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维“招呼语”语用差异及翻译策略研究

2016-03-16 05:00:21张玉龙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维语喀什用语

张玉龙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语言与文化】

汉维“招呼语”语用差异及翻译策略研究

张玉龙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00)

两种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影响。只有系统地认识到在交流时存在的语用差异,才能使交际互动变得更为顺畅。本文即通过对比汉维“招呼语”,就内容差异及词汇差异两方面论述维汉招呼语的文化差异,同时提出比较合适的翻译策略,旨在对双语教学研究工作尽绵薄之力。

汉维翻译;招呼语;语用差异;翻译策略

一、前言

“招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问候”;维汉词典对sɑlɑmlɑʃmɑq(问候语)的解释为“tintʃɑmɑnliq sorɑʃmɑq”(见面时候的问候)。两种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正常交流,也正因如此,翻译者更需要扩充专业知识,除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外,更需要知晓汉维语在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及汉维语语用差异。汉民族在说维语时,很大程度上会附带本族文化和本族语言特点,只有系统地认识到在交流时存在的语用差异,才能使交际互动变得更为顺畅。例如,称赞对方、相互告别、打招呼的应答、对其他人的请求、致谢、道歉、接纳或拒绝邀请等,反映出汉维语用差异存在于话语行为的许多方面。本文通过分析这些招呼语的运用,研究招呼语在汉语和维语中的用语差异。

二、汉语与维语招呼语的语用差异

(一)汉维招呼语的词汇差异

“称呼”实际上就是招呼用语之一种。[1]从身边的实例中我们看到,许多维吾尔族人常常会在名字后加后缀,以此来称呼别人,如mɛmɛt(买买提)、ɑblɛtdɑn(阿不来提江)、ɑjɡulχinim(阿依古丽)等,而不用某某先生,某某太太或某某小姐(如mɛmɛt ɛpndem,买买提先生;ɑblɛt ɛpndem,阿不来提江先生;ɑjɡylɑjim qiz,阿依古丽女士)。汉族人在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者邻居时往往会用“三哥”“二姐”“三姨”“周大叔”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维语。另外,在维吾尔语中,除了父母用“ɑpɑ(妈妈)、ɑnɑ(阿妈)、dɑdɑ(爸爸)、ɑtɑ(阿爸)”,其他年纪较大(和父母年纪相仿)的邻居都会在其名字后面加“ɑpɑ、ɑnɑ、dɑdɑ、ɑtɑ”,如“ɑbuduɑtɑ(阿卜杜叔叔)、ɑjɡylɑnɑ(阿依古丽阿姨)”。再次,在服务场所,和服务员打招呼时,汉语里称呼“服务员”“师傅”等招呼不认识的人,而维语里有服务员和师傅等词语,但在打招呼时用的最多的还是“qɑjsilɑ(请来一下)、mɑqɑjli wɛtsilɛ(到这里来一下)”。维汉的招呼语用语差别还有很多,如相见时的寒暄也是招呼用语的一种形式,以汉语“费心了”来为例。汉语中“费心了”是表达对他人关心的一种寒暄,而维语中没有与之十分对等的词汇,根据相似情况,可用“sizniɑwɑrɛ qildim(麻烦您了)、rɛχmɛt(谢谢)”来表达。

(二)维汉招呼语的内容差异

汉族人在遇到很久没有见的老朋友时通常会用“别来无恙”作为打招呼时寒暄的话语,但如果我们翻译成维语为“zgiriʃ joq(没有变化)”,对方便很难理解,维语中可以说“uzɑq boptu krɛʃmigili(好久不见)”。汉族人通常会将对方正使用或将从事的行为用作招呼依据,如看到别人正在前往图书馆的路上或在回家路上,则可分别以“去图书馆吗”“返家吗”作为招呼语,问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不合乎维吾尔族人的用语习惯。如果从字面上去翻译的话,翻译后的招呼会令人不解。相同情况下,维语简单地说“jɑʃmʃiz(好久不见)”“tintʃiliqmu(你好么)”即可。

三、翻译的策略

对于“招呼语”的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与动态对等翻译,换句话说,是在准确理解源语语意的前提下,遵循源语文本,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同时注重源语的风格和形式,让听者、读者感受到源语文化的习俗。[2]例如:

小张从餐厅出来见到一名维吾尔族人买买提,他会打招呼问:“吃了么?”根据语用等效翻译原则,我们可以翻译为“tɑmɑq yidiizmu?(您吃过饭了么)”而不再是起初我们认为的见面招呼语“jɑχʃmʃiz(您好)”。两个维吾尔族同志见面打招呼,其中一个年长一个年轻的,年轻的会主动向年长的打招呼“ɛssɑlɑmuɑlɛikym(最早伊斯兰教徒互相问候的话无实意,翻译为您好)”,年长的也会回复“wɛlɛjkym ɛssɑlɑmu(最早伊斯兰教徒互相问候的话无实意,翻译为您好)”。此时,他们的招呼语就不能再根据直译法或译意法来进行翻译,否则会显得滑稽多余。只需要翻译成“您好”和“你好”就可以了。语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和传统习俗,所以翻译时要特别注意。在我们生活或工作时遇到相反的交际场合,在实际翻译时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以保留说话人的意思和形式,也可以采用引申转换的方法,当直接翻译说话人的内容却无法让受话者清楚理解时,译者可采用引申、转换话语内相同或相似的语义,以此进行表达和翻译。当直接翻译或引申转换的翻译方法都无法满足需要时,译者也可以只通过对原意的理解进行意译源语的方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对汉维招呼语进行翻译,可以有效促进双方交际顺畅。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

[2]毕继万.汉英招呼语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7,(2):15-17.

【责任编辑:刘亚男】

H315.9

A

1673-7725(2016)03-0190-02

2015-12-15

张玉龙(1990-),男,新疆喀什人,主要从事汉维理论实践与研究。

猜你喜欢
维语喀什用语
喀什城是座大巴扎
中国三峡(2022年6期)2022-11-30 06:15:38
对比语言学视野下的维吾尔语与朝鲜语音义相近词比较初探
深度思考之常用逻辑用语
浅析维语口语技能的影响因素和提升路径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喀什,鲜艳的名片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
礼貌用语大家学!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语言与翻译(2014年3期)2014-07-12 10:31:56
浅析现代维语部分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语音变化
文教资料(2012年24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