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园区经济对地方税收发展影响分析
——基于长沙园区经济与税收的调研报告*

2016-08-03 11:27长沙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开区长沙规模

□ 长沙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长沙市地方税务局,湖南 长沙 410002)

地税课题专栏

长沙园区经济对地方税收发展影响分析
——基于长沙园区经济与税收的调研报告*

□ 长沙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长沙市地方税务局,湖南 长沙 410002)

长沙13个园区经济助推了地方税收增长,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财源保障。从地方税收视角,分析“十二五”期间长沙园区发展现状及问题,对园区经济和地方税收之间关系抽样实证分析,探索园区发展空间,破解当前园区瓶颈问题,从借力一带一路发展、实施产业战略分析、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台支持扶持政策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园区税收贡献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沙园区经济;地方税收;税收贡献

一、园区两型引领助推长沙经济发展贡献突出

长沙13个园区(5个国家级、8个省级)按照“两型引领、产业集聚、布局集中、三量齐升、用地集约”总体要求,围绕经济增长、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着力做实发展文章,为长沙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税收贡献占比提高

“十二五”期间,13个园区地方税收总量规模逐年扩大,分别入库56.68亿元、70.26亿元、96.93亿元、116.68亿元、138.97亿元,平均增幅23.53%,分别超全市财政总收入平均增幅18.88%、全市地方税收平均增幅16.6%的4.65、6.93个百分点。五年总量479.52亿元,分别占五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466.02亿元、全市地方税收2185.1亿元的10.5%、21.5%。园区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率较大(表1)。

表1 “十二五”长沙园区经济与地方税收关联指标情况(亿元)

(二)区位产业主导鲜明

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为主导的长沙经开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长沙高新区,以地理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为主导的暮云经开区,以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食品、电子信息为主导的望城经开区,以现代物流、食品加工为主导的金霞经开区,5个园区产业区位优势在13个园区中相对突出。“十二五”期间,地方税收总量分别为211.4亿元、113.3亿元、29.6亿元、25.37亿元、22.21亿元,位于13个园区的前5位(表2)。

表2 “十二五”长沙园区地方税收总量前五名情况(单位:亿元)

(三)园区入驻企业增多

“十二五”期间,13个园区入驻企业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分别为 9128家、10502家、12473家、15550家、22372家。2015年9个园区入驻企业超800家:长沙高新区10848家、浏阳工业集中区2031家、金洲工业集中区1377家、金霞经开区1302家、雨花经开区1067家、浏阳经开区1033家、长沙经开区1032家、隆平高科技园870家、暮云经开区808家。入驻企业增多,涵养园区税源和税收,推动城乡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培育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远大空调、山河智能、上海大众、博世汽车、广汽三菱、蓝思科技、晟通科技、楚天科技、拓维信息、中冶长天、长高高压、九芝堂、梦洁家纺、旺旺食品、加加食品等知名湖南制造企业(表3)。

表3 “十二五”长沙园区入驻企业情况(单位:家)

(四)重大税源逐年有升

“十二五”期间,全市园区地方税收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重大税源企业逐年有升,分别有90家、109家、141家、153家、178家。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分别有10家、17家、27家、28家、42家;过亿元的企业分别有4家、6家、9家、9家、10家。2015年,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金霞经开区、望城经开区、暮云经开区5个园区的地方税收年纳税额超1000万元企业数量位居前5名,分别有58家、40家、16家、13家、11家(表4)。

表4 “十二五”长沙园区地方税收年纳税1千万元以上企业情况(单位:家)

二、实证分析长沙园区经济与地方税收关联指标

以长沙园区2011-2014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两个指标为对象,对园区地方税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表5)。

表5 2011-2014年长沙园区相关指标情况(单位:亿元)

(一)长沙园区地方税收弹性系数的静态分析

税收弹性系数被定义为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以园区地方税收增长率/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来反映园区税收弹性系数。从表5可知,2011-2014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逐年下降,从2011年的28.3%下降到2014年的13.4%,下降14.9个百分点;而地方税收起伏较大,但有平均25%以上的增速。据此得出2011-2014年长沙市园区地方税收弹性系数分别为1.34、1.04、1.98、1.26(图1)。

结论:2011-2014年长沙园区地方税收弹性系数大于1且波动较大,说明近四年来长沙园区地方税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而长沙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和规模有待进一步增容扩量的问题显现。

图1 长沙园区经济地方税收弹性系数

(二)园区经济对地方税收影响的动态分析

经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选取2011-2014年长沙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Y1)和规模工业增加值(Y2)作为解释变量,园区地方税收(T)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如下:Ti=a0+a1Y1i+εi

1.规模工业总产值(Y1)对园区地方税收(T)的影响。利用Eview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T=-238927.42+0.0207Y1。上述方程中,R2为0.997,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比较理想;F为932.56,说明方程总体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即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Y1对应的t值为30.53777,说明解释变量规模工业总产值Y1显著影响地税收入T,当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00亿元时,地方税收增长2.07亿元。

2.规模工业增加值(Y2)对园区地方税收(T)的影响。利用Eviews软件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方程:T=-355079.1+0.0825Y2。上述方程中,R2为0.998,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比较理想;F为1548.844,说明方程总体的线性关系显著成立,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即回归模型是有统计学意义的;Y2对应的t值为39.355,说明解释变量规模工业增加值Y2显著影响地税收入T,当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0亿元时,地方税收增长8.25亿元。

结论: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对地方税收影响较大,两项指标每增长100亿元时,地方税收分别增长2.07亿元、8.25亿元。由此进一步看出,规模工业增加值对助推地方税收增长更为明显和突出。因此园区经济发展,应着力做大做强规模工业增加值。

三、从地方税收透视影响长沙园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透过“十二五”长沙园区地方税收情况,结合园区综合调研、指标实证分析和企业个案走访,长沙园区经济存在以下瓶颈:

(一)规模工业发展遇阻

从统计数据看,2011-2014年园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从41.7%降到14.7%、从28.3%降到13.4%,全市工业发展受阻。2015年11月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只有9.2%,增幅回落2.8个百分点。而实证分析表明,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对地方税收影响较大,两项指标每增长100亿元时,地方税收分别增长2.07亿元、8.25亿元。从2015年制造业地方税收来看,同比减少1.1亿元,下降4.1%。三一集团、中联重科、远大空调、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九芝堂、北汽福田、长高高压等知名企业同比下降65.1%、17.3%、41.9%、15.7%、26.8%、35.8%、55.6%、9.9%。特别是安淳高新、普照科技、江南汽车、一方科技、开元仪器、千山制药机械等中小工业企业遇到产品滞销、利润缩水、融资较难等阻力问题,有的企业地方税收降幅高达98.7%,长沙工业转型发展值得思考。

(二)空壳企业呈现增多

统计分析,2015年长沙高新区7100户中小企业中,非正常户495户,占6.97%;零申报户2734户,占38.5%。由于企业入驻门槛低,新增1700户企业中,但真正产生税收的企业少,有的企业只在此注册开户,不作任何生产经营。一个月注销此类企业58户。一些诸如蓝猫动漫产业、神州光伏产业等企业,出现“光有招牌、不见生产”的境地。宁乡经开区和金洲工业集中区488户企业中,停歇业、走逃达112户,两者占到23%。长沙经开区光南摩托、LG及配套企业、力元新材料等企业破产。扶持、培育、转型、升级、融资等做大做强企业发展的力度有待加强,战略思路有待进一步开放。

(三)一次性税收占比偏高

目前,园区建安、房地产、投资置业、政府开发建设公司进园入户较多,地方税收以建安房地产营业税、耕地占用税等开发类一次性税收占主要部分,且比重偏高,并以此虚增园区经济指标,做大园区基数。而企业生产经营性税收占比偏低,形成园区面上的“繁荣”。抽样13个园区年纳税前10家企业,天心经开区、岳麓工业集中区、金霞经开区、宁乡金洲工业集中区等园区有6家以上企业为建安房地产、开发投资公司。2011-2015年单建安房地产营业税总量与本园区地方税收五年总量的占比,岳麓工业集中区、望城经开区、长沙经开区、雨花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浏阳工业集中区、长沙高新区分别为57.5%、31.3%、27.6%、25%、17.7%、17.1%、12.8%、10.3%。园区土地资源有限,靠建安房地产企业和项目拉动园区经济增长,并借此虚增税收的做法,会让园区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图有虚名,而无可持续性发展。

(四)产能产出相对滞后

有限的税收回报和严重的成本倒挂是园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特别是省级工业集中区尤为突出。雨花经开区,雄心壮志加快转型创新发展,打造全省最高水准最具综合实力千亿园区,但在推进机器人产业等新型工业化过程,投入巨大,园区资金运作举步维艰,今后一段时期将背沉重资金包袱。但工业企业的成长规律决定产业回报周期较长。特别是国家对政府融资平台的严控,各园区普遍缺乏有效抵押物,向银行贷款这种间接融资方式已非常困难。长沙经开区,蓝思科技、一汽大众、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等企业,目前已进入增值税抵扣高峰期。在园区的投入与产出上,多数企业的产值产能、增长增幅、国税地税税收等暂未达到预期目标。

(五)园区发展不够均衡

“十二五”期间,地方税收总量比较,5个国家级园区中,宁乡经开区、浏阳经开区分别位于第4、第5位。8个省级工业集中园区中,浏阳工业集中区、天心经开区、隆平高科技园分别位于第6、第7、第8位。产业项目比较,引进小企业、小项目多,大企业、大项目少,税收少,省级工业集中园区尤其突出。2015年,浏阳工业集中区、金洲工业集中区、雨花经开区、隆平高科技区企业分别有2031家、1377家、1067家、870家,而地方税收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4家、8家、2家。土地资源比较,一些园区企业项目审批用地远远超过实际用地,造成土地使用浪费、“圈地”等现象,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低。再加上招商引资时,给予园区企业土地使用方面的政策优惠,往往成为企业拒绝纳税的借口,特别是闲置土地,导致土地使用税等难以征收到位。

四、加快长沙园区经济发展培植地方税源的对策和建议

园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抓好园区经济发展,就是抓住经济发展“牛鼻子”。

(一)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提高园区规模工业产值,壮大园区支柱税源

针对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不大的问题,应借力“一带一路”机遇,重点做好园区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入产业项目评估机制,侧重高附加值、高税负的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选择性发展科技含量高又具竞争力优势的若干个制高点的产业或产品。比如:带动结构升级的大型设备制造业、精细化工产业、中医药产业、新型能源产业等融合度高的产业。培植制造业上游、中游、下游发展的后续能力,实现投资增长方式由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工业产业的转变,由原材料工业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工业的转变,形成园区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四大”园区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做强做大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以此壮大园区税收规模和支柱税源。

(二)实施产业战略分析,调整园区发展布局,稳定园区基础税源

针对园区大企业、大项目不多的问题,应对全市13个园区进行战略分析,分区域、分产业拿出全市园区发展战略指导性意见,调整园区产业发展布局,应杜绝一个地方同时出现国家级、省级、县级三、四个园区的现象,避免盲目和无序、数量和质量的失调。比如:湖北就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打造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和领袖型品牌。长沙除烟草制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制造外,还应在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食品工业、烟花制造、文化、金融等产业上,着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总部经济,抓好一、二、三产业在园区融合的集群建设,创造“湖南品牌”,培育发展“百亿企业”和“千亿产业”,稳定基础税源。同时抓好延伸配套,走出湖南,融入世界。

(三)着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园区多点支撑,开辟园区新型税源

针对园区工程机械等重点支柱产业下滑、建安房地产占比较大的问题,应根据长沙资源日渐短缺和产业基础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发、研制、发展诸如智能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磁悬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先进技术来提升长沙创新能力。政府应从财政、税收和市场等多方面加强引导和支持。在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的基础上,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同时,应全面落实现行各项促进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并落实好固定资产抵扣政策,减轻新兴产业发展中固定投入的税收成本。在产品市场开拓上给予支持,实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使用本地产品等措施,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力度。

(四)出台支持扶持政策,抓好园区项目落地,巩固园区现有税源

针对园区发展不均的问题,应加强统筹,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高度重视引资项目的税收贡献率和税收收入预期,防止一些企业在优惠期过后撤资或减产,造成地方税收的大起大落,避免不分对象、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盲目上马的无税企业。整合中央、省、市三级财政支持手段,发展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群。建立工业技改引导贴息基金,在土地紧缺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厂房的资本承载量和产出强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形成政府财力为支撑、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银行为网络、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模式,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借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助推园区新科技成果转化。坚持规划引领,抓好园区人口、土地、空间、交通等衔接,实现园区、企业的合理布局。

(五)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促进园区协调发展,涵养园区更多税源

针对投入大、产出相对滞后等问题,市区两级发改委、经信委、税务、园区等部门应抓住影响长沙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抓好各项工作协调,加快项目落地进度,妥善解决好芙蓉、天心、高新、雨花等园区企业“园内生产、园外缴税”等遗留问题,实施全过程跟进服务。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为园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地税部门应借力深度合作机制,在园区设立税收管理机构。加强税收信息互通,建立企业直报制度,强化园区纳税服务,实施重点帮扶服务,让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运营成为全力服务长沙园区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推手。

F810.42

A

1008-4614-(2016)03-0003-05

此调研报告系2015年长沙市委重大调研课题。

2016-4-23

贺仙峰(1971—),男,湖南长沙人,长沙市地方税务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开区长沙规模
经开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长沙之旅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规模之殇
我眼中的长沙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多姿多彩的“长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