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因素在英语交际中的得体使用

2016-03-16 10:31姜爱贞娄利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目光姿势语境

姜爱贞 娄利杰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非言语因素在英语交际中的得体使用

姜爱贞 娄利杰

(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新疆 和田 848000)

非语言因素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在某些程度上影响学生英语交际的正确性。论文以非语言因素中的副语言、表情语、姿势语、目光语以及空间距离为例,阐述英语交际中应注意的事项,旨在提高学生英语交际实效性和重要性。

非言语因素;英语交际、得体使用

语言是记载文化的符号,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对稳定的语言又处在不断的变动过程中;语言又是一种民族心理的符号,影响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形成以及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区域性特色。

在交际过程中,人们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同时,仍然使用非语言形式辅助语言的表达,虽然非语言形式往往被研究者忽视,但是没有非语言形式的辅助,语言表达就会产生歧义,达不到真实意思的表达,甚至会让交际者双方生意思相反的理解。所以,非语言因素得体使用在交际中意义重大。研究英语世界的非语言因素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会英语,正确使用英语交际。

1. 非言语交际与交际的得体性概念

1.1非言语交际概念与功能

非言语交际也称为肢体语言,语言学家给出很多定义,有学者简单理解为“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有学者比较明确详细概括为 “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收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1]非语言交际毫无疑问是语言之外的交流,这种交流概括为“身势、手势、眼神、面部表情、交谈时的身体距离、沉默语行为、语调、音量、绘画、图像、衣着打扮和人体姿态、实物标志等等。这些都可用来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2]

非言语交流在英语交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常被理解为辅助性的,但是又是不可缺少的,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科学研究表明:“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公式中的'语调'和'表情'均为非语言符号”[3]其主要功能是与有声的语言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共同完成一次交流、交际过程。包括重复、补充、否定、替代,经常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2非语言交际的得体性的内涵

语言交际的得体性是指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说话人能够准确无误表达的意思,其效果必须是恰如其分的。而非语言交际的得体性是指非语言对交际环境的适应程度。如说话人的身份、肢体动作是否与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相适应,相适应即为得体,否则就是不得体。理解非语言交流得体性的内涵,首先要理解把握非语言交际离不开语言交流,这是因为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流的辅助手段,所以,没有语言交流的语境,非语言交际就不存在;其次,非语言交际有其民族性和地域性,包含有民族文化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虽然统一语言的背景下,肢体动作、非语言的隐义可能是不同的,这是非语言的丰富性的特点,也是非语言难以把握的准确性的难点,也是研究的必要性所在。

1.3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这就是说不但要重视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更不能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堂,多重视词汇、语法、语音的教学,往往忽视英语世界的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其结果将阻碍英语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着力探讨非语言交际的具体应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4]

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非语言交际可有效辅助人们的日常交际行为,帮助人们进行交际和沟通,在特定情况下可作为语言行为的补充和强调。”[5]现代课堂以启发式教学模式为主,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导演,教师的非语言交际对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在课堂上教师合理运用眼神,手势和表情,除有效调节课堂气氛外,还可实现英语交际词汇、语调等强化作用,进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2.英语课堂非言语因素的分析

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得体性的因素有文化差异和交际者本身在交际能力方面的差异。我们从副语言、表情语、姿势语、目光语、交际空间距离等加以分析。

2.1副语言

副语言(Paralanguage)是交际者心理动向、思维方式、道德修养、人格魅力等等内在气质和思想的外在表现。指在具体语境中指有声的现象,如果不在具体语境中副语言没有实际意义,如气喘、沙哑声、吃吃的笑声、不连贯的结巴声或拉长某一个音节等,这些有声现象不是词汇、语法或一般语音规则必然要求。在英语语境中,副语言比汉语更多一些,研究副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有助于表达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

从语言学的视角,人原本声音外,还有假音。为达到交际的目的,人有时控制并驾驭自己的声音,学会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在语调的抑扬顿挫、曲折变幻,语感的明暗好坏上仔细揣摩,让自己成为一个声音独特的人,这一点对交际来说十分重要。在交际中应注意音调适中,声音圆润;有节奏感,不单调。这样的声音会给听者留下精明能干,大方得体的感觉,为达到交际的目的做好准备。

心理学家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影响响度还有声音的前提下,音调提升或降低,语速减慢或加快的技术处理,然后让听者听这段录音并让其作出评价。结果,音调高的录音被听者认为是弱小、较为假惺惺,甚至被认为是神经质,而语调慢的被听者认为是冷血、不主动、不可信任。它给我们的启示:说话者如果音调过高,给人留下不成熟和易冲动的印象;尾音过长,声音太小,给人以否定的感觉;语速过快,让人难以明白甚至产生误解。

2.2 表情语

表情语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言。”[6]表情重点是面部表情,是人类表现最为复杂的部分,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代表着一个喜怒哀乐的呈现,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所以,心理学家认为人的面部表情是心灵的窗口,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热情、和蔼和善意的表情,脸上的肌筋动作都向上;表示不快、伤心和苦闷的表情,脸上的肌筋动作都向下。”[7]

在英语语境中,面部表情的表达尤为丰富,并与汉语语境中的面部表情有诸多区别之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得体性交际使用必须给学生讲清楚。如果用错地方就会产生歧义。如英语语境中,一个人在餐厅打碎一个盘子,他会难以为情地笑一笑,其它人会视之不见。同样的场景发生在中国,大家会一起笑,为他解脱。如果颠倒一下,在英语环境下,大笑是对他的嘲笑,在中国预示将发生严重事件。另外,这也要求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尽量使用得体的非语言面部表情,让学生熟识、理解、模仿,达到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

2.3 姿势语

姿势语言 (gesture language)指一般不是靠声音而是由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动作以传达意思的手段。[8]姿势语是当今世界各民族不可或缺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他能完成语言无法表达一种深层次交际思想,甚至某些时候比语言更直接表达亲近感、默契感,实现真实意思的表达。但是语言环境的多样性,也必然造就姿势语的多样性。

在英语语境中的姿势语与中国的姿势语有着差异性。以手势语为例,大拇指和食指做成一个圆圈,中国人表示“零”;英语语境表示“0K”。中国表示安静的手势是双手掌向前伸开,上下晃动,表示安静;英语世界用食指靠近嘴唇并垂直表示“请保持安静”。现在中国人也学会了这一姿势动作。当然也有些姿势会产生误解,英语语境叫人过来是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中国人把这种肢体语言看作侮辱或挑衅行为。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姿势语与交际者的身份相符,避免不适合的姿势语的使用。姿势语的“使用要把握好度。大幅度的手势,太夸张的姿势,频繁地点头,会给人造成不稳重的印象。”[9],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姿势语也要得体,身姿优雅,手势语少而精、动作舒展,自然大方。

2.4 目光语

在教育学中,经常提到的是课堂上教师目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光不能一直停留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学生的身上,而要呈现散漫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英语课堂也是如此,教授或练习过程中教师的目光必须符合教育学的要求。目光语言(eye languages)“是运用眼睛的动作和眼神来传递信息和感情的一种体态语言。在传递细微情感方面,目光语是起到其他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里,目光语运用的方法和表达的内涵有差。”[10]

在英语语境中的目光语与中国人传统习惯有较大的差别。如英语世界,长辈与晚辈的交谈,双方目光要对视,如果不是对视,听话者认为对方不诚实或认为想推卸责任;而中国人认为晚辈与长辈说话,要避免和长辈的目光接触,更不能长时间的目光接触,这样才显示对长辈的尊敬。“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交际中每个个体在倾听期间会有75%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而在谈话期间他们会有41%的时间在注视对方。另外,平均每次目视的长度是2.95秒,而每次相互对视的长度是1.1秒。”[11]

在英语课堂中目光语得体表现为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传达你对他(她)的关爱,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你的和蔼可亲;双向目光交流时,你要保持长辈的目光语言汇报学生,切不可是同辈的目光语言,这样会让学生理解错误,出现不必要情感错觉。

2.5 交际空间

人类学教授霍尔博士将交往中的距离领域划分为四种类型:亲密距离、私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并对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作了大致的划分:相距15-20厘米属亲密距离,相距45-120厘米属私人距离,相距1.2-3.5米属社交距离。3.5米以上属于公共距离。如果交际者身份与空间距离不对等,或大或小都会影响人的情绪,让人感到不适。

为此,在英语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应该在1.2米以上,也就是社交距离。这是一个得体的距离,不会因为太近,被认为侵犯了私人空间;也不会太远,产生疏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一个度,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发生不必要误解。

3. 结论

在探讨非语言的得体性问题时,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影响、母语言影响因素、语境因素等。为此,非语言得体的前提是要有牢固的语言基础知识,遵守语言交际原则,理解英语世界的社会文化、习俗、礼仪及禁忌等。其特点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非语言行为产生的沟通效果有时比语言表达更有效果,这是因为非语言能够展示交际模式和交际双方的亲疏关系,如某些行为动作的真实内涵只有交际双方才能领会,局外人无从理解行为动作的真实性;非语言因素另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可以从交际者言谈举止判断对方真实性格、态度以及思想情感,体现出非语言因素的丰富性。

[1][2]吴春秀,郭帅. 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的得体性策略研究[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1(1):54、55-56.

[3] 非语言符号.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client [4][5]陈科.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重要性[J].校园英语,2015(19):15、15.

[6] 吴卫国.目光语、表情语、手语[J].云南教育,2002(23):47.

[7]林记明.体态语言的功能及其应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4):49.

[8]姿势语言:百度百科baike.so.com/doc/6703191-6917146.html.

[9] 新闻中心.面试中的非言语交流技巧[EB/OL].新浪网 news.sina.com.cn/c/2007-12-28/..

[10]目光语.百度百科baike.so.com/doc/7587259-7861354.html [11]李祖华.面试中表情与体态语[J].决策,2007(12):57.

2016-10-30

姜爱贞(1979-),女,喀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研究;娄丽杰(1979-),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语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教育与英美文学。

[项目资金] 本文系中央高校“新疆南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偏误和矫治研究-以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为例”(批准号:SWU140921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目光姿势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会变的目光
您的目光 我的成长
请别告诉她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背后的目光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