又进行了创新。

1 明清府治祠庙概览

地方官一个重要的职能是教化生民,祭祀不但是其教化百姓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城市建筑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赵吉士认为:“国有祀典也,山川社稷而外无滥及焉,新安自洪武间诏汰一切淫祠而特命有司祭,程忠壮汪越国可谓正矣,原俗多尚鬼史巫纷若会未百余年。”[1]1142徽州地区坛壝祠庙众多,其中府治中的坛壝祠庙设置情况如表1。

表1 徽州府治坛壝祠庙情况一览表

续表

坛壝庙祠祭祀时间坐落位置备注孚惠庙府城东门外灵顺庙城东北蔺将军庙潮水门外玄坛庙府城乌聊山祀赵元帅任公祠府城南祀梁太守惠祠城隍庙右六县皆有祠吕司马祠在府太平兴国寺祀唐歙州司马吕渭舒先生祠在府学西祀宋教授舒璘尚贤祠在府南门外又名十太守祠,万历中知县张涛入梁太守徐擒合祀改今名,后又入明太守陶承学陈所学洪有助,共一十四人显忠祠在府城南街祀明靖难忠臣徽州知府陈彦回节烈祠府城机巷口杨先生祠在府学东祀教授杨昇孙公祠每岁二月十五致祭在府天宁寺何留二公祠在府东门内旧弭灾亭,中祀知府何歆留志淑陶公祠在府东太子堂祀知府陶承学陈公祠在府东太子堂前祀知府陈所学循良祠新安卫内祀太守彭公名宦祠在文公祠左即企德堂乡贤祠在文公祠右即遗爱堂朱子祠每岁三月九日九月望日儒学明伦堂右

注:本表主要采用中国地方志集成康熙《徽州府志·卷八》《营建下·祀典》中的记载,其中名宦祠、乡贤祠、朱子祠在弘治、嘉靖《徽州府志》列于祠坛,但在康熙《徽州府志》中认为三祠本在学宫内,不同于他祠,遂改附于卷七《营建上·学校》。

徽州府治祠庙可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层面的祭祀祠庙,各州县同祀。二是具地方色彩(民间化信仰)的祭祀祠庙。

2 明清徽州府治的全国性坛缱

国家层面的祭祀组织,徽州府治中由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郡厉坛、城隍庙、关公庙、旗纛庙、东岳庙组成,这些祠庙祭祀时间、礼仪在中央政府有明确规定。

2.1社稷坛

在中央政府,天子有社稷坛,是国家与国土的象征之神,因此地方政府的社稷坛在各种祭祀活动中是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洪武年间对府州县的社稷坛祭祀有明文规定:“府州县社稷,洪武元年颁坛制于天下郡邑,俱设于本城西北,右社左稷。十一年,定同坛合祭如京师。献官以守御武臣为初献,文官为亚献、终献。十三年,溧水县祭社稷,以牛醢代鹿醢。礼部言:定制,祭物缺者许以他物代。帝曰:所谓缺者,以非土地所产。溧水固有鹿,是有司故为苟简也。百司所以能理其职而尽民事者,以其常存敬惧之心耳。神犹忽之,于人事又何惧焉!命论如律。乃敕礼部下天下郡邑,凡祭祀必备物,苟非地产、无从市鬻者,听其缺。十四年,令三献皆以文职长官,武官不与(卷四十九礼三)。”[2]1268按此规定,社稷坛多建在城外西面,符合《周礼》中城池规划的左祖右社格局。

2.2风云雷雨山川坛

该坛在明以前分祀风、云、雷、雨、山川诸神,明初对前代的祭祀礼仪有了较大修改。据徽州府志记载:风云雷雨山川坛,本府宋元,但易坛以屋,或肖神像祀之,符祀式风师在社壇之东,雷师在社壇之西,雨师又在其西,各稍北,其坛并早小于社,后惟雷雨师坛附于社风师坛,在东关明,合风云雷雨山川为坛,迁南门外,南面制同社稷坛。可知在明各坛才合祭为一坛,而且政府从制度上规定了该坛的位向,坐落于城郭南面。

2.3城隍庙

夫城隍者,城池之神也。关于城隍庙的起源现在难以考证,故在洪武二年有礼官说:“城隍之祀,莫详其始。先儒谓既有社,不应复有城隍。”[2]1286在唐已有城隍之祭的记载:“李阳冰《缙云城隍记》谓‘祀殿无之,惟吴越有之’。然成都城隍祠,李德裕所建,张说有祭城隍之文,杜牧有祭黄州城隍文,则不独吴越为然。又芜湖城隍庙建于吴赤乌二年,高齐慕容俨、梁武陵王祀城隍。”[2]1286唐宋时期城隍庙的祭祀并无明确的祭祀品秩与礼仪,至明时才加以封爵定品秩。“明洪武二年犹寻旧诰,封监察司民城隍威灵公,至洪武四年大正祀典,在府曰本府城隍之神,在县曰本县城隍之神,每春秋及新官上任或有灾旱皆祭。”[2]1286

关于城隍庙的位向,明史中记载:“永乐中,建庙都城之西,曰大威灵祠。”根据徽州府情况看,一般设于城西,居于府治或县治左。

2.4郡厉坛

泰厉坛祭无祀鬼神。《春秋传》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此其义也。《祭法》:“王祭泰厉,诸侯祭公厉,大夫祭族厉。”《士丧礼》“疾病祷于厉”,《郑注》谓“汉时民间皆秋祠厉”。

郡厉坛的祭祀礼制:则此祀达于上下矣,然后世皆不举行。洪武三年定制,京都祭泰厉,设坛玄武湖中,岁以清明及十月朔日遣官致祭。前期七日,檄京都城隍。祭日,设京省城隍神位于坛上,无祀鬼神等位于坛下之东西,羊三,豕三,饭米三石。王国祭国厉,府州祭郡厉,县祭邑厉,皆设坛城北,一年二祭如京师。里社则祭乡厉。后定郡邑厉、乡厉,皆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3]1311。

由上可知此坛皆设于城北,与徽州府情况相同。

2.5旗纛庙

这是一种关于战争的祭祀礼仪,纛,谓旗头也。《太白阴经》曰:“大将中营建纛。天子六军,故用六纛。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首。”唐、宋及元皆有旗纛之祭。洪武元年明政府正式确立了旗纛庙的祭祀礼仪。“命建庙于都督府治之后,以都督为献官题主曰军牙之神、六纛之神。七年二月,诏皇太子率诸王诣阅武场祭旗纛,为坛七,行三献礼。后停春祭,止霜降日祭于教场。其二,岁暮享太庙日,祭旗纛于承天门外。其三,旗纛庙在山川坛左。初,旗纛与太岁诸神合祭于城南。九年,别建庙。每岁仲秋,天子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卫官行礼。其正祭,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众,凡七位,共一坛,南向。皇帝服皮弁,御奉天殿降香。献官奉以从事。天下卫所于公署后立庙,以指挥使为初献官。僚属为亚献、终献。仪物杀京都。”[3]1301

徽州府治旗纛庙在新安卫侧,这也是受都城中旗纛庙建于都督府治之后的影响。

2.6火神庙

火神庙的建造开始于元代,至明朝时火神庙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地方城市。古人认为火灾的发生是火神到处游走的结果,为使火神安定遂祭之。但火神庙的位置不像以上几种坛庙,皆有明确位置。火神庙信仰在明代已经遍及民间。

2.7小结

在徽州府治中,以上六种祭祀皆有严格祭祀规范、建筑规范、等级规范,由中央政府作出统一规定,其庙宇遍布治地,这对于地方城市的建筑空间分布影响很大(如图1)。

徽州府下六县皆是按照此模式建筑城池,这种模式确立了徽州地方城市空间的大致框架。

3 地方性祭祀

徽俗原多尚鬼史,祠庙复杂,后经几次较大的大正祀典活动,一些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动得以厘清。清代赵吉士在编修《徽州府志》是将徽州的祠庙作了整理,赵吉士根据旧志记载以及现存祠庙,进行取舍:

一新安祠庙最多,各村水口未有无琳宫梵宇者,豈能徧载,今除旧志外,各邑有合祀典及功德及名或劝名著赫者補入,余俱从略。

一旧志名宦乡贤祠,俱在祠坛内,今移附学校,后以祠原在学宫也。

一名宦有功德者,必有生祠,然岁久颓坏者多,今俱照旧志,及各县志存其名目,所以为廉吏之劝也。

在徽州府治中存有的祠宇多为乡贤祠、名宦祠。乡贤祠如:“杨先生祠,在府学东,祀教授杨昇,门人程富吴宁金宗善莊观,程志学,方勉张昊,许士达江浩康,怀同建少传泰和王直记。”“舒先生祠,在府学西祀宋教授舒璘。”名宦祠如:“尚贤祠,即先正合祀祠,又名十太守祠,在府南门外,明嘉靖中知府陶承学,建祀晋太守程元谭,梁太守任昉,明太守陈彦回孙,遇张祯彭泽何歆张芹,留志淑王继礼,万历中知县张涛入梁太守徐擒合祀改今名,后又入明太守陶承学陈所学洪有助,共一十四人。”“孙公祠(1124),在府天宁寺,左祀知府孙遇,新安卫千总于聪,暨士民殷伯详孙公润等建,弘治中公润子璨,又同张尚相率郡民,合词俱奏,敕令有司,每岁二月十五致祭,祠内原有祭田二亩,新安卫千户于明暨休宁县民孙璨歙县民朱克绍程永福等捐田一十一亩五分八厘入祠,并原田共一十三亩五分八厘以备秋祭,及条理与守人食用香燈之费,知府彭泽记,一在城南忠护候庙右,弘治二年,歙民姚兴等以旧祠在城内,乡人谒祭不便,故在建焉。”“陶公祠,在府东太子堂,祀知府陶承学。”[1]1123—1126这些多属于地方政府在国家肯定的前提下的创新。

4 结语

国家层面的祭祀建筑,国家有着统一规定,地方政府在设计上难以创新,而地方性祭祀祠宇则不同,在地点选择、空间分布上有更大自由,但是往往也会遵循一定规律,如舒先生祠,此人原为教谕,后其祠在府学旁。虽说如此,但庙宇的祭祀空间分布受国家行为影响很大,洪武四年大正祀典,许多庙宇位向、分布空间改变很大,如风云雷云山川坛,诸坛合为一坛祭祀;又如康熙间汤斌在江南毁淫祠活动,使得一些庙宇信仰得以禁止。 明清时期的地方城市的祭祀空间,由全国性的祭祀空间和地方性的祭祀空间组成,全国性的祭祀空间规定了地方城市的格局,而地方性的祭祀空间具有地方特色,主导了地方城市空间的祭祀活动。这两种祭祀共同规定了地方城市的祭祀空间,形成古代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

[1][清]赵吉士.徽州府志(卷8)[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

[2][清]张廷玉.明史(卷49)[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张廷玉.明史(卷50)[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4.058

2015-11-04

周海波(1990—),男,安徽安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史。

K892

A

1674-6341(2016)04-0139-03

猜你喜欢
城隍太守徽州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两个城隍
徽州春雪
城隍庙的来历
城隍庙的来历
让子弹飞
徽州绿荫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