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以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为例

2016-03-15 13:15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关键词:工作体系人才培养

陶 鹏(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以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为例

陶鹏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团学组织具有工作形式的灵活性、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工作范围的广阔性等特点,团学工作有助于实现育人理念的实践化、育人途径的多样化、育人效果的全面化。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需要重视专业教师在团学工作中的贡献度,尊重学生组织在日常管理中的自主权,突出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性,注重社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开放度。

关键词:团学工作;人才培养;工作体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主要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脱离了人才培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将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核心来抓,才会形成高校四大职能良性互动、蓬勃向上的局面。高校团学工作作为广大团员思想引领、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牢牢坚守以育人为根本的工作理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学术修养,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坚决杜绝校园文化活动中出现娱乐化、庸俗化的趋向,坚决制止团学干部中出现的浮躁之风、形式主义,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衡量团学工作的标尺。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围绕着学校“有思想、有能力、实践、实干、实用”(简称“两有三实”)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的专业特色,积极整合学院教学和学工两方面的资源,充分调动专业课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精心打造外语文化节等一系列精品文化活动,实现两个课堂有效衔接,切实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提高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在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方面正做着积极的探索。

一、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团学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有助于育人理念的实践化、育人途径的多样化、育人效果的全面化,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团学工作有助于育人理念的实践化

育人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办学思路、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高校运营管理的整个过程。育人理念只有与具体的环境相融合,与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相衔接,才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1]团学工作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将育人理念具体化、实践化。围绕着培养“两有三实”人才的育人理念,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在开展学生活动时紧扣“育人”这一核心,积极营造“学外语、用外语”的良好学习氛围,建设积极向上的学院文化,通过举办外语文化节、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历练自我的平台,切实将育人理念贯穿到团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思想意识、专业修养、综合素质都得到显著提升,在学科竞赛、考研升学率、毕生业就业率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成绩,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

(二)团学工作有助于育人途径的多样化

育人理念的实践化有赖于育人途径的多样化,单一的育人途径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出的人才不具有社会竞争力。实现育人途径的多样化需要大量物力财力的投入,需要有专业人员的指导,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团学组织具有工作形式的灵活性、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工作范围的广阔性等特点,能整合大量的有效资源,能有效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学生活动,能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具备了实现育人途径多样化的条件。结合外国语学院学生“听、说、读、写、译”专业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分团委每年会举办演讲比赛、口译比赛、电影配音比赛、外文歌曲比赛等专业活动,聘请10名专业骨干教师指导演讲队、辩论队、口译队、翻译工作坊、写作工作坊等5个竞技类的学生社团;结合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要求,分团委组织学生开展科研立项工作,并邀请学院资深教授进行学术讲座;结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每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配备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各1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锻炼的要求,开展了艺织独绣、师生篮球赛等文体活动。团学组织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了多种平台,在实现育人途径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团学工作有助于育人效果的全面化

高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高校生源竞争日趋白热化的阶段,只有具有良好育人效果的高校才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2]衡量高校育人效果的核心指标是高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在社会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而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效果的全面化。团学工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通过举办团组织生活、志愿服务活动等,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智育方面,通过举办学科竞赛、科研立项、专家讲座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学术修养;在体育方面,通过举办运动会、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等,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美育方面,通过举办歌唱比赛、摄影比赛、绘画比赛等,能提高学生的才艺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工作能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科研工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主要侧重于学生智力的提升,在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而团学工作却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现育人效果的全面化。

二、关于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的几点思考

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3]如果高校的团学工作偏离人才培养的核心职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浮躁之风等就会抬头,团学工作就会失去其应有的育人功能。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结合本院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激励与引导:重视专业教师在团学工作中的贡献度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等多个环节,需要教学、学工、团委等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只有各部门协调一致、统筹安排,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大幅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外国语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鼓励专业课教师参与指导团学工作,将教学第二课堂管理团队与分团委第二课堂管理团队进行整合,形成院领导直接指导、教学和学工人员共同参与的第二课堂管理团队,制定了《外国语学院第二课堂管理办法》,正在着手起草《外国语学院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奖励办法》,将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活动情况作为学院贡献度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到学院对教师的考核范围,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出国、考博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相关联,将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在相关制度的激励与引导下,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共有16名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十个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共有近10名教师吸纳学生参与他们的科研项目,共有近20名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二)简化与放权:尊重学生组织在日常管理中的自主权

加强学生干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帮助学生干部在组织中扮演好组织者、策划者的角色,教育学生干部不要仅仅满足于执行者的角色,要多思考、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4]为学生干部开展工作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不过分苛求工作的完美性,不过分干预学生组织的内部管理,将学生干部能力的提升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评判依据。精简和优化学生组织机构,避免出现学生组织过于庞杂、职能类同的现象,如将学生会信息部和宣传部合并、将秘书处和监察部合并等。尊重学生社团的自主发展,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反对采用下命令的行政方式直接干预学生社团的内部事务,避免对学生社团的管理过于僵化、生硬。提倡学生组织差异化发展,做好学生组织设置的顶层设计,避免学生组织在机构设置、工作目标、特色活动等方面出现重叠的部分,鼓励各学生组织之间资源共享、联合举办活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严格限制学生干部人数,提高学生干部的质量,避免出现学生干部数量过多、鱼龙混杂的局面,增强学生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共同维护好学生组织的良好形象,确保学生组织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组织的吸引力。

(三)整合与改造:突出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专业性

为了营造学外语、用外语的良好氛围,避免学生活动的偏娱乐化倾向,围绕外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十个社团为依托,近四年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先后举办了四届外语文化节,米罗阁戏剧社举行了八次公演,英语角举行了近百次交流活动,小语种协会举行了近三十次教学活动,口译队、辩论队、演讲队的队员在学科竞赛中硕果累累,近四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近70项,为学院争得了荣誉,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举办的学生活动融娱乐性与专业性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真正地实现了学习与玩乐两不误,充分激发了学生学外语的兴趣,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指导的老师也受益匪浅,在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中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加深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真正地实现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为了进一步突出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学院要求分团委书记必须深入了解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改造外语文化节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如将外语文化节的子项目演讲比赛改成“外研社杯”全校选拔赛,将外语文化节的子项目百科知识竞赛取消,在外语文化节中增加了子项目口译大赛,外语文化节闭幕式的节目不再以晚会的形式呈现,而是给十个学生社团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湖北经济学院分团委不再以活动的影响力、学生的参与度作为活动好坏的评判标准,而是将学生是否能够在活动中受教育、是否能够在活动中提升能力作为最主要的评判依据。

(四)交流与合作:注重社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开放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加强社团组织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注重社团组织在发展过程中的开放度,才能确保社团组织始终蓬勃发展。封闭的社团组织按照固定的模式运作,没有充分地利用外部的资源,缺乏创新的意识与动力,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弱化,不能胜任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在学生中丧失影响力,最终僵化、萎缩甚至消失。[5]为了激发社团组织的活力,提高社团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团委鼓励十个社团组织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点,积极地与其它外事单位、社团组织等寻求合作,充分利用其它组织的优势资源为社团组织的发展服务,吸收其它组织的成员参与指导团学工作,利用其它组织搭建的平台为社团成员提供展示自我、历练自我的机会。通过与其他组织加强交流与合作,为社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理念,为社团成员的成长添加了新的动力,为社团活动地开展提供了经费的保障。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十个社团与武汉市外事办、学校国际交流处等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为美国奥本大学学生来华访问提供志愿服务、为学校外教提供翻译服务等,并利用武汉市外事办提供的渠道,组织学生为2014年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2014武汉网球公开赛等提供志愿服务,利用国际交流处的资源,积极吸纳国外著名专家学者到进行专业讲座,吸纳我校外教指导我院社团活动。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分团委的十个社团组织将进一步地转变观念,加大开放的力度,提高社团组织的育人功能。

三、小结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

才作为团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团学工作在育人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积极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深入了解学生多种诉求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团学工作体系,确保团学工作的工作思路、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活动策划、考核方式等紧扣育人这一主题,让团学工作渗透到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切实提高团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贡献度。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基于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探究,项目编号:15Q165)

参考文献:

[1]传承“团风”精神凸显育人特色打造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J].现代教育科学,2013,(1):40-42.

[2]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团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初探[J].时代教育,2013,(21):134.

[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团委工作问题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3,(34):24.

[4]高校团委学生干部服务意识的探讨[J].青年与社会,2013,(34):14-15.

[5]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团委工作的创新[J].企业文化,2012,(9):161-163.

猜你喜欢
工作体系人才培养
高校二级团组织服务型工作体系的建设
应急预案工作体系的相关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分析
对基层烟草纪检监察队伍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的思考