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芳
(宁德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福建 宁德 352100)
高校安全稳定问题及对策*
□ 张 芳
(宁德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福建 宁德 352100)
高校安全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分析高校安全稳定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方法与策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网络建设与网络监管。
高校安全稳定;校园安全;心理健康;网络监管
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一所高校维持日常管理、进行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互联网等手段加强不良生活习惯、意识形态思想的传播,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快捷化特征更加明显,为当前的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但是,当前许多高校对安全管理工作缺少必要的重视,使得在校园安全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正确认识和分析目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状,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一)高校安全稳定的含义
《现代汉语典》中将“安全”解释为:“安全是指处于没有危险的状态”,将“稳定”解释为:“稳定指处在没有变化的状态。”邓小平同志对“稳定”的解释是:“稳定包括政治、思想、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的稳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高校安全稳定是维持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高校系统各要素间、各系统间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高校的安全稳定涉及到政治、人员、活动、环境等要素。从政治上讲,是指高校上上下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高校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上来,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团结一致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从人员构成上讲,是指高校内部教师、管理者和学生按照既定规章制度规范有序、正常运行的一种状态;从活动性质上讲,是指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序运行的一种持续发展状态;从环境上讲,是指高校的校园内部和外部环境安全、稳定、和谐、有序,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状态。
(二)高校安全稳定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增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加之互联网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高校安全稳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拥有以下特征:
1.重大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系列文件均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维持全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指出:“高校要提高对思想意识工作的重视程度,要掌控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动权,加强党务工作建设,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机制。”可见,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重要“细胞”,高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
2.复杂性。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复杂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高校周边环境及活动人员较为复杂;其次,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周边环境复杂,影响校园安全稳定。我国高校校园大多处于城市中心,校园及周边存在大量出租房屋,许多学生不在学校的宿舍住宿,学生的住宿主要依赖于校外的大量出租房。在出租房中,男女同居、混居问题层出不穷。在学校周周边开设许多商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商业服务,这些为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带来了难度。同时,高校学生数增多,安全工作难度加大。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除了招收本科和专科生外,还招收博士生、硕士生、自考生以及成教生,除了全日制办学外,还增加了函授、夜大、自考、培训等办学形式,不仅导致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层次也逐渐多元化。学生数量增加,人员结构复杂化。当前许多大学都是“开放式”的,社会上的一些闲杂人员进入校园伺机作案,斗殴、持刀伤人、盗窃案等时有发生。高校成为了治安问题的集中地,甚至影响了周边社区区域的安全稳定管理。
3.长期性。高校的安全稳定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高校的安全稳定主要依靠学校的日常管理的积累,是需要高校从点点滴滴做起,将安全管理纳入高校的重要管理工作中。高校各部门要长期全面抓、经常抓、仔细抓,还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科学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实现高校校园的安全、和谐与稳定。安全稳定工作没有终点,贵在持之以恒,这就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与怠慢,高度认识到高校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长期性与积累性。
4.紧迫性。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是建设“平安校园”的最基本要求,对于高校自身发展来说,具有紧迫性。一方面,当前高校安全稳定管理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如果不对校园安全稳定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与控制,将会恶化安全管理的局面。另一方面,这里所说的紧迫性是指一旦发生突发与紧急事件时,应立即采取妥当措施,控制事态,并进行适当处理,尽快消除危机。在日常工作中,要制定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对安全稳定事件的处置进行前置性的规划与安排,在危机发生后,按照预案的要求,实现程序化的处理措施。
(三)高校安全稳定的基本要求
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高校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了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安全才能稳定,努力创建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成为了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奋斗目标。其显性特征就是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得到积极发展,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得到充分保证,紧急和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理。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结合高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安全稳定有四个基本要求:第一,以公平公正为基础,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关键所在;第二,以扩大师生参与为前提,健全和推进高校的民主决策和依法治校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有效途径;第三,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是实现高校安全稳定的政治保证;第四,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有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才能够保障校园安全稳定管理的实施。
(一)校园治安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与社会的互动越来越多,高校校园也逐渐由以前的封闭、半封闭转为开放式,开放性的校园给学生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引来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如:经商人员、打工人员、推销人员以及院系聘请的临时工等,人员结构的复杂化成为新的危险因素,也给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学校附近的消费场所也成为校园犯罪和安全问题的滋生地,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新的隐患。此外,校园面积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安全设备的滞后以及保安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也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立自理能力不强,且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复杂的情感问题时,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从全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不但需要高校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更要求高校毕业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理。但是根据北京16所高校2013年组成的调研组对北京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联合调查结果:“部分高校的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20%,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和休学的学生占全部退学和休学学生人数的37%”。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导致各种事故的案例频频发生,还呈上升的趋势,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
(三)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方便,容量得到了无限的扩大,为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的改变。网络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学生的联系更加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载体发生了变化,信息的传播主体由单一中心转变为多中心,并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特征。网络上的不良思想、言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学生,任何事件、任何人都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在网络中,人们可以利用非真实的名称,在网络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任意的发表言论。这种信息传播的“多中心性”,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提高了高校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难度。
(一)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要全面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首先,要建立专职的校园安全稳定管理工作队伍,进行安全管理责任的层层落实。在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与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其中,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其次,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教育教学、食品流通、卫生防病、交通、消防、网络安全等各项安全稳定管理工作制度。将各项制度进行责任细化,层层落实,实现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与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与工资进行挂钩。第三,要加强高校的安全稳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改造提升现有安全设施,加快现代安全设施的购置,为安全稳定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安全稳定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开设。通过选修课、选项课的方式,为学生安排心理学、心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在当前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果不能够自我适应与调整,则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做出过激的行为,因此在安全稳定管理中,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导向,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释放,学会自我调适和宣泄,调节不良情绪。其次,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指导,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高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及时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防止学生出现过激行为,影响校园安全稳定。
(三)做好网络建设与网络监管
首先,利用网络新媒体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要通过网络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广大大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高校要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移动平台、网站等建设,将其作为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及时的监控。其次,要加强正面信息的引导。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媒体平台的作用,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引导,牢牢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及时占据舆论的主战场,利用新媒体传播快、内容多、平台广的优势,使新之成为学校安全稳定管理的“瞭望塔”。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及时向学生进行公布,使大学生能够辨别真相,避免由于其它发布者虚假信息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用主流思想占据舆论导向,使大学生得到正确的信息。第三,要依托网络媒体做好大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要广泛利用好互联网、手机、IPTV等新型媒体平台,搭建学校与学生交通与互动的平台,使高校成为学生生活的“贴心人”,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总之,安全稳定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更是一所高校维持日常管理、进行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安全稳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安全稳定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性、复杂性、长期性、紧迫性等特征,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网络建设与网络监管,才能提升高校安全稳定管理效能。
[1]刘建华,钟晓芸,涂晓群.谈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安全稳定工作[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6).
[2]万美容,杨新起.当前影响高校稳定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1).
[3]李延,练琪.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与危机管理[J].高教论坛,2008,(2).
G646
A
1008-4614-(2016)03-0038-03
2016-4-22
张芳(1986—),女,福建宁德人,硕士,宁德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