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及在汉语中表现

2016-03-16 05:07苗守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任意性符号汉语

苗守艳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及在汉语中表现

苗守艳

(南京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语言符号的产生是可以论证的,具有很强的理据性,既有直接理据也有间接理据。理据性可以是语言形式与客观事物特征之间联系,也可以是源生词和后起词之间联系。象似性是理据性最重要表现形式,是指语言结构与人类认知结构的映衬、模拟等内在联系。象似性的“象”是“心象”,不是简单的“物象”,更不是具体相似镜像反映。汉语也具有极强的理据性,主要表现在语音、文字、语法、语篇四个层面,其中语法象似性表现最明显。

语言符号;理据性;象似性;汉语

近些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成为关注的热点。但大部分研究者都是把象似性看做理据性且是与任意性相对的概念来阐述研究,而忽略了象似性与理据性差异。因此目前国内语言学界对语言符号的理据性研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对语言符号理据性界定不清楚;二是对汉语符号理据性缺乏明确的论证。本文从语言符号理据性的内涵界定入手,分析理据性重要表现形式和参照,并明确了汉语符号的理据性。

一、语言符号的理据性

(一)相关联的术语

1.象似性

象似性是与理据性长期相混一个概念,讨论语言符号理据性不可避免要涉及象似性这个术语。最初是哲学家们讨论“词是否可以看作是真实物体与生命体的图象(模仿)”,他们关心的象似性是语言起源的本质问题,即语言是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19世纪洪堡特和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与现实同构的观点,认为语言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维特根斯坦把语言本性归结为“图象理论”,认为图象摹画世界。后来符号学家把象似性作为重要参数引进符号学中,19世纪皮尔斯把符号分为“symbol”、“index”和“icon”其中他提出的第三类符号“icon”象似符,指那些表达与对象有一定相似性的符号。他并没有把“图象”的使用限制在对某个对象或多或少是现实的,非语词的模仿上,或者在语言层面上,也不限制在语音-象征的表达[1],而是突破性地开始了语言象似性研究。后来认知语言学家则把语言象似性研究推向了高潮,他们认为语言是对现实世界经过人类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 “认知”这个中介,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人类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基础上形成了概念结构。语言形式通过概念结构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对应性象似现象,即是“心象”而不是“物象”的模拟,更不是具体形状的镜像“相似”。由此可以看出象似性内涵在不同领域有差异,哲学家的象似性侧重的是“摹画”,符号学家象似性强调的是“图象”,语言学家强调象似性是“映射”。

语言象似性成为反对语言任意说学者使用的一个概念,国内一些学者如沈家煊先生、王寅先生、严辰松他们就把象似性定义为“非任意性”,再把它直接等同于“理据性”。但象似性并不等同于理据性,象似性是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更为具体的理据关系,即指语言结构与人类认知结构的映衬、模拟等内在联系。语言是一种物质存在,当语言表现某些自然界声音时,语言与表现形式为同质,可以说就是“语言图象”,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拟声词、象形字等,语言理据性表现为直接理据性,即象似性。当语言与表现形式不同质,但语言总能与表现形式之间找到联系,语言的理据性甚至模糊得难以辨认,就是间接象似。理据性是指表达语言单位或语义范畴形式选择的理由和根据,包括词据、概念理据、义类理据、观念实现方式、意念取象、句义表达式等[2]。语言形式上反映了表达的意义,就表现为理据性,如果语言形式通过模拟意义来反映后者,从而造成两者相似,那就表现为象似。象似性一定是有理据的,但有理据的不一定是象似的。

比如,语言中概念转喻现象都是有理据的,如“水手”指船员,其语言形式和表达的“人”意义并不相像[3]。我们可以看到象似性和理据性差异,象似性不等于更为广义的“非任意性”,它只是理据性表现形式之一。

2.任意性

任意性是与理据性真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任意性学说,源于20世纪最有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强调语言自组织系统,认为概念与音响形象的结合叫符号,符号表示整体,所指和能指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也就是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任意性这个词还要加上一个注解。它不应该使人能想起能指完全取决于说话者的自由选择……[4]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流行,并被奉为第一原则,这也被称为“索绪尔”模式。他们坚定认为语言与现实是互相对立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相似问题,如果语言不是任意建构的话,就不能被使用,更无法解释不同语言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命名。在中国语言符号任意性很快也获得认可,并以荀子“约定俗成论”来解说语言本质。

索绪尔本人也同样注意到了语言中的“拟声词、感叹词”的特殊性和语言的象征性。索绪尔因拟声词和感叹词数量少都是次要的,从而把它们排斥在有机语言系统之外,更不能成为语言可论证性的证据。至于语言的象征性,索绪尔认为,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索绪尔用不可论证性来解释任意性,以象征性和不可论证性是属于两个范畴的问题来反驳语言的理据性。任意性说被作为语言符号第一原则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流行很长时间。拥护语言任意性的学者认为: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不可动摇,功能主义的观点过于牵强,关于语言本质任何说法(象似性说)只能是对索绪尔理论的补充,而不是任意性说的替代。要反对“语言符号任意性”不成立的方法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反驳任意性学说逻辑上的不科学性;二是提出与任意性相对的可论证性,语言理据性,通过语言事实来证明语言任意性的片面和绝对。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反对“语言符号任意性”是外语界的许国璋先生,他从语言哲学角度,指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是“人为联系”,受到语言和社会双重制约,且绝大部分词都是有理可循。李葆嘉先生的“语言符号的可论证性三论”被认为是剖析和批评符号任意说系列檄文。他从索绪尔的能指、所指解读中,发现了索绪尔论证任意性原则三大失误,进一步指出了符号可论证观点,并针对荀子“约定俗成”理论做出了新的解读,应为“王者制命,其民俗成(相效)”。

(二)理据性内涵界定

语言任意性说者坚持认为语言形式和客观事物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从而反对语言理据性。这是因他们对理据性有误解而造成。首先误解“理据性”等同于“象似性”。象似性强调的是语言形式通过认知模式与客观现实的模拟,这只是理据性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还可以有隐喻、转喻等形式。其次误解“理据性”的语音论。认为理据性一定是指语言声音和真实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理据性既可以指声音和意义之间联系,也可以指事物特征与意义之间联系,甚至可以是源生词与后起词之间的联系。可能声音和意义之间联系更直接,易于辨认,而源生词和后起词之间联系更间接模糊而已。我们通过梳理可以对语言理据性内涵概括如下:①理据性是与任意性相对的概念,指语言符号所指和能指之间具有联系,不是任意的。②理据性不仅指声音与意义之间联系,还可以是客观事物特征与语言形式之间联系,甚至还可以是源生词的声音、特征与后起词之间联系。③理据性中最重要表现形式是象似性,强调的是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通过“心象”而不是“物象”的模拟,是语言与表现形式之间关系的映射,而是不一种镜像的相似。

认知语言学家构建了语言源于表达现实世界的需要的理论。虽有学者认为这用“图象、反映”来理解语言的产生是极为浅俗的,但我们认为却比较恰当。追溯语言产生,会发现先民不同声音表述不同事物和事件,大部分是对大自然声音模拟,具有明显理据性。这些声音符号又被不断分解、重组从而表达更抽象更完整概念。从语言的基本面来看,语言是知识分化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偶然知识是主要表达对象,常识则是传递偶然知识的基础[5]从这个角度说,语言产生的参照物可以从言内、言外、言际去寻找,语言理据性就有了更广阔的涵义。

二、汉语符号理据性的表现

汉语是汉民族语言,同样具有明显的理据性特点。我们主要从词语产生、词语组合角度谈汉语理据性,主要表现在语音、文字、语法、语篇等方面,其中语法象似性最为明显。

(一)语音理据性

语音象似性(有象似性自有理据性)最典型实例莫过于象声词(主要是拟声词和叹词)。从语言系统角度来说,叹词是类语言,属于比语言系统原始的第一符号系统。拟声词系统各成分,不管是侧面还是各侧面上成分都服从于语言系统的规则制约,是语言系统重要部分。汉语拟声词的象似性是非常明显并被大家认可,其他词类的象似性往往引起大家争论。目前研究表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及其中很多词汇均在拟声词和拟形词基础上孳乳出来[6]。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部分词语也就具有了理据性。

古汉语经典中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很能说明古汉语词汇中词语的音义之间联系。古人就是注意到了语音和语义的不可分割性,才有了“因声求义”训诂方法,在先秦两汉时代得到推广,如《孟子·滕文公上》:“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诗·豳风·东山》“烝在栗薪”,《郑笺》:“栗,析也……,古者声,”栗、裂同也。晋代发展为“右文说”,清代,训诂中段玉裁、王念孙和戴震都注意到了音义密切联系,并因有清楚认识,由此解决了很多词语释义问题。可以说“因声求义”是汉语语音理据性最好表现。汉语声调同样也表现出理据性。李世中研究表明声调的分配受到“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的影响,如表示“飘、扬、漂、浮、习、翱、翔、翩、悠、升”等义的字词用平声;表示“降、坠、堕、破、碎、废、溃”等义的字词用去声;表示“绝、裂、折”等义的字词用入声。同音字随着意义的加重,字音由平声变为去声,充分体现了声调对词义的象征性。[7]另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在声调学习中,读不同声调会随声调的升降而有形体的变化,这应该是拟形理据造成的。我们可以认为,人民出于某种微妙心理联想过程,总是用某些声音来表现相类似事物特征,这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象似性表现。

(二)文字理据性

语言和文字虽是两个系统,却密切相关,我们往往都是把书面语言的文字等同于语言,特别是文学语言中,更多是指文字。文字是形音义三者结合,是语言的记录者,文字形体本身就具有象似性,文字学中 “图画文字”的概念正是语言象似性说明。众多的文字学家都认为文字起源与图画有关。不论是表意文字还是表音文字都能找到起源与图画的事实材料。(现在可考的表音文字也都是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腓尼基文字,而腓尼基文字也是来源于图画。)许慎认为文是对物象描摹,而字则是象形的符号和象声的符号复合而成。文字起源于图画,而图画是模仿现实世界,这也说明了文字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象似性。

古汉语中“词”与“字”的界限一直不十分明确,大部分字都可以看做词,古汉语字词有“音生于义,义著于形”[8]特征,故有了“据形释义”的训诂方法。许慎六书中对“象形、指示、会意”界定说明了字形和意义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汉语中百分之八十的形声字,研究表明不论是声兼义字还是声不兼义类的形声字,声符和字义之间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说汉语的文字也表现出很强的理据性。

(三)语法理据性

语法象似性(理据性)是最明显的,也是研究者着墨最多的。汉语语法具有很强的稳固性,数千年来变化不大,历来具有很强的理据性。语法象似性(理据性)表现如下:

1.语序象似性。语言符号之间组合是线性的,这种线性排列顺序是和客观世界中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之间密切关联,这就表现为语序象似性。也就是说,句法成分的排列顺序映照它们所表达的交际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9],如:“我走进教室,打开书包,拿出文具盒。”古汉语语序同样也遵循语序象似性,如:“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战国策·齐策四)”。再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种主谓宾结构反映了思维上的顺序,只有在特殊句式才不遵循此原则。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绝大部分复合词也是按照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这些结构关系组成的,也有明显象似性。[10]汉语中语序与时序存在较高象似性,它们如同“临摹式”的绘画一样,语序直接反映生活。另外汉文化中“先上后下,先尊后卑”思维定势决定了汉语的词序,如“左顾右盼,七上八下,高不成、低不就,喜新厌旧”等,这样的词序也是语法理据性表现。

2.数量象似性。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数量存在一定的象似性,即语言表达时,概念上容量大、内容重要,难以预测的信息,表达方式会复杂,相反则言简意赅。数量象似性与重复,赘言( 冗言) ; 排比,双关; 省略;词汇密度,信息密度; 简单句,复合句,长句,短句; 曲言等密切相关。[7]李清照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重叠的语句和诗人凄苦的心情象似。不仅句法层面上有数量象似性,在词汇层面同样也具有数量象似性,汉语中并列结构较多也是数量象似性的表现。

3.标记象似性。标记性从无到有象似于认知的自然顺序,带有区别性特征的有标记的语言成分比没有标记的成分具有额外的、不寻常的意义。[11]词汇层面上,基础范畴的词是无标记的,其他层次的则是有标记的,比如“牛”是基础范畴词语,没有标记,但“犀牛、黑牛”等则属于有标记;句法层面上,陈述句是无标记,但疑问句、否定句等则属于有标记,主动句是无标记的,把字句、被字句则都属于有标记的句式;口语是无标记,书面语则是有标记的。

(四)语篇理据性

语篇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密切,体现了语篇的理据性。语篇中的理据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形状、时间序列、空间序列等方面,比如通过声调、声韵的运用制造紧张、舒缓等效果。语篇可以通过书写形式特意安排临摹事物,如近几年流行的图形诗、具象诗、图案诗、棒状诗、修剪诗、排版诗,通过文字本身的字形或者透过排列组合文字符号,在外形上引起特殊的效果。语篇理据性还表现在意识流小说中,通过词语的跳跃、缺乏连贯模拟人物的意识跳动奔流,因为语言逻辑的断续、错位和裂变,正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外在化。语篇的象似性是语音象似、文字象似、语法象似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象似手段,实现各自文体的文体特征。

三、结语

研究表明语言符号产生是可以论证的,具有很强的理据性(象似性),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是与语言符号任意性相对立概念,属于语言产生的内因。语言产生策略是建立在拟音拟形的基础上,依靠各种理据策略产生。理据性可以是语言结构与人类认知结构的映衬、模拟等内在联系,也可以是语言形式与客观事物特征之间联系,也可以是源生词和后起词之间联系。既可以是音义之间关联,也可以是形义之间,甚至是义义之间关联。象似性是理据性的重要形式,很多情况下,象似性与理据性等同使用,但象似性不是理据性唯一形式。语言的理据性的是以认知心理上的相似、接近、顺接、凸显等原形认知为基础,构成了语言的顺序象似、距离象似性、标记象似性等。汉语言符号在语音、文字、语法、语篇四个层面上表现出极强的理据性。语音象似性最突出表现是象声词,包含了拟声词和叹词,汉语的声调抑扬顿挫也是语音象似性重要表现。文字象似性突出表现在图画文字上,在文字的发展演变中同样也受到理据性约束。语法象似性是最明显清晰的,表现在语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标价象似性上。语篇的象似性则是语音、文字、语法象似性综合表现。不仅现代汉语有象似性,古代汉语也有很大象似性。因象似性只是理据性一种形式,当我们证明了汉语的象似性时,也就证明了理据性。

[1]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42.

[2] 马清华.文化语义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35.

[3] 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5.

[4]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04-105.

[5] 马清华.知识如何在分化中早就语言[J].当代修辞学,2011(04).

[6] 马清华. 拟声词在语言发生学上的意义——从动态系统原理下的音义关系看[J].外国语,2013(01).

[7] 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7:514,543.

[8] 苏宝荣,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简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46.

[9] 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01).

[10]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32.

[11] 王寅.标记象似性[J].外语学刊,1998(03).

2015-11-05

苗守艳(1977-),女,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任意性符号汉语
学汉语
学符号,比多少
聚焦双变量“存在性或任意性”问题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符号的由来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变符号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关于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争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