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问题探析

2016-03-16 11:45雷友华
公共治理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民民主培育

雷友华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问题探析

雷友华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1464)

当前我国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现状喜忧参半,即大学生较高的政治敏感度与缺乏的政治效能感并存、较强的公民意识与偏低的民主参与度相伴、充分的公民身份教育与不足的参与式公民教育同在、明晰的现代大学制度与混乱的内部治理结构交织。而造成这种困扰局面的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政治输入与输出失衡、高校公民教育急需改进等。基于此,立足于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进一步做好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需要确立理性的培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科学规划出公民文化的最佳培育路径。

高校公民文化;培育;对策

一、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改革创新的纵深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巨大变化,也彰显出公民文化的教育问题成为民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目前,我国高校公民文化培育进展顺利且效果显著,但还存在着诸多棘手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现状。

一是大学生政治敏感度较高与政治效能感缺乏并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公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纵深推进,极大化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时空界域,相应地也极大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度。但由于诸多原因下大学生的政治诉求未能得到政府或学校的及时回应或解决时,往往造成消极被动不愿过问或过多地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尴尬局面,久而久之导致其政治效能感渐趋弱化。

二是大学生公民意识较强与民主参与度偏低相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公民权利观念和主体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据一份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公民意识调查显示,932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半数以上人具有较好的公民意识,仅有不足2%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虽然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向好,但民主参与心态成为束缚公民意识提升的羁绊,据同样的大学生民主参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民主参与程度普遍较低,这可能与其政治效能感缺乏现状有关,正所谓“若公民怀疑其政治行为对政治体系的影响力时,这将对其实施政治参与行为及程度产生消极影响”[1]。

三是大学生公民身份教育充分与参与式公民教育不足同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公民教育主要体现为德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其内容较多涉及的是政治民主、公共道德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缺乏政治参与技能培训。而参与式公民教育为公民教育之重要内容,对塑造大学生的政治民主品格起着关键作用。故而公民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身份教育层面,理应扎实开展参与式教育。我们无须回避目前高校参与式公民教育不足的现状,应借助学校、社团及班级等的民主管理,为学生营造民主氛围并在参与实践中培养民主参与性美德和技能。

四是高校现代大学制度明晰与内部治理结构混乱交织。高校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现代大学制度,但首要的是处理好大学内部关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这关系到不同职能群体如党群、行政、教职工和学生等在学校管理体系中的职权责分配。现阶段,我国初创期的现代大学制度内部治理结构还相当混乱,如行政利益分割与对立学术利益、行政权力争夺和压制学术权力等,这都极大地阻碍和挑战了高校公民文化建设。长期处于这种乱象状态中,不利于培育大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有碍于增强大学生的认同度和效能感,更无助于提高其民主生活的参与能力。

(二)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高校公民文化正处于形成期,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弱、民主参与度低、参与式公民教育少、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乱等滥状是制约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主要影响因素。造成这种困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仅从高校教育角度分析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输入与输出失衡。一方面,大学生政治输出过多时,往往会消极被动地遵从学校管理,对学校大事小情漠不关心,宁愿放弃自由权利,也不愿主动参与教学和管理事务等,更提不出有实际意义的愿望和诉求,公民意识有余而主动参与性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政治输入过多时,常常会固持己见认为交费求学有权利对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但缘于参与主体之间的权利失衡,学校往往会忽视学生的相关诉求,对其政治输入不能做出及时而有效地回应或满足,导致大学生参与意识和政治效能感逐渐弱化。二是公民教育亟需改进。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偏离公民教育的发展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现代人格且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政治倾向性突出。所以,我们应在坚持但不局限于教育为“社会制度”服务前提下,再细化分解教育目标为多元切实可行的教育分目标,以顺利实现差异学生社会化,培养多样化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之公民教育内容急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置应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的前提下,加强公民教育,着力塑造大学生政治品格和民主性格,重点培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允许社会个体有自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适宜公民教育的时代需求。现代公民教育要求师生双方是民主平等、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特别强调教师要公平待人、双向互动,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平等和批判精神等,但目前高校单向式传统教学法的施教过程和教学效果与公民教育需求相距甚远。

二、高校公民文化的培育策略

高校公民文化的培育必须牢牢抓住并依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通过确立理性的培育目标和培育内容,科学规划出高校公民文化的最佳培育路径。

(一)培育目标。

参与型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目标重点体现在:培养大学生民主政治素质、建设参与型人才高校、保持大学自身文化特质三方面。

1.培养民主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项最重要素质,包括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法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在现代民主政治体系中,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以培育政治素质为目标的公民文化,其重点是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大学生民主政治素质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影响不可低估。因此,高校公民文化建设必须以培养大学生民主政治素质为首要目标。

2.建设参与型人才高校。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打造参与型人才高地应是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的努力方向。当然,政治参与和培养参与型人才都应当是一个由低层级向高层级逐步发展的渐进式历程,如从校园参与到社会参与。由于深受封建传统思想的禁锢,我国公民民主参与意识淡漠,公民觉悟相对较低。尤其是大学生在信息化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更离不开参与和体验民主的实践历程。因此,建设参与型公民文化应当视高校建设参与型人才高地为核心目标。

3.保持大学自身文化特质。反之,如果高校缺少自身民主公平的文化特质,那么公民文化培育便无基础和前提。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重点是塑造民主政治素质,还要把现代大学民主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并借助隐性的文化力规范个人行为。同时,还有助于巩固大学的文化地位,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

(二)培育内容。

高校参与型公民文化培育目标决定了公民文化培育内容主要包括:主动公民观、参与性美德和民主教育理念等三个方面。

1.主动公民观。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政治参与行为却依然模糊被动,主动参与观念较为缺乏。究其原因在于主动公民观的缺位,而这正是制约民主政治素质的一个要件。主动公民观以责任和参与为核心,是主动公民身份不可或缺且互促互补的两个要素。一方面,公民主动相比被动更有力量和机会对社会发生作用,更有理性批判力量。另一方面,公民主动参与则是一种广泛性社会参与,不仅有利于公民社会的维护与发展,而且为公民政治参与实践提供锻炼机会。

2.参与性美德。是指通过民主方式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心、政治效能感、民主参与观、重视他人意见与保持批判性权力等美德。[2]99-100但目前我国高校较多地开展训导性美德培育,即教授学生相关政治知识,并进行理智和情感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包容理性等基本的民主美德,而参与式教育相对缺乏。参与性美德的目标是培育公民必备的参与精神和实践技能等政治素质,其有效途径应当以校园教育为主渠道,运用民主互动的方式方法,以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的目的。

3.民主教育理念。它与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密切相关,同时又直接影响或施加无形制约于具体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等。[3]高校公民文化培育需要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故而,高校公民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是要树立现代大学民主教育理念,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民主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充分激发参与民主生活的积极性,提高参政议政的素质和能力。

(三)培育路径。

高校参与型公民文化培育既非是一劳永逸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在长期教学实践历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和多方共同努力协作来逐步实现的。

首先,拓宽以德育为重点的公民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公民教育主要是围绕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展的,尚未设置统一的公民教育课程,尽管这两种课程教育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两者的教育侧重点各有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显明确的方向性和政治性要求,而公民教育则是一种适应现代民主政治生活的系统性综合性基础性教育,旨在培育公民的理性认知、个性意识、独立人格等与民主社会相适应的文明素养。因此,进一步完善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公民教育寓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同时,还应借助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方式途径来开展公民素质教育,从而为高校公民文化的培育夯实基础,其具体要求是:一方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培养“会治国,能守法”的现代公民为根本目标;[4]10建立既重视普适价值新成果又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知识体系;教育过程既体现民主平等人文关怀又提倡师生积极互动;教学评价注重个性差异强调践行表现等。另一方面,设置“主题教育”实现学科渗透。所谓主题教育就是科学地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开展以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为重点且辅以各学科知识的公民教育。当然,开展主题教育也可以借助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实现。比如,利用所属地的昔日重大可歌可泣事件,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践行。主题教育由于具有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往往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让学生以积极心态主动接受公民教育。同时,主题教育强烈的实践性对学生参与性美德培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其次,借力校园媒介培育民主的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对高校公民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过程。大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价值观和学校精神两大方面内容。学校价值观是一种具有导向意义和规范功能的巨大精神支撑。培养学校价值观,一要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构建;二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正面宣传;三要树立价值观践行者典型示范。学校精神则是一种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为求生存和谋发展而培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主流精神意识,它常常借助校训、校歌、校徽等形式呈现出来。例如,通过升旗仪式奏唱校歌及文艺活动、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系列精神创建活动,让学校精神铭刻于每位师生的头脑中并激励行动。

再次,健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保障机制。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一种制度性安排,其科学性决定着高校公民文化建设的成败,其中大学章程则是高校公民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保障。当然,大学章程的制定和完善必须坚持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和依法治校的原则,主要从下列环节着手:高校最终使命和基本目标;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学校与政府社会等外部关系;教职工和校友的权责;章程的制定及修订机构等。总之,大学章程的重要性体现在:它规范着制度化的大学精神文化,制度化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并内化到师生的态度理念中和落实到工作实践中,从而为高校公民文化培育筑起一道坚实的制度保障墙。

最后,拓展民主参与渠道。要全方位培育公民文化,学校应充分借助校外的力量(如政府和社会)。一是参加社区服务,引导学生参与社区生活,增强民主意识和参与技能,并通过社区服务对社会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课程学习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及公共政策等问题。同时,加强学校同社区的协作,实现大学生从校园参与到社区参与的过渡转变,为最终走向社会参与大舞台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建立学校与政府的合作关系,比如组织学生参加政府听证会,不仅能锤炼其建言献策和参政议政等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再比如,建言政府提供学生更多机会参与公共艺术品的选择,这对培育高校公民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互动意义:一方面,公共艺术品产生发展反映着有需求且进步的意识形态、有成效与前途的民主法制和有诉求并成就的公民教育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品以其寓意及产生、发展和保护历程又会促进民众的社会认同感、权利义务观、民主法治意识和公共道德观等的发生发展。

[1]周光礼,吕催芳.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8).

[2][美]艾米·古特曼.民主教育[M].杨伟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3]刘献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哲学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

[4][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M].张成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明加

2016—06—26

雷友华(1971—),男,河南固始人,河南财政金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8—4533(2016)05—0095—04

10.13975/j.cnki.gdxz.2016.05.015

猜你喜欢
公民民主培育
论公民美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