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德萍
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焦德萍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东莞市茶山镇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清创缝合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情况下,值班医师按常规进行清创缝合手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5、9和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清创缝合术;应用价值
东莞市茶山镇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380
清创术临床又称局部伤口缝合手术,为临床最常见手术之一[1]。临床中门诊需要处理各种外伤创口,如急性意外外伤、慢性不愈合伤口、手术创面等。患者常因创面疼痛出现负性情绪,进而诱发自身应激反应,机体受外环境因素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后便可引起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其可引起患者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2],使其处于高度紧张不安状态。若手术治疗期间患者未得到有效的护理,则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及家庭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就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12月我站收治的清创缝合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严重精神疾病、癌症、妊娠期患者。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3例,初中及高中75例,大专及以上20例;其中摔伤35例,器械伤30例,交通意外伤20例,砍伤10例,其他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9例,女11例,年龄35~72岁,平均(53±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9~74岁,平均(57±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情况下,值班医师按常规进行清创缝合手术,严格执行3 查t对及无菌操作技术。所有患者创口均按照传统外科缝合方法进行,告知患者术后一周返院拆线,常规给予口服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3]。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支持因创面疼痛患者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以增加其信任度;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不良情绪。
1.2.2心理干预针对患者对自身病情的担忧,护理人员应找出其负极情绪的根源并予以疏导和鼓励,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思想顾虑,帮助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精神压力,进而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创面触水、勿挤压创面、口服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饮食宜清淡、禁止吸烟减少饮酒等。
1.2.3情绪转移通过主动关心询问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放松心情主动配合医师进行手术[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5、7、9、≥14 d的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5、9和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
2.2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优化医疗服务态度,对于目前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如何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4]。急诊清创缝合手术中患者往往因创面疼痛及意外受伤出现不良情绪,会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创面出血量增加及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现象。当患者长时间受不良情绪刺激机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对麻醉效果及手术能否顺利完成会带来极大影响[5-6],甚至会对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术后康复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成为目前首要任务。个性化心理护理是以人为本,从心理、生理、社会及精神各方面完善护理服务内容的一种护理方式,在手术治疗中实施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完善治疗中的诸多不足,降低临床差错与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减少安全隐患。通过专业心理护理人员术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分散其注意力,积极配合治疗,使麻醉效果发挥正常[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5、9和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加速创面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玉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7(9):862-863.
[2] 张良美.护理干预对减轻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情绪及应激反应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9-11.
[3] 吴秀娟,陈绮坚,徐巧林,等.护理干预对急诊清创缝合术中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 134-135.
[4] 黄著艺.急诊清创缝合术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0-991.
[5] 黄著艺.心理护理降低急诊科清创缝合术患者应激性反应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1):18-19.
[6] 范守丽,包美霞,姜翠凤,等.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93-694.
[7] 周丽红,张文媛,翟光维,等.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14):3172-3174.
[8] 陈昌群.健康教育路径在急诊清创缝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996-996.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志码】A【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