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志鹏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 广州 510515)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消费社会人的需要的发展
吉志鹏
(南方医科大学, 广东广州510515)
人的需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生产社会到消费社会,人的需要产生的实践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需要产生的不同层面审视消费社会人的需要发展,生活需要是消费社会的主导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是消费社会的主流需要,精神需要在消费社会中日益增强。
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人的需要;发展
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人的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满足、在实践中发展。实践是产生需要的基础。消费社会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现实境遇,是当前人们生活的实践基础。“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消费社会,中国等国家也在经历着消费社会的转型”[1]。
消费社会的出现源于科技革命以及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消费社会并不是异质于生产社会的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经济发展以生产为主导还是以消费为主导不是划分社会形态变更的标准,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时就指出“生产和消费之间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这表现为它们相互依存;这是一个运动,它们通过这个运动彼此发生关系,表现为互不可缺,但又各自处于对方之外。生产为消费创造作为外在对象的材料,消费为生产创造作为内在的对象,作为目的的需要”,“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2],总体上看,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以消费主导经济社会的发展恰恰是为了延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此,鲍曼有更深入的认识,认为消费社会“在社会层面上,消费是为了支撑体制、团体、机构等的存在与继续运作;在制度层面上,消费则是为了保障种种条件的再生产,而正是这些条件使得所有上述这些活动得以成为可能”[3]。从“短缺经济时代的生产社会”向“过剩经济时代的消费社会”转型之后带来的最大的变化就是“温饱问题大体解决了”,这种物质基础的变化使人的需要以及基本需要衍生出来的生活模式、价值选择、道德审美和文化认同都产生了变化。生存需要等基本需要的满足使人的需要的层次越来越高,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产生需要的领域越来越宽泛。从而使需要的体系和需要的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需要产生的领域看,人的需要分为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生产需要是人类在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活动中所产生的需要,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正常进行的需要。生活需要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需要。社会生活是运用并消费社会生活资料的活动,因此生活需要实际上是消费需要,它包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品包围的社会,“堆积、丰盛显然是给人印象最深的描写特征。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罐头食品、服装、食品和烹饪材料,可视为丰盛的基本风景和几何区”[4]。人们生活在物品过剩的时代,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越来越多的商品处于流通中,生活越来越商品化,人们日益通过消费物品和服务来满足需要,生活需要成为消费社会的主导需要。马克思说“需求本身也是随着生产力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只要活着就有吃穿住的需要,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社会,“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和自然界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5],生活需要取代生产需要成为主导需要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人的需要的发展。它意味着人的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追求温饱的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消费社会的产生,生活需要成为主导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和泰勒制的管理方式造就了大众化的消费社会。这个过程中机器大生产使科学和管理实现了最佳的结合,从而实现了真正的生产力革命。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自然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将科学知识大量运用到生产当中,将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使科学真正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工业生产领域内部引起一系列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和泰勒管理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促成制造业飞速发展和剩余资本的快速积累,生产出大量的标准化的产品,生产饱和,产品的积压,扩大再生产难以为继,迫使资本家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水平刺激消费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生活需要成为消费社会的主导需要。
生活消费成为主导需要,拓展了消费的功能,使消费成为了实现自我和确证自身存在和创建社会关系的方式。马克思认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满足人的需要,生产和消费是人的本质活动基本构成部分。生产和消费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也就是说,生产和消费反映了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人们正是在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确证自身的存在并且实现自我。然而,“需求的数量和满足需要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是说,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产物”[7]。消费社会建立在生产过剩和物质丰裕的基础上,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财富的增长为大众消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费是经济发展的主导,生活需要作为消费需要,生存必需品的花费越来越少,资本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和消费意愿,耐用消费品行业迅速发展,广告、信贷消费迅速崛起,这种背景下人们的消费生活经历了从量到质、从理性、便利到感性、个性化的发展历程。消费的功能也随之拓展了,消费不仅是为了满足生存,消费成为了自由表达、彰显自我、追求快乐的手段。就像鲍曼所说的“永远不再无聊,这是消费者生活的准则”[8]114。而且随着消费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日本学者三浦展认为,当代消费社会已经进入“第四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意识已经从自我表达、“注重个人”发展到了“注重社会”倾向于解决消费生活中的诸多矛盾,克服过于个人化和孤立化的社会,而“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能够自然地产生联系的社会”。[9]
从需要的功能上看,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的对象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认为“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10],消费社会人的生存需要普遍满足,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成为消费社会的人的主流需要。这种发展是由消费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的。以福特主义为代表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大工业生产必然需要大规模的消费,客观上要求工人有足够的时间和工资才能实现,于是,“一天工作八小时,挣五美元”就成为了消费社会主导的生产方式,它一方面规避了产品过剩引发的经济危机,另一方面,客观上促成人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产生和发展。由此,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作为主流需要有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基础,并且作为消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费文化对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起了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11]。恩格斯在《致彼·拉甫罗夫》的信中,同意他的“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的提法,认为“人类的生产在一定阶段上会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不仅生产生活必需品,而且生产奢侈品,即使最初只是为少数人生产。这样,生存斗争——假定我们暂时认为这个范畴在这里仍然有效——就变成为享受而斗争,不再是单纯为生存资料而斗争”[12]。恩格斯的这个论断说明,满足正当的享受需要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消费社会人的生存需要普遍满足,享受需要成为现实的需要,而且成为主流的需要。享受需要的产生,首先表现为它是生存需要的延伸,是生存需要满足基础上更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说:“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永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总是要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由此,消费社会生存需要普遍满足后就会产生享受需要。人的需要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各种需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次,享受需要的发展使得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普及化。对奢侈品的消费已经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以前表现为奢侈的东西,现在成为必要的了”[13]19。商品的符号化功能日益凸显。比如,手机在刚刚产生的时候是一种奢侈品,起初没有手机的生活是没有问题的,今天,如果你如果没有手机生活就很不方便。再比如,汽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消费品和奢侈品,它同时具有实用消费的功能和娱乐享受的功能,它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也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如今汽车的拥有成为一种普遍。
发展需要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发展需要是比生存和享受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消费社会为人的发展需要的产生和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促进发展需要的普遍化。首先是自由时间的增加。这根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增多的自由时间成为了大众共享的集体财富,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节约“是劳动时间的节约……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因而“绝不是禁欲,而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的能力……既是发展消费的能力。……消费能力是消费的条件,因而是消费的首要手段,而这种能力是一种个人才能的发展,一种生产力的发展”[13]225。其次,消费社会以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并且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塑造着主体。“按照西美儿尔来说,消费是教养自我的特殊领域,因为自我是与世界上的客体进行互动而形成的,——当然也包括与其他主体的互动,而消费为这种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机会。消费要求消费者与消费对象相融合”[8]118。人的发展需要在消费实践中产生,在消费实践中满足。在物质充裕的消费社会,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马克思指出“消费生产出了劳动者的能力素质”,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人能力素质的提高是真正对生产力的发展的促进。消费资料越来越丰富,人的能力素质就越来越高,人的发展就越来越充分。因而在消费社会人的享受需要的发展及其满足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性标志。把具有多种享受能力视为有高度文明的人的一个特征,也是消费社会人的发展的重要特征。
按照需要内容,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即人们对衣、食、住、行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这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即人们对认知、道德、审美、情感、信仰等精神生活的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物质需要的满足会促进精神需要的产生。消费社会是物质产品充裕的社会,人的物质需要普遍地得到了满足,精神需要相对突出的表现出来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正如墨子所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消费社会人的精神需要的增强首先表现为人审美追求的普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就深刻地指出人的生活含有美的价值,人区别于动物关键就在于人不仅有物质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能以艺术的审美的眼光来进行他的日常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消费社会人的生存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摆脱了生存必需的束缚,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善自己的审美追求,使审美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众化的现象。人们开始从文化和审美活动的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发现生活、开垦生活。鲍德里亚就指出,在商品过剩的时代人对商品需要已经超越了其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更加看重其符号价值。商品的审美化包装就是典型的例子,独具匠心的审美化包装把“罗曼蒂克、珍奇异宝、欲望、美、成功、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向附着于洗衣机、摩托车以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上”[14]。这种审美的精神需要作为主观的范畴,一定程度上是通过物质手段来满足的,它也是消费社会的一种客观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的想象,消费社会的物质条件成就和实现了这种精神需要,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消费社会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的兴起与传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精神需要的增强。大众文化或消费文化是以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受众,通过非专业化、通俗化、简单化的表现方式,成为被社会公众广泛接受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的兴起反映了物质需要满足以后,人们精神需要的发展,大众文化是消费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不仅表达普通大众的喜怒哀乐,也体现着人们的趣味和追求。
面对消费社会的物欲横流而进行的理性批判和道德反思,是精神需要增强又一个重要表现。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所以,人按照自己的本性来安排世界,就是要人们在为个体自我完善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完善来安排这个世界。伴随着消费社会物质生活的充裕,却带来了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等消费伦理的困境,人们开始反思当琳琅满目的物品把大众日常生活从传统的悠然自得的自由状态引向无穷无尽的消费自由享乐之时,人的自由变成了由消费来加以组织的享受形式。人类的理性和批判能力让人看到了消费时代的极端后果,并且进一步审视如何超越消费社会对人的异化,寻求如何摆脱了物欲的束缚,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从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这种批判和反思正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升华和确证人之为人的关键。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的本能需要与文化需要反比例变化的历史。显然,要推动人类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升华人的需要,其中最主要的是升华人的精神发展需要。
[1] 刘方喜.消费社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2.
[3] 齐格蒙特·鲍曼.工作 消费 新穷人[M].仇子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8.
[4]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5]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4.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02.
[8] 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李漫,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M].马奈,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11] 袁贵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9.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3.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 迈克尔·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1.
[责任编辑:黄旭东]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消费社会背景下人的发展研究”(11YJC710017);广东省创新人才培育项目 “消费社会与人的发展研究”(WYM10087)。
吉志鹏,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81
A
1002-6924(2016)02-06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