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学中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2016-03-16 05:00:21唐田田
文化学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与学感性理性

唐田田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13)



【文化与教育】

和谐教学中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唐田田

(烟台南山学院,山东 烟台 265713)

教与学是心灵与心灵沟通,灵魂与灵魂交融,人格与人格对话。教者承载社会责任,学者履行时代义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迸发感性的激情才能激发无穷动力,这是实践学习的源泉;同时也需要理性思考控制,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化解到最小,使教者幸福,学者快乐,教与学达到完美的和谐,争取到教与学的最大效益化。

教与学;和谐;理性;感性

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体现。教学是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以教师、教材、学生为主,以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提高自身认识能力,实现自身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师实践活动与学生认识活动的有机统一。只有切实学习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明确发展方向,提高思想觉悟,端正学习态度,为社会发展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达到教师教的和谐,学生学的和谐,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法指导下,调整好理性与感性认识,才能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师自身的和谐统一

教师作为教育的执行者,教学的主导者,在施教过程中,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实现好教学,必须具有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观,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趋向,依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自觉承担起教学的本质责任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教师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情感、爱好、兴趣等内部因素都会受家庭、社会、教学环境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必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自己的思想品格,没有良好思想品德的教师,哪怕业务能力再强也算不上合格,这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他人的同时,自我教育也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任务,把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先进的思想,愉快的心灵,积极主动的教育热情和熟练的教学方法才能切实完成好教学工作。教师要达到自身的和谐统一,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平衡很关键,黑格尔认为:理性是一种具体的辩证思维,是最高级、最完全的认识能力,是一种独特思想、品格、认识能力。理性是一种自我反思,理性的沉思使教师具有深沉宁静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发展,教师的理性常常变成感性压抑的工具。但是教学并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如果教师只运用理性,知识便显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师必须适度的减少理性,增加感性,把教学课堂变得情意浓浓、生动活泼有趣。

感性来自于教师对职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为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表现的声情并茂,传递出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但感性必须要服从于理性,过度的感性会影响到理性的思考,缺少感性的教育激情,也不可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如果掌握不住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学生缺少了感性的思维就会排斥和对抗,教师如果感性太多,则会与学生变成直接的人情交往,失去了尊重的距离。做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名利,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个性,无怨无悔的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如果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会斤斤计较,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谈不上为国建功立业。因此保持自身和谐是教师达到教与学和谐的前提。

二、学生自身的和谐统一

每一个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体,都带有独特的个性和家庭背景色彩,教育不能一刀切的把学生塑造成千篇一律的分数竞争者。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循循善诱,因势利,根据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烈的特点,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用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崇高的理想和无私奉献的品格,磨练他们坚强的斗争意志。学生只有在深刻领会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明确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

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超过理性认识,学生的个性张扬是感性的产物,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往往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言听计从,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缺乏理性的思考,很容易被社会规则变成控制的工具,扭曲了教育的目的。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马克思主义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能有效的提高学生认识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最高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物质运动发展规律,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会贯通,把握其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指导应用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基本原则。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启发学生能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生学习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只能用科学的观点方法去行动实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好理论课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开拓学生视野,能够感知劳动的艰辛,体谅家人的辛苦,尊重劳动成果,培养心怀感恩之心。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身心,又能让学生切实体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反过头来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生的内心世界平静单纯,常常因为外部因素失去平衡,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常常作为反面教材影响学生的身心,特别是那些腐朽没落的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的利己主义、自私自利的丑恶思想,无时不刻的侵袭学生。教育者只有坚持不懈的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学生的思想观,世界观,价值观。明确只有马克思主义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强大的精神动力,自觉树立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思想觉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愉快的心情,坚定奋斗意志,感性学习与理性思考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与学中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和改变,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实事求是,正视教与学中的困难和不足,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用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识构建起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教与学双方努力掌握理性与感性的平衡,提高自身素质,促进自我成长更新。用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实践相结合,培养出一批批既有真才实学又有崇高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责任编辑:刘亚男】

G641

A

1673-7725(2016)03-0159-02

2016-02-26

唐田田(1985-),女,山东淄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教与学感性理性
楷书的教与学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教与学
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 08:25:40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22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汽车科技(2014年6期)2014-03-11 17: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