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研究

2016-03-15 22:13王东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私家园林造园苏州园林

王东健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41)



苏州园林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研究

王东健

(西南民族大学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41)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典范,中国园林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一直以来是人们到苏州旅游的必经之处,享誉海内外。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的古吴国,到如今已经历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园林建筑在历朝历代都有修建,尤其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修建最为兴盛。其蕴含的江南文化底蕴更是延续至今,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苏州园林;文化传承;历史

一、吴文化下的皇家苑囿

中国最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园林的雏形,而苏州地方的园林最早雏形则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吴国。阖闾在位时吴国日益强大,称雄一方,阖闾下令伍子胥造阖闾大城,这是苏州城最早的建城史。在此基础上吴国王室建造了大量的苑囿别馆,至夫差时这种风气更甚,诸如夏驾湖、长洲苑、华林园、姑苏台等皆为那时候的杰作,据《吴地记》中所载夏驾湖为吴地最早的苑囿。当时的贵族皆好风雅,江南自古是文脉之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诸多贵族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田猎游赏,无一不好,栽植豢养,无一不喜,史籍载:“阖闾出入游卧,秋冬治于城中,春夏治于城外姑苏之台……兴乐石城,走犬长洲。”[1]48这短短一段话,就指出了几处著名的苑囿,当时主要供吴王游玩之娱。至于阖闾死后所葬之虎丘作为帝王苑囿的代表也成了今天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吴国在寿梦当政时逐渐强大起来,其后继承的阖闾及其子夫差更是将吴国推至全盛。强盛的吴国先后打败了楚国和越国,并北上与齐晋黄池会盟,风头一时无两。正是由于此时吴国处于一个强盛的地位,使得这些皇家苑囿无一不体现这种霸气,不管是夏驾湖还是诸囿建造时皆占地广阔,层层叠叠,一片波澜壮阔,当时这些都只能从史书上得见,如今仅存于世的已不复当年的辉煌,这是以建筑而体现当时吴中人的一种尚武豪放文化和经济政治称霸一方的写照。

二、魏晋隐逸文化与私家园林的发展

春秋战国之后吴地统一于秦,秦汉时吴王所留下的苑囿大都辟为官家园林抑或被富商大贾所买断,出于吴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大部分的百姓是没有资本去建造园林的,也就没有私家园林的出现。史籍所载苏州最早的私园则出现在东汉,吴大夫笮融建石“节家园”。同治《苏州府志》载:“笮家园,在保吉利桥南,古名笮里,吴大夫笮融所居。”[2]101笮融为东汉末丹阳人,时吴辖三郡,丹阳郡为其一。笮融曾依附徐州牧陶谦,在徐州大起浮图祠,笮融有建造雅好和条件,便在苏州建造宅园,即人所谓之“窄家园”。

到了魏晋时期,特别是东晋始,吴地发生了大变革。经年的八王之乱全国被搅得天翻地覆,北方更是据于蛮夷的统治之下,大批士家大族随着晋王室纷纷南迁,有学者说南方经济发展始于永嘉南渡,这时候的苏州成了大批士家大族、豪门巨贾的聚集地,有利于日后诸多私家园林的建立。当然,有钱的基础上只是决定你有没有能力去建造园林,但不代表你有这个想法,决定人们有兴建私家园林想法的还是当时社会普遍崇尚的寄情山水的隐逸之风。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混乱和痛苦的时期,这时的儒学已经式微,有外来佛教以及本土道教的影响,再加上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文人士大夫不再醉心于功名利禄,对现实社会产生种种厌恶,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文坛上谢灵运的山水诗开一派之宗,顾恺之、张僧繇的山水画也独立形成,山水诗和山水画为私家园林的兴建准备了很好的模板。

在这些私家园林中最著名的为辟疆园,它是由名士顾辟疆所建,号称“吴中第一名胜”。王献之曾慕名游览而留下“辟疆驱客”这一典故。[3]224顾氏为吴中大族,诸如其他像陆、朱、张几大家族虽不及北方侨居大姓亦建造了许多私家园林。这期间的造园技术已经不像秦汉之前的粗放豪迈,反而趋于精致灵巧,这与吴人性格的转变和世俗宗教的影响密不可分。春秋战国时吴人民风强悍尚武助吴王称霸诸侯,“吴俗好用剑轻死”是当时最好的写照,及至东晋南朝士人的性格发生了完全的转变。诸多玄学之士从玄学无为出发,超然物外,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从物欲享受提高到“畅神”的纯粹精神领域阶段[4]23。讲究艺韵神动,对艺术审美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一个质的变化。

三、唐宋元时建园文化的多样性

(一)盛于唐宋的寺庙园林

魏晋南北朝时,宗教盛行,吴中人杰地灵自然建造了不少佛图精舍,单就萧梁一朝,因举国崇佛,在苏州建造了大量的寺庙,这些寺庙多具园林之胜。隋唐时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南北交流密切,苏州地处要冲,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园林的建造也日益兴盛。这些被保存下来的寺庙逐渐兴盛,香火鼎盛,往来络绎不绝,成一时游览佳处。始建于三国时的报恩寺殿堂颇多,极度宏伟,梁代时由于寺内大造宝塔,至唐时这些殿宇穷极宏丽,冠绝东南。又如梁时建造的寒山寺,初籍籍无名,至唐显胜,虽然一部分归功于张继《枫桥夜泊》,但更多的是唐时的这种社会文化风气的使然。至今寒山寺也是苏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北宋初年建成的云岩寺塔也即闻名中外的虎丘塔壮观异常,规模宏伟,飞檐重楼,在南宋时更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位于木渎镇上的东晋司空陆完新建的灵岩山寺,唐代时规模宏大殿宇之多为一方之最,至宋时为东南之冠,为佛教净土宗道场之一,游人不绝。诸如西山包山寺、崇元寺等皆盛于唐宋。

(二)趋于成熟的私家园林

东晋永嘉南渡为苏州输送了大量宝贵财富,诸如能工巧匠、风雅之士等等,更大的贡献体现在经济方面。虽隋唐起于关中,但苏州经济发展一点也没有落下,吴中自古以来多产鱼粟,更有大运河的开凿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经济大退步,对南方需求大增,苏州能安于江南带动经济进一步发展。至南宋时,江南变为全国经济的中心,更是大大促进了苏州的繁荣。

唐时苏州的私园有了较大的发展。唐代修建园林时,受当时社会文风的影响,将诗词绘画艺术与园林相融合的建园模逐渐成熟。最早建于盛唐的是孙园,位于桃花坞,受到大诗人白居易盛赞。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时在唯亭建一山庄,常吟诗其中。大诗人陆龟蒙也是个园林爱好者,他在苏州建有多处亭林。至五代时,苏州偏安一隅避免了中原王朝的长年战乱,吴越王钱氏家族官僚等在苏州广兴园林,成为苏州造园的一个高峰期。当时著名的钱氏南园,园林屋宇错落有致,假山、花草、树石等一应俱全。其他诸如像孙承佑池馆,亦是亭台楼阁,小池水榭,富丽堂皇。

至北宋时,庆历党争使得诗人苏舜钦放逐留寓到苏州,临孙承佑池而灵感大发,“傍水作亭曰沧浪”[5]47,于是苏州四大名园之首的沧浪亭便应运而生。南宋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开始转移到了南方,苏州成为了经济繁荣的重镇。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园林风景名胜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园林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如上面介绍的沧浪亭即是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与艺术价值。诸如此类还有乐圃、万卷堂(即后来的网师园)等,这些园林平时供人游赏,风靡一时。范仲淹在苏州办府学,开创学院园林;朱勔承办花石纲,太湖石在园林中大兴其道;花木栽培技术的改进,使得院内栽培一时兴盛。

至元时,民族矛盾尖锐,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大受影响,苏州位于江南,虽所受波及较小,但也造成了人们造园心理的转变。苏州府城造园之势渐趋渐少,但并不是说整个造园的人就少了,大部分人开始在乡村反垦造园,史料记载元时苏州造园30多处,而苏州城造园的数目不足10处,大半位于苏州城周围的县村等地。其时建造的位于苏州城内最著名的当属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为天如禅师所建,原为其所建的菩提正宗寺,后改为狮林寺。园内多假山怪石,堪称一绝。其时乡村所建的园林,诸如昆山玉山草堂、常熟梧桐园、同里万玉清秋轩等皆为当时有名的私家园林。这与当时苏州农村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元末张士诚踞苏州时也大兴造园之风,留有多处遗迹。

四、明清市井文化下全盛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经过之前的发展和成熟,明清时候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清时,资本主义萌芽,苏州位于江南富庶之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时候的造园之风更胜于从前,造园技术极大提高,留下来的作品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等皆为精品,现在均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据记载,明代的时候苏州大小园林有300多处,清代的时候略少,也有200多处,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前朝各代。

造成明清时期园林兴盛的原因诸多。其一经济上,以丝织业为代表的产业已经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当时“佣工之人,计日受值,各有常主,无常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唤。”[6]225商业经济的繁荣造就了大量的富商巨贾,而这些富商一旦有钱之后便置地造宅。建造园林花费甚多,即使是平时的修缮维护也是需要可观的财力的,因为园林如果不经精心维护,两三年即可显破败之相。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富商的涌现使得建造、维护耗资甚巨的园林成为可能,江南造园之风兴盛。其二政治上,明清的时候,江南都是当时主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尤其是苏州地处政治中心地带,这就为在苏州大规模建造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其三主观上,园林建造的目的之一是供那些建造者游玩享乐之用,明清两代吴地经济发展迅速,达官贵人的奢靡享乐之风盛行,很多人造园的目的没有了那种寄情山水的雅趣,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身份,巴结权贵,一些处于政治中心的人渴望在殚精竭虑之余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使自己远离尔虞我诈,不必出门即可纵情山水。同时,此时建院的理论知识也已经自成体系,明代吴江计的《园治》和文震亨的《长物志》是对造园经验的总结,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同时,修建的园林饱含了造园者复杂的情感、思想等等,与当时吴中繁荣的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明清时苏州人才辈出,文化氛围厚重,是江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文化重地,衍生出大量的文化大观。文学方面,名家辈出;明初的“吴中四杰”,明中期的“四大才子”等均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戏曲上昆曲和评弹的发展丰富了民间文化。绘画书法方面大家辈出,吴门画派、吴门书派名震天下,开创了苏州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直至今天都影响很大。[7]6

五、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一)融入道家玄学思想

苏州的园林除个别之外,譬如一些寺庙园林,在造园思想和意境上都深受老子“无为”、“清心寡欲”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可以说玄学的哲学观是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的本原,“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6]125。道家讲究天人合一,我们来看看苏州园林的特点:其一,在尘出尘,居世出世。这些造园者们大都受老庄思想影响,讲究出世,因为厌倦了尘世的种种烦恼,渴望得到宁静,但自己心里不想隐居山林,过那种清苦的日子,于是乎在市里造了园林,隐居在了市里。这种心理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不愿意舍弃富足的物质生活,只是心理上暂时地需要宁静而已。园林的存在既在尘,在的是处于繁华的市井,又是出尘,园内暂时提供了山林的清静之乐。是道家玄学思想的真实写照。[8]81其二,道家讲究素雅、淡泊,就如同阴阳鱼一样,黑白两色简简单单不落尘埃。苏州园林的主色调即为粉墙黛瓦,黑白两色,简简单单,正是道家追求清静无为的写照,也是返璞归真的现实存在。其三,天人合一,风水五行。中国古人历来重视住宅的风水文化,苏州园林既为宅邸,依然少不了阴阳五行八卦的风水原理,究其所源亦是人与自然的这种“天人合一”观在建筑上的生动反映。园林错落有致,有花、草、水、石、木,无一不是合乎风水卦象的存在,在造园者寄情山水的同时也无不体现其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外在价值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一个经久不变的话题,苏州园林不论是从构造、陈设、文脉等方面都体现着人本思想在其中的作用,既不破坏自然界合理存在的物质关系,又将其与人内心丰富的思想相结合,堪称完美。古人的想法是单纯的,古诗中所描绘的山水竹林之乐是很好的寄托情感的存在,而园林就是它外在转化的表现形式;又如泼墨山水图,描绘了一幅幅美好的景象,古人又乐得利用起来,广泛地运用到园林,且不失人与自然的中庸之道。水的轻柔衬托出山石的凝重,反过来山石的凝重又反哺了水的轻柔。就是园林中的陈列摆设亦严格遵照和谐的价值观,不同的房间周围环绕不同的景致,就好像建筑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9]39苏州园林本身积淀的历史文化价值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这种更深层次的和谐之道才是其本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值得我们学习,不管是在经济社会的任何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苏州府志[M].南京:江苏书局,光绪9年.

[3]魏嘉瓒.苏州园林史漫录[J].东南文化,1992,(Z1):221-226.

[4]冯秀珍.中华传统文化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5]吴县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6]吴郡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7]黄玮.苏州园林的历史文脉[J].中国园林,1994,(10):5-7.

[8]曹林娣.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8-84.

[9]林家治.苏州园林崛起的历史根源及其表现[J].中国园林,1985,(3):37-40.

责任编辑:胡栩鸿

Histor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

WANG Dong-jian

(Department of Tourism Historical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Sichuan Chengdu 610041, China)

Suzhou garden is a model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architecture. It is the masterpiece and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Chinese garden art and famous world culture heritage, known as “Jiangan gardens are unparalleled under heaven; Suzhou gardens are unparalleled in Jiangnan”.It is always a hot tourist attraction in Suzhou and enjoys a good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s history dates back to the ancient kingdom of Wu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has possessed over thousands years of history up till now, accumulating a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770BC~221BC)Garden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built in the past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 private garden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Jiangnan culture remains alive today and possesses immeasurabl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

the classical Suzhou gardens; culture heritage; history

2016-06-25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CX2015SP206)

王东健(1990-),男,江苏镇江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史。

TU986

A

1674-344X(2016)09-0073-04

猜你喜欢
私家园林造园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壹 造园·纳瑞集祥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苏州园林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