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2016-03-16 00:27方兴林汪建利王瑞乐
黄山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关系人大赛因子

方兴林,汪建利,王瑞乐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黄山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方兴林,汪建利,王瑞乐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黄山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内高校广泛开展,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当其中的就是创新创业教育非系统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实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就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进行分析,指出资源因子、环境因子和相关人因子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资源因子;环境因子;关系人因子

一、引 言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KatharineDunn 在2005年提出的,她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应形成数十个项目和中心,共同在校园内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中的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1]79-81基于著名教育家费论斯·克雷明提出的教育生态学理论,本文所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指把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因素(生态因子)构建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正如自然生物的生长受到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影响一样,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所处的生态系统。因此就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构成展开研究。

二、资源因子

万物生长离不开资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同样离不开供其发展的资源。文中所指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材和师资队伍三大类,它们是构建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基础因素,缺少这三项整个生态系统将无从建设。

(一)课程体系

基于已有的高等教育规律和常识,高校任何一个专业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前提是有一套科学的、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因此,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之前,切忌盲目跟风、仓促授课,而应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地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然在国内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对很多高校来说还是创新之举,但是不能摸着石头过河,那样只会走弯路。高校的领导层首先应落实该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实施。资源因子是即将构建的生态系统的“土壤”,而课程体系是资源因子的“支撑点”,是重中之重。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门课程就能解决问题。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使其全面发展。

基于上述指导思想,黄山学院课程体系包括八大类课程群,数十门课程。课程群主要包括创新创业通识类课程、创新创业专业类课程、创新创业拓展类课程、创新创业实训类课程、创新创业辅导类课程、创新创业合作类课程、创新创业文化类课程、创新创业实践类环节等八个模块。

(二)教材

在已确立的课程体系下,每一门课程实施的落脚点是教材和教师。教材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重中之重,一套成熟、经典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学科门类的形成,为提高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相对新颖的教学领域,“教什么”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编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以后,相关领域学者积极研究,各大出版商也适时抓准机会,相继出版了大量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的教材,有效地补充了国内教材的空白。然而对当前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后,不难发现国内目前出版的教材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书籍,大都以美国杰弗里·蒂蒙斯的《创新创业学》为思想源头和参考蓝本,研究的是在新企业诞生之后以盈利为目的的持续久远的发展过程,而非研究企业从无到有的孕育过程;其本质是创新创业管理学,因此更多是与企业管理学的整合。创新创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第一步面临的是从零开始创办企业,而非经营一个已经存在的企业。大学生需要学习和了解创新创业规律,需要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然而蒂蒙斯却得出“创新创业无规律”的结论。基于此,当前大多数创新创业教材很难适合大学生学习,更难以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2]71-73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其教育的内容应当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更多大学生自身所欠缺的东西,如大学生如何寻找创新创业项目和把握创新创业机会;大学生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面对;如何面对创新创业失败,特别是连续多次失败的现象。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团队参与了所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编写小组,成功编写并公开出版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学》。该教材经过多轮教学实践,广受师生欢迎,目前已经成功立项为安徽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下一步将在已有的教材基础上汇编《大学生创新创业精选案例》,该案例集将甄选该校近10年历届毕业生中成功创业者的真实案例,辅以已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从而形成“理论教材+实践案例”双视角的教材模式。

(三)师资队伍

解决了“教什么”这一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谁来教”的问题,即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已有的物理学、化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这些传统学科已经经过了成百上千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几近成熟,它们均有成熟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经典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这些传统学科目前在高校均设有相应的专业,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即当前高校所开设专业的师资一定是科班出身,因此他们讲起自身专业知识就得心应手。然而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均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这直接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即由谁来主讲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课程。

虽然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方针的提出,目前已经有很多大学教师正在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是事实上他们均是“半路出家”。他们大都在集中经历了相关创新创业专项师资培训之后,分散在各高校从事相关教育与培训工作。他们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其基本不具备创新创业实战经历,这就使得他们很难胜任创新创业相关教育与培训工作。

但是需要特别关注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可以从企业中聘请一些经商创业人士来学校授课,以解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师资问题。该观点值得商榷。一方面,企业人士善于经商,但是可能不善于课堂讲课,课堂讲课有它内部规律和逻辑,如果冒然聘请企业经商人士来高校上课,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要认清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本质并不全是让所有学生都去创业,并不全是培养企业家,而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问题,国家应该在政策上鼓励创新创业型大学的设立以及创新创业相关专业的开设,并建立创新创业师资职称评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良好的师资队伍,从而保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因子

环境作为外部因子影响万物生长,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高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基于此,应当营造出一种适合其发展的环境特征。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环境因子有很多,将重点论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

在国内,自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以来,如今国内各大高校每年均会举办各类各级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如“挑战杯”“三创”等。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给那些有创新创业想法和动机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展示平台,同时也给那些对创新创业一无所知的学生提供了接触和学习的机会。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无疑在高校校园内部有效地营造出了一种积极的创新创业环境,并且通过创新创业计划大赛涌现出了很多创新创业公司和创新创业者。正因为如此,2015年标准排名研究院在其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指数排行榜》中将“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作为首要的评分标准。

基于此,在环境因子方面,今后要积极举办各种规模和各种级别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大赛的举办既是给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同时也是检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通过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举办,激发在校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欲望,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影响身边的学生和朋友,使其进行自身人生规划,迈出创新创业的第一步。

(二)成果转化与激励

如前文所述,国内各大高校每年均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然而大多数高校或主办方也仅限于举办比赛,形式大于内容。赛前动员学生参赛,赛中邀请专家评选,赛后举行颁奖仪式,“三步式”的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沦为参赛学生获取素质学分、指导教师获得教学成果奖的一种途径,从而违背了初衷。

基于此,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成果转化与激励应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环境因子,使其融入到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不能仅仅止于颁奖典礼,更为重要的是将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中那些创新性和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想法和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如可以通过邀请天使投资人面对面指导和投资、创新创业孵化器进行项目的孵化等途径有效地夯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的最终成果。对那些获得投资人青睐的项目或者孵化器已经孵化成功的项目,可以鼓励该创新创业团队的学生向所在高校申请保留学籍休学一年或更长时间,以便全身心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并将创新创业最终取得的成果以替换一部分在校课程的学分的形式奖励创新创业者。纵观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高校,成果转化与激励一直都是其在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环节。美国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在过去40年里产生了8 000多项发明、3 000多项许可,为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创造了超过13亿美元的收益。[3]25-31通过成果转化与激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和参与感,从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三)校园文化

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均处于高校校园中,校园文化环境会日积月累地影响着他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能一蹴而就,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

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建设可以不定期邀请知名校友、企业家进校园开设第二课堂或讲座,以他们个人经历和魅力感染在校生,从而使其正确地认识创新创业,进而对创新创业产生向往和追求;可以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园、孵化中心等场所来提升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性认识,并且锻炼其创新创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可以通过对校园主干路和教学楼冠以知名创新创业家的姓名,以此来正面树立创新创业者的形象并影响在校生,使其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可以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通过技术手段建立诸如“创意云平台”等,让有创新创业想法和项目的大学生随时随地上传创新创业方案,其他学生可以通过“创意云平台”参与讨论,从而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想法,形成志同道合的创新创业团队。

高校校园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很多,无论是硬文化还是软文化,核心是让在校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四、关系人因子

传统高等教育一般认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学生负责学,教师负责教。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来说,其关系人不再只是限于学生和教师,而是涉及多个关系人。首先,学生是所有关系人中最重要的,他们的任务是不断地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和生产力。其次,教师在所有关系人中扮演的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他们负责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走向创新创业的道路,同时自身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和了解新的知识。再次,高校管理层也是重要关系人,他们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主要负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和经费是奠定创新创业型大学两大必不可少的基石。第四,家庭成员是以前不太关注的一类关系人。中国家庭的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就应该去找一份好工作,或者去考研究生、公务员,或者选择出国留学。家庭成员很难想象或理解,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新创业。家庭人员的观念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直接影响。此外,社会、企业也是一大类关系人。社会大环境应当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允许大学生创新创业失败并予以必要的帮扶;企业应该积极行动,帮助大学生实现其创新创业想法,积极提供资金和人员的帮助。

当然,关系人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五大类,一切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人员或组织,都可以将其视为关系人因子。只有所有的关系人共同团结努力,才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好地发展。

五、生态系统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过程,它向被教育者传授一种概念与技能,以识别那些被人忽略的机会,以及当别人犹豫不决时促使其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自信心付诸行动。[4]94-96基于此,需要整合相关生态因子,构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完整的生态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中,三个方面的生态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关系人因子处于环境因子中,同时也会对环境因子进行改造;关系人因子向资源因子提供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同时资源因子也给关系人因子提供营养;资源因子同样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环境因子不断地给资源因子提供素材。三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为学生服务的共同目的。生态系统的核心是为学生服务,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在资源因子、环境因子和关系人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所构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才最具有稳定性和高效性。

[1]刘振亚.中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化培育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36(12).

[2]方兴林.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4,24(2).

[3]郑刚,郭艳婷.世界一流大学如何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斯坦福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4,296 (9).

[4]许继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5(3).

责任编辑:吴夜

The Construction Research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ng Xinglin,Wang Jianli,Wang Ruile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Schoo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Huangshan University,Huangshan245041,China)

With the widesprea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itial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amongwhichbeingnon-systematicisthebiggestproblem.CollegeStudents′innovationand 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isasystematicproject.Inordertoachievethegoalofcultivating entrepreneurial talents,the ecological systemfor 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shouldbe constructed and perfect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constituting the ecosystem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detail,including resource factor,environment factor and human factor,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hree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ecological system;resource factor;environmental factor;human factor

G647

A

1672-447X(2016)04-0110-04

2016-03-28

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zdjy149)

方兴林(1983-),黄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与管理、大学生创业教育;

汪建利(1959-),黄山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关系人大赛因子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浅谈证据保全公证中如何保护利害关系人的个人隐私
影响因子
企业关系管理的对象及其关系状态
企业关系管理的对象及其关系状态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利用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利害关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