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启发
(集美大学 思政教研部,福建 厦门 361021)
碳税与碳交易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兰启发
(集美大学 思政教研部,福建 厦门361021)
[摘要]目前,全球气候变化已上升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上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碳交易和碳税。就现状而言,我国还没有征收碳税,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比较碳税与碳交易对企业的作用和影响,我国目前更适合发展碳交易市场。政府应当制定实施碳税的规划和碳交易的相关政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减排经验,结合我国现有的国情,综合运用碳税与碳交易,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碳交易;碳税;企业
生物学中,人与动物等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并循环供给人与动物,这一循环被称为“碳循环”。[1](P13)在正常情况下,碳循环是平衡的,但自工业革命以来,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衍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等。2014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数据显示: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已达到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到40%,约30%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被海洋吸收,这一现象导致了海洋的酸化。[2]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措施,其中包括碳交易和碳税。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硬道理,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实施碳交易和征收碳税是较好的解决办法,但实施这一政策也势必给企业带来影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实施低碳发展、碳税与碳交易的现状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对能源和生态具有一定威胁。低碳经济发展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201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要将低碳试点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加快低碳排放,倡导绿色经济。[3]2014年,国家发改委在《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提出,七个试点省市已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截止2013年11月,深圳交易所的交易金额已超过850万元人民币,交易量超过13万吨二氧化碳,有关部门应当总结试点的经验,并研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4]
我国目前还没有征收碳税,但计划实施碳税。实施碳税政策仍存在较大的争议:一方面碳税将在全球更大范围的实施,实施碳税将成为一个趋势,征收碳税对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碳税将加重我国税负,我国高耗能行业较多,这些行业也是一些省市的支柱,开征碳税将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我国是资源消耗大国,碳税的实施较为困难。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仍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其经历了CDM机制与限量和交易两个历程。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CDM机制,2008年,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相继建立,2010年,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成立,2011年,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提出将在我国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行动,并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七个城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3年6月,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城市,之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和湖北也相继开启碳市场,且在我国碳市场的覆盖范围已涉及工业和部分服务业。2013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究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中表示,我国已确定低碳发展目标和思路,碳交易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推动更多省市开展试点工作,最终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5](P262)
二、实施碳税及碳交易对企业的不同影响
我国企业主要以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呈现高耗能、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等特点。实施碳税与碳交易对企业将产生不同影响。
(一)政策优惠影响
征收碳税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即被要求的所有减排者都需要对超出自己限额的排放量征税。由于企业的减排成本通过政府制定碳税税率确定,企业的减排灵活性较低;碳交易通过分配排放配额达到减排效果,我国处于碳交易建设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开展碳交易的经验,政府在初始分配排放权配额时,可能会采用无偿分配,即免费将排放配额发放给企业,这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利益。同时,在初始阶段,为帮助企业应对碳价的变动,政府和相关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制定赋予企业更多灵活性的相关条例,例如,金融机构可以采取储存盒借贷条款,当减排成本降低时,企业可以将剩余配额留到后期使用,当减排成本增加时,企业可以提前使用将来的配额。企业的初始减排中,碳交易排放制度更具有灵活性和优惠性。
(二)能力建设影响
从征收机构看,碳税的实施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碳税税率。当减排者的社会成本与减排成本相一致时,碳税税率就是最优税率。碳税的开征需要政府收集各排放者的成本信息和社会信息,但是若征收对象较多时,获取这些信息就有一定的难度,无法充分获取足够的信息,这将会影响碳税的制定。如果税率制定过高,将影响社会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碳税过低,则很难起到减排效果。相比于碳税,碳交易不需要人员对企业和个人的碳排放成本的评估,只需要对碳排放的社会成本进行分析了解,政府确定了分配的排放权配额就能较有效的实现碳交易的最优状态。
从征收人员看,碳税和碳交易都可以推动我国企业开发新能源、新技术,刺激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新技术的开发、企业结构的调整、清洁产品的使用,必然增加我国环保方面人才的需求,更多人将会投身于环保建设中,同时,企业通过聘请高技术人才,能够促进企业低碳技术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范围影响
就我国实施的地域范围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均衡态势,国内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淮河以北多以高排放、高耗能的工业企业为主,淮河以南主要以轻工业为主。相比于实施统一税率的碳税,碳交易更适合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平等对待。碳交易可以依据各省或各行业在以往的碳排放量情况发放排放配额,综合考虑各省各行业的排放情况实现减排,对比于碳税,在实施范围上更有利。
就我国实施的行业范围来看,碳交易的配额分配将参考历史碳排放水平、行业的目前和将来的发展状况、企业过去的减排工作等,对于未来有成长潜能的行业或企业,政府将考虑给予一定的配额支持。我国将推出碳税,且未来首先在企业中征收,主要针对碳能源的生产与排放产业和环节,其中主要包括工业、火电、化工等大量消耗化石燃料的行业和企业,同时,国家应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并制定一些政策予以优惠。但是,对于出口企业,实施碳税或碳交易机制将存在一定挑战。中国是贸易出口大国,“中国制造”商品已遍布国际市场,一方面我国多以出口低端、高耗商品为主,这些出口商品往往带来环境破坏和巨大的能源耗用量,其附加值较低,通过实施碳税或碳交易能降低我国资源和能源的耗用量,推动低碳产业发展,促进出口产业的升级换代,更好地应对国外高标准、严格排放量限制的竞争。由于国际上不支持双向收税,若征收碳税,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绿色壁垒,降低国际贸易摩擦,但另一方面,实施碳税或碳交易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的最大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对于高排放企业,实施碳税或碳交易必然会增加产品的成本,并间接提高产品的价格,这将会大大影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出口企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结论和对策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同时深陷雾霾危害等环境问题,减排已是刻不容缓。通过碳税与碳交易对企业影响的对比分析发现,碳交易制度更适合促进我国的低碳发展。
对于碳交易,中国正处于碳市场建设的起步阶段,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在发展碳市场中,需要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碳交易市场模式,在借鉴国外成功减排方式的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碳排放交易模式。
第一,及时发现在碳交易试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规避风险,做到公平分配排放权。我国已批准七个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碳交易所应当综合分析所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以便调整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制度,增加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从而促进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提高我国企业和个人对碳交易排放权的相关认识,推动排放权交易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提高对排放权价值的认识是自上而下的,即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再到企业和公民。中国是发展中大国,在全球碳市场建设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尚处于提供廉价资源的状态,处于价值链和市场的低端,作为一个减排潜力大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位置的失衡。首先,应当突出“总量限制与交易”原则在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中的地位,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促进企业走低污染、低投入、低耗能、高效率的道路;其次,政府应当积极面对和适应国际新形势,正确应对新的减排政策,不断完善排放体系;再次,通过投资者和政府的不断努力,通过有重点、有层次的宣传排放权价值和借鉴国外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自己的中介机构或服务行业,培育相关方面专家和人才,发展复合型的国际谈判人员,提高我国议价的能力,避免发达国家对国际碳市场的控制,维护自身权利和加强自身碳市场的建设,从而逐渐加强我国在国际碳市场上的话语权,并尽快进入国际碳市场。
第三,开展立法研究工作,加大力度,完善低碳法律体系建设,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法律体系。[6]我国建立碳市场尚没有法律依据,因此,短期政府可出台碳交易的相关管理办法,长期应当研究和制定碳交易的法律,使碳市场的建立和运行能够有法可依。同时,观察和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行为,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如碳市场准入制度、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监管制度等,以保证碳市场的自由、公平公正交易。
第四,借鉴国际碳排放的经验,制定碳排放交易体系长期发展规划。依照国家规划,对各省设置排放上限,各省再将具体额度分发至企业,如果企业的实际排放量超过该额度,对于超出的排放量,企业可以到市场上购买额外的排放许可额度。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成功成果,例如,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采用政府无偿分配且以历史排放水平为基准的市场分配配额法;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采用拍卖发放法;澳大利亚采用固定价格购买配额法;新西兰采用以行业为基准的混合配额法,这些分配方法都能为碳交易市场借鉴经验。
对于碳税,第一,我国应当首先制定开征碳税的时间规划。政府应当全面考虑,合理选择开征碳税时机,制定相关政策目标,先对一些行业或地区征收低税率水平的碳税,之后循序渐进,逐渐增大征收范围及征收强度。
第二,借鉴发达国家在征收碳税上的成功经验。不同国家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适合本国的碳税税率,由于实施碳税会影响企业和行业的竞争力,各国通过对工业企业节能项目的补贴、补助低收入家庭和推广新技术新能源的开发使用缓解过高税负的不利影响,例如,若丹麦企业缴纳增值税,则可返还50%的税收,若其税负过重,还可享受更多优惠政策;荷兰将能源税与碳税各占一半的比例征收碳税,对于能源密集型企业还可以免征能源税等。
第三,政府应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碳税政策。由于国情的特殊性,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东西部地域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不同的行业应当全面考虑,可以建立相关优惠条款和政策减轻企业过大的税收负担。
第四,碳税和碳交易各有优势,政府可以将碳税与碳交易相结合,借鉴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综合运用方式,综合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点,规避二者的不足,建立适合我国的减排模式,从而合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对于企业,企业应当做好长远规划,我国企业目前面临市场压力、政府政策压力、公众压力。市场压力即竞争对成本的降低、竞争对于产品的环保的压力;政府政策压力即政策引导、行业保护、政策倾斜带来的压力;公众压力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视。迫于这些压力,企业需要节能审核、降耗管理和减排创效。企业可以通过发动群众、技术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减排方案:无费方案,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生产过程优化控制、人员操作熟悉程度、考核与管理、技术培训等方式来改进;低费方案,可以通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设备,优化生产过程,节约资源来实现综合利用;中费方案,可以通过原材料的替换、原料综合利用、生产工艺效益来实施;高费方案,可以通过技术或节能改造,设备更新与改造,产品的专项,原料综合利用来执行。企业需要选择一种方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既要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销售收入的增加,又要实现环境方面的收益、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收益,从而达成清洁生产效益,最终收益大于投入。
[参考文献]
[1]曾贤刚.二氧化碳减排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2]付强,黄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交易?[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6).
[3]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http://xwzx.ndrc.gov.cn/xwfb/201402/t20140214_579119.html.
[4]孙玉.解振华:建立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EB/OL].http://finance.ifeng.com/news/macro/20111224/5324375.shtml.[5]黎诣远.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李惠男.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困境及破解思路[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魏乐娇
The Effect of Carbon Tax on Enterprises and Solutions
LAN Qi-fa
(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Presently,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become a major environment problem. The carbon dioxide content has been uprising. Governments mak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to deal with this problem. Carbon trading and carbon tax are applied. In china,there is no carbon tax. Carbon trading market is still at the very beginning stage. Comparing with the impact of carbon tax and carbon trading on the enterprises,to develop carbon trading markets is more practical in China. Government is advised to mak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for carbon tax and carbon trading. Learning from the foreign cases and considering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a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carbon tax and carbon trading ma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 words:carbon trading;carbon tax;enterprises
[收稿日期]2015-07-08
[作者简介]兰启发(1962-),男,福建武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6)06—0044—04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6.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