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2016-03-16 15:44杨生平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明民族世界

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37)



传统文化基本特征及其评价

杨生平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100037)

作为物质、制度、观念和行为统一的传统文化既塑造着不同民族的社会和历史,又塑造着不同民族的人们。尽管传统文化十分坚固,但作为一个民族认知与情感地图,它会随社会发展而得到变化。全球化时代既是传统文化作用凸显时期,又是民族文化激荡与撞击时期;只有建立公正合理开放的世界秩序,才能更好处理不同民族文化关系并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情感地图;全球化; 世界秩序

“凡是民族的都是世界的”,“越是古老的越是弥足珍贵的”,一时间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语。确实,历史上没有象如今这样热衷于传统文化。连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享誉全球的“文明冲突”理论也是基于如此得出的。在亨廷顿看来,冷战结束便意味着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却不意味着世界矛盾的终结;自此以后,世界矛盾又会以文化冲突方式表现出来。因为,在他看来,可以用种种方式改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与政治制度,甚至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但却难以改变一个民族的信念与信仰。相反,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深入,文明冲突将会表现得愈演愈热[1]。这里姑且不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断言是否准确,但他提出的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信念与信仰)难以改变却是事实。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自然要问: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它是如何作用于人的思想与行为的,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和评价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文化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仁者见仁的问题。一般说来,人们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政治法律思想、艺术、伦理、宗教和哲学以及风俗习惯等;广义文化是指一切含有精神性质的东西,如茶有茶文化、饮食有饮食文化、服饰有服饰文化等等。虽说茶、服饰与饮食等都是物质,但如何制造和如何使用它们,却有着十足的文化意蕴。在这里有着高雅与低俗、时尚与粗犷之分。这样,又可把文化细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人的行为不仅受文化指导,其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制度文化(任何制度都是在文化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和观念文化(或精神文化)[2]。文化的内涵说明,凡是人类认识特别是改造过的地方都会打上文化的印记。也就是说,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文化的四个层面划分虽然让人们清楚了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但没有说明文化为什么会存在,它又是如何产生的问题。对此,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的观点有一定启迪意义。他认为文化是人类认知和情感地图和集体良知的母体[3]。就像在大海上航行一样,最可怕的并不是路途遥远,也不是惊涛骇浪,而是在茫茫大海上找不到前行方向。无论对初始人群还是对现在人们来说,面对浩瀚无边的大千世界,人类都是渺小的。人类在此浩瀚空间中要想找到一席生存之地甚至不断扩大空间,自然需要一张清晰的地图。好在人类有智慧,依靠它能不断绘制地图。对人类来说,需要认知两个世界,并把这两个世界认知的结果综合在一起绘制一张清晰的文化地图。这两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包括自我世界)。人类需要在认识自然世界中建设社会世界,又需要在社会世界构建中去面对改造自然世界时需要承受的一切。由于人类初期对自然力量认识不够,因而大多原始文化在绘制认知和情感地图时都以提升精神人格为取向、限制肉体欲望甚至牺牲肉体生命为代价建构集体良知。若用现在的观点看,虽然不同民族原始文化中具有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认知成分并不多,但它却成功建构了一张将客观世界与精神世界统一起来的理想地图。也许外人对此不屑一顾,也许这张地图其实并不能领航他们到达真正的彼岸。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民族的人们深信这张地图就行。文化地图的意义不只是解决人们认识与改造自然世界的问题,更是解决人们认识与改造社会世界特别是自我精神世界的问题。它需要重点解决人们的精神所托、情感所系与生活所归。只有精神问题解决了,并以此去绘制认识自然世界与自我世界的地图,才算是一张真正成功的地图。换句话说,如果一张地图只解决认知自然世界问题,却不能解决认识自我世界特别是精神世界问题,让人们精神无所寄托,那它就不是一张有用的地图。一旦一种原始文化得到一个民族根本认同,它就会潜移默化为该民族所有人认识世界、评判世界的标准,即渐渐内化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良知。

传统文化的坚固性自然跟该民族实施的教化与制度化有关。一个民族一旦确定并认同一种文化,它会用全方面教化方式向全民族成员渗透,将它制度化、习惯化与风俗化,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除此之外,传统文化物质化也是其坚固性的重要表现。马克思曾经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4]这就是说,人在改造世界的时候,既懂得按客观世界的规律去改造事物,更会把美的规律与情感寄托作用于其中。这样,一种客观事物既能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又能达到美的享受与情感所系的目的。如房子本只是为居住所用,但人们之所以要装修,自然是想让它也达到美的享受的效果。一些人不愿意装修或不愿意迁出老宅子,并不是意味他们不愿意享受新生活,只说明了他们对老宅子有一份牵挂。因为这里存有让他们不舍的故事与寄托。传统文化物质化不仅能让人们触景生情,更能让人们借景生情。重见旧景自然能勾起人们怀念之情(怀念的不只是物,更是人与事以及当年的生活方式),而借景生情更能让人们不断油然而生往日的生活与遐想。作为地图的文化与文化四个层面划分说明,传统不仅构筑着人们精神家园(情感地图),更是改造世界与人自身的方式。经过一个民族文化改造的世界自然会深深打上这个民族的文化烙印,经过一个民族文化熏陶的人们自然也会深深烙上这个民族的文化印记。电视片《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在那么多海外华人中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有人看完后热泪盈眶,这既说明物质文化能引起人们无限怀念与回忆,也说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一起深深影响并改造着一个人。

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很大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不可改变,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使传统文化表现出以下两个鲜明特征:其一,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由于世界交流越来越密切,人们对先进性文化成分越来越有共识性认识。这样,人们就在物质性文化以及部分制度性文化方面逐步产生统一性认识,并用它们去改造民族社会与文化。由于文化对物质性存在(尤其对经济)影响越来越大,而审美多样性又决定物质文化越有民族多样性就越有存在价值。于是,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统一性就和多样性并举存在。其二,文化的一元性与多元性。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资本为龙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文化在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同时又出现了文化一元性与多元性的对抗。资本向全球化文化的渗透决定着传统文化发展趋势必然是工具理性张扬、价值理性失落。也就是说,当资本向文化领域渗透时,人们必然更多会把传统文化与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此求得利润最大化。可这样的结果就必然使民族信念与信仰受到根本冲击。当这种冲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当人们渐渐意识到认知地图与情感地图矛盾时),民族传统文化就会彻底反弹,以此抗拒资本对人们精神的侵蚀,保护精神家园。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又把自身的价值观强加给其它民族。于是,作为精神信仰的文化在全球就表现为一元性与多元性对抗。一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向全球推广其价值观,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又以捍卫传统文化的方式拒抗西方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评价

文化与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文明是从文化演进而来,文明是一种文化或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区别在于文明有先进与落后之分,而文化却没有绝对的优劣。一般来说,文明是一个褒义词,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文明与科学紧密相联,而文化却不能直接与科学挂钩。只有经过科学证明的文化才能称得上文明;而科学也有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这样文明就有了先进与落后之分。相比原始人群的茹毛饮血与刀耕火种,农业文明本就是一种进步,可与工业文明特别是后工业文明相对,它又显然落后了。

既然文明来源于文化,那它为什么具有了文化不具有的性质?这还得从文化的产生说起。正如前文所说,作为一种文化特别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民族认知与情感地图。它解决的不仅仅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问题,更是解决人们是如何认识自我世界特别是自我精神世界的问题。从精神世界的角度说,不能轻易断定一种精神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的。如同样信仰宗教,我们就不能轻易断言其中哪一种宗教更好(因为,宗教都是奠定在无法用科学证明的基础之上的。既然都难以用科学证明,那就不存在孰好孰坏的问题)。同样是音乐,我们也不能轻易断言西洋音乐与中国民乐哪一个更好(当然,若从制作与欣赏角度看,我们是可以区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我们不能因为欣赏“小桥流水人家”,就否定“西风古道瘦马”的审美价值。“小桥流水人家”自然有阴柔之美,但“西风古道瘦马”也有粗犷之美。也许有人会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方式解读精神信仰与审美追求。其实事情也没有这么简单。凡是被多数人认同或推崇的信仰或艺术作品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它们至少从制作上是十分艰难和复杂的,从效果上讲是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邪教就不是真正的宗教,“三俗”作品就不是真正艺术作品。

在情感地图上,有两点需要说明:其一,说情感地图难以验证,并不意味着所有情感地图都得不到验证。同样是一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就是可以证明的,所以我们称它为科学信仰。其二,说情感地图难以验证,并不说明精神信仰与审美艺术就跟文明没有任何关系。这还得从一种精神信仰或一种审美作品推行的过程与效果来观察。如果一种精神信仰是强制推行并达到摧残人性的目的,或虽表面上充实了人的精神生活但实质结果却是达到维护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目的,那它就不仅称不上文明,相反还要被称为反文明。正是在这层意义上,我们说文化虽没有绝对优劣,但却有好坏。这里的好坏不但就一种文化内容而言,还针对其推行过程及其产生的效果而讲。对于那些从内容、推行过程与基本效果方面表现得较好的文化,尽管没有得到科学严格证明,但长期历史发展及其验证几乎证明了其存在价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称它们为“文明”也不为过。这也是不少思想家常在“文化”与“文明”概念之间互换的原因。

既然是地图,任何文化自然得有认知自然、社会与自我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方面的内容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就比较直接了。比如,一种文化能否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取得生产力发展;一种文化能不能促进社会效率与公平统一,推进社会自由、平等与民主;一种文化能否让个人做到身心统一,自由发挥其潜能,使人达到自由全面发展。所有这些都跟科学相关。我们把促进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文化称为自然科学(包括技术),把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称为社会科学,把促进个人发展的文化称为人的科学。一种文化中包含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成分越多,这种文化的优越性就越强,就是一种好的文化;反之,就不是好的文化甚至是坏文化。

当然,片断式地评价一种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毕竟传统文化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一个有机结构组成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做到有效认识自然和有效认识自我的统一是其根本。由于不同文化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表现出的特点不同,由此就有了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等所说的“文化圈”和“文化类型”问题[5]。有的文化可能更侧重于自我认识并把这方面思想过多投射于自然认识,因而表现出其精神思想充盈但科学思想不足的特点;有的文化可能更侧重自然认识并把这些方法过多投射于自我认识,因而表现出科学思想丰富但精神思想匮乏的特点。当然,能较好处理这两者关系的文化也有,像这样的文化就可能成为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的文化。其它与其类似的文化以它为中心加以建构,最终形成以它为核心的文化圈。由此,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道,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6]7-8,15“生活在轴心期三个地区之外的人们,要么和这三个精神辐射中心保持隔绝,要么与其中的一个开始接触;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被拖进历史。”[6]14

不同文化都要经过历史的洗礼,只有那些能成功应对历史发展与历史变迁的文化类型才能存活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四大古国文明目前只剩下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国文明的原因。即使存活下的文明,也需要吐故纳新,不断更新与充实自己,这样才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毕竟时代在变化,一种文化即使再好,它也不能完全预测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世界变化。就西方文化而言,它虽能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但其个人主义价值观却严重制约了它的发展。许多西方社会重大社会问题之所以间断性出现并寻找不到根本解决办法,不得不说跟这种思潮的盛行有关。而就中国文化而言,虽然在“养德”问题上有明显优势,但难以推进科学的发展也不得不说是其明显缺限。

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以及一元性与多元性特征,每个民族都要有明确的文化自醒与文化自觉,保护和捍卫好自己的民族文化,以此保障人们的精神家园与情感纽带。但文化自觉不等于抱残守缺,更不等于固步自封,每个民族都需要大胆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尤其在认知地图方面),以此使民族文化得到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与此同时,每个民族都必须参与国际斗争,力争建立公平合理开放的世界秩序。虽然民族精神信仰有很强的稳固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不能改变或得不到发展。当一个民族原有的情感地图已明显不适合其社会发展,这个民族自然就会调适其信念信仰,以此改变民族现状,促进其综合发展。民族信念与信仰的调适更应该以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对话的方式进行,而不宜用武力或霸权的方式推进。目前世界之所以出现明显的文化对抗,一方面是因为当下世界还没有出现能让所有民族都共同接受的认知与情感统一地图,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西方国家以强权的方式推广他们信奉的价值观。其他民族之所以不接受西方价值观,一方面是因为西方价值观也存在明显矛盾(个人与社会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矛盾等等),另一方面是因为一旦接受这种价值观,他们又会陷入新一轮被殖民之中。只有建立公平合理与开放的世界秩序,文化的认知与情感统一以及文化平等等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而这一秩序的建立自然需要所有国家与民族共同努力。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

[5](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郭小凌,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等,译. 北京:华厦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黄旭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全球化基本矛盾、特征和意义研究”(11B2X020)。

杨生平,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哲学。

G02

A

1002-6924(2016)02-062-065

猜你喜欢
文明民族世界
我们的民族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对不文明说“不”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