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的角度认识“创新”

2016-03-16 02:18戴义凤
关键词:知识知识经济创造性

戴义凤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从“知识”的角度认识“创新”

戴义凤

(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时代,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时代的要求,也是未来的趋势。从知识的角度认识创新,可以揭示知识创新的本质属性、定向作用、基础作用和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

知识;创新;关系

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创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不仅经济在创新,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创新已成为时代最强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讨论创新。那么创新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认识创新呢?当今时代对人们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但需要有扎实、系统、全面的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只有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人们才可以在工作和学习当中有所突破,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进一步的贡献。

一、知识与创新的概述

从本质上说,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在于外界相互作用的现实活动中,获得来自客体的各种信息,用一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组织,并形成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1]也就是说,知识是通过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在汉语中,一开始没有“创新”一词,《辞源》也没有载入,“创新”一词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曾提到,是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的意思。[2]1后来,汉语中使用“创新”这一词汇时,一般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是“创造革新”。[3]

在英语中,“创新”(innovation)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词汇,它来自拉丁文。拉丁文词根nova表示“新的”意思,加上前缀in导致动词化,具有“更新”的含义,意味着对原来已有的东西加以变更和改造。

我国对创新的含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此处,把创新看成是:主体(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对事物整体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和发展的活动。[2]

二、“知识”是“创新”的本质属性

从创新过程来说,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日本一桥大学的野中郁次郎教授认为“创新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产生和定义问题,然后积极地开发新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由组织的一部分产生的创新反过来又创造相关的信息和知识流,然后,相关信息和知识流可能触发组织更宽的知识系统的变革”。[4]哈佛大学吉姆·博特金(Jim Botkin,1999)也认为“创新是运用想象力创造新知识的过程。”[5]从创新的结果来说,创新的结果也必然体现和包含知识。美国学者玛格丽特·惠特利(Margaret J.Wheatley,1992,1994)认为,“创新产生于进行中的交换循环,在那里信息不只是积累或存储,而是创造,知识从以前从来没有的关系(Connections)中重新产生出来。”[6]36可见,无论是在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还是结果中,知识都客观地存于着并作用于创造性活动。

三、“知识”在“创新”中的定向作用

所谓知识,乃是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能动反应,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7]知识作为一种个体经验是活动的产物,不仅伴随活动的进行而产生,还对今后参与的有关活动具有调节的作用,并指导今后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对人们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任何的创造性的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而创造性的活动方向都被一定的活动目标所指引,那么确定活动的目标,就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活动目标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当时作为活动条件的情境进行分析与辨认,还需要预测各种可能的变化。而对活动情境的辨认和分析、各种变化的预测和判断,则需要有关的知识作为基础和依据,这是知识对创造性活动导向作用之一。

另一方面,任何创新性的活动,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并使对象发生合乎要求的变化,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为了确保活动按照确定的目标/方向进行,那么除了需要相关的知识对活动对象的属性以及与活动有关的动作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有关动作对象及其在动作作用下可能变化的知识。这样才能解决确定活动性质和活动程序等问题。

四、“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巴甫洛夫曾经指出:在想攀登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搞后面的事情。我国老子也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并告诫世人:“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老子》第二十四章)。[8]117现代人的创新总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是在前人留给我们的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而对前人总结和积累下来的知识,我们要学习、吸收、消化和继承,只有站在前人基础上进行创新,才能突破和超越。如果只是一味地蛮干,不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创新,那有可能就是重复劳动,没有意义可言。

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是一个人能力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人一旦有了知识,那么此知识就参与今后有关活动的调节,指导今后的活动。无论是对当前独立地解决“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新知识,还是对未知的探索,无不需要知识的参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将以前的知识重新组织并得出新的知识的过程。创新活动,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中间所经过的一系列的操作,都需要先经过已有的知识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分析和辨别,了解当前状态,然后利用现有知识进行酝酿和尝试,最终得出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创造者需要不断的拓展知识,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实践性、工具性的知识等,创新者需要把知识重新组织,建立起知识的结构,这些都不是建立在空中阁楼之上的,需要创造者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同化、顺应新知识。同化就是对新信息的理解来源于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需要通过适当的途径在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而顺应就是将已有经验应用到新情境中,并调整原有经验,形成能包含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通过同化和顺应两方面来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在创造性的活动中还是在创造性活动结束后,这种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过程都一直存在并作用。

五、“知识”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依据巴甫洛夫的观点,在新异刺激的作用下,均能引起探究反射。这是一种本能,是非条件反射,也就是原始好奇心与求知欲。[7]68这是任何个体、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发生都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创新一样都属于能力的一部分。而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莫雷等,1997)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9]307创造态度与创造能力是创造型人才不可缺少的两大条件,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对前人创造成果的占有及体验,对其创造态度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了体现在创造性活动中,知识对活动的支持,还体现在创造者通过知识的学习,对新颖的和未知事物的兴趣而引发的探索,若探索成功,新的知识将会提高创造者自我效能感,人的能力或能力倾向将有所变化,能获得新的高级规则等,并且新知识能为下次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若创造性活动的最终目标没有达成,新的认知结构没有建立起来,那么认知的缺口就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认知处于暂时不平衡的状态,但将继续保持着创造的潜力,创造者将带着一定的问题/目的去学习和拓展有关的知识,这种带着目的的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从而更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展开和进行。

王业宁说过: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这句话足以说明,知识的累积在创新中的作用。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的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基础,也是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创新的本质属性是知识属性,创新在本质上是知识的创新,[10]所以可以从知识创新的角度认识创新是什么,应该怎么创新,认识到知识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创新能力的提高应以掌握全面的、系统的、扎实的知识为基础。

(责任编辑 远 扬)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48.

[2]沈之菲.激活内在的潜能—学生创新素养的评价和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33.

[4]Ikujiro Nonaka.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4-37.

[5]吉姆·博特金.智能型企业:知识群体如何使公司发生革命性变化[M].赵孝盛,乔晓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

[6]玛格丽特·惠特利.领导力与新科学[M].简学,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36.

[7]冯忠良,冯姬.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8-121.

[8]郭庆祥.老子详解[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17—251.

[9]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7.

[10] 马德辉.创新“知识基础观”[J].情报杂志,2007:107-109.

G42

A

1671-5454(2016)04-0088-03

10.16261/j.cnki.cn43-1370/z.2016.04.026

2016-06-02

戴义凤(1991-),女,安徽滁州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知识知识经济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