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老子美学思想之根源

2016-03-16 04:13胡静洁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万物

胡静洁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道法自然:老子美学思想之根源

胡静洁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道德经》既是老子的哲学著作,又是其美学著作。书中老子提出了以“道”主宰天下万物本源的宇宙生成论。“道”的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道法自然”,“道”依据自身的规律运行和发展,“纯朴之美”、“虚静柔弱之美”乃是事物自然状态下的美,和“道性”如出一辙,“道法自然”乃是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

美学思想;根源;道法自然

《道德经》是老子唯一的著作,全书虽然只有五千之言,但博大精深,胜义迭呈,妙语连珠,鞭辟入里。书中,老子以独特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等美学问题,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高人生修养和培养审美眼光等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启示和指导作用。书中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其美学思想就是来源于哲学思想。[1]23-37老子提出了很多美学上的重要思想,本文从美的产生开始论述,推论出老子“纯朴为美”、“虚静柔弱美”等美学思想,再对其美学思想产生的根源进行追溯。

一、美与丑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2]9大部分人会把第一句理解为: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其实老子的本意不在于说明美的事物变成丑的事物,而在于说明美的观念是因为有了丑的观念才萌生的。后面六句也是说明一切现象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下生成的。正如难和易相辅相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音乐的声音和人的声音相互调和,前和后相互接随。这里用万事万物相反相成的道理来说明“对立”的重要性。有无、长短、高下、前后等等,都是有了对立面才能存在,假如失去了事物的对立面,另一面就不可能存在了。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这也是《道德经》令人关注的价值所在。对立的关系不但存在着相反的含义,而且还存在着相互转化的作用。

事物内部和外部的平衡都是暂时的,很可能随时动摇,因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会走到其对立面,所谓量变引起质变,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在老子看来,这乃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属性,它反映在社会人事活动中也是如此,即所谓“曲则直,汪则盈”。[2]88正如乐极生悲、否极泰来。他还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诚。”[2]67-68大的道义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慧巧智出现了,伪诈才横空出世;家庭出现了纠纷,六亲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易判断谁是忠臣。[3]当美好的情景开始转化,出现问题,这时仁义孝慈的美德及忠诚的节操,才显得难能可贵。这里揭示了事物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其对立面的存在,其实就是以丑引美,当丑的事物出现,自然就会唤起人们对美的事物的强烈渴求。那在老子看来,什么是美呢?

二、无知无欲,纯朴为美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2]14老子认为“尚贤”是导致人们寻求功名利禄、滋生虚伪的根本原因。由于“贤”是人治社会的道德领域,权衡“贤”与“不贤”的标准是“仁”、“义”、“礼”等原则,而“仁”、“义”、“礼”恰恰是约束人性的教条,是人性追求自由的羁绊,不一味的崇尚名利就不会天下大乱,因此老子主张“不尚贤”。这里的无知无欲并不是老子推行的愚民政策,“知”和“欲”也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智慧或人性中自然的欲望,而是指巧智、贪欲等人类文明的副产品。[4]因此,老子主张无知无欲,并不是一味地否定常规的知识和平凡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不要把心智的作用渗透到自然欲望的本能里去,因为那样会使人产生出超出人自然需求的巧智和奢望。老子希望我们能回到婴儿、赤子和愚人的生存状态,所谓“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2]72-73这就是“大巧若拙”。

老子认为人性即是无知无欲、柔弱不争,像初生婴儿那样单纯质朴。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2]48王弼著:“爽”,差池也。李泽厚认为这是对老子时代把审美艺术活动混同于感官享乐追求的批评。所谓“为腹不为目”其实际含义是说人应该追求实际的物质而不仅仅是追求感官的愉悦。[1]196-198叶朗认为,“五色”、“五音”是艺术,指的是美,老子对美和艺术持一种简单的否定的态度。“为腹”,是实用的东西,它会让人产生生理快感;“为目”是美东西,让人产生审美感受。

老子强调,生活应该是返璞归真,就像木头,其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就是朴。他认为不要强求意志的改变,既不有为,而要用无为的手段来达到不无为的目的。一切都要做到因势利导,才不会背道而驰,这是老子具体的朴素审美境界的表现,然而纯朴和虚静、柔弱也是唇齿相连的关系。

三、虚静柔弱美:上善若水

我们要尽力使心灵达到极度的空虚,坚定地保持平静的生活,看着万物一齐蓬勃生长,从而考察其轮回往复的原理。因为人只有保持“虚静”的状态,才能冷静地站在一名旁观者的视角来观照宇宙万物的本原及其发展规律。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藻雪精神。”[5]意思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构思时,必须做到内心沉寂宁静,集中注意力去思考,使心田畅通,从而净化精神。在文学的构思中,保持虚静是重中之重,这对实现审美观照有特殊意义。“为腹不为目”是保持内心虚静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个人越是陷于外在的时空里,就越是不能自拔,久而久之会使自我与本我产生疏离,内心波澜起伏,人会日益空虚和浮躁。反之,一个人越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远离外在的喧嚣和繁华,心灵就会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眼睛就会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去体察,正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因此老子认为人要抵制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富足,他主张虚静之美。

老子认为,人的美好道德正如水德一样,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奉献自己去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位置,是最接近于“道”的。[6]水德接近于道德,水善利万物、默默奉献、谦逊处下、为而不争、因势成形、随遇而安。道家喜欢从事物的正反两面看问题,常常用最柔弱的东西来揭示以柔克刚的道理。水是柔弱的,然而水滴石穿,而且大水之势是难以阻挡的。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2]14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2]245

与之相反,一切表面上刚强的事物实际上都预示着死亡和衰落的迹象,即所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2]125老子认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2]231意思是人越不争,得到的东西就越多,以进为退、欲情故纵,反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乃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老子主张柔弱之美。

四、道法自然:美之根源

什么是“道”呢?“道”是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它先天地而生,寂静而无声,空虚而无形,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停止,我们可以把它作为天下万物的本原。老子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因此暂且称它为“道”,再勉强命名为“大”。在老子看来,“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是原始混沌,它是不断运动的,正是这种循环往复的运动构成了万事万物的生命。“道”并不是由不同部分拼接而成,它是个圆满自足的调和体,对于现象界的杂且乱而言,“道”是无限的完满和无限的整合。除此之外,“道”还是个绝对体,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而“道”是独一无二的,“独立而不改”。除此之外,“道”又是一个变体,周流不息地运转。“道”是悄无声息的,王弼说得好:“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7]事实上是不该立名的,如今勉强给它取个名,只是权宜之计,为了一时方便罢了。

从作为“天地之始”来说,“道”就是无;作为“万物之母”来说,“道”就是有,所以,“道”是“有”和“无”的统一,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是混沌和差别的统一。正是由于“道”按照其“自然”的本性运转,不为外物所改变,才能做到这些统一。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根据自身的状态,以它内部原因决定自己的存在和性质,而不必靠其他外在的因素和力量来实现自身的运转。道虽然产生万物,但不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主宰,而是让万物顺其自然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和发展。可见,“自然”一词,并不是名词。也就是说,自然并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事物,不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而是形容“自己原本如此”的一种状态。道的运行是以它自身的规律,即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法则。河上公注:“道”性自然,无所法也;陈鼓应也说“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道”从自然出发,以自然而归。“自然”这一观念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其美学的来源,由此可见,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目的在于排斥外在物质的阻碍,消解外在力量的干扰。

老子的美学思想是在其哲学思想中衍生出来的,“道”是生命与美的最初本原。“道法自然”,归根结底,“道”生发出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学观,老子主张自然之美,简单的美。《道德经》开篇就提到美与丑的对比,后面谈到的“恬淡之美”、“朴素之美”、“虚静之美”、“柔弱之美”(当然,《道德经》里的美学观点还有很多,这里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都来源于“无为”,是顺从人的本性生发出的美,来源于“自然”,即来源于“道”,因此,老子的美学思想来源于“道”,这种美学思想是对个体自由意义的理性追寻。

(责任编辑远扬)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黄朴民.道德经[M].长沙:岳麓书社,2011.

[3]文玲.从符号的角度分析韩非对《老子》的解读[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80-84.

[4]赵怀仁.老子再认识[J].大理学院学报,2005(4): 60-65.

[5]杨文虎.刘勰“虚静”的由来和还原[J].文艺理论研究,2004(2):44-52.

[6]李宗新.老子的水哲学思想[J].北京水务,2006(5): 58-60.

[7]孟庆丽.老子以“道”为本的言意观[J].渤海大学学报,2004(1):11-14.

I206

A

1671-5454(2016)02-0059-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2.016

2016-03-17

胡静洁(1993-)女,贵州大方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与传媒。

猜你喜欢
道德经老子万物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智者老子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
《道德经》“鸡犬之声相闻”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