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孔子形象的近现代变迁——以《左传》与《青年杂志》为例

2016-03-16 02:11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左传形象变迁

蒙 雨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略论孔子形象的近现代变迁——以《左传》与《青年杂志》为例

蒙 雨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3)

摘 要:在《左传》中,孔子是一位谦谦君子,在《青年杂志》中,孔子被还原为一位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普通人。但由于满清皇族及袁世凯、张勋在意图复辟时,都把孔子作为维护帝制皇权的招牌,造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期间知识分子对儒学、儒教极激进的批判:孔子思想中原有的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本功能,对个人品行的良好导向,给予国人生活意义的存在价值也就随着政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被彻底否定。

关键词:孔子;形象;变迁;《左传》;《青年杂志》

一、《左传》中的孔子形象

顾颉刚先生说过“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时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了君子了。”①何谓君子?这个词在《论语》前的历史文献如《尚书》、《周易》中较为频繁地出现,指的是尊贵、有社会地位的男子。而在《论语》中,“君子”一词已转化为对有道德修养的人的称谓,成为一个类的范畴,它包括了比较丰富的内涵:其一,必须有优秀的品质,必须重“道”、尚“德”、尊“仁”、明“义”、懂“礼”、有“知”、讲“信”、孝“悌”、守“节”、学“文”;其二,必须有完美的修养。而获取这些品质和修养的途径是:一要“学”,二要“思”,三要“戒”,四要“畏”,五要“知命”。而君子拥有这些品质和修养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修己以安百姓”(《宪问》)。总之,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规范,并且,孔子希望通过确立这样的规范,来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政治秩序和伦理道德秩序。②

《左传》中所建构的孔子形象,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作者引述的孔子对人物的评价;二是对孔子本人言行的记载。孔子在《左传》中,所占笔墨很少,比起其他人物,他明显是对当时列国的政治、外交影响不大的一个人。据研究表明,左传所记载的孔子言行中,“‘仲尼曰’共23处,‘孔子曰’共6处,‘孔丘曰’共2处”,还有“孔子去世后子贡转述的‘夫子曰’1处。”③而他在《左传》中第一次出场,是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储,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饍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讫有言:‘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仲尼曰:“能补过者。君子也。《诗》曰:‘君子是则是效。’孟僖子可则效已矣。”这一段文字里,没有直接描写孔子,而是通过孟僖子的回国,烘托孔子的形象,凸显了孔子的“重礼”。④在《左传》中,孔子在对人物或事件进行价值评价时,“德”、“仁”、“义”、“忠”、“信”、“直”、“智”,都是孔子比较重视的品行。总而言之,《左传》中所展现的孔子形象,是一个典型的君子形象,与《论语》中所追求的理想化人格典范基本上是吻合的。

二、《青年杂志》中孔子形象

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说:“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各时代的人,他们心中怎样想,便怎样说,孔子的人格也就跟着他们变个不歇。”⑤在近代中国急剧的政治变革,思想变革以及社会变革中,作为儒家理想人格模范的孔子也自然被重新评价、重新塑造。以下以《青年杂志》⑥为例,考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的孔子形象。

《青年杂志》提到孔子的文章(包括通信)有七篇。在第1号“通信”栏,有章文治答王庸工关于“筹安会”的答复信,其中首次提到孔子,是讽刺性地反驳“筹安会”与支持复辟帝制者时,认为孔子与现代政治文明是不协调的:“按筹安会诸人所持国体变更之理由,一曰:共和国家,不若君宪国之易致富强。使此理而果真也,则西班牙意大利之富强,应驾法美而上。予觉诸人主张君宪,犹属过崇欧化,不若辜鸿铭之劝欧人毁坏宪章,改奉中国孔子春秋尊王之教,更觉切中时弊也。”第二篇提到孔子的文章,是第2号易白沙的《述墨》。文章的第一章“墨学之起源”提及孔子,说明墨家和儒家的渊源:“有谓由儒家而为墨家者:淮南要略训,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学之学生焉。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体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墨子受业儒术,旋背其道,自不能诬以出自孔门。……淮南子曰: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儒家言称尧舜,而孔子已贤于尧舜远矣……墨子法禹之迹,可以得言者,论语孔子称禹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当此之时,黼黻无所用,而务在於完坚。孔子言禹美黼黻,而墨子乃谓不用黼黻矣。”第三篇,是第5号所载的易白沙的《我》一文中:“神州立国,四千年矣,其间数挫於异族,必排而去之,数困於独夫,必起而诛之。黄帝尧禹周公孔子之我,假手国人之我,张其威权耳。国人之我,犹能救国。”这里,是把孔子是炎黄子孙的一个文化符号,对孔子本身没有什么描述。第四篇,是第5号所载的高语罕之《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文,其中提及:“万事纷纭,都由差别。差别之相,肇自我见。夫我有二:曰理性,曰躯壳。古今之说不同,圣凡之心各异。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者,即为我也,为理性之我,非躯壳之我也。……帝王君后,争城争地,子孙诛夷而不顾;盗贼强豪,杀人越货,身为刑僇而不辞,何也?孔子周流列国,席不暇暖,栖栖皇皇;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释迦苦心修行,度人度世,抑又何也?”这篇是将孔子的言辞做为宣扬个人主义的一个注脚。第五篇,是第5号所载的易白沙的《述墨(续二号)》提及孔子有13处,但都是在考证墨子生卒时涉及而已,并未涉及到对孔子的评价或者孔子本身的言行。如:“由是言之,墨子实与楚惠王同时,其仕宋当景公昭公之世,其年於孔子差后,或犹及见孔子矣。艺文志以为在孔子后者是也。”第六篇是第5号所载的孟明翻译的小酒井光次的《青年与性欲》:“孔子曰:‘少年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又曰:‘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以修身为根本事业。人生青年时代。暂时之间耳。其间坚持忍耐之力。终生享用无穷者也。”在那个译文与创作界限模糊的时期,很难区别这些“孔子曰”是原作者的,还是译者后来加上去的,如果是后来加上去的,说明作者对孔子的基本价值立场还是肯定的。

三、《青年杂志》中对孔子的详释

而第七篇论及孔子的文章是易白沙的《孔子平议》(上) (载第6号),这是《青年杂志》首次针对孔子和儒学问题展开讨论。文章首先回顾了孔子由一个普通学者、思想家被神圣化的历史过程:首先,“孔子当春秋季世,虽称显学,不过九家之一。”孔子学说的影响力是受平民喜爱的结果,而非借助权势;其次,孔子及其学说一直被当权者利用:“汉武当国,扩充高祖之用心,改良始皇之法术。欲蔽塞天下之聪明才志,不如专崇一说,以灭他说,於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而文章更重要的意图是指出孔子学说中存在的四个致命缺陷导致了其易于被野心家所利用:其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其二,“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其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藉口。”中庸之道受到了强烈批判:“虽不答鬼神之间,又尝言祭鬼祭神,颇近明鬼之说;虽与道家背驰,亦称不言之教,无为之治;不谈军旅,又言教民即戎;主张省刑,又言重罚;提倡忠君,又言不必死节;不答农圃,又善禹稷躬稼。……美其名曰中行,其实滑头主义耳,骑墙主义耳。……后世暴君假口於救国保民,污辱天下之名节,皆持是义。”其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在这篇文章里,孔子被认为是一个平民思想家、学者,其学说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并将“中国一切风俗人心,学问过去未来之责任,堆积孔子之两肩。”他本身并无过错,然而其学说的某些不足之处却有助于野心家的利用。

四、孔子形象近现代变迁的特征

总而言之,《青年杂志》中的孔子被还原为一个有一定学术成就的普通人,既不能和《左传》、《论语》中的“君子”形象相比,更不能和其后被塑造成的“素王”、“圣人”形象相提并论。易白沙的《孔子平议》比起后期更为激烈的“反孔”文章,是相对温和、公平的,但是,它也并不能算是一篇客观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在袁世凯意图复辟帝制、康有为鼓吹立孔教为国教之时,⑦其用意当然在借助对孔子学说的所谓的“缺陷”的攻击来反对复古思想。无论是满清皇族⑧、还是袁世凯、张勋,在意图复辟时,都把孔子作为维护帝制皇权的招牌,而反对皇族复辟和帝制复辟的革命者也不得不以攻击孔孟学说作为思想文化上反对复古逆流的方法。复辟者对儒教、儒学的利用,反而增加了反复辟者们对于孔子及孔子学说的反感和厌恶,并引发了更为严厉偏激的批判。孔子思想中原有的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本功能、对个人品行的良好导向、给予国人生活意义的存在价值也就随着政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而被彻底否定。

一般认为,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的创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而这一思想启蒙运动包括了两大主潮:一是对西方近代各种思潮和学说的引进;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及其学说的批判与反思,也就是所谓的“反孔思潮”。这两大主潮总体来说是时间上彼此关联、逻辑上互为因果、内容上互相重叠的。但笔者考察《青年杂志》时发现,这两大主潮在刚开始时并未纠缠在一起,而是各行其是。“青年杂志”作者群并非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反孔”⑨作为“构建共和国家”前提。他们在不加辨别地引入西方各种“主义”和学说时,很少进行历史横切面式的平行比较,很少从儒家经典典籍中需找“证明”或“证伪”的材料。除了《孔子平议》一文,在其他文章里,孔子的出现往往是在谈论其他问题时偶然提及。《青年杂志》创刊的最初目的即是:“我国青年,虽处蛰伏研求之时,然不可不放眼以观世界。本志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可备攻错。”⑩所以,他们评价孔子及其学说时,态度还是相对客观的。

注释:

①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年487页。

②刘振东.《孔子论君子》.孔子研究,1992,1:30-36.

③王国雨.《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船山学刊》, 2009年第1期第111-114页。

④韩再峰.《<左传>中的孔子形象》,《艺术交流》,2004年第1期第5-7页。

⑤顾颉刚.春秋时代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8:487.

⑥《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出版,从1915年9月至1916年2月,每月一期,共六期。1916年3月15日改名为《新青年》。

⑦1913年至1914年间,袁世凯进行了一系列活动:批准成立撰修清史的清史馆,指示全国各地文庙祭孔,指示人呈上严禁复辟清帝的请愿书,到天坛公开祭天……为他复辟帝制做了准备,而在1915年12月11日,参政院以国民大会总代表的名义,推戴他为中华民国皇帝。

⑧“癸丑之春举兵济南”。

⑨说“重新评价孔子及其学说”比较公正些,但为了简洁之便以及和学界保持一致性,暂且沿用这一词。

⑩见《青年杂志》社告。

On Changes of Image of Confucius in Modern Times——Taking Zuo Zhuan and Youth Magazine for example

MENG Yu
(School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Nanning Guangxi 530003,China)

Abstract:In Zuo Zhuan,Confucius is a gentleman and in Youth Magazine,he is restored to an ordinary man with certain academic achievements.But due to Manchu Royal,Yuan Shi-kai and Zhang Xun,in the period of intention of restoration,Confucius is regarded as a sign in maintaining the monarchy imperial.This caused the intellectuals very radical criticism about Confucianism during the specific history period,May4thMovement.The basic function of maintaining family harmony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thought of Confucius,good guidance for personal conduct and the existed value of giving people the meaning of life are completely denied with the further intensified of the 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Key words:Confucius;image;change;Zuo Zhuan;Youth Magazine

作者简介:蒙雨(1982—),女,广西玉林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中国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26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6)01-0089-03

猜你喜欢
左传形象变迁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