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华
音乐智能在高职大学英语课堂的嵌入式应用的实证研究
杨锦华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各种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随着人们对音乐研究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师开始将音乐引入课堂,用音乐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文章从分析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当前英语课堂现状出发,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列举了音乐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嵌入式应用的实证。提出将音乐智能引入英语课堂的理念,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音乐智能;英语教学;嵌入式应用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言语智能主要指通过语言的听、说、读、写达到认识世界等目的的能力;音乐智能是指人敏感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青年学生热衷音乐,听觉敏锐,善于模仿。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将音乐引入语言课堂,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努力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氛围,把培养学生音乐智能与提高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打破课堂的沉闷,带给学生无限的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1.1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高职学生不像本科生带着昂扬的斗志、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认为自己成绩不好,进了大专院校,无非就是混个大学文凭,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事实上,这些学生就英语而言,基础的确相当薄弱,很多学生质直言不讳地说就是因为英语这个“绊脚石”他们才名落孙山。在高中阶段,老师一味强调英语语言的书面应用,填鸭式教学,课堂沉闷,完全忽视了英语语言的本质运用。长期的积累导致了恶性循环,滋生了学生对英语的厌恶。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所以会有很多的业余爱好。他们青春飞扬,充满活力,喜欢追求时尚,追求潮流,崇拜歌星。尤其是90后,讲究个性张扬,不受外界束缚,模仿能力强,爱唱爱跳。喜爱狂热的摇滚、青涩的校园民谣、直白不羁的Hip-Hop与R.&B.、飘渺如隔世的现代自然轻音乐,喜爱流行音乐、通俗歌曲。他们甚至把会唱英文歌曲作为一种时尚。在校园里处处可见塞着耳机、听得如痴如醉的学生。为了能达到去演唱会现场的目的,他们可以锲而不舍,排除万难,学习在音乐面前似乎显得软弱无力。音乐似乎成了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带给他们活力,给他们提供了舒适、宽松的环境,给他们带来身心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同时音乐也是他们情感宣泄的主要途径,能让他们忘却所有的烦恼。
1.2高职英语课堂的现状与特点
纵观近年大学英语的发展,虽在教学规模和质量上有较大改进,但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整个教学收益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沉闷的课堂、因人而异的灵活教学策略的缺失,使得当前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两难境地,英语教学事倍功半。如何提高学生注意力,重新唤起英语课堂的活力,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学生乐学的英语课堂,是高职院校英语老师在教学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薄弱的英语基础造成了学生在英语课堂的惧怕感和排斥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情况屡见不鲜,屡禁不止。教师原本设计好的精彩课堂互动也因为学生的冷漠、不配合戛然而止。说英语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听懂,让学生开口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情况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左右为难。另外一方面,由于各高职院校的毕业要求,学生必须通过“省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教师只能从语法开始重新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面对沉闷的课堂,急需一种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万全之策。
亚里士多德在两千多年前就认为,音乐具有三种功能——娱乐、陶冶性情和涵养理智,既能动人心弦,又能松弛身心,还能修炼心智。多元智力理论表明,音乐对掌管人的情感、动机和愿望的大脑有直接影响。音乐和语言都是以声音为基础,且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对语言形成了相应的影响,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丰富了音乐。正是由于英语和语言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才使得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了相应的音乐元素成为可能。法国的听觉专家曾说过:“人脑具有无限的潜能,如何开发大脑的潜能,也许只有音乐才是最有效的方式。”可见音乐对提升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2.1音乐能调节情绪、激发兴趣
洛扎诺夫提出的暗示教学理论认为,当人们身心放松地沉浸于音乐时,在人们身上就会同时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愉悦的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跃。这时候学到的知识记忆特别牢固,特别持久。
有些对英语不怎么感兴趣的学生往往带着“厌恶”的心情走进课堂,整个90分钟都处于和英语老师敌对的状态,更谈不上参与度。而基础稍微好点的学生,也很难在整个90分钟内心无旁骛地沉浸在单词和语法的解说中,枯燥的课堂设计只会使更多的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耐心。而将音乐适时地穿插在英语课堂,投其所好,能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接收不同旋律带来的意境,调整自己的低落情绪,提高学习热情和效率。
2.2欧美音乐能使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
音乐活动对语言智能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人们对音乐的感知并行于人们对语言的感知,同时音乐感知会对语言的处理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课堂书本由于出版时间的问题,有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的也是陈旧的书面语,不具有实际操作性。而乐曲中的歌词都是欧美人生活化的口语。根据音乐情节的发展,学生能融合到歌曲当中,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地道的表达方式,而且不易遗忘。
2.3西方音乐能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既是一种符号,又是载体,承载着西方的文化。另一方面,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土壤,深深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发展。习得一门语言应先领悟其文化的精髓。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最直观的反应,学习西方音乐是了解西方文化的最佳方法之一。音乐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人际等。如电影The Sound of Music的插曲Do Re Me,讲述的是当时的欧洲沦陷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上校家的家庭教师玛丽亚带着孩子们去郊外游玩,非常轻松快乐的故事,体现了当时人们必胜的信念。
3.1课前导入
导入音乐可以让英语课堂充满情趣,充满诗意,充满活力,调动想象力,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尤其在天气异常闷热、重大节日前后、刚上完体育课,学生往往会过于兴奋,或烦躁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适当控制音量,放一些愉快而轻缓的音乐,既能使喧闹的课堂平静下来,又可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另外,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容易疲惫、瞌睡。上课前,教师若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If you are happy,让全班同学起立合唱,可振奋精神。
在《新职业英语2》第三单元Business Travel教学中,笔者用了《我想去桂林》这首歌作为艺术类学生英语课的课前导入。在听完歌曲之后,又设计了系列问题:Where does the singer want to go to?Can he go there?Why?学生显然是可以从歌曲中找到答案的。然后顺水推舟继续追问,Do you like traveling?Where have you been to?Where do you want to visit?If you are on a travel,what you may take with you?问题就很顺利地衔接到了书上warming-up的第一个练习。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对旅游能侃侃而谈。在听音乐身心放松的同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思维,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3.2听说教学
听说一直是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最大难题。一上听力课全班趴倒一片,一方面是教材的听力偏难,太多脱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内容,使得学生无从下手、无心应战;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薄弱,枯燥的听力内容使得学生彻底放弃练习。这个时候亟需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提升学生兴趣,难度又适中的教学素材。欧美音乐完美的演绎了这一角色。以全球永恒畅销单曲Yesterday once more为例,这首歌流传广泛,旋律和谐,歌词浅显易懂,易于模仿。在介绍了该歌曲的背景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When you see the word“yesterday”,what will first jump into your mind?让学生自由发挥,锻炼口语,进入课堂角色。然后播放音乐进行歌词填空,或者把中间段落歌词顺序打乱,要求学生重新排列。在听完歌曲后,进行连读、重读、爆破等训练,纠正学生发音,之后全班伴随着音乐合唱。在熟悉了歌曲之后,教师让学生在听的时候联想、回忆自己学生时代或最美好的时光,利用每个学生在理解和想象空间上的不同,让学生表达对歌曲的感受,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补充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利用欧美音乐促进英语语音教学,培养良好的英语语音节奏。一位名叫Michael Sherman的美国教师说过,“I think that is a very great similarity between music and language,so it is good to use both when teaching。”正是利用这个“Great similarity”,我们把欧美音乐恰当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以便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
3.3词汇教学
音乐作为伴奏:词汇教学是个枯燥的过程,学生毫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笔者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爱尔兰风笛音乐作为背景,进行词汇讲解,让学生和着音乐朗读单词。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普遍反映不错,而且记得也很牢。实验过程如下,笔者将管理学院的会计1501和人管1501两个班级进行对比研究,这两个班级入学时的平均分别为60.12和59.87,可见基础相当,使用教材是《新职业英语1》,测试项目是unit one的Reading B单词表中的单词,共20个。在教师讲解完单词的基本用法之后,让学生自己读、背单词,20分钟之后默写这20个单词。人管1501在过程中播放了爱尔兰风笛名曲The South Wind,会计1501无音乐伴奏。测试结果显示:有音乐伴奏学习的人管班的单词默写及格率为78%,而无音乐伴奏学习的会计班的合格率为65%;满90分的人数比例,人管班为11%,会计班为8%。可见,音乐对英语词汇记忆的确有着不小的促进作用,此实验结果也正应证了“莫扎特效应”。
3.4语法教学
虽然是大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的语法还是相当薄弱的。为了不使大学课堂落入高中课堂应试语法教学的枯燥境地,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把语法教学变成快乐的体验。以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为例,歌词里面出现多个语法点,如以Here comes the rain again为例句的倒装结构;But never forgets what I lost中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表示所…的。
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为英语教学服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音乐的“度”,所谓过犹不及,若音乐过多,造成英语课堂的喧宾夺主,那就事倍功半了。此外,在音乐的选择上,一定要立足教学内容,尽可能选择经典的欧美歌曲,自然衔接,切不可牵强附会。要使音乐与教材和谐、有机地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功能。再次。教师还须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尽可能多地了解音乐方面的知识与信息,加强音乐知识的积累。平时多关注不同时代、不同特色的音乐,建立一个音乐库储备好课堂音乐素材。
[1]裴正薇,丁言仁.音乐能力影响中国大学生英语语音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3(1).
[2]Gardner,Howard.FramesofMind:The Theoryof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York:Basic,1983.
[3]徐莉.音乐智能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4]王伟珠.英语音乐性及其在电大成人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波大学,2014.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em bedded application ofmusic intelligence into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G Jin-hua
(WuxiProfessionalCollegeofScienceand Technology,Wuxi,Jiangsu,China214000)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on theway while kinds of new teachingmethod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With the depth of researches on music,English teachers tend to apply music into English class,aim ing at assisting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class.This essay,based on themulti-intelligence theory,analyzes currentsituationsof both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college English classes.Having listed some empiricalexamples,this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introducingmusic into English classeswith thehopeofimproving learningefficiency.
music intelligence;English teaching;embedded application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1.035】
H 319
A
2095-7661(2016)01-0115-03
2015-10-29
本论文为校级课题"音乐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机嵌入"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25000176)。
杨锦华(1982-)女,江苏无锡人,讲师,扬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