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晶
(武汉商学院 旅游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韩晶晶
(武汉商学院 旅游经济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56)
摘要:在新常态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突破口,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也契合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武汉商学院为例,在分析创业教育不足的基础上,总结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的三种模式,即专业嵌入模式、跨专业合作模式及校企合作模式,并从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多维创业实践平台、组织结构四个方面提出构建积极的模式运行环境。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有效衔接
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推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既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举措”。[1]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在这种“新常态”下,国内高校逐渐加大力度实施创业教育,重视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
在创业教育思维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开展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真正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并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成为国内高校创业教育亟待探索的课题。
一、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武汉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基础上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院开设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通识课,并引进《创业数字图书馆》,成立了校创新创业俱乐部,旨在搭建创业项目孵化和指导服务平台。学院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鼓励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并对各个项目予以资金支持;通过校企合作举办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课余,学院还开展了创新创业嘉年华、创业新光大道、各类创业知识性讲座等活动,请校内外专家、创业校友、创业在校大学生为在校学生支招,分享创业经验。近年来,茶语心啡茶餐厅、“DIY自助厨房”、“潮名果”、“三分度校园服务厅”等大学生创业成功实践比比皆是。2014年学院又获批6项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为了解武汉商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2014年底,笔者与酒店管理专业6 名学生对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与访谈。调查组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9份,有效回收率为93.2%。调查结果显示,占77.35%的大学生约432人对创业持支持态度;占78.9%约441名大学生表示有过创业的想法但未实施;占55.6%约311名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即为开办一个企业;在“如果创业,你会选择的领域”一项中,占45.1%约252人表示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着手,占44.9%约251人表示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着手。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支持创业,并表示会从自身所学专业或感兴趣的方面入手,整个校园创业文化氛围较浓厚。但78.9%的大学生想去创业,却未付诸行动,原因何在?通过随机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并不全面,而且创业知识与技能不足等原因阻碍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因此,有必要开展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而全面的创业观,丰富创业知识。
目前,学校创业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与其他院校课程相比,高度雷同。据了解,不少高校均采用开设创业通识课、讲座、创业竞赛等方式实施创业教育,但系统性不强。武汉商学院未发挥自身商科优势,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二是学院创业教育未完全融入专业教育中,二者稍有脱节。创业通识课内容涵盖太广,较宽泛,不利于学生吸收理解。在专业教学环节中,授课教师也未完全将创业知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创业教育被边缘化、形式化和分散化。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诉求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诉求2014年3月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2]这一转变是为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应用型本科教育再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新生类型。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要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应用”二字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点,这也是创新型社会的时代精神和知识经济形势下的新要求。
所谓创业教育即是开展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和创业精神的教育,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技能。它是以能力为导向,不是简单地通过学习让学生开办企业或从事某种冒险性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一种观念,一种对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锻炼。
(三)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有效衔接的必要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教育理念的本质是遵循“实用主义”的原则,其目标是构建“能力导向性”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创业教育,从根本上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其并不是教导学生人人都去开办企业,而是关于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心灵的教育。这样的创新意识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将引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开拓进取,并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创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专业教育的教育理念都是“高等教育内在逻辑发展的必然,也是对社会需求回应的必然。[3]二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两者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交集,并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创业教育只有融合于高校专业教学体系中并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的路径选择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模式1.专业嵌入模式。专业嵌入模式,是指在开设创业通识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增设创业类教学内容。从自身熟悉的专业入手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创业流程等相关知识,这样创业教育与专业结合的渗透性更强,效果更佳。首先,将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被赋予一定的高度。把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并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始终。第二,在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下,课程设计要突出专业特色,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截止到2010年,美国有近2000所高校开设了2400多门创业类课程,至少有50所大学提供了四门及四门以上的创业教育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包括创业学、新企业创建、风险投资、技术创新、创业有效等创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类课程。[4]相比较之下,武汉商学院创业类课程数量少且跨学科性不强。目前所开设的创业通识课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优化一方面要发挥整个学院的资源优势,开设开放性、跨学科性的创业类基础课程,如创造学、企业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等。增加创业基础课程必修课、选修课数量,扩大覆盖面。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课程中应渗透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如在《调酒与酒吧管理实务》课程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了解掌握酒水文化和知识,掌握各类酒水的调制方法,还要将如何开办小型咖啡厅、酒吧等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带入课程,做到技能与管理并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第三,优化专业课程考评体系,将创业素质作为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多设计实践环节、团队开放性活动等实践活动,并将创业思维考评指标纳入测验环节。
2.跨专业联合模式。跨专业联合模式,主要是充分调动全校甚至地市有利资源,联合各院校或专业进行综合培养,丰富培养内容,开拓学习视野。一方面,全校师资共享,通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以学生开办特色餐厅创业项目为例,该创业项目中相关的财务、企业创建与运营、市场营销、经济学、金融学等通识课程可由本校工商学院的资深教师讲授,并在教学中突出实用性,其授课效果远远优于其他教师;本校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旅游学院的教师可教授食品加工、菜肴制作、餐饮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性创业课程。这样的教师资源共享,专业知识共享,灵活的教授方法使创业课程的实用性更大,也有利于营造由教师到学生的全员创业教育氛围。另一方面,打破学校边界,除校内联合培养形式外,可与其他院校共建合作关系,各院校利用优势与特色,取长补短。以武汉商学院为例,该校可选取烹饪与食品专业、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等特色专业与其他院校搭建共同培养平台,推出创新创业项目,既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流动共享,促进院校学科、专业的学术互动,又能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是由院校联合企业、非盈利性机构等社会单位进行的创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战性。该模式面向真实的市场背景,以项目为驱动,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可以说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衔接的最高层次。目前,国内外高校纷纷采用这种实战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环境和创业平台。如美国的理工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网络化,即将施教者、受教者、政府基金、风险投资、孵化器、科技园、企业和其他相关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5]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于2011 年和阿里巴巴集团公司旗下的阿里学院( 淘宝大学) 开展合作办学,校方依托阿里学院的社会资源和技术能力,为学生搭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6]
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途径是多样的,一是由校方主导,企业参与,组织创业活动或提供场地、政策等支持。2014年武汉商学院·武汉光彩创业学院第四届“小蓝鲸”杯大学生创业规划大赛,正是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案例。二是由企业主导,校企联合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由于学院各专业本身拥有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可大力建设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多层面拓展大学生商业创业实习活动。创业实习的岗位包括:商会会长助理、企业经理助理、企业主管助理、店长助理等形式。三是由学生主导,学校支持,企业参与,培育资助学生创业团队。2013年由7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共同创办的武汉茶语心啡茶餐厅正是这一模式结成的硕果。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衔接模式的运行环境1.革新教育观念。创业教育,观念先行。要营造浓厚积极的创业氛围,鼓励学生创新,全校从上至下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对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提升认识有利于院校各行政部门、各院系各取所长,通力合作。教师,作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增加其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再将创业教育仅仅停留在几门课或几项竞赛上,而应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将创业教育思维有效融入进每一门专业课中,注重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与意识。创业教育并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去自主创业,而是挖掘出每一名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唤醒其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并将创新精神带入到未来工作岗位上,成为岗位创新创业者,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不断创新的社会并实现自我发展。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跟随教师的引导,积极去思考;在课后充分利用网络等各类资源去充电,去探索,去实践。毕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涵盖较广,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2.优化整合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一环。应用型本科院校本身就拥有不少“双师型”教师,这也是其与传统高校的一大区别。如何增加双师型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同感和支持感,如何引导一部分双师型教师转型成为创业导师,这些都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首先,鼓励教师参与。引导与组织教师多参加校外实践和创业模拟活动,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素养。[7]其次,加强师资培训,借助多方资源选送教师出国培训、参加创业师资培训项目,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发挥双师型教师的特长,委派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参与咨询等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课程的重要师资来源。再次,扩充“智囊团”,吸纳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人士、政府专家作为创业导师,通过授课、讲座、实践指导等形式参与创业教育,并由专门部门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随时更新“智囊团”。最后,完善教师评估激励机制也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衔接的重要方面。如指导学生创业的教师可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并将指导创业业绩引入师资评价体系中,在教师职称评定中给予一定支持。
3.构建多维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实践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学校搭建学生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自我发展的实践空间,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首先要整合有利资源,构建校内校外多层次实践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实践基地,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和创业打下良好基础,并逐渐将校内实训基地改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如酒吧模拟实训室可改建成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经营的酒吧实体。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外产学研联合基地、创业园区。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创业锻炼,创业环境更加真实,学生收获更大。二是构建实体虚拟多途径实践平台。通过创业社团、创新组织或实体企业,组织各种活动如创业计划的模拟设计、创业讲座,校内仿真经营等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感悟创业要点。另外,针对电商、微商等新兴业态,搭建学生创业工作室,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微商、电商经营管理模拟活动。三是构建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多方互动式实践平台。通过搭建创业教育及服务虚拟网络平台,将创业教育知识、实践教学、模拟软件、创业政策、企业信息等有关内容融为一体,学生可自主学习并撰写创业计划书,优秀者可获得企业帮助。最后,学校应建立创业扶助机构,为学生提供信息资讯、创业资金资助,以及师生交流平台等,有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实践。
4.有效协调组织机构。目前,武汉商学院开展的创业教育相关活动主要是由学工处、招就办、教务处等部门负责,虽然各部门在利用各种方法积极推进创业实践,但可能会出现缺乏一致性的问题。因此,在各行政部门及各院系转变观念的同时,要开展全方位合作,这种合作不仅仅是对内,更要对外。建议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中心来协调对内对外的各项工作。指导中心的成立表明学校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定高度,说明学校的重视程度之高,同时指导中心可起到对内协调整合各行政部门和院系工作的作用,创业课程的安排、创业讲座、创业比赛等活动都在指导中心的统一安排下有序进行,这样连贯性的活动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能够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外指导中心可就学校、院系、企业、政府等各方力量有效利用,为学生搭建全方位的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脱离了专业教育的创业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缺少了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必将索然无味,二者的有效衔接,契合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创业教育只有依托专业教育来开展,并融入到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杜玉波. 在 2013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
[2]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高等教育酝酿大变[Z]. http://news.sohu.com/20140510/n399375209.shtml
[3]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4]黄兆信,王志强. 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 教育研究,2013,(12).
[5]刘丽君,李斌,郑焱,霍灵瑜. 美国一流大学理工创业教育与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6]卢淑静. 创业创业教育嵌入专业教育的原则与机制[J]. 求索,2015,(2).
[7]曹盈. 基于SWOT分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J]. 黄山学院学报,2013,(12).
责任编辑付友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16)01-0081-04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028;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2012B223。
作者简介:韩晶晶(1983-),女,湖北宜昌人,武汉商学院旅游经济研究所讲师,硕士。
收稿日期:2015-09-01
doi:10.3969/j.issn.1003-8078.2016.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