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梅
(青岛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 山东 青岛:266109)
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探析
——基于古代读书人热衷科举入仕的对比分析视角
杨先梅
(青岛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实效性不强,大学生真正自主创业的比例很低。但在我国历史上,读书人却能纷纷热衷于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可以有选择地吸取科举制度的教化方式,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可供借鉴的教化路径主要体现在国家推行、社会普及和家庭教育三个层面。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应该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多渠道的教化方式,但三者又各有侧重,即国家层面重引向、社会层面重熏陶、家庭层面重启蒙。
大学生;创业教育;科举制度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双创”对于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大学生具有文化素质高、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敢于尝试的特点,理应成为“双创”最重要的主体。近年来由于各界对创业教育的大力宣传,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有所提高,但真正进行自主创业的比例还相当低。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本专科生人数已经达到50.1%和72.0%,但是真正自主创业的比例不足1%,明显低于全国2%的平均水平[1],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
在我国历史上,读书人由于“学而优则仕”的巨大诱惑,纷纷热衷于科举入仕。虽然国家官僚机构的名额有限,但想“登龙门”的读书人非常多,淘汰率极高。唐代每年到京城长安应试的举子有二三千人之多,进士及第者不过一二十人,入取率只有0.5%。而从入取人数与当时总人口的比例来看,如唐朝开元二十年(732年),总人口为4543万,只录取进士24人,录取率为0.000053%;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总人口为4673万,录取进士685名,录取率为0.000489%[2]。虽然科举之争如此激烈,入仕之途如此艰辛,但无数士人仍愿意皓首穷经终不悔,为其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才智。当前我们大学生创业教育就可以有选择地吸取科举制度的教化方式,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科举制度是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都可以自愿向官府报名,通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3]。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实行,1905年正式取消,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的诸多国家和一些西欧国家都产生深远影响。科举制度奉行政府出面招考,考生自由报考的原则,不用受阶级、身份、职业的限制,只要有才就可以金榜题名,从而跻身仕途。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大大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使读书人都沉浸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懈追求中,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历史上一个最具书卷气的民族。
但是科举制度毕竟是中国农业经济和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社会关系与专制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是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一种措施,自然具不可忽视的弊端,如功利色彩的读书观、束缚读书人的思想等。但这一方面的内容并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主要关注科举制度教化方式与方法上的有效性。无可否认,封建社会能让上至皇帝大臣,下至百姓黎民都砥砺士子勤勉读书,专攻举业;能让读书人将科考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并有着一年考不上再考一年屡败屡战的决心与勇气,这无疑是值得今人借鉴和深思的。
在增加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可供借鉴的教化路径主要体现在国家推行、社会普及和家庭教育三个层面。当前我国应该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多渠道的教化方式,但三者又各有侧重,即国家层面重引向、社会层面重熏陶、家庭层面重启蒙。
2.1科举制度教化之国家推行层面
其一,教育主导。封建统治者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其以教育为主导的显著特点,为我国通过高等教育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上科举之兴,兴于学校。教育之盛衰直接关系到科举之存废。科举的内容与方式对当时官学与私学的培养目标、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学习方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在科目的设置上,唐中央六学之中,国学、太学、四门学所学以儒经为主,参加秀才科、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书学、算学、律学主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明书科、明算科、明法科考试。在考试内容上,科举内容即官学内容。武德至贞观年间,因重振儒术的需要,科举制度中规定将《孝经》和《论语》作为天下举子必考科目,同时官学也将此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武则天统治时期,又将《臣轨》作为考试科目,故此书也成为官学学生的必修课。唐代中早期由于官学科目设置、教育内容等同科举考试的同一性,官学因此得到迅速发展。但后来随着科举考试改革的发展,考试内容和录取标准日益与官学教学课程相偏离,官学日益衰弱。与此同时,以传授儒家经籍和诗赋策论等知识的私学教育由于适合了应举需要得以快速发展。通过唐代科举与学校教育聚散离合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教育只有与科举相融合,才能提高士子入学的积极性;当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教育就应调整其传授的科目与内容,以让更多士子考取功名,士子们才会积极向学,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应,在当今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方面,学校教育依然要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各高校可以依据自身特色,有计划、有步骤、逐层次地推进创业教育,使自身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彰显出来。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创业知识欠缺、理论与实际脱节、创新意识薄弱等突出问题,高校应转变当前教育模式,通过开设《营销学》、《创业管理》、《创业技能》等必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通过讲座、研讨会、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并融合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多元方法来培养学生突出的创造性、强烈的实践性等创业素质。如果大学生通过三至四年的大学学习,能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就会自觉而又富有自信地把强烈的创业意愿付诸行动,大学生的创业行为就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其二,政令支持。封建统治者通过纲领和政令的支持,全面引领和持续推进科举制度的举行,这就为当前社会在增强创业教育实效性的进程中,制定指导性、纲领性和政策性文件提供了借鉴经验。唐朝时期,朝廷就颁布了众多有关科举的政令,如《唐令?选举令》就对科举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规定;《三师三公台省职员令》对科举的主持机关、《唐律疏议?职制律》对科举参与人的处分也都做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重视科举制度,继位不久就对当时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逐步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科举立法制度,并亲自主持了当时规模最为盛大的科举考试,他自己也热衷参与其中,同时还首开了一旦登科即可授官的先河。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化方式,极大地增加了科举制度对广大人民的吸引力。同样,在当今社会,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国家要制定覆盖全国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并使其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形成深入人心的规范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其三,表彰奖励。古代社会重视表彰奖励的教化方式,为当前我国树立和表彰创业模范提供了借鉴经验。古代士人科举高中,从政府到民间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进行大肆宣传表彰,以吸引更多士人参与到科举考试中来。在宋代,显示中举荣耀的礼仪和庆典主要有“金殿传胪”,即新科进士被录取后,要由皇帝金口唱名赐第,然后皇帝再一一召见。皇家还会出资赐以各种宴席款待,如恩荣宴、琼林宴等,连日庆祝,极尽热烈和奢华。状元和进士及第者还可以在自己府第悬挂文魁、会魁、进士、状元等牌匾以示荣耀。鉴古论今,在当代社会,功成名就之人依然是公众效仿和学习的榜样。大学生创业不仅能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还能推动我国技术不断创新;同时,创业过程也非常艰苦,炮灰远远多于成功者,因此更需要国家、社会的精神鼓励和支持。我国可以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邀请几个大学生创业者的楷模到场,现场表彰他们对国家的重大贡献。同时主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每年都应拿出大量篇幅报道新的创业英雄,以不断提高创业者的社会地位。我国如果能把创业提到振兴家族、提升个人身份地位的高度,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成为各行各业杰出的创业者。
其四,经费资助。古代社会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资助等方式解决科考经费的方法,为当前解决大学生引资无门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经验。士子出门应考,消费内容极为庞杂,主要有衣食住行费用、购书费、笔墨纸砚购置费和交际费等,并且绝大多数举子都要参加多次科考才能中榜,因此很多家庭都难以支撑举子多年反复应考的费用,这就需要寻求社会的资助。从唐开始,政府就通过发放财物、赐给食物、回家途中享受免费食宿等方式鼓励和支持科考。在官方进行资助的同时,民间也会自发进行资助,如民间捐款,为举子提供免费或低廉食宿的试馆、会馆。这些资助为举子特别是家境贫寒的举子顺利科考提供了经济基础。当前大学生创业遇到最大的“拦路虎”就是资金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给创业以赋税或房租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社会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助业贷款产品、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等,个人可以通过找亲朋好友筹借资金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来解决创业资金难题,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和成功率。
其五,读物普及。古代社会广泛流传的通俗读物详细描述了中举者的种种荣耀,来吸引读书人以毕生精力投入科考之中,能够“老死于文场而无所恨”,这为当今社会通过通俗读本和大众读物增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提供了借鉴经验。自唐以来,各朝举子的诗文作品、碑志材料和通俗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随着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展,重读书、重科举的观念便通过通俗读物的形式得到传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教育等教化方式的不足。从一定意义上说,通俗读物可被认为是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它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易于被人们接受。有鉴于此,当前应当以受众广泛的大众读物来宣传和鼓励大学生创业。中央或地方宣传部门可以对创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创业政策等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后撰写成集,向社会发行,并定期更新,使广大人民对创业能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去理解、认同、支持乃至帮助大学生创业。
2.2科举制度教化之社会普及层面
其一,民间力量。众多儒学大师引领的私人讲学之风和宋代别具一格的书院讲学制度的兴盛,为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们“开坛设讲”提供了借鉴经验。唐后期,由于科考内容与官学课程的分离,使得私人讲学随之兴起。如“博通五经”的王义方、精于《文选》的李善都曾聚徒讲授;“抗颜而为师”的韩愈和“不敢为人师”的柳宗元则是对门生在理论和学习方法上进行系统指导。到宋代,书院讲学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岳麓、白鹿洞、嵩阳与应天四大著名书院。理学家朱熹、政治家文天祥、思想家王明阳、目录学家王洙都曾在学院进行讲学。一般来说,私人讲学或书院讲学方式,比起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语言上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具体,从而使得儒学经典、科举制度为更多的平民百姓所熟悉、所通晓。在当今提升大学生创业积极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虚心向前人学习这种方法。高校教师、专家学者们应走出书斋,走向基层,以浅显生动的讲解方式向普通百姓宣传、讲解大学生创业思想,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其二,大众文化。封建统治者借助民间艺术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让平民百姓接受科举文化的濡染,这为我国当前以大众文化方式来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经验。在封建社会,很多百姓都没有条件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小说、戏曲、杂剧等艺术形式就成为他们了解并认同科举制度的主要途径。唐代普通民众家喻户晓的“李娃传”和“枕中记”的故事,就把中进士当作人生富贵荣华不可或缺的条件。通观我国古代戏曲作品,大多以男女爱情和婚姻生活为主题,但其中都少不了科举求名的情节。涉及到科举的作品中,虽然也有批判科举弊端的,但多数还是表现出一种求之不得的艳羡心态。通过民间艺术的形式使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潜移默化地接受科举文化的熏陶,使其明白科举及第意味着锦绣前程的道理,从而对读书做官产生无比迷恋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小说、戏曲、杂剧等艺术形式在民间大受青睐,才使其成为封建统治者宣扬科举入仕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当前社会,信息的传播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介为主要载体,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但是大众传媒的信息来源比较复杂,其中有的还带着虚假、暴力或色情等消极的内容,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在对其进行有力监管的同时,通过公益广告、影视作品、综艺节目等形式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创业氛围,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业中来。
其三,社会交往。封建社会“择善而交”的做法,为当前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成功创业提供了借鉴经验。古代科举考试不仅需要举子们在学业上努力奋进,还需要在人际关系上做积极的经营,以唐代最为典型。唐代科考在开元年间发生了重大变革,采取考生平时诗文能力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查方法,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科举考试中显现出来。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的作品《行路难》就表明不借助人际关系而去死读书是很难入仕的;杜牧也曾告诫即将赴举的卢秀才,在科考期间要做到“治心、治身、治友”三个方面,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当时读书人都想尽办法利用自己的人际资源和文化资源来缔构有利的人际关系,如利用地域性的同乡或同宗关系、通过父辈故友或自己的朋友资源等拓展人际关系,来为自己科考搭建一个更高的社会平台。对社会交往的重视,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读书人功成名就的机率和速度,另一方面使科举发挥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重要性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当今社会,我们应在上述方面虚心向古人学习,善于利用人脉这种资源和资本来引导创业走向成功。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国古代也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说法。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资金短缺、产品没有销路等瓶颈问题时,都有可能通过自身的交际关系得到解决。因此大学生需要在社交方面倾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老乡或同学聚会、亲朋介绍、兴趣班或培训班等学习组织来结交朋友,充分发挥朋友在创业之路上的助力作用,从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3科举制度教化之家庭教育层面
其一,启蒙教育。大量蒙学读物深入浅出地将科举入仕渗透于少儿启蒙教育中,这就为当代对少儿进行创业启蒙教育提供了借鉴经验。中国封建家庭极其重视子孙的教育问题,强调家庭教育是“第一要紧事”,而民间用于儿童启蒙的《神童诗》,开篇即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蒙学读物种类繁多,文句大多简短易懂,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儿童阐述、讲解科考知识。当时流行的蒙书有《蒙求》、《太公家教》、《兔园册府》、《三字经》等。如《三字经》最后一部分,数列二十名先辈哲人泛舟学海、致力成才的故事,多角度、多侧面向幼童娓娓道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起到激励儿童读书奋进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一传播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代,即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根据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看科普书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对科学的兴趣,以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当前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创业教育功能,使之与学校、社会教育协调配合以促进大学生创业。
其二,家庭规范。运用家训、家规教诫子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就为当代家庭对儿童进行创业教育提供了经验范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可谓汗牛充栋,最有代表性的有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欧阳修的《诲学说》、张英的《聪训斋语》等,其中都包含了希望子女勤奋学习、发名成业的思想。习近平主席就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求我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来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4]。无容置疑,家庭也应成为我们创业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因此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引导子女全面认识创业的意义,利用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发挥家中书籍资料、父母言语、电视节目在培育孩子创业精神中的作用等。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三者的共同参与和协同配合,其中任何一个主体的不充分作为都会阻碍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当前应当借鉴科举制度全覆盖、立体化的教化方式,积极构建国家、社会、家庭之间多元合作、互动共享的创业教育参与机制,从而激发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浪潮。
[1]骆骁骅.超五成广东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行动起来不足1%[N].南方日报,2015-05-14.
[2]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62.
[3]缪德良.中国传统文化要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3.
[4]习近平.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2015-02-17].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2/17/c_1114401712.htm.
(责任编辑:游涛)
Path Analysis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o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tellectuals Enthusiastic abou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Ancient China
Yang Xianmei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Shandong)
At presen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t working effectively in China.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starting their own business independently is rather low.But in our history,the intellectuals were enthusiastic about the fierce imperial examina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we can selectively absorb the educational mod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the educational path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he feudal society mainly works in three aspects——its nationalwide implementation, its popularization in society and stress on family education.At present, we should insist on this trinity educational mode of “state-society-family” to implement a state-leading, society-sressing and family-support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e syste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2016-06-30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课题:“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杨先梅(1981~),女,讲师,硕士.E-mail:yangxianmei210@126.com
G648
A
1671-3524(2016)03-00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