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欣赏型德育的建构

2016-03-15 15:43王志伟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构

王志伟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海口571158)

论高校欣赏型德育的建构

王志伟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 海口571158)

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课程内容、教师教学方式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欣赏型德育模式强调美好价值观与道德观,强调德育课程内容的审美化、情境化,强调学生在对美好道德生活图景的欣赏中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强调师生之间平等的伙伴关系,欣赏型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改进有借鉴意义。

高校德育; 欣赏型德育模式; 自主建构

高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教育的效果似乎并不令人满意。这一方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另一方面,高校德育自身也存在问题。杜威言“学校即社会”[1],高等教育的对象又是成年的理智健全的人,在现今大部分学生都能进入高校学习的环境下,首先让每个学生在高校这个小社会中养成并践行良好的品德,之后步入真正的社会,他们就能够运用自己在高校德育中养成的美好德行影响他人。这样,通过一届届学生的努力,社会的道德状况和氛围将会逐渐改善。

一、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课程方面

第一,对道德教育内涵的认识不清,使高校德育被政治教育所取代。我国高校现行道德教育模式是以政治教育为核心,以思想教育为基础的[2]。这种德育模式体现在高校课程上,即教育大学生学会做人的道德课程开设较少,而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课所替代。笔者认同这些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因为热爱国家、坚定政治立场也是人们应该有的道德。但高校德育课程不能仅是这些。道德是接近生活的,而政治理想是宏大的、高远的。政治课的宏大叙事,由于它的难以把握,所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难以指导学生的言行;第二,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的方式呈现,这些理论是以教师和专家的口吻来写的,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困难。另外,理论本身的枯燥再加上教师说教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往往对德育课程内容的学习没有兴趣。所以,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在思政课堂上,学生往往睡倒一片,这种课堂教育的效果是很难得到保证的。

(二)教师教学方式方面

高校德育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这种教学方式的结果是教学成为由教师指向学生的单向的活动,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把课本知识挑选分离并将其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分离的,而非共同作用相互促进的整体。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积极性,一方面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另一方面,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学习,而很难发挥自身的积极性,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另外,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也不好,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与概念,这些理论很难深入到学生内心,转化为学生内部规范自己言行的准则。也就是说,通过课程理论的学习,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了,但缺乏情、意、行,而道德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定是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

(三)校园文化方面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心灵的教育。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约束人,使人丧失自由,而是陶冶人的心灵,培养人高尚的德性,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去追求真正的自由。雅斯贝尔斯说:“自由并不是出自于虚无,背靠虚无的自由既不能从虚无中寻觅到其内涵,也不能找到自由本身。”[3]道德教育虽有教人按规范行事的一面,但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陶冶人的心灵,培育人向善的精神。而心灵的陶冶与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高校道德教育不仅要有显性的德育课程给学生直接的教育,更需要建设积极向善的、正能量的校园文化。学生身处这种积极的、向善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德育的目标才能实现,良好的德行才能得到保持。而当前,我国高校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似乎不太重视或者是存在误区。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是高校管理者主动的至少应该是对其加以引导的,而非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以社团的形式),高校管理者只是做批准与否的工作。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有明确的价值选择,应该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而不是与社会隔绝,将自身封闭在学校内。但是,校园文化的建设也不能门洞大开,听任社会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而不加选择与引导。

二、欣赏型德育模式

欣赏型德育模式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道德教育的理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目标是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让孩子在欣赏道德人生之美、德育智慧之美的过程中,自觉自愿地接受道德的生活方式,使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4]道德教育是指向人心灵的教育。人的心灵的转变,靠外在的道德强制与灌输是难以实现的,它更多的是取决于道德主体自身。只有道德主体从内心深处认同某种道德观念,他才可能持久地做出相应的行为或表现出相应的德性。欣赏型德育模式就是考虑到了学生自身是道德建构的主体,所以,欣赏型德育模式就是教师给学生呈现道德之美,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发现并认同道德之美。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布道者,而只是道德美的呈现者与引导者,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道德之美。最终,在学生自身对道德之美的认同下,由学生自主建构道德,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去追求一种德性的生活。

要使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则必定要求道德学习的过程是有“美”可欣赏的。因此,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论者檀传宝教授提出了德育活动的“形式美”、“师表美”、“作品美”的概念。道德活动的“形式美”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呈现形式之美;二是德育内容实现形式之美。内容的呈现方式要美,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内容实现形式要美,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不会感到反感而抵触,才是一种欣赏式的学习。不过,在这里,笔者认为还应该再加一点,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美。因为,内容美才是根本。如果说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实现方式都是美的,但内容自身是恶的,那么形式的美只能助长恶。德育活动的“师表美”,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它又包括三个方面:表美、道美和品格美。表美指教师外表、形态、举止等外部表现形式的美。道美指教师内部精神形态的美,包括教师所拥有的“道”的性质及教师对待“道”的态度。品格美指教师德育风格的美,它是表美和道美的具体统一形式的美,即教师外部表现形式和内部精神形态和于一身所体现的统一的美。总之,教师应是“美”的化身,应是学生的榜样。德育活动的作品美,指教育对象的品德及其成长之美,它表达的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美的追求。作品美又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从教育对象来说,作品美包括个体美和集体美两方面;二是从品德及其后发展来说,作品美包括成品美与情态美两方面。成品美指学生在经过道德教育之后形成了优美的品德。情态美指道德教育不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就宣告结束,而是要养成学生对美好品德与德性孜孜追求的情态或态度。只有养成了学生的情态美,学生才会自觉地去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关于欣赏型德育的实施步骤,该理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平等、多向的师生关系;第二,开设审美化、情境化的德育课程。这两个方面是十分必要的,但笔者认为,还应再加一点,即高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欣赏型德育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实施

(一)德育课程改革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当减少高校思政课程的比重,增设品德课程;二是德育课程内容的审美化、情境化改革。当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德育课程政治色彩浓厚,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是很紧密,这就造成了课程内容的宏大与空洞,而忽视了学生最常接触的现实问题。另外,当前的德育课程多以理论的形式展开,这种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令人感到枯燥,缺乏美感。所以,我们应该进行课程的审美化、情境化改革。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选取人类道德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道德智慧的最精华的成果作为德育课程的内容,保证德育内容之美;其次,在课程内容的呈现形式上,我们可以以图像、视频、音乐、活动等方式作为理论呈现方式的补充,增强内容呈现方式的美感。另外,德育课程的内容应当生活化、情境化。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碰到的道德问题拿到课堂中,让学生们讨论、交流作出决策,也可以尝试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再现真实的道德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抉择的过程。只有亲身感受到了美好的道德生活带给人的满足感,人们才会从内心里去追求一种道德的生活。总之,德育课程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是可以被学生所把握和欣赏的,我们要提高德育课程的可欣赏性。

(二)改进教师教学方式

当前高校德育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无法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欣赏型德育模式要求师生之间应该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这符合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如一首动听的歌曲,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那么接触到这首歌、这幅画的人,就会自觉地被这首歌、这幅画所吸引,德育教育的过程就会在主体的欣赏与自主建构中完成。根据这一假设,教师的作用不是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美好的道德图景,之后退居幕后,让学生自己去欣赏,或者是以自己对道德图景的欣赏来引导、带动学生的道德欣赏活动。相应的,欣赏型德育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辨别能力和广泛的体验,能够甄别出真正美的道德智慧的最精华的成果,组成道德图景。同时,教师也要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将学生带入到对美好道德图景的欣赏中去,并使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教师的引导,而这也是教师“师表美”的体现。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德育课程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部分,道德教育的精神性质也决定了隐性课程在德育实施中的重要地位,而学校内部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校园文化。欣赏型德育的实施不仅要求显性的德育课程,更要求隐形的校园文化的配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学校管理者应承担起校园文化建设的责任,主导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者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与历史积淀,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自己学校校园文化的主流价值。这种主流价值一旦确定就应该贯彻并保持下去,而不能朝令夕改。另外,校方应该加强对校园文化主流价值的宣传,这可以通过海报、标语、组织讲座与活动等方式,真正培养起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针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现实的道德问题,校方应该将其纳入校园之中,已不定期的开展讲座或广播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说明行为的利弊得失,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观念和行为的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第三,学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弘扬美好价值观、道德观题材的影像作品,在校园内弘扬美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可以向学生呈现一些美好的道德行为的事例,如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等,对学生进行美好道德图景的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在对美好道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中,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第四,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的阶段,要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还应该让学生感同身受,身体力行。所以,学校应该适时开展一些道德教育的活动,这也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这些活动可以是走出校园,如到敬老院、孤儿院等需要被关怀的地方献爱心。如果,校外活动组织有困难,我们也可以在校内组织一些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如鼓励有条件的同学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募捐、爱心献血等。另外,学校应该发挥好学生社团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使学生培养起良好的道德。总之,校园就是一个小的社会,我们应该致力于使高校校园成为一个美好的地方,使校园文化是一种纯洁的、向善的、正能量的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在对美好校园文化的欣赏中,结合显性的德育课程教育,使学生自主建构起美好的道德。

四、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存在着课程内容偏政治化、理论化;教学方式重灌输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精神培育;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与指导的问题。欣赏型德育模式强调美好的道德观,这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强调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道德,能够改变道德教育的方式,发挥学生作为道德建构主体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德育效果;强调德育内容的审美性与生活化,这可以改变以理论为主的德育教育的枯燥性,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的积极性,同时,内容的生活化,也促进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解决现实的道德问题提供帮助。欣赏型德育模式能够为改进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1]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 孙宝云.我国高校德育模式分析[J].高教探索,2005(6):4.

[3]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4] 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檀传宝.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07-112.

[6] 檀传宝.对德育过程的改造-论德育形式美[J].现代教育论丛,1997,(3):3-8.

[7] 顾瑾.奠基精神:道德教育的发展性使命[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49-53.

[8] 檀传宝.德育对象的塑造-论德育作品美[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16-19.

[9] 鲁芳,张秋良.培育道德精神:道德教育之本[J].论理学研究,2008(3):71-74.

[10]魏贤超.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J].中国德育,2009(8):76-77.

[11]朱依萍.道德教育的重思:一种精神维度的关注[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0-104.

[12]檀传宝.师表美的追求-对德育主体的改造[J].教育研究,1998(2):36-41.

G641;G410

A

1671-4733(2016)03-0010-04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3.003

2016-05-11

王志伟(1991-),男,山东潍坊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电话:15108968525。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构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