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词序作用考

2016-03-16 05:49
关键词:词序姜夔作用

王 柳 茵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姜夔词序作用考

王 柳 茵

(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姜夔所作词序在两宋数量不是最多的,但在其本人词作中所占的比例却是最高的。现如今,关于姜夔词序的研究成果颇多,普遍集中在其审美价值的研究上,很少侧重于其实用价值。着意于姜夔词序之实际功用,从标注时间地点、交代创作缘由、奠定情感基础、补充音乐知识四个方面着手归纳整理其作用。

关键词:姜夔;词序;作用

周济是较早论及姜夔词与序关系的学者,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中指出:“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已。”尽管将姜夔词序之用局限于“序作词缘起”的观点稍有偏颇,但所指出姜夔词中“序即是词,词仍是序,反复再观,如同嚼蜡矣”的问题,被学界所重视,如赵红的《姜夔词序探讨》、李家欣的《水乳交融,相映生辉——说姜夔的词与序》、周京艳的《姜夔词序的散文美》等。

不难发现,目前学术界专论姜夔词序作用的研究成果不少,本文意在前人论述姜夔词序作用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究姜夔词序的具体功用。

1标注时间地点

讨论姜夔词序之功用,必须指出的是几乎所有词序所共有的特性:自注时地。例如: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扬州慢》(淮左名都)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

姜夔词序将所做词的时间、地点在词序中做了明确的交代,让读者能清楚了解词作创作的时间、地点,使其意蕴更易于被理解;同时也便于词人回顾自己的词作。另一方面,从姜夔词整体的角度出发,各篇词序中自注时地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一部词人小传,更有利于理解词人一生的经历。夏承焘先生《姜白石词编年笺注》收录的109首姜夔词中,有72 首按编年排序,其中有题序自注时地的多达56首,占系年词作总数的 77%。根据词序所提供的线索,姜夔这72首词集中描写了姜夔的五个人生阶段,夏承焘先生在《姜白石词编年笺注》中亦有所提及,现结合具体的词序整理如下:

第一个时段,词所叙述的活动地点为扬州、湘中、沔鄂,活动时间从孝宗淳熙三年 (1176,丙申) 直接横跨 10 年到淳熙十三年 (1186,丙午)。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宋孝宗淳熙三年冬至·维扬)

《扬州慢》(淮左名都)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冬·武昌)

《翠楼吟》(月冷龙沙)

第二个时段,词所叙述的活动地点为金陵、吴兴、吴松,集中在淳熙十四年(1187,丁末) 和淳熙十六年 (1189,己酉) 这两个时期。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正月初一·金陵)

《踏莎行》(燕燕轻盈)

己酉岁客吴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吴兴)

《浣溪沙》(春点疏梅雨后枝)

第三个时段,词所叙述的活动地点依次为合肥、金陵、苏州,主要集中于光宗绍熙二年 (1191,辛亥):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宋光宗绍熙二年正月二十四·合肥)

《浣溪沙》(钗燕笼云晚不忺);

辛亥秋期,予寓合肥。(宋光宗绍熙二年秋·合肥)

《摸鱼儿》(向秋来、渐疏班扇)。

第四个时段,词所叙述的活动地点为越中、杭州、吴松和梁溪,主要集中于绍熙四年 (1193,癸丑)、绍熙五年 (1194,甲寅) 和宁宗庆元二年 (1196,丙辰) 三个时期。

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宋光宗绍熙四年岁暮·越中)《玲珑四犯》(叠鼓夜寒)

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宋宁宗庆元二年,除夕前五天·吴松)

《浣溪沙》(花里春风未觉时)。

第五个时段,词所叙述的活动地点为杭州、越中、华亭、括苍和永嘉,时间从庆元三年 (1197,丁巳) 到宁宗开禧元年 (1205,乙丑)。

丁巳元日。(宋宁宗庆元三年正月初一·杭州)

《鹧鸪天》(柏绿椒红事事新)

2交代创作缘由

姜夔词序,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其侧重点最终都在于交代创作缘由,或为词之叙事抒情做铺垫,或为词中内敛的情感作补充。例如:

淳熙丙申至日, 予过维扬。 夜雪初霁, 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 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序》(淮左名都)

在该题序中, 词人除了明确交代了所做词之时地外,另一方面表露了词人“予怀怆然,感慨今昔”的内心感受,补充了词作创作的情感缘由。这一交代无论是对于理解词作的具体内容,还是探析当中所蕴含的感情思想,词序都充当了最好的媒介。再如《踏莎行》中的“自沔东来, 丁未元日至金陵, 江上感梦而作 ”,以及《暗香》《疏影》和《角招》等,其词序细读来亦皆如此。从细腻的情感角度揭发词人创作其词的内在原因,让人更了解词的缘起,以及更易于解读词作,可谓是一举多得。

3奠定情感基础

姜夔一生布衣,漂泊一生的清苦生涯并不是简单的一两首词可以道清的,要想理解姜夔词中深层复杂的情感意蕴,仅靠词作往往也是不够的,词序中阐释词人作词情感缘由的功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探春慢》(衰草愁云):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飘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波平,渔汀人散,老去不堪游冶。无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东下。甚日归来,梅花凌乱春夜。

《探春慢》(衰草愁云)

上阕时而描写“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的少年英雄形象,时而抒发“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闲共情话”的重逢欣喜;下阕却又转入“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的别离景象。从上阕的欣喜,到下阕的离愁别恨,感情之跌宕起伏,令人难以把握其思绪结构。但回头看其词序:

予自孩幼从先人宦于古沔,女须因嫁焉。中去复来几二十年,岂惟姊弟之爱,沔之父老儿女子亦莫不予爱也。丙午冬,千岩老人约予过苕霅,岁晚乘涛载雪而下,顾念依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别郑次皋、辛克清、姚刚中诸君。

娓娓道来,将作词的缘由一一道明,其中的欣喜、愁恨,若非姜夔其词序中写明,旁人如何得知?更别说后世读者了,要想了解其中情感缘由,脱离词序可谓是难于登天了。

又比如《念奴娇》(闹红一舸)一词,单从词上看,词人以“闹红一舸”起笔,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云:“此调工于发端。”表面是从荷花入手,但实则花与人俱在其中,接下来对荷花进行了赞美,在下阕则怀人兼惜花,面对词人时而写人,时而写花,不了解词人写作思路者,很难真正理解词人的真实意图,但是从词序着手则相对清楚明白许多: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从词序中看,即十分明了,但从词中看,整首词都在描绘荷花,以及泛舟赏花的感受,但结合词序细究,却发现此荷花非彼荷花:词中上阕所说的“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并不是单纯地描写荷花,是指昔日与好友在湖北武陵欣赏荷花之事,原来上片明写荷池之美景,是以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北武陵荷花的美艳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继而看下阕,所说的“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似乎仅是作者独自一人泛舟赏花的感慨,但结合词序,不难发现,其实词人所写的是客居吴兴,在夜间泛舟赏花的感慨。从词序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词人的构思,他将武陵、吴兴、杭州西湖三地的荷花结合起来,个中词人复杂的感慨也都全融汇在了一起,且是天衣无缝,不漏痕迹。

4补充音乐知识

与一般词人不同,姜夔通晓音律,故他填词非常注意音乐的作用,这在词序中有明显的表现,正如他的《醉吟商小品》(又正是春归)词序所说:“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从词序可知姜夔是借旧曲另度新腔,让我们清楚了解了词人发现琵琶四曲志之一的“醉吟商小品”的过程。

在姜夔词中,自度曲是很有特色的一个部分,在其词序中有十分详尽的记载。这类词序据笔者统计现存十二首:《惜红衣》(簟枕邀凉)、《翠楼吟》(月冷龙沙)、《扬州慢》(淮左名都)、《凄凉犯》(绿杨巷陌)、《暗香》(旧时月色)、《角招》(为春瘦)、《徵招》(潮回却过西陵浦)、《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醉吟商小品》(又正是春归)、《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淡黄柳》(空城晓角)、《湘月》(五湖旧约)。

例如《霓裳中序第一》(亭皋正望极)词序: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工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阙,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阙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仔细读词序,可以清楚看到姜夔创此词牌的原因。再如《角招》(为春瘦) “……予每自度曲,吟洞箫,商卿辄歌而和之,极有山林飘渺之思。”《惜红衣》(簟枕邀凉) “……丁未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等等。

另外,姜夔在创作中亦十分重视“自制曲”先有词而后协乐的过程,出自《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其序:“予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阙多不同”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词序中可知,作词者往往先有了诗性的感发,写成长短句的词体,然后根据词意和音谱谱成乐曲,词曲相协。

总而言之,姜夔词序本身所具有的实际功用是十分强大的,在普遍重视其审美价值的今天,重新回顾其实际功用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参考文献:

[1]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G]//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张振佩.史通笺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4]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李家欣.水乳交融相映生辉——说姜夔的词与序[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50—54.

[6]赵红.姜夔词序探讨[J].文教资料,2007,(19):70—71.

[7]刘扬忠,赵赟.从词序互文看姜夔词的叙事特色[J].社会科学战线,2014,(5):127—132.

[8]姚大勇.姜夔词小序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9]周京艳.姜夔词序的散文美[J].文学界:理论版,2010,(1):50—51.

[10]吴功正.姜夔词序的审美鉴赏[J].名作欣赏,2003,(6):75—77.

责任编辑:李增华

doi:10.3969/j.issn.1674-6341.2016.03.057

收稿日期:2016-01-05

作者简介:王柳茵(1992—),女,广东茂名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指导教师:黄海。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341(2016)03-0135-03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其文学创作以词名世,历代治词学者大多给予肯定性评价,地位尤高。不可忽略的是,姜夔词对序的创造性继承和发展,乃是词史上的重要创举。

猜你喜欢
词序姜夔作用
南宋姜夔《白石诗说》诗法属性新探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陆明君
修改病句的妙招
姜夔,你咋这么牛
汉语搭配信息对词汇识别的影响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